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角色分配的在线协作学习交互效果的评价摘要协作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教育工作者对协作学习进行研究与实践,目的是从本质上认识协作学习,获取良好的协作学习效果。本文采用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验证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的指标即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在基于角色分配的在线协作学习中的有效性,并深入探究协调者、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四种角色的差异,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执行情况。本文在文献调研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协调者、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作为协作学习活动中分配的角色,根据问题解决和自我调节学习的相关内容设计协作学习任务,在研究者所在大学招募被试,四人一组开展在线协作学习,然后收集并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各指标值与前后测成绩差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基于角色分配的在线协作学习方式下,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的指标均有效,且总激活量有效性更高。(2)用个体激活量值来反映个体交互效果,计算各角色的个体激活量,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线协作学习中不同角色之间的交互效果差异性显著。进一步事后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搜索者与协调者、总结者与协调者在个体交互效果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他角色之间交互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3)通过对在线协作学习的记录进行内容分析,并对角色的执行情况进行编码,然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只有协调者的角色职责执行情况显著高于未执行的情况,而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均是未执行情况显著高于执行情况。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协作学习中学习者执行角色职责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建构,因此知识建构类型的信息成为主导。关键词:在线协作学习,角色分配,评价指标THE ASSESSMENT OFGROUP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BASED ONROLE ASSIGNMENT APPROACH IN ONLINECOLLABORATIVE LEARNINGABSTRACTRecentl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an “intens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ducators has always been in pursuit of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ee indicators, namely the total amount of knowledge activation,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convergence, and the depth have been found to reflect group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interaction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flow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dicators will be examined in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role assignment. The difference of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among roles and the state which students act in line with assigned roles were reported. Four roles were defined to scaffold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y. They are the coordinator, the information searcher, the explainer, and the summarizer.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BNU. They were divided into 40 groups. Each group has four people. And they were asked to solve the tasks which were about “problem solving” or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fter analyzing the relevant data, th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ing:(1)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ree indicators are effective based on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role assignment. And the indicator “the total amount of knowledge activation” has a higher validity than the other two.(2) The individual knowledge activation is defined as individual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ariance among four role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four roles on single interaction performa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formation searcher and coordinator on the single amount of knowledge activation.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lso exists between summarizer and coordinator.