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南 农 业 大 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紫苏辣酱的研制DEVELOPMENT OF PERILLA SAUCE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及班级: 食品质量与安全 指导老师及职称: 学 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提交日期: 年 月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1 前言11.1 辣椒酱产品11.2 辣椒酱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紫苏概述31.3.1 紫苏的功能性成分41.3.2 紫苏的保健功能41.3.3 紫苏的开发应用和前景展望4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2 材料和方法52.1 原材料52.2 试剂52.3 仪器设备52.4 试验方法62.4.1 紫苏辣酱详细操作及要点62.4.2 紫苏辣酱的单因素试验62.4.3 紫苏辣酱的正交试验72.4.4 紫苏辣酱的产品质量评定73 结果分析83.1 不同紫苏与辣椒的比例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83.2 不同蒸煮温度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83.3不同蒸煮时间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83.4 不同辣椒与卤水的比例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93.5紫苏辣酱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结果93.6 产品质量评定结果113.6.1 产品感官评价结果113.6.2 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结果113.6.3 产品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114 结论11参考文献11致 谢132紫苏辣酱的研制 摘 要:本论文以紫苏、辣椒为原材料,辅助添加豆豉,来制备紫苏非发酵型辣酱。本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再通过进行正交试验,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确定了紫苏粉与辣椒粉的比例、卤水与辣椒粉的比例、蒸煮的时间及温度。结果表明:紫苏粉和辣椒粉的最佳比例为1:10(m/m),卤水与辣椒粉的最佳比例为 1:1(m/m),最合适的蒸煮时间是60min,常压下最合适的蒸煮温度是100。在此条件下制成风味鲜美且色泽诱人的紫苏辣酱。 关键词:紫苏;辣椒酱;非发酵;无防腐剂Development of Perilla Sauce Abstract:In this paper, Perilla frutescens and chili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and black bean sauce was added to prepare perilla non fermented chilli sauce.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 the product was evaluat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proportion of Perilla powder and chili powder, the proportion of brine and capsicum, the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cooking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oportion of Perilla powder and chili powder was 1:10 (m/m). The best proportion of brine and chili powder was 1:1 (m/m), the most suitable cooking time was 60min, and the most suitable cooking temperature under normal pressure was 100.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spicy sauce with delicious flavor and attractive color is made.Key words: Perilla; chili sauce; non-fermentation; Paraben Free1 前言 1.1 辣椒酱产品 辣椒是一种对土壌和环境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在我国被大量四处种植或食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辣椒消费国家,随处都可看到辣椒的踪影。随着辣椒在我们国家的综合利用发展的速度迅猛增加,辣酱制品已形成了成熟丰富的市场格局1。市面上的辣椒制作的产品的品类越来越多,仅百姓购物选择率最高的百货超市为例,超市中的辣椒产品由十年前的寥寥数种,被极少数品牌占据,增加为现在超市里的琳玻满目,大部分超市都为辣椒制品设立了专口的货架,由一两个到三四个不等。消费者们面对眼前越来越多的辣椒制品,由前的只能吃口味寡少的一两种产品变化为可以随意挑选自己中意的或因辣度不同或因口味多样等特色迴异的产品,选择性大为增加。市场的繁荣消除了物以稀为贵带来的购物选择角度上的贫乏,这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于辣椒产品更多的消费,也带动了辣椒制品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消费者对于辣椒制品的品质、风味、口感的要求也与日俱增2。人们喜食辣椒制品不仅是因为味觉上对于辣味的追求,更加看重的是辣椒在营养及其功效上的作用,辣椒中含有的其他物质对身体都十分有益3。辣椒经过发酵这一工序后,变得更为可口美味,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味是一种独特的味觉,加上辣椒本身具有的辣味,形成酸辣口感,更加促进人的胃口的打开和味蕾的张开,这种美妙的滋味使发酵辣椒制品慢慢取代了普通辣椒在消费者必中的地位。