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研究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Metro Project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工程造价 班 级: 指导教师: 副教授 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摘 要针对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滞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构建过程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建立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框架。首先提出了关于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将论文研究分为指标体系研究以及评价方法研究两个方面,最后通过案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通过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铁路等相关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使用分析法将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过程指标,效果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三个部分,并使用频数统计法建立初始评价指标集,之后利用合并归纳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最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文献研究法,将评价方法的研究分为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归纳出目前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后,对其中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作重点介绍,并在案例中验证方法的适用性。(3)最后引用案例对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了检验与运用。针对案例自身特点,根据已构建的最终指标体系,首先运用0-4评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案例中的地铁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研究,本文建立了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系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关键词: 地铁项目 可行性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0-4评分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Metro ProjectABSTRACTConsidering a situation that indicator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lack of its build process and its development is far behind in the urban metro project, system theory is used to establish a fram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subway project .First, a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subway project is raised. And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indicator system research and assessable method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ncept, which will be tested through a case in the end.The main study includes:(1) Indicator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subway project is divided into progress indicator, effectiveness indicato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by researching on technical guidelines of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highway,railway or some relevant fields indicator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indicator system is on accou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use analytical method. Also, frequency statistics is used to build an assembly of initial assessment indicator. Use combined induction to filter indicator and establish a final assessable indicator system.(2) The assess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a calculation and an assessment of indicator weight through documents research.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es, in using assessable method can be got out. Afte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this article will emphasize two of them, which are in common use, and test the method in a case.(3)In the end, a featured case will be used to test and apply the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e thesis depending on a final indicator system and a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the case, a method called 0-4 marking will be used to define the weight of every assessable indicator. An indicator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rban subway project is found by means of various researches and will give a feasible learning for the incoming research.Key Words: Urban Metro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0-4 Marking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31.2 文献研究31.2.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文献研究31.2.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文献研究51.3 论文结构框架7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71.3.2 论文框架9第二章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112.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112.1.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112.1.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思想122.1.3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22.1.4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122.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理论132.2.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目的和作用132.2.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132.3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程序152.4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172.4.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体系模型的要素分析172.4.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19第三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3.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建立的总体构想203.1.1 指标体系的含义及特征203.1.2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13.1.3 构建思路213.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223.2.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223.2.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成233.2.3 指标选取的来源243.2.4 采用频数统计法对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进行预选293.3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的最终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研究303.3.1 指标筛选常用方法的分析与比较303.3.2 采用合并归类法对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313.3.3 最终指标体系的构成33第四章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系统模块研究344.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分析与比较344.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研究364.2.1 常用评价方法的对比与分析364.2.2 两种常用评价方法的介绍37第五章 案例应用405.1 项目概况405.2 天津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过程415.2.1 天津市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415.2.2 天津市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计算465.2.3 天津市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分析485.2.4 天津市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分析495.2.5 天津市某地铁段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建议50结论与展望51参考文献52附录55附录1: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使用频数统计表55附录2: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调查问卷58致 谢60外文资料61中文译文65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我国地铁发展现状现阶段,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交通形式,正成为各城市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城市地铁始建于1965年,经过了近50年的发展,其规模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1,将其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归纳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表1.1所示。