(3) The logs were analyzed by the content method. The code scheme were defined. The finding shows that only coordinators on the whole do the role function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m not doing the role functio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articipants outpu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an the information about role function was found.KEY WORDS: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role assignment, indicator3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2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问题31.3 研究意义41.4 研究方法41.4.1 内容分析法41.4.2 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法42文献综述52.1 协作学习交互方式52.1.1角色分配52.1.2协作学习中的角色种类62.1.3 角色对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72.2协作学习交互效果的评价102.3 述评143研究内容163.1研究一163.1.1研究问题163.1.2研究假设173.1.3角色选择与职责定义183.1.4研究设计193.1.5数据收集213.1.6数据分析213.2研究二233.2.1 研究问题233.2.2 研究假设243.2.3 研究设计243.2.4 数据分析254研究结果264.1 研究一264.1.1 总激活量有效性检验274.1.2 聚焦程度有效性检验274.1.3 深度的有效性检验284.2 研究二284.2.1 四种角色间交互效果的差异284.2.2 学习者角色执行情况分析304.2.3 个案分析365讨论395.1 研究反思395.1.1 不同角色交互效果的差异性分析与反思395.1.2 不同角色执行情况反思395.2研究创新425.3研究不足435.4研究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43参考文献45致谢50正文表目录表 1 已有研究中的角色及其职责描述6表 2本研究中的角色及其职责定义18表 3实验任务与目标知识点19表 4总激活量值、聚焦程度值、深度值以及前后测成绩差26表 5总激活量与前后测成绩差平均值相关性分析27表 6聚焦程度与前后测成绩差平均值相关性分析27表 7深度与前后测成绩差平均值相关性分析28表 8 每组协调者、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的个体激活量28表 9单因素方差分析29表 10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结果30表 11协调者执行角色职责与未执行角色职责的百分比30表 12信息搜索者执行角色职责与未执行角色职责的百分比31表 13解释者执行角色职责与未执行角色职责的百分比32表 14总结者执行角色职责与未执行角色职责的百分比33表 15协调者角色执行职责情况35表 16信息搜索者角色执行职责情况35表 17解释者角色执行职责情况35表 18总结者角色执行职责情况35表 19 协同知识建构中角色职责被忽略37表 20 开放问题中协调者的角色执行37表 21 角色间的职责的互相监督38表 22 角色错位现象38表 23 角色在协作学习中对职责的困惑38表 24 信息搜索者输出的信息40表 25总结者输出的信息41表 26 解释者的信息流输出42正文图目录图 1研究设计流程16图 2某一组的知识网络图22图 3某一组的信息流切分图22图 4某一组形成的带有激活量的知识网络图234绪论1.1 研究背景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黄荣怀.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理论与方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且效果显著,比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探索发现精神以及他人协作共处能力等等 赵建华, 李克东. 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 2000, 10(26): 2009.。这些能力的培养契合了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协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并实践于各级、各类教育中 赵建华. 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杨翠萍, 刘鸣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任务教学为手段实施协作学习策略J. 外语界, 2005, 3(11). 徐晓东.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 34-39. 朱立华. 基于 Agent 的小学作文协作学习环境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冯晓英, 张伟远, 陈丽. 远程校际协作学习中支架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26-30. 衷克定, 郑彬彬. 基于 WIKI 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17(1): 73-79.。交互是协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单元,为了获得良好的协作学习效果,研究者对交互深入研究反思,指出交互是理解协作学习本质的关键 郑兰琴. 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之反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5): 91-99.,交互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通过提供觉知、调节、评价等功能增强协作学习,而这些功能的重要性取决于参与者在协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Marcos J A, Martnez A, Dimitriadis Y A, et al. Interaction analysis for the detection and support of participatory roles in CSCLM/Groupwar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Us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6: 155-162.。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说过“如果人们在一起工作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小组中的成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角色”, Bandura,A.(199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ersonality.Handbook of personality,2, 154-196.。角色是协作学习的一部分,角色的定义包含角色名称与学习者执行角色的职责。研究证明,在协作学习中引入角色支持可以结构化协作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平等地参与协作学习,获得良好的协作学习效果- Weinberger A, Stegmann K, Fischer F. Learning to argue online: Scripted groups surpass individuals (unscripted groups do no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506-515. Strijbos J W, Weinberger A. Emerging and scripted role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491-494.。协作学习效果的好坏需借助协作学习评价做出判断,对协作学习评价反馈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Macdonald J. Assessing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and produc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3, 40(4): 377-391.,促进学生学习,而且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鉴于此,对协作学习效果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就尤为重要。目前,协作学习评价研究中有两种被普遍接受与运用的评价取向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分别针对于协作学习的两个基本要素过程与产品 吴秀兰. 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外语界, 2008 (3): 91-96.。总结性评价通常会以单一的分数形式呈现评价结果,而学习者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诸如行为的变化、能力的发展等形成性因素则未列入评价范围 Sadler D 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J.