相比于普通辣椒,发酵辣椒制品更得到消费者们的喜爱而更倾向于选择此类产品4。 中国传统中制作辣椒酱的方法类似于泡菜的加工,将辣椒在清水中洗干净后通过日晒晒干部分水分后,加入食用盐放入瓶或坛中进行腌制,腌制的过程是自然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到主要发酵作用的是乳酸菌,通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辣椒酱会生成一些风味物质,这时就可以将其从瓶或坛中取出进行食用5。但是这种类似于传统泡菜的加工方式发酵辣椒酱对时间长度的要求较高、产生的风味不能稳定延续、对食用盐要求过高造成发酵辣椒酱咸度偏高和致癌物质亚硝酸的含量较高等一些缺点,不是很好的加工方式,不利用将其规划且产业化。所以研制出一种生产时间短、亚硝酸盐含量低、美味可口的非发酵辣椒酱的工艺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辣椒酱国内外研究现状 辣椒酱作为一款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统调味品。在步入20世纪最后的十年之前的,中国酱料制品的种类单一,只有辣椒酱、豆瓣酱和黄豆酱等少数几个品种,而且大多是在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卫生环境较差,辣酱也没有自主品牌。但是从20世90年代之后,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辣酱产品种类丰富起来,产品包装开始讲究,口味也逐渐增多,消费者更加注重口感和营养。在此形势下,辣酱的生产厂家开始多起来,由于辣酱行业门槛低。小作坊少量资金就可以投入生产,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 我国出现了几千家辣酱企业,厂家较集中的地区是贵州、四川和湖南等。 传统辣酱生产大多利用自然接种各种霉菌来制曲, 由于是自然接种, 故不能保证制曲的安全性,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常混入其中,由于露天晾晒的发酵条件不容易控制,且有可能使有毒病菌产生毒素,所以为了保障晾晒过程中酱坯的卫生,常加入过量的食用盐以抑制微生物活动,致使含盐量超标,且过多地摄入食盐有害人体的健康。此外辣椒酱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原料利用率不高,这使辣椒酱的机械化、工业化生产都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当今国内许多生产商为了缩短发酵时间,大多采用室内保温发酵技术,用以缩短发酵时间,以便于提高产量,但是保温发酵所需的设备资金投入大,生产功耗大,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难以产生天然晾晒发酵制酱的特有风味。 MCILHENNY公司作为美国最著名的辣椒加工企业,拥有众多项辣椒加工的专利技术,有几十个辣椒加工的产品,产品远销全球市场。另外,在美国辣椒酱市场上,从全世界各地进口的辣椒制品也不少,主要是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国的辣椒产品。但是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则中国的辣椒产品居多,虽然中西辣椒产品在感官特点上有比较多的差别,但中西方的风味正在美国市场上发生着独特的融合。 当国内外消费者对辣酱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和辣酱研究的不断深入,辣酱的生产势必摆脱传统制作模式的束缚,逐渐实现辣椒酱的少盐、无毒、高效化生产,不受季节环境限制及缩短生产周期等目标。1.3 紫苏概述 紫苏Perilafrutescens(L.) Brit6别名红苏、香苏、赤苏, 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具有极为广泛的资源。紫苏在中国常用做中药,但在中国部分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做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整株可以蒸馏出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中国人常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等。在中国南方地区,将紫苏叶或茎秆放入泡菜坛子里,可以起到防止酸液产生白色的病菌微生物的作用。紫苏具有的这些功效,使其被中国卫生部选为第一批确定的既是食品又具有医药保健功能的物质, 其可以开发出多种保健食品, 在医药、食品工业上也具有广泛的用途。且近些年来,紫苏作为新资源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开发利用的研究也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7。1.3.1 紫苏的功能性成分 紫苏之所以成为国内外轻工、食品、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原因是紫苏叶和紫苏油中含具有诸多的功能成分。如:氨基酸8、萜类化合物8-9 、黄酮及甙类物质10、矿物质元素11、类胡萝卜素类、脂肪酸、蛋白质。紫苏叶和种子中还含其它成分,均与它的具体功能有关,如野黑樱甙,(R)-2-(-0-D-吡喃型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苯基乙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等12。1.3.2 紫苏的保健功能紫苏自身丰富的功能性成分,促使其可以在保健品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紫苏制成的保健产品可以有:防衰老功能13-14、降血脂功能15、降血糖功能16、抗过敏作用17、抗微生物功能18-19、抗癌作用20-21、止血作用22、抗氧化、提高记忆和视觉功能。因为紫苏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所以紫苏的其他药理功效还有镇咳、止呕、化痰、解热、镇静、镇痛、免疫抑制及促进胃肠蠕动等。1.3.3 紫苏的开发应用和前景展望 紫苏是食药两用型植物,在天然香料、化工原料、药品原料、食品原料、生物农药等方面都有应用。