表1.1 我国城市地铁项目的发展阶段Table1.1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urban metro project建设阶段时间主要事件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开始规划北京地铁项目网络,建设北京地铁项目一期工程开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北京地铁复八线和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项目标志着内地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沈阳、武汉、青岛等城市开始规划建设交通项目调整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来暂停审批地铁项目飞速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1999年国家先后审批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资料来源:自行绘制截止当前,国内城市已建成运营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050km,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其中8座城市已开通地铁2,地铁、规划地铁里程如表1.2所示。表1.2中国城市地铁通车、规划里程Table1.2 Traffic and planning mileage of urban subway in China序号城市已通车里程(公里)规划总里程(公里)财政收入(亿元)1上海42017002540.302北京22810502026.793广州173726702.584南京85617434.515天津721036821.386沈阳28400320.207深圳25616880.828成都19274387.50资料来源:据文献2绘制地铁作为一种地下交通工具,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具有减缓地面交通拥挤、运量大、速度快、无空气污染的优点。地铁交通的迅速发展,对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城市布局调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城市的地铁建设发展迅速,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2.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政府环保部门审批。为统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规范化,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3年9月18日批准,1994年4月1日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已经成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技术保证。2009年4月1日,由环境保护部颁布和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又对地铁、轻轨等轮轨导向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作了详细说明。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对成熟,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接受。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地阻止了设备工艺落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的建设,对于同意建设的项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环境影响。但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仍然存着一些问题:(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滞后。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并未涉及立法、政策和规划层次。无数经验证明,政策和规划失误带来的环境破坏要远远超过建设项目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首次引入了规划环境评价,并对开展规划环境评价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但至今仍受到一些部门的抵制,没有广泛开展,规划和规划审批部门不按法律要求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使是开展了规划环境评价的行业和区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对于立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很难纳入法律程序。(2)监管环节薄弱。“重审批、轻监管”以及执法不严,一直是环境管理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地方政府握有投资主导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有的环保部门甚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厂址选择明显错误的项目也予以审批。(3)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在国外,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投资决策往往会产生明显影响。尽管中国早已将公众参与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且环境保护部还专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规范这一行为;但从目前来看,公众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仍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4)编制人员能力不足。能力不足也是制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来说,人员紧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并且,由于涉及的行业较多,现有人员很难对每个行业的特点有深入了解,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常出现错误,提出的环保措施不到位4。1.1.2 研究意义地铁交通作为一条带状空间三维结构物,涉及面广,其施工和运营都会对沿线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在进行地铁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尽量避免地铁交通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实现地铁沿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地铁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地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有助于论证线路选址的环境可行性,而且有助于防治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都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可以得到切实的实施,环境保护可以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后患。可以用环境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眼光,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构建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可以实现从项目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转变的契机。1.2 文献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如肖华山6,张飞涟7,郝明家8,包存宽9等,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从我国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来说,本文也将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1.2.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文献研究环境指标是对人类与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的抽象和简化描述,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狭义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而是广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采用系统分析的观点,阐明人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及作用。(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0中将城市轨道环境影响评价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施工期中的指标体系分为声环境、环境振动、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指标;运营期中的指标体系分为声环境、环境振动、电磁环境、地表水环境及大气环境指标。(2)香港环境保护署2000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第二次铁路发展研究11,回顾了欧洲运输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瑞士铁路干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德国综合交通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国 A7-A9 通道多种运输模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芬兰主干道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国外交通运输领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第二次铁路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如表1.3所示。表1.3地铁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Table1.3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of metro development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环境影响评价运营噪声噪声标准限值下的影响人口数量铁路与声环境敏感目标的接触长度预测噪声级生态铁路与生态敏感区接触的长度占用湿地及海岸带的范围环境风险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区内的车站数量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区内的地上线路的长度文物古迹占用文物古迹的数量铁路与文物古迹的最近距离资料来源:据文献11绘制(3)英国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令中提供的指标是在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的,包括国家层次和地方层次上的交通规划指标体系12。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4所示。表1.4英国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Table1.4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Britain序号影响类型指标1环境受噪声影响的人数,受大气污染的人数,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景观、城镇风光的影响,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噪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安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交通影响的人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3易达性受交通系统易达性和社会阻隔性影响的人数以及二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4经济商家、消费者的经济水平资料来源:据文献12绘制(4)江家骅提出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可将轨道交通规划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声、振动和电磁环境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社会经济指标13。(5)徐礼煜提出 “驱动力- 压力- 状态- 影响- 响应”(Drivers - Pressures - Impacts - Responses) 框架14,根据这一框架,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和增长作为长期驱动力作用于环境,对环境产生压力,造成生态环境状态的变化,从而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系统等产生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人类对生态环境状态变化做出响应或反应,这种响应或反应又作用于社会、经济和人口所构成的复合系统或直接作用于环境状态和影响,根据上述基本框架和原则,以中国大中型城市实施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背景, 从而建立起以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为基础的指标体系15,这种指标体系顺应了可持续发展和现代环境管理的方向。