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89, 18(2): 119-144.,多运用于对协作学习的认知方面的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较而言,形成性评价着重评价协作学习交互过程中的要素,可以在对学习者的特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反馈来提高和促进学习者后续学习 Spada H, Meier A, Rummel N, et al. A new metho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collaborative process in CSCLC/Proceedings of th 2005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2005: the next 10 year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05: 622-631.,并从学习者的认知、情感、态度、动机等多维度评价。目前协作学习的评价已经成为协作学习领域研究的核心 Villasclaras-FernNdez E, HernNdez-Leo D, Asensio-PRez J I, et al. Web Collage: An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 for assessment design in CSCL macro-script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 67: 79-97. Fransen J, Weinberger A, Kirschner P A. Team effectiveness and team development in CSCL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13, 48(1): 9-24.Strijbos J W. Assessment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Learning Technolo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1, 4(1): 59-73.。随着人们对协作学习评价研究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 郑兰琴. 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之反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5): 91-99.,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就突显出来,比如对协作学习评价的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繁杂、评价方法不客观等等。因此根据评价意图,确定适当的评价指标,来对协作学习效果展开客观、全面的评价,是目前协作学习评价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协作学习评价的现状,我们期待运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对在线协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我们的研究在内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信息流的视角定义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对知识建构的评价指标,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对在线协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北师大郑兰琴博士从信息流的视角对交互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知识网络图,然后把信息流映射形成带有标记的知识网络图,最后计算指标值从而评价交互效果。把协作学习系统看作是信息系统,并将言语信息映射成带有标记的知识图来反映学习者的协同知识建构,这样分析避免了从行为视角对言语信息进行编码中存在的主观性和武断性 郑兰琴. 基于信息流的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2.。所以从信息流的视角形成的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的指标更能反映协作学习的本质。郑兰琴博士用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评价指标反映面对面的协作学习效果 郑兰琴. 基于信息流的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2.,但三指标的有效性在在线协作学习交互方式下并没有进行验证。此后,梁妙的研究发现在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方式中分配教师指导这一角色,这三个评价指标在有教师指导角色的小组中交互效果均显著优于没有教师指导角色的小组 梁妙.教师指导对大学生面对面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3.。已有研究也表明,在协作学习中分配角色,可以让协作过程结构化,让学习者平等参与到协作学习过程中,促进协作学习效果 Weinberger A, Stegmann K, Fischer F. Learning to argue online: Scripted groups surpass individuals (unscripted groups do no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506-515.。因此,在二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在线协作学习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流的视角对在线协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验证指标有效性,同时为协作学习小组每一个成员分配角色,来进一步探究角色分配在在线协作学习中产生的效果差异。1.2 研究问题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实证研究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反映交互效果的评价指标在在线协作学习交互方式下的有效性,并探究角色分配在交互效果上的差异。交互效果反映的是小组协作学习的绩效,本文对交互效果界定为小组的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用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因此,本研究分两个部分开展。第一,我们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最终确定了协调者、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四种同等重要角色,分配给学习者明确的角色并使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有明确职责分工,然后检验指标在基于角色分配的在线协作学习交互方式下是否依然有效。第二,学习者依据各自的职责会形成特定形式的信息流,角色的分配改变了协作学习中信息流的分布,因此我们要分析角色在协作学习中产生的交互差异,并探究学习者对角色职责的执行情况。为此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在基于角色分配的在线协作学习中,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指标是否仍然有效? 2)不同角色之间的交互效果有何差异?3)学习者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执行了角色定义的职责吗?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继承了郑兰琴博士和梁妙的研究成果,运用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在新的交互方式下验证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为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分析方法在更广阔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支持。