我国对紫苏的开发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如:紫苏保健食用油(紫苏油胶囊、 高浓紫苏子油缓释片剂、 紫苏营养保健油滴剂)、紫苏调味品(紫苏酱油、紫苏酱、紫苏豆瓣酱、腌制产品)、紫苏饮料(紫苏茶、紫苏梅酒、紫苏饮料、紫苏乳酸饮料)、紫苏食品添加剂(紫苏色素、紫苏防腐剂、紫苏甜味剂、紫苏香料、紫苏制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营养、健康、药食兼得等食物的不断追求,紫苏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1)利用紫苏中不同营养物质, 加工成蜜饯、果脯、保健饮料 、植物油 、饼干等营养保健食品;(2)利用现代新技术生产紫苏油、紫苏香气、色素、调味剂等产品;(3)研制紫苏抗肿瘤、抗癌药物、开发紫苏叶浸膏、紫苏安胎糖浆等产品。由于紫苏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 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 , 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 因此其发展前景将十分乐观。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是在打破传统辣酱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非发酵的方法制作辣酱,同时在辣酱中加入紫苏成分,同时不添加防腐剂以及抗氧化剂,通过研究使得紫苏辣酱的理化性质和感官评价最优的生产条件。同时对紫苏辣酱进行特性研究,研究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质构条件,从而开发其功能性,提供一种绿色无害、口感鲜香、风味十足、同时具有保健功能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2 材料和方法2.1 原材料 研磨的辣椒粉:购于湖南农业大学滨湖菜市场 研磨的紫苏粉:购于淘宝店铺锦绣中药材批发零售豆豉:洋经理牌正宗浏阳豆豉卤水:海天牌卤水汁(用于调味) 蒜子、白糖、味精、食用油、白酒:购于湖南农业大学东之源超市2.2 试剂乙醇,乙醚,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硝酸银,铬酸钾,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四氯化碳,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乳糖,磷酸氢二钾,月桂基硫酸钠,蛋白胨,牛胆粉,煌绿水溶液盐酸,氨水,亚铁氰化钾,硫酸锌,正辛醇,活性炭,硝酸钾标准溶液,蒸馏水 (均由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术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2.3 仪器设备SW-CJ-1D型净化台 浙江力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PX-100B-Z型生化培养箱 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HH-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浙江力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SD-40型不锈钢节能电蒸桶 广东伟纳斯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LMQ.J3870C型高压灭菌锅 上海博讯医疗设备厂 JZY-2N5-GHB型燃气灶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上海精科天平厂 SP-752紫外分光光度计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GB78 美的有限公布公司 炒锅OP-120 力达公司烧杯250mL 越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烧杯1000mL 越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量筒500mL 越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压蒜泥器 淘宝美家家百货生活馆玻璃棒 越飞玻璃制品有限公司2.4 试验方法2.4.1 紫苏辣酱详细操作及要点(1)按重量分别取辣椒粉50g、豆豉25g、去皮蒜子25g、白糖15g、味精5g、食用油50g及卤水50g;(2)将紫苏粉、辣椒粉及豆豉混合,于其中加入为辣椒粉、豆豉和紫苏粉总重量3的盐和30的烧酒,隔水蒸至豆豉软柔呈糊状,拌匀;(3)将去皮蒜子粉碎成泥,于蒜泥中加入为蒜泥重量4的盐和2的烧酒,拌匀,放置60min;(4)将白糖及味精混合,于其中加入为白糖和味精总重量3的盐,拌匀,再加入为白糖和味精总重量1倍的水,加热至100至完全融化;(5)将食用油加热至200,再冷却至室温;(6)将步骤25中处理好的原料与卤水混合均匀,即可;其中,上述卤水是取卤水汁和蒸馏水按重量比1:3组成。2.4.2 紫苏辣酱的单因素试验 (1)紫苏与辣椒的比例对紫苏辣酱品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固定,且蒸煮温度为100、蒸煮时间为60min、紫苏辣酱与卤水的比例为1:1的情况下,将紫苏与辣椒的比例分别设置为1:8、1:9、1:10、1:11,分别制成成品后通过感官评价评分得出结论,确定最佳紫苏比例。 (2)蒸煮温度对紫苏辣酱品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固定,且紫苏与辣椒比例为1:10、蒸煮时间为60min、紫苏辣酱与卤水的比例为1:1的情况下,将蒸煮过程的温度分别设置为90、95、100、105,分别制成成品后通过感官评价评分得出结论,确定最佳蒸煮温度。 (3)蒸煮时间对紫苏辣酱品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固定,且蒸煮温度为100、紫苏与辣椒比例为1:10、紫苏辣酱与卤水的比例为1:1的情况下,将蒸煮时间分别设置为50min、60min、70min、80min,分别制成成品后通过感官评价评分得出结论,确定最佳蒸煮时间。 (4)辣椒与卤水的比例对紫苏辣酱的影响:在其他条件固定,且蒸煮温度为100、蒸煮时间为60min、紫苏与辣酱比例为1:10的情况下,将辣椒与卤水的比例分别设置为1:0.5、1:1、1:1.5、1:2,分别制成成品后通过感官评价评分得出结论,确定最佳卤水比例。2.4.3 紫苏辣酱的正交试验表1 紫苏辣酱最佳生产工艺正交因素水平表Table 1 Orthogonal factor table for optimum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erilla sauce水平因 素紫苏与辣椒的比例(A)蒸煮温度(B)蒸煮时间(C)辣椒与卤水的比例(D)11:99560min1:0.521:1010070min1:131:1110580min1:1.5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到的结果,选择四因素三水平试验正交表,四因素包括紫苏与辣椒的比例、蒸煮温度、蒸煮时间、辣椒与卤水的比例,三水平即为在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水平的基础上,在其附近再合理地选取两个水平。