DPSIR框架如图1.1所示。图1.1建立环境指标体系的DPSIR 框架Fig.1.1DPSIR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资料来源:根据文献14绘制本文认为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构建过程。目前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多数学者在研究中直接给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缺乏论证,从而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全面、通用的指标体系。1.2.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文献研究(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物元分析、层次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等理论的兴起,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如数理统计法、综合指标法、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物元分析法、动态综合分析法、秩和比法16-17等。王宗军提出综合评价法是指对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18,如图1.2所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是客观评价的基础,因此对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评价同一区域环境或不同的区域环境时将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今后,多种评价方法的优化组合将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发展的一个趋势。图1.2综合评价法分类图Fig.1.2 Classif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资料来源:据文献18绘制(2)周芬提出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传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评价方法,累积评价方法,政策评估的评价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基于生态风险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9。1)传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及稍加改动的评价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资料收集与分析法,现场调查与监测法,专家判断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层次分析法等。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评价方法是近年来开始逐渐被开发并重视的方法。研究所涉及的信息,可利用GIS实现可视化表达,识别出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并对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监测。国内学者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政策评估的评价方法。这是国外战略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美国的Frank Fischer20已从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其常用的方法有幕景分析法,区域承载力预测法,加权比较法,逼近理想状态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法等。4)累积评价方法。识别、预测和防止累积影响,特别是重大的负面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因果模型(如网络图、流程图和矩阵等),地图叠置法,数据统计分析和动态系统仿真等。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即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基于生态风险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近年来,生态风险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被引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手段。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Tiruta-Bama L等21基于生态风险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矿产资源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策略进行了评价。(3)陆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阶段归纳了评价各阶段所选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22,通过文献勾选法归纳,如表1.5所示。表1.5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Table1.5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方法阶段名称列表法阈值法类比法专家咨询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灰色预测费用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环境承载力分析筛选识别预测评价累积影响评价综合评价总计41353112资料来源:据文献22绘制由文献归纳可知目前评价方法由单一的方法逐渐转向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价,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部分缺陷,并且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评价方法逐渐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然而在选用评价方法时,现有研究仅考虑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而未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从而确定最终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3 论文结构框架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本文将基于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分别从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案例进行验证。论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1)运用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集,通过频数统计法以及合并归类法进行指标预选与筛选,建立起最终评价指标集。(2)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目前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作重点介绍。(3)通过案例应用,针对案例自身特点,根据已经建成的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确定简单适用的该地铁段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供依据。图1.3论文技术路线Fig. 1.3 Technical route of paper资料来源:自行绘制711.3.2 论文框架本文共分为六章来研究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分别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天津某地铁段的实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验证。第一章:绪论。阐明城市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背景,介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基本概念以及评价理论的阐述,并初步简述了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的选择做铺垫。 第三章:基于可持续理论的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首先阐述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基于文献和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指标分为过程指标,效果指标及可持续性指标,然后通过建立初始指标体系,指标筛选,形成最终指标体系。第四章: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系统模块研究。对常用的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作了分析与比较,并详细阐述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五章:案例应用。本文进行天津某地铁段的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利用本文建立的最终指标体系,并选择0-4评分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和选择综合模糊评价法来贯穿和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论文的结构框架如图1.4所示。 图1.4论文结构框架Fig.1.4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paper资料来源:自行绘制第二章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2.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2.1.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1.地铁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它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城市有轨电车、独轨交通、磁悬浮线路、机场联络铁路、新交通系统等。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亦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广义上,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2.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它是指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多因素、多目标系统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评价和决策的过程。可行性研究可应用于建设项目,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方面。可行性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开始采用以后,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程序和方法。197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编制了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1980年,该组织与阿拉伯国家工业发展中心共同编辑工业项目评价手册。中国从1982年开始,已将可行性研究列为基本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程序。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人类的生产或生活行为(包括立法、规划和开发建设活动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式计算,类比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措施的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制度,是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环节。2.1.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思想地铁作为城市有轨客运系统,选线时以缓解地面交通为基本原则,难以回避沿线所有的环境敏感因素。