已有研究表明,在协作学习中运用角色可以促进协作学习效果,本研究从信息流的视角,运用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评价指标探究角色在在线协作学习中交互效果的差异,从新的视角为角色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1.4 研究方法1.4.1 内容分析法美国传播学家Bernard Berelson把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一种客观、系统、定量地描述交流明显内容的研究方法 李本乾. 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 内容分析法简介 (上)J. 当代传播, 1999, 6: 39-4l.。在协作学习领域中,主要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交互记录、视频记录转录文本、演讲、声音记录、录屏内容进行编码与统计。通常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深入分析记录内容。基于信息流的交互分析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内容分析方法。不同于其它内容分析法对文本中学习者行为和言语类型进行编码统计,基于信息流的交互分析方法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信息按照一定规则映射到初始知识图中,然后计算交互过程中的各种属性,形成有标记的知识网络图。在本研究中,我们会通过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分析方法对交互文本进行分析,获得评价协作学习的指标,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1.4.2 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法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在线协作学习,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按照协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绘制知识网络图;然后按照信息流切分规则对在线协作学习的过程数据进行切分,并将目标知识点映射到初始知识网络图上;最后自动计算指标值 郑兰琴, 杨开城, 黄荣怀. 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5: 22-26.。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是本研究的基础,在此研究方法上获得的评价指标,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的效果 郑兰琴, 杨开城. 协作学习具有明确的阶段性吗J.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17(5): 67-72.。2文献综述本章在对国内外近十年来与协作学习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调研,并从协作学习的交互方式、协作学习过程评价指标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2.1 协作学习交互方式协作学习中,交互是激发和产生共同知识的基本活动单元,交流会话是协作产生的基础 刘黄玲子, 朱伶俐, 陈义勤, 等. 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 J. 开放教育研究, 2005, 11(2): 31-37.。而协作学习的交互方式直接作用于协作学习的交流会话,对随之而来的交互分析与评价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根据在实践中存在的协作学习交互方式因交互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面对面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和基于移动设备的协作学习,其具体的交互形式有: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切块拼接法、设置脚本角色、师生互动协作、同伴互评等等。2.1.1角色分配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说过“如果人们在一起工作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小组中的成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角色” Bandura,A.(199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ersonality.Handbook of personality,2, 154-196.。这为分配角色的协作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协作学习中分配角色可以获得更好的协作学习效果 梁妙.教师指导对大学生面对面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De Laat M, Lally V. Investigating group structure in CSCL: Some new approachesJ.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05, 7(1): 13-25.。在协作学习中设置角色是为了促进结构化良好的协作学习过程的形成,让学习者执行角色职责,使其平等的参与协作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协作学习效果 Weinberger A, Stegmann K, Fischer F. Learning to argue online: Scripted groups surpass individuals (unscripted groups do no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506-515. Strijbos J W, Weinberger A. Emerging and scripted role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491-494.。个体责任感和小组凝聚力是协作学习管理的核心支持因素 Slavin R E.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What we know, what we need to know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6, 21(1): 43-69.,学习者在分配了角色的协作学习中个体的责任感和小组的凝聚力也会显著增加 Mudrack P E, Farrell G M. An examination of functional role behavior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in group settingsJ. Small Group Research, 1995, 26(4): 542-571.。角色还能够促进小组成员对小组表现以及同伴贡献的觉知 Mudrack P E, Farrell G M. An examination of functional role behavior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in group settingsJ. Small Group Research, 1995, 26(4): 542-571.。但研究也发现协作学习中对角色的定义的清晰程度,会影响角色的效能,最终影响角色的表现 Bray S R, Brawley L R. Role efficacy, role clarity, and role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J.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2, 33(2): 233-253.。角色职责的清晰定义,是开展基于角色分配协作学习的基本要求。角色定义通常是其功能说明以及相关职责界定,以此来指导学习者的行为,调整小组的交互 Hare A P. Types of Roles in Small Groups A Bit of History and a Current PerspectiveJ. Small Group Research, 1994, 25(3): 433-448.。