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PRP前提方案.doc_第1页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PRP前提方案.doc_第2页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PRP前提方案.doc_第3页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PRP前提方案.doc_第4页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PRP前提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PRP 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PRP前 提 方 案PRP 文件编号: WTC-25 受控状态: 版 本: 第一版 发放序号: 编 写: 食品安全小组 审 核: 批 准: 山东盈泰肉制品有限公司 2009年05月01日发布 2009年05月01日实施目 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页码1工厂环境PRP1132工厂建筑及设施PRP2143原料、辅料卫生要求PRP3184生产、加工卫生要求PRP4195包装、储存和运输PRP51116生产用是水(冰)的安全、卫生控制PRP61137设备、工具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PRP71158交叉污染的控制PRP81189防止被污染物污染的控制PRP912110有毒化学药品的控制PRP1012311害虫、害鼠控制PRP1112612手的清洗和消毒、盥洗设施的卫生控制PRP1212813人员健康与卫生要求PRP1313014PRP1 工厂环境1.1 工厂应建在地势较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及周围无有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的地方。1.2工厂环境应保持清洁,工厂路面应硬化,无破损、无积水,能防止灰尘污染;空地以花草坪绿化,无裸露地面。1.3 加工区与生活区分开1.4 工厂内不得有产生有害(毒)气体或其它有碍卫生的场地和设施。1.5 工厂内禁止饲养猫、犬等与加工无关的动物,定期灭鼠除虫(即按害虫害鼠控制制度执行)。1.6 工厂卫生间为水冲式,且有足够数量,并备有洗手、防虫、防蝇设施。墙壁、地面以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易清洗消毒。1.7 本工厂的排水系统畅通,车间、仓库、冷藏库周围不得有积水。1.8 废弃物由专用车辆随时外运,不堆积。1.9 报废损坏的机件集中堆放,并及时处理清除。1.10 工厂有适当的污水处理设施,且设在工厂外的下风向位置,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和处理符合国家环保规定。1.11 工厂设有运输家禽车辆和工具的清洗、消毒设施。1.12 工厂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PRP2 工厂建筑及设施2.1工厂建筑2.1.1工厂建筑按加工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进行有序而合理的配置:鸡加工车间分为前处理车间更衣室、分割车间更衣室、原料鸡待宰棚、宰杀间、开膛间、下货处理间、预冷间、分割车间、速冻库、换装间、包装物料库、消毒室、储藏库,并根据工序清洁度用隔离门隔开。熟肉制品车间分为原料接收间、腌制间、成型间、油炸间、清洗消毒间、包装间、冷藏库、更衣室、卫生间、洗浴间等。工厂配有检测中心,对原料、产品进行理化、微生物检测等。2.1.2 工厂各项建筑物应坚固耐用,易于清洁,所用材料应对产品无任何污染。冷冻车间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结构。2.2 设施2.2.1 车间设施2.2.1.1 车间面积应与生产相适应,并按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布局。2.2.1.2 活鸡接收场所有足够面积,并有防止雨淋日晒设施以利病鸡及异常鸡检查。2.2.1.3 运输车辆及容器清洗场所有清洗消毒设施,且排水良好。2.2.1.4 车间地面为坚固、防水、耐磨的水磨石地面,平坦并有一定坡度,排水通风等出水口应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2.2.1.5 车间墙壁、天花板用无毒、防水、防霉的白色不脱落的材料构筑,墙角、地角、顶角应有适当弧度。