因此,地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为:(1)本着以人为主、保护环境的主导思想,在调查拟建工程所涉及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建筑物分布、环境功能要求和既有污染源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分析,结合地铁工程的潜在环境影响,借鉴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经验教训,以沿线城市生态、声环境、振动环境为重点,就城市生态、声环境、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等不同环境要素分施工期和运营期,预测工程对沿线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2)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对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未能满足环境要求的工程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或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本阶段设计尚未确定的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建议;将评价结论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和规划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周围用地规划。2.1.3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超前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形成初步方案后,到上报审批前进行,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以最小的环境损失获得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战略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从战略层次,重点论证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3)整体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用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集中控制方案对策。(4)参与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在环境评价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5)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各开发、建设、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建立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体系,切实把清洁生产的要求纳入各种规划和设计中。(6)跟踪评价原则。规划实施的时间较长,而且环境影响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有必要进行跟踪评价。2.1.4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对于地铁项目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保证地铁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地铁项目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地铁项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地铁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一般来说,地铁项目的施工和运行,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综合考虑地铁项目的特征和环境特征,通过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可以得到相对最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把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3)为地铁建设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对地铁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承受能力等状况。从而对该地区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以指导区域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2.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理论2.2.1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目的和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科学指导。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将是盲目和低水平23。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具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便于我们更深刻理解人类活动、环境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目的和涵义进行解释。第三,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对精确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第四,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指导,建立能使环境影响评价发挥最大实际效用的工作模式。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建设的目的是加强环境保护,改进和完善决策,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贡献在于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促进对环境的理解并促进在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要求。2.2.2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196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设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第2条明确该法案的目的是致力于预防和消除对环境和生态圈的损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该法案要求政府部门应该使用系统的、多学科的方法来确保决策时既考虑经济和技术因素,也能够对当前尚未认识的环境价值给与适当考虑24。几十年来环境影响评价是遵循这个核心思想发展起来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思想就是环境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25、生态学理论26、系统科学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27等都可以从不同侧面来印证把环境价值理论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的正确性。本文着重运用系统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建立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框架。1系统理论的引入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8。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通过各种相关性组成多种多样的系统。系统论通常把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概括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系统论的观点被认为是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理想工具,它往往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这种方法能够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也能很好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地铁项目的建设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需求目标为中心,与生态、环境平衡为基础的多种要素组合成为一个综合体,它是一个由人、车、环境组成的受控的人工系统。地铁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要求实现交通建设项目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多因素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地铁项目的环境问题还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涉及到工程、环境等自然科学。因此,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论的观点充分体现在它的一般原则上,包括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关联性、系统的层次结构性。在这些原则中,系统的整体性是核心原则。由于地铁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是多因素的结果,诸如设计、施工、政策等。同时,在地铁项目建设中,环境系统涉及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具有复杂多变的系统结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在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中,适合采用系统理论的思想来统筹考虑,并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路将多领域的知识、经验、各种模型以及大量的信息、数据和资料进行有效的系统综合和集成。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就是用系统理论来确定建设此地铁项目在环境影响方面是否可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大小,以便为决策者决策提供依据。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预防为主的原理、环境承载力原理、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原理和污染者付费原理,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对生态系统的考虑,采取环境影响补偿措施,以维护自然资产的平衡,并把联合国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性保护公约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方针。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地说:(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综上所述,任何项目的建设都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本文对于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中,在选取指标集时,也要考虑到其建设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并基于可持续性原理来构建指标体系。2.3 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程序1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可分为五个阶段29,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及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我国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在整个环境管理程序中的位置如图2.1所示。由此可见,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图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管理程序的阶段示意图Fig.2.1 The phas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 diagram资料来源:据文献29绘制2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研究程序地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项目建议书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建设投资决策前对地铁项目在环境影响上是否可行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30。它是保证项目建设能合理利用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