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找到紫苏辣椒酱的最佳工艺,各处理设3次重复,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2.4.4 紫苏辣酱的产品质量评定(1)感官评价: 邀请10位品尝人员,对成品辣椒酱进行感官评价,根据紫苏辣椒酱的风味,以辣酱滋味、气味、外观为指标进行感官评价试验(4:3:3),对各配方进行评定。评定时将紫苏辣椒酱风味分为3个等级,将各个等级给予一定的分数,按表2标准进行评定。取各个品尝人员分数的平均值做代表。表2 紫苏辣酱感官测评标准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 of Perilla sauce项目指标分值(满分100分)滋味(40分)咸度适中,味道鲜美咸度适中,味道一般过咸或过淡30-4020-300-20气味(30分)香气丰满浓郁无异味,香气不明显有异味或发臭20-3010-200-10外观(30分) 均匀的浓郁红褐色且有光泽色泽适中,不够有光泽颜色较淡20-3010-200-10(2)理化指标的测定:水分:按GB/T 5009.3的规定执行24;食盐:按GB/T 5009.54的规定执行25;酸价:按GB/T 553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26;亚硝酸盐:按GB 5009.33-2016的规定执行27。(3)微生物指标的测定:菌落总数:按GB 4789.2-2016的规定对菌落总数进行检测28;大肠菌群:按GB 4789.3-2016 的规定对大肠菌群进行检测29 。3 结果分析3.1 不同紫苏与辣椒的比例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紫苏与辣椒的比例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见表3。表3 不同紫苏与辣椒的比例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 of finished chili sauce with different perilla and chili ratio紫苏与辣椒的比例1:81:91:101:11滋味26303632气味27282828外观27292928总分80879288从表3结果综合考虑,紫苏粉与辣椒粉的配比为1:10时,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最好。3.2 不同蒸煮温度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蒸煮温度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见表4。表4 不同蒸煮温度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Table 4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finished chili sauce with different cooking temperatures蒸煮温度9095100105滋味36363735气味18232723外观28292929总分82889387 从表4结果综合考虑,蒸煮温度为100时,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最好。3.3不同蒸煮时间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蒸煮时间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见表5。表5 不同蒸煮时间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Table 5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oked chili sauce with different cooking time蒸煮时间50min60min70min80min滋味34373232气味26272827外观26282828总分86928887从表5结果综合考虑,蒸煮时间为60min时,成品的感官评价结果最好。3.4 不同辣椒与卤水的比例对成品辣椒酱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辣椒与卤水的比例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见表6。表6 不同辣椒与卤水的比例的成品辣椒酱的感官评价结果Table 6 Sensory evaluation of finished chili sauce with different ratio of chilli to brine辣椒与卤水的比例1:0.51:11:1.51:2滋味37373530气味27272727外观25272621总分89918878 从表6结果综合考虑,辣椒与卤水的比例为1:1时,成品的感官评价结果最好。3.5紫苏辣酱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结果根据表1设计的紫苏辣酱最佳工艺条件因素的正交试验,对紫苏辣酱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其试验结果见表7。通过对表7进行极差分析可以得出在这四种影响因素中,A对产品影响最大,接着是B,然后是C、D产生的影响最小,即蒸煮温度紫苏与辣椒的比例蒸煮时间辣椒与卤水的比例。得到紫苏辣酱的最优工艺流程为A2B2C1D2 。表7 紫苏辣酱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Table 7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of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illa putrescence序号紫苏与辣椒的比例(A)蒸煮温度(B)蒸煮时间(C)辣椒与卤水的比例(D)综合评分111118421222923133379421239052231946231290731328083213909332181K1255254264259K2274276263262K3251250253259k185.084.78886.3k291.39287.787.3k383.783.384.386.3R7.68.73.71.0但理论的最优工艺流程在正交试验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又因样品2(A1B2C2D2)与样品5(A2B2C3D1)评分较高,而理论的较优工艺流程为A2B2C1D2(设为M#),对这3个样进行比较试验,其结果见表8。