2.1.2协作学习中的角色种类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协作学习中已出现的角色做了系统的梳理 Mudrack P E, Farrell G M. An examination of functional role behavior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in group settingsJ. Small Group Research, 1995, 26(4): 542-571.,具体见表1:表 1 已有研究中的角色及其职责描述角色角色对应的角色职责的描述协调者(Coordinator)整合相关的意见、建议;阐明不同意见观点的联系;协调小组成员的协作活动。详细说明者(Elaborator)对建议进行解释,说明已有建议的理论基础;尝试说明小组成员是如何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激励者(Energizer)尝试激励小组成员行动起来或者作出决定;激发小组开展高质量的协作活动。评价者(Evaluator-critic)对小组成员的建议或想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评价或质疑小组成员建议的实用性、逻辑性、事实性,把握小组成就的标准。信息提供者(Information giver)为小组成员提供事实和观点;把组员的个体经验与任务或者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信息索求者(Information seeker)要求组员提供事实、观点、解释;寻求已做建议的详细解释。发起者-贡献者(Initiator-contributor)提出任务、目标以及行动;为要处理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步骤和解决方式;组织小组活动。定向者-解释者(Orienter-clarifier)在总结中明确小组完成目标的程度;点明是否偏离目标方向;对小组正在讨论的方向提出问题。程序技术员(Procedural technician)为小组做一些常规的任务,比如分发材料、做笔记、打印、复印等。妥协者(Maintenance Compromiser)当组员的观点或立场引发冲突时,帮助解决冲突(可用的方式比如,屈服,承认错误,维持和谐氛围,中途协商等)鼓舞者(Encourager)表扬、同意、接受其他人的贡献;对他人友好、和善、尊重;对他人观点建议的表彰等等。追随者(Follower)在小组讨论中像听众一样被动的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守门人和促进者(Gatekeeper and expediter)努力打开组员的沟通渠道;鼓励所有人参与;并确保组员均有机会参与到协作学习中来。观点协调者(Harmonizer)调和组员的不同意见;减少张力;让成员探索差异。观察者和评论员(Observer-commentator)对小组的内部过程(internal process)评论和解释攻击者(Individual Aggressor)对其他成员的感受、价值观、行为提出反对,对任务或者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言语攻击;妒忌其他人的贡献;开玩笑没有限度。阻碍者(Blocker)抵触小组的进程,对小组达成的一致意见无缘由的反对,总是尝试回去讨论已经讨论完的问题。统治者(Dominator)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小组中的权威,试图控制小组成员行为。逃避者和自我忏悔者(Evader and self-confessor)发表与小组协作学习目的不相关的个人感受、观点;偏离主题并逃避责任。出风头者(Recognition seeker)通过各种形式引起组员对自己的注意(比如吹牛,炫耀成绩、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等等)。搭便车者(Free-rider)有强烈的对荣誉的追求,但不愿自己做出贡献。潜伏者(Lurker)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几乎不发言。2.1.3 角色对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角色在协作学习效果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角色开展协作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协作学习效果,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协作学习的角色根据对角色定义不同有自发形成的角色和脚本角色两种类型 Hoadley C. Roles, design, and the nature of CSCL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551-555.,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类型角色交互效果的分析来为本研究角色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2.1.3.1 自发形成的角色(emerging roles)的影响自发形成的角色是未事先定义,而是在协作学习后,通过分析角色之间的交互,发现的角色。即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根据问题情境,以及小组的协作动态,来自我担当的一种角色。自发角色的形成与学习者自身的技能有关 Strijbos J W, Weinberger A. Emerging and scripted role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4): 491-494.。这种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自由发言,但也容易引起交互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学习者会占据主导协作学习的地位,而有的学习者则没有机会发言 Ren J, Chai S, Fang H. Organizing Strategies and Relevant System in Role Based Discussion in Distance CSCL Interaction ActivityC/The 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IISA 2009). 2009: 147.。在协作学习中,交互的不平衡容易形成两种特殊角色,分别是协作学习中搭便车的人和潜伏者。这两种角色不但不会对协作学习产生贡献,反而会降低小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产生负影响 Herrmann T, Jahnke I, Loser K U. The Role Concept as a Basis for Designing Community SystemsC/COOP. 2004: 163-178.。当然,攻击者、阻碍者、统治者、逃避者、出风头者这几类角色也是我们在开展协作学习研究与实践中应极力避免出现角色类型。2.1.3.2 脚本角色(script roles)的影响脚本化的角色观点强调需要通过结构化的支持来促进协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胡勇, 李美凤. 基于协作脚本的角色设计及其对协作学习网络的影响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1): 54-58.,为了让学习者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协作学习,研究者为学习者分配不同的角色,研究者对角色的选择以及定义,可以让学习者提高个体责任感,并建立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为协作学习提供支持 Morris R, Hadwin A F, Gress C L Z, et al. Designing roles, scripts, and prompts to support CSCL in gStud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815-824.。下面我们将综述几种常用脚本角色对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者会依据情境和任务设置相应的角色,Hara N.等人运用发起总结的教学方式用在线会议系统拓展课堂讨论,因此对学习者分配发起者和总结者两种角色。发起者引发话题并收集相关话题资料,总结者在讨论结束后总结概括讨论中的各种观点。其研究发现通过角色的设置明显增加了学习者的个体责任感,能够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以达到研究者规定的标准 Hara N, Bonk C J, Angeli C. 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in an applie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0, 28(2): 115-152