2.2.1.6 宰杀间设施为不透水材料制作,能防止血液飞溅,有充分空血时间的放血槽,并具有冲洗设施。2.2.1.7 车间门窗应以平滑、易清洗、不透水、防锈材料制作,并设有防虫蝇的装置,车间内窗台与水平面成45角。2.2.1.8 车间的水管道由防锈材料制成,不同用途的管道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水龙头应有连续的编号。2.2.1.9 车间所用案板均为不锈钢材料制作,且平整、光滑,易于打扫,数量足够,结构简单;分割间内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2.2.1.10 毛、血、不可食内脏用密闭车辆运往其它厂处理,病死鸡等废弃物采用焚烧、深埋或高温高压等方式处理。2.2.1.11 消毒间具有清洗、消毒刀具设施和存放设施。2.2.1.12 运鸡用容器其结构和材料易于清洗消毒,透气,不易使肉鸡碰伤;车间内盛放可食副产品的容器也易于清洗、消毒,并且耐用。2.2.1.13 车间的活鸡入口与成品出口要分开。2.2.1.14 在前处理各个检验部位放置不渗漏、易清洗、有盖的废弃物容器。2.2.1.15 在胴体去脏后,冷却消毒前后已设置充分喷淋冲洗胴体表面和体腔的喷淋装置或人工冲洗方式冲去表面附毛及腔体血水等。2.2.2 照明设施2.2.2.1 车间照明设施使用防爆安全装置,以防破裂时污染产品。2.2.2.2 照明设施的亮度应满足加工人员的正常需要,加工操作台的照度应不低于220Lux,车间其他区域不低于110Lux,检验工作场所工作台面的照度应不低于540Lux,且所有光源应不改变食品正常色泽。2.2.3 通风降温设施2.2.3.1 宰杀间、浸烫脱毛间、扒皮间、开膛间、去脏间、预冷间及分割间均有通风换气设施,浸烫脱毛间能及时排除水蒸汽,保持空气新鲜。2.2.3.2 分割车间应保持清洁并有合适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下。2.2.3.3 进气与排气装置外部应都有防蝇虫装置和空气过滤装置,车间内空气的流向不形成交叉污染。2.2.4 供水设施2.2.4.1 供水量应充足,加工用水(冰)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输水管道采用全封闭式,并对各出水口做好相关标识,政府相关部门每年两次对水质进行化验,本工厂检测中心按微生物抽样计划对水质进行抽样化验,且全年应对所有出水口都抽验过。2.2.4.2 工厂有能供给一定压力和充足的常温水设备,以利于加工生产和清洗,能供给40热水的设备,以利洗手等用;能供给82热水之设备,以利于刀具消毒、地面、工器具冲洗消毒;有供给充足蒸汽设备,以利于浸烫脱毛、蒸汽消毒柜所用。2.2.4.3 车间内地面有一定坡度(3%)并设明沟,以利排水,明沟侧面和底面平滑且有一定弧度,车间排水沟出口与污水处理设施相连,并有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装置。2.2.5 更衣设施2.2.5.1更衣室面积应与加工人员数相适宜,更衣室与加工车间相连接,分前处理更衣室、分割车间更衣室,男女更衣室分开,并且有相连的淋浴间和独立的厕所,室内有照明设施并通风良好,并配有挂衣架、盛衣袋及工作服消毒设施。2.2.5.2 挂衣架应编号,每人对应一个编号。2.2.5.3 更衣室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便加工人员更衣。2.2.5.4 厕所为水冲式,并备有洗手消毒装置。2.2.5.5 淋浴间地面排水良好。2.2.5.6 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为紧身结构,袖口、领口能扣严,勿使内衣外露,无口袋,也无纽扣,用尼龙粘胶结构,有工作帽、发网,不使头发外露,靴子为浅色、高筒。2.2.5.7 每个工作人员备有两套工作服、工作帽等。2.2.6 洗手消毒设施2.2.6.1 车间、卫生间入口具有洗手消毒设施,并有冷热水供应且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脚踏式非手动开关,皂液壶、干手器、干手巾盒、酒精喷壶。2.2.6.2 洗手池以不锈钢材料制成,其结构不易沉积脏物和易于清洁,并为水冲式。2.2.6.3 车间入口设有鞋靴消毒池,池深足以浸没鞋面,以保证进车间前的鞋靴消毒。2.2.6.4 洗手消毒池的排水直接排入水沟或地漏内,并有防止臭气污水返回水弯。2.2.6.5 洗手池备有洗手用无味清洁剂。2.2.6.6 手的消毒池和鞋靴消毒池内放置有效的消毒剂。2.2.6.7 车间内及厕所处均应有消毒槽,以便及时清洗、消毒。