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江西省上犹中学 王其富教材分析:本框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从横向角度介绍了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并对青年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就在身边,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但是缺乏对文化传播的理论层面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理性认识文化的传播,通过发现感悟提炼的过程,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并践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初步认识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把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3、情感目标:正确地对待中外文化交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教学重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教学难点: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开阔视野。(2)通过探究活动,设计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观看四组图片,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交流、信息传播的手段。鸿雁传书、驿寄梅花、晨钟暮鼓、烽火狼烟。古代的情感交流,信息传播。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短信等大众传媒不断丰富和发展。互联网让我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梦想。互联网所传递的知识、信息等,如浪潮一般冲击着我们。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话题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板书)【推进新课】(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探究一:走近文化传播合作探究:列举体验或知道的文化交流、传播的事例,并归纳其共性建构结论:(1)什么是文化传播?解析:文化传播是通过一定方式(如聊天、电话等)传递(交流、借鉴和融合)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的活动(过渡)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大量存在,如果我们把这些现象分类,大家会发现,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播有几种主要的方式(途径)(2)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途径)(多媒体展示)情景材料:丝绸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商业贸易(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人口迁徙 (多媒体展示):客家民系的形成合作探究:客家移民文化(小组合作,课前准备,课堂交流)解析:客家人共同造就了色彩斑斓的深圳文化。合作探究:校园学习大家谈(小组合作,课前准备,课堂交流) 教育 解析:丰富的文化课程是我们获得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交流文化。 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业,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学如火如荼,每年以两成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留学生数量更是突破14万人。截至2005年5月,我国在日本的留学生有80592人,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6万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过渡)文化传播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每天都在体验着、参与着,那么,我们一般通过那些具体的手段(工具)传递信息、情感呢?(二)大众传媒探究二:文化传播的手段合作探究:你是怎样表达春节祝福的?环节一:学生列举所选择的祝福手段(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封电邮)建构结论:1、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媒环节二:学生列举古代人、近代人送祝福的手段建构结论:2、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环节三:引导学生分析旧、新手段的关系(新的传媒会取代旧的传媒吗?)建构结论:3、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环节四:学生列举当代人常用的祝福手段建构结论:4、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被称为大众传媒环节五:学生说明选择上述手段的原因建构结论:5、依托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过渡)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年,中国是世界文明四大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上曾源源不断的向外辐射和传播。探究三: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合作探究:(环节1)中外文化交流佳话谈(选择古代人物,学生交流案例,激发自豪感)多媒体播放:郑和七下西洋(情景材料)(过渡)鉴真历经艰险东渡日本,玄奘不远万里取回真经他们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传播祖国文化的接力棒握在了我们手中。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做?合作探究:(环节2)谈谈自己如何传播祖国文化建构结论:立足自己的角色,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全课小结】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同样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把握以上内容的同时,还要把握两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有了文化传播的需求,才会使社会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板书设计】拓展训练:1、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A B C D2、(2009广东)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3(多媒体展示)上海世博会盛况。探究: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五四学制)
- 小小理财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浙科技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 2025年全国焊工操作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蒸馏、分馏、干馏的区别
- 物流运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四 同步测试
- 蒸汽的力量课件
- 2025未签书面合同风险:以杭州、南京、成都为例
- 2025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非谓语动词与交际用语含解析
- 消考数字类题目及答案
- 肝损伤健康宣教
- 防火巡查记录表防火检查记录表
-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通信工作危险源辨识预控
-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和成果汇报课件
-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设计
- 简单的逻辑学
-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综合表
- 应届毕业生培训方案课件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