表8 紫苏辣酱工艺条件验证试验Table 8 Verification test of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illa hot sauce样品 A B C D 感官评价21222925223194M#221295 由表8的重复试验可知A2B2C1D2为最优方案,得到的成品紫苏辣椒酱表面有浓郁的红褐色且有光泽、味道鲜美、咸度适中、香气丰满浓郁。因此确定紫苏非发酵型辣椒酱的最佳工艺流程为:紫苏与辣椒比例为1:10、蒸煮时间为60min、蒸煮温度为100、卤水与辣椒比例为1:1。3.6 产品质量评定结果3.6.1 产品感官评价结果滋味:味道鲜美、咸度适中、无不良风味。气味:丰满浓郁、有淡淡的紫苏香味外观:浓郁的红褐色且有光泽3.6.2 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产品的水分含量:34.5g/100g产品的食盐含量:2.2g/100g产品的酸价:1.0mgKOH/g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0.9mg/Kg3.6.3 产品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菌落总数:15CFU/g大肠菌群:3.0MPN/g4 结论 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在紫苏比例对辣酱品质的影响试验中,最优的紫苏与辣椒比例为1:10;在蒸煮温度对辣酱品质的影响试验中,最佳蒸煮温度为100;在蒸煮时间对辣椒酱品质的影响试验中,最佳蒸煮时间为60min;在卤水比例对辣椒酱品质的影响试验中,最优的卤水与辣椒的最佳比例为1:1。根据单因素试验所得结果,选取紫苏比例、蒸煮时间、蒸煮温度、卤水比例四个因素的三个较优水平做正交试验,再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结果,紫苏非发酵型辣椒酱的最佳工艺流程中的操作要点为:紫苏粉与辣椒粉的最佳比例为 1:10,卤水与辣椒粉最佳比例为1:1,最合适的蒸煮时间是60min,最合适的蒸煮温度是100。参考文献1 张忠刚,邓放明.辣酱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产品加工,2006,6:19-22.2 周晓媛.发酵辣椒的风味调配食品J.食品工业科技,2005(1):127-129.3 赖晓英.发酵辣椒工艺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4 蒋立文,李宗军,谭周进,等.剁辣椒的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J.中国酿造,2006,2:6-8.5 王卫东,陈安徽,杨万根,等人工发酵蔬菜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21):413-4166 刘月秀,张月明,钱学射.紫苏属植物研究与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6(3):24 27.7 云南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8 刘大川,王静,苏望懿,等.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4):1-39 顾文娟,朱陈珏,张建梅.紫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8):26-2810 Nariynki Ishaiku AnthoCyanins and flavone in leaves and seeds of perilla plant AgricJ.Biol.Chem,1981,45(8):355-36011 张洪,黄建韶,赵东海.紫苏营养成分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6,22(2):41-4312 孙禄.皱紫苏的栽培及其利用价值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4):28-2913 Y Nakamura, Y Ohto, A Murakami, et al.Superoxide sca- venging activity of Rosmorinic acid from Perilla fru-tescents Brit- ton var.Aeutaf.viridisJ.J.Agric. Food Chem.,1998,46(11):4545-455014 赵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运用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基于行业趋势的物联网技术中级工程师面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岗位面试攻略与预测题集
- 2025年物资仓库财务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特岗英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更新版
- 2025 年温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开学摸底考 - 提高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 2025年物流运营经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职业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4湖北省“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核电站设备吊装施工方案
- 经销商独家授权书
-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1
- 2024年天翼云认证高级开发工程师考试题库-多选题、判断题
- 园林绿化资料范例
- GB/T 44519-2024工业阀门阀门用齿轮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保险公司与定点医院合作协议书(2篇)
- 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说课-课件
- 四川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