2.2.6.8 洗手消毒的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2.2.6.9 各加工间设置82热水的刀具消毒设施。2.2.6.10 各加工设备(脱毛机、浸烫机等)已配备清洗消毒设施。2.2.7 冷冻车间设施2.2.7.1 冷冻车间应装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显示装置和机房内整个库的自动记录仪。2.2.7.2 速冻间为不锈钢、耐腐蚀、封闭速冻隧道,使产品能迅速冷冻;冷藏库有架空设施。2.2.7.3 冷藏库的产品垫板高度不低于10cm,离墙不低于30cm,利于空气流通和物品搬运。2.2.7.4 库内灯具应有防爆装置。2.2.7.5 冷藏库过道门设有挡鼠板和塑料帘,以防止老鼠、飞虫的侵入。2.2.8、加工设施。2.2.8.1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工器具、设备全用不锈钢或无毒塑料制作而成的,易于清洗消毒、耐腐蚀、表面平滑、无凹陷或裂缝。2.2.8.2 车间内严禁使用竹木器具,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器具不能接触地面,构造应易清洗,废弃物应有专门容器存放,必要时加贴标识并及时处理。2.2.8.3 前处理与分割车间的工器具不得混用,以免造成交叉污染。2.2.8.4 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以备对原料、半成品等进行监控检验。2.2.8.5 用于测定、控制或记录的测量仪器和记录仪应齐全、正常运转,定期校正。2.2.9 厕所设施2.2.9.1 卫生间应设有防虫,冲水、洗手设施。2.2.9.2 卫生间的墙壁、地面、天花板应用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易积垢的材料建成。2.2.9.3 卫生间应有良好的排气和照明设施。 PRP3 原料、辅料卫生的要求3.1 原料用毛鸡均来自在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商品鸡场,证件齐全合格、健康、肥度良好;熟食制品车间所用原料均来自本公司鸡车间,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兽药残留低于规定标准。3.2 各种包装物料、辅料必须根据生产要求,由生产技术科参照合格供方名录的加工企业及由客户认定的加工企业采购,必须符合本公司的验收标准并提供检验合格证或保证书,出现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以便解决。3.3 生产用原料、辅料(国内采购)必须是合格供方提供,有检验或检疫合格证,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且检测中心对内包装必须做微生物检测,以保证不污染加工的产品。3.4 超过保质期的原料、辅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PRP4 生产、加工卫生要求4.1 人员卫生4.1.1 加工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健康要求见“PRP13人员健康与卫生要求”。4.1.2 加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卫生要求见“PRP13人员健康与卫生要求”。4.1.3 外来人员未经批准不准进车间,批准后要按加工人员要求进车间。4.1.4 维修人员及公司非车间人员须按加工人员要求进车间。4.2 设备卫生4.2.1 加工设备4.2.1.1 车间设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与食品的接触面所用材料不产生有害物、无异味、耐腐蚀和易于冲洗消毒。4.2.1.2 所用设备的设计和构造,皆易于全面清洗消毒。4.2.1.3 设备与食品接触面为平滑、无凹陷或裂缝,以减少碎肉污物的积累,引起微生物繁衍,污染食品。4.2.1.4 设备安装在便于操作、易于清扫及消毒的地方。4.2.1.5 设备使用时防止润滑油、金属碎屑等污染食品。4.2.1.6 设备之间排列有序,符合工艺要求,使加工生产能顺利进行而避免交叉污染。4.2.1.7 各加工设备的能力与加工车间生产量相适应。4.2.2 品质管理设备4.2.2.1 品质管理科设检测中心,包括病理解剖室、微生物化验室、理化化验室等。4.2.2.2 病理解剖室有解剖台、解剖工具(刀、剪、镊子等)、显微镜等。4.2.2.3 微生物化验室配有冰箱、培养箱、灭菌锅、无菌操作台、相关化学试剂等。4.2.2.4 理化化验室配有气相、液相色谱仪等相关仪器。4.2.3 设备卫生管理4.2.3.1 加工设备应按使用目的及操作规程进行使用,遇有故障、破损等时,迅速进行维修,以免延误生产。4.2.3.2 加工机械器具类应保持清洁,每天班后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严格按OPRP进行,必要时增加过程中的清洗消毒次数,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器械表面,使用前应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4.2.3.3 对病鸡、异常鸡、可疑鸡进行适当处理,怀疑有其它污染可能时,其使用后的机械器具类每次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4.2.3.4 机械器具类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消毒后要彻底清洗。4.2.3.5 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有毒化学药品等应妥善保存,有专人管理,并按使用用途和方法使用,直接接触食品的消毒清洗剂无毒、高效。PRP5 包装、储存和运输5.1 包装5.1.1 内包装采用符合食用标准的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外包装选用商检注册的、加工生产规范、质量有保证的企业的产品。5.1.2 内包装运输过程中装在干净的带有内衬塑料袋的袋内或纸箱内。以免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每进一批包装,生产技术科对其进行品质检查,品质管理科进行微生物检测,合格收货,否则退货。在车间内内包装按微生物抽样计划进行检测。5.1.3 外包装要坚固,符合出口纸箱(或客户要求)标准,运输中用遮盖物盖住,以免污染。5.1.4 内外包装有专库放置,分开存放,离地10cm,离墙30cm码垛,并且有遮盖物盖住,做好标识,严格出入库管理程序。5.2 标签:出口鸡肉、熟食制品根据出口国要求不同加贴食用标签,食用标签一般贴在外包装的明显位置,标签上标识项目及内容可包括:a.商品名 b.净含量 c.生产厂名称、代号、地址及联系方式d.生产日期 e.保质期 f.有特殊要求的可标出使用说明及调理方法 g.执行标准 5.3储存5.3.1 包装完毕的产品,应及时做好标识入库,冷藏库温度保持在-18以下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以免影响产品之品质。冷藏库每季度冲霜消毒一次,每天清扫一次。5.3.2 仓库保持整洁,无异物,储存物品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按生产日期、批次分别存放,离地面10cm,离墙不低于30cm,并做好入库后的标识。5.3.3 仓库中货物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包装破坏或长时间储存品质有变化的,重新检验,做出处理。5.3.4 冷库内不得存放其它有异味或裸装食品。5.4 运输5.4.1 成品采用集装箱或可降温的制冷车运输。5.4.2 运输车装运货物前,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污染食品。5.4.3 每批成品经过严格检验,确定符合所规定的品质、安全、卫生要求后,方可出货。5.4.4 成品的储存、运输有详细的储存记录,温度记录、监装记录,内容包括:批号、出货时间、天气、车号、集装箱号、数量、规格、品质状况、产品温度、运输工具卫生状况,以便发现问题时可迅速回收或查找原因。5.4.5 产品的储存运输必须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5.5 记录5.5.1包装物料检验记录 WTD-106-25.5.2出境货物监装记录 WTD-059-2PRP6 生产用水(冰)的安全、卫生控制6.1.水源深井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6.2.安全与卫生控制:6.2.1井的周围附近无垃圾掩埋场等污染源,井口封盖严密上锁,有完善的防尘、防鼠措施。井水消毒采用Ultrapur臭氧系统对井水进行除杂并消毒,且此系统被安排专人管理。6.2.2清洗操作过程按规定文明操作,防止污水溢溅。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软水管不拖地。使用后将水管盘放于架上。6.2.3水龙头按序编号,并建立供水网络图,供水方向与产品流动方向不发生交叉污染,供水系统设置合理。6.2.4废水排放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池远离加工车间。6.2.5生产用冰采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制造,制冰设备、盛冰器具,使用前彻底清洗消毒。6.2.6蒸汽采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制造,锅炉处理所用化学药品经国家有关部门许可使用。6.3.卫生指标及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100个/cm2,空气细菌总数大于30个/m3,应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原因(如酒精达不到要求或清洗消毒程序不当等),予以纠正或改进。7.7相关记录7.7.1生产之前后车间卫生情况检查表 WTD-071-27.7.2职工个人卫生检查表 WTD-041-2PRP8 交叉污染的控制8.1.工厂周围环境:工厂选址、设计、布局和建筑符合“PRP1工厂环境”中环境卫生要求及控制的相关规定。8.2.车间布局:车间结构、布局符合“PRP2工厂建筑及设施”中车间、设施卫生要求及控制的相关规定。8.3.人员管理:8.3.1人员流向清洁区、非清洁区完全分开,并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8.3.2工作期间清洁区、非清洁区生产人员、负责清洗消毒人员严格分开,只能在各自所属区域活动;8.3.3外来人员或其它非车间人员进车间必须严格按车间相应的程序执行;8.3.4所有人员进车间格执行:01、员工进车间前:A.自觉剪去指甲,在车间入口处换上拖鞋;B.通过专用通道进入更衣室,脱下自己的衣物,摘下(放下)所配带的饰物(手表或耳环等),其他与生产车间无关用品放入更衣袋内;C.按着装程序,换上工作服(着装程序:戴口罩戴网帽戴帽子穿上衣穿下衣穿水靴);D.通过消毒池消毒后进入加工车间。02、洗手消毒后进车间:A.清水洗手用洗洁精洗手清水冲洗于50-100PPM消毒液浸泡20-30秒清水冲洗干手(用纸巾或干手器)75%酒精喷雾;B.工作期间外出人员进车间时,同样按A操作;C、手伤者贴创伤贴配带乳胶手套按A操作。03、工作期间消毒:每30分钟用50-100PPM的消毒液消毒一次,然后用清水冲洗。04、工人进厕所时,脱下工作服挂在衣架上换上厕所专用鞋进厕所;工人出厕所后彻底洗手消毒换上工作服进入车间。05、负责人对人员卫生消毒情况做好记录。8.3.5人员卫生要求符合“PRP13人员健康与卫生要求”8.4.物品管理:8.4.1原辅料、包装物料单独存放并保持清洁卫生,针对特殊要求原辅料选择适合的条件贮存,对原辅料、包装物料库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蚊蝇进入。8.4.2不同产品的加工区域要严格分开,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要分开放置。8.4.3各区域产品运输由各自专门通道通过。4.4不合格品放在带标识的固定容器内,与合格品严格分开。8.4.5工作结束后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生产用具为避免交叉污染分开在不同洗刷消毒间清洗消毒,专人回收检查。8.4.6工作期间各区域的工具严格执行“PRP7设备、工具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8.4.7车间废弃物投入废弃物桶内,并及时清理。8.5.车间密封良好,通风口有防虫设施,朝外的门有防鼠板,防止外界虫鼠的进入。8.6.监控程序:8.6.1品管人员每天检查一次环境卫生。8.7.验证程序:8.7.1品管科组织对外环境卫生每周进行一次验证检查。8.7.2品管人员对生产车间卫生及消毒进行检查: 01.穿好工作服和工作靴,自检并消毒;02.检查洗手处消毒液配备以及洗手用具准备情况;03.在车间入口处监督和指导工人按程序洗手消毒,同时检查工人的工作服是否整洁,是否带入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指甲是否过长,是否戴了发网等;04.加工生产前仔细检查车间卫生情况,设备设施是否干净,并做好记录;05.工作期间每60分钟检查一次各环节消毒液的浓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06.随机检查车间内各环节的卫生情况;07.随机检查案面有无产品积压,地面有无落地产品等;08.工作期间监督和指导各班组人员按要求对人手、工器具、案面等进行消毒。8.8.纠偏措施:8.8.1车间发生交叉污染及时调整,如有必要停止生产,并对在此期间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估。8.8.2环境卫生经检查不符合要求,通知负责人重新组织清扫。8.8.3车间生产现场出现混乱时应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培训教育。8.9相关记录8.9.1卫生质量安全生产现场检查记录 WTD-043-28.9.2 消毒监控记录 WTD-161-2PRP9防止被污染物污染的控制9.1.冷凝水及污水的控制:9.1.1严格控制车间温度,并保持通风良好。9.1.2每周对顶棚彻底清理一次,防止冷凝水产生。9.1.3车间不能有死水及被污染的水,以免脚和交通工具通过时会产生迸溅。9.2.外来异物控制:9.2.1 空气中的灰尘、颗粒通过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环境控制及车间的缓冲及门帘控制。9.2.2包装物料控制 9.2.2.1进货检验人员按照内外包装物料的验收规定接受各种包装物料,发现其不合格率超过规定要求的一律拒收。9.2.2.2包装物料入库后堆放整齐,批次清楚,堆垛距地面10cm、 距墙壁30cm保持一定距离,上有盖布下有垫板,贮藏过程中保持环境干燥卫生。9.2.2.3产品包装时,对内外包装检查有无异物及其完整性。9.2.3食品的贮藏,不同成品分别存放,原料设专库存放并设有防虫、鼠设施。9.2.4外来污染物的控制9.2.4.1手套等一次性物品作好发放记录。9.2.4.2刷洗不锈钢盘前撕掉表面残留的胶带纸。9.2.4.3使用前首先检查不锈钢容器表面是否残留胶带纸,如有将其清除。9.2.4.4发现手套有破损或遗失及时更换,并将破损部分或遗失的找回。9.2.5设备设施、工器具管理9.2.5.1严格执行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程序。9.2.5.2正常生产期间抢修时,维修部位下方的原料、成品必须清理干净,并在案面、传送带上铺分层布,拆卸的零配件定位放置。9.2.5.3维修后,维修人员及时清理现场,并通知清洗人员清洗消毒。9.2.5.4经常检修墙壁、天花板无洞,无裂缝,并保持清洁干爽。9.2.5.5所有盛放原、辅料的容器离地离墙放置,且必须加盖。9.2.5.6车间设专人对工器具进行统一发放和回收,做好相应的收发记录。9.2.5.7使用前和工作期间需半小时消一次毒的工器具按规定程序消毒。9.2.5.8对于所有工器具每班核对其数量,检查其完好性,如发现有缺损和遗失,立即查明原因,找回缺损部分和遗失器具,如未找回则必须将该班生产的产品单独存放,做好标识,集中返工检查。9.2.5.9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爱护工器具,不得人为损坏或转作它用,不得用其损坏其它设备设施。9.2.5.10闲置工器具必须定置或清出现场。9.2.5.11其他人借用工器具时必须经双方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9.2.5.12下班后员工将工器具统一交于本车间工器具负责人,清洗消毒核实数量,检查其完好性后方可上交工器具管理员处,做好检查收回记录。9.2.6外来人员进车间的控制按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中人员卫生要求及控制相关规定执行。9.3.纠偏措施:9.3.1设专人对车间天花板进行检查发现冷凝水及时处理。9.3.2包装物料的不合格率超过验收规定时拒收,使用时及时剔除不合格的包装材料。9.3.3发现工器具、手套有破损或有丢失,将其找回,如找不到对前段生产的产品单独存放,作好标识,另行集中逐件检查。9.3.4凡进车间的所有物品及工器具需将表面相关异物(如标签)等剔除。9.4.相关记录9.4.1包装物料检验记录 WTD-106-29.4.2乳胶手套使用记录 WTD-076-29.4.3生产用具发放/回收登记表 WTD-058-2PRP10有毒化学药品控制10.1化学药品一览表药品名称毒性合 格 判 定使用范围使用剂量注意事项“白猫” 洗洁精无毒供应商提供卫生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许可证人手、车间工器具、设备设施的清洗根据不同用途及品种的使用说明配备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有腐蚀性供应商提供卫生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机氯含量不低于60%车间工器具设备设施的消毒50100PPM药液要现用现配;密闭存于阴凉干燥处。鞋靴消毒池100-200 PPM标杀低毒供应商提供卫生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许可证可广泛用于厂区内外环境的蚊蝇等害虫的防治取本品50克稀释80-150倍(兑水4-7.5升)充分搅拌后,均匀喷洒于厂区喷雾时戴口罩勿接触皮肤,使用完毕用肥皂洗手、洗脸,如误服应迅速洗胃、治疗。攻百害低毒供应商提供卫生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许可证蚊蝇、蟑螂、臭虫等害虫活动的场所取本品50克稀释200-300倍(加水10-15升)喷洒于厂区谨防接触皮肤及衣物,如出现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酒精无毒供应商提供卫生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许可证人手、工器具消毒75% 防火、防高温。10.2化学药品控制程序10.2.1 仓库保管根据库存量和需求量申报采购计划。10.2.2由采购部门负责根据计划采购以上药品,采购员进货时严格检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货检验人员在入库前检验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10.2.3购回的合格药品经仓库保管员清点数量后运回库房按品种,杀虫药品和消毒药品等分别存放,保管员做好保管记录。10.2.4各车间需要时,由本车间开领料单,经主管签字后领取,保管员负责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安排出库,并做领用记录。10.2.5各使用车间对领取的药品要定位放置、做好标识妥善保管,以防乱拿误用。10.2.6灭蝇药品和易分解、挥发的药品现配现用,当天用完。10.2.7所使用的药品是有国家批文的,公司区域内所用药品使用后对人和产品安全无害,并且在使用前详细了解用药说明和用药注意事项。10.2.8需使用新的化学药品时,应写申请由经理签字批准方可购买,并且在使用前必须详细了解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10.3.化学药品的使用10.3.1消毒液配备:01、消毒母液的配制:A.用电子称称取二氯异氰尿酸钠2.5Kg,倒入消毒母液专用桶内;B.往桶内加入清水20Kg;C.搅拌均匀后备用,此时的母液浓度为:75000PPM。02、50-100PPM消毒液的配制:A.取母液适量加清水稀释1000倍即可。03、100-200PPM消毒液的配制:A.取母液适量加清水稀释500倍即可。04、200-300PPM消毒液的配制:A.取母液适量加清水稀释300倍即可。10.3.2杀虫剂的配置:01、攻百害配制: A.往喷雾器内加水15升; B.取攻百害50克; C.充分均匀; D. 喷洒于蚊蝇等害虫活动区。02、标杀的配制: A.往喷雾器内加水15升; B.取标杀100克; C.充分均匀; D.喷洒于蚊蝇等害虫活动区。10.4.监控程序10.4.1进货时随附供应商提供生产经营许可证明,同时每批随机抽样检验作好记录。10.4.2领用时严格按领料单所开数量领取药品,作好记录。10.5.纠偏程序10.5.1 无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或抽检不合格的拒收;10.5.2 用干燥的手取出试纸条,立即放入已备好的消毒液溶液中;隔3秒后从溶液中取出试纸,在自然光下与标准的比色卡对照,并在半分钟内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份浓度值;将测出的浓度值与标准的规定值相比较,浓度偏低加消毒液,浓度偏高加水,并再次测量至合格浓度。10.5.3如出现乱拿误用及配比错误等情况,立即汇报主管并写出纠偏措施。10.6.相关记录10.6.1化学药品出库记录 WTD-111-210.6.2化学药品使用记录 WTD-063-210.6.3化学药品入库记录 WTD-110-2PRP11害虫、害鼠控制11.1.害虫、害鼠防治计划:11.1.1品管科负责制定、修订害虫、害鼠防治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控。11.1.2外围害虫害鼠的防治11.1.2.1厂区内废物废料和生产垃圾定置存放,每天进行一次集中清理,送往远离公司区域的指定位置。11.1.2.2厂区内草坪、花池在生长期内每周进行修剪,对杂草彻底铲除,修剪铲除后的残草(枝)及时清理出现场,以免构成害虫栖息地。11.1.2.3下水道每周进行例检,每月进行全面清理疏通,清疏完毕将清理出的污泥、垃圾及时清理出现场,并对全部施工现场地下水道进行封盖检查。11.1.2.4车间内外的厕所(包括更衣室、淋浴间)勤清理勤消毒并安装防止害虫侵入的装置。11.1.2.5 59月份,虫、鼠害繁殖旺盛期,每日对公司区域外围使用杀虫剂进行全面喷施,4、10、11月份每周一次对蚊、蝇进行扑杀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每天对生产区、生活区相应区域进行捕鼠。厂区周围每15米设一个诱饵站,生产区周围每8米设一个诱饵站,并每天早上检查一遍诱饵站的捕鼠情况。11.1.2.6厂区外围环境卫生做到每日清扫,保持厂区外围整体清洁,对清扫垃圾由专人进行收集集中处理。11.1.3车间和冷藏库内部害虫、害鼠的防治11.1.3.1车间内所有门窗保持完整无损,门及时关闭,生产车间及冷藏库入口处设透明软帘防止蝇虫进入,上方悬挂灭蝇灯灭杀飞虫。11.1.3.2排气、排水道口安装防害虫害鼠侵入装置(铁篦子)。11.1.3.3库房内每日入库完毕后的下午设置粘鼠板。11.1.3.4库房内的防灭鼠器具由专人管理,并负责具体灭害工作运行情况的记录。11.2.害虫、害鼠防治器具及用药管理:11.2.1公司区域内害虫、害鼠防治药物、器具的申报,应按其使用范围、期限、性能进行申报。11.2.2经审查符合后,由使用部门将具体计划申报,生产技术科实施采购。害鼠防治药物器械和相关用具进公司后由检验员按品名、药性、药效、生产厂家、批号、合格证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行入库,入库后对其进行分类标识,进行登记造册,并设专室专柜存放,设专人进行管理。11.2.3害虫、害鼠防治药物器械和相关用具经使用部门申报,经主管批准后方可出库。11.2.4各类药物的使用数量与帐面库存保持一致。11.2.5标杀的使用按“PRP10有毒化学药品控制”执行。11.2.6灭蝇灯的使用和管理:11.2.6.1用灭蝇灯对生产加工车间及库房入口的蝇虫进行防治。11.2.6.2车间人员定时进行检查,如出现故障,立即通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11.2.6.3由电工设专人对灭蝇灯进行保养和维修。11.3.作业管理11.3.1进行害虫化学喷杀作业时,其喷洒投放应远离人流活动区和有碍食品安全区。11.3.2所有作业员工进行灭害时,应首先阅读药物说明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实施全身防护后,方可进行作业。11.4. 害虫害鼠控制人员管理11.4.1害虫害鼠控制人员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11.4.2在岗期间应对害虫害鼠控制人员进行回顾性培训并考核。11.5.监控程序:害虫害鼠控制人员班后对当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做记录。11.6.验证程序:品管人员每周至少一次对害虫、害鼠工作情况及记录的真实性进行验证。11.7.纠偏措施11.7.1如扑杀过的区域仍有害虫、害鼠活动立即扑灭。11.7.2如扑杀过的区域连续几日有害虫、害鼠活动痕迹,应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原因(如器械、药品使用不当,重点区域设置有误或器械药品本身出现问题等),及时纠正或改进。11.8.相关记录11.8.1灭蝇灯清理记录 WTD-036-211.8.2化学药品使用记录 WTD-063-211.8.3虫害防治执行、检查记录表 WTD-084-2PRP12手的清洗和消毒、盥洗设施的卫生控制12.1.人员卫生设施结构、布局符合“PRP2工厂建筑及设施”中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的相关规定。12.2.对人员卫生设施经常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立即通知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不造成污染。12.3.卫生设施的卫生控制:12.3.1洗手消毒设施12.1.1在生产加工车间入口、加工车间内部及卫生间,设洗手消毒设施,并设置专人负责洗手消毒设施维护及卫生保持工作。12.3.1.2员工进车间前,洗手消毒负责人配置好洗洁精、消毒液和酒精。12.3.1.3工作期间检查洗手消毒设施,一旦发现损坏立即填写设备维修单通知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12.3.1.4工作期间洗手消毒负责人确保皂液盒内常备有洗洁精,酒精喷壶内常备有酒精。12.3.1.5每班后设备清洗人员应彻底清洗消毒设备设施。12.3.2 卫生间12.3.2.1 加工车间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卫生间。12.3.2.2工作期间卫生间管理负责人监督员工按规定程序入厕。 12.3.2.3工作期间卫生间管理负责人随时保持地面干燥、通风良好。12.3.2.4每天班后彻底清理、打扫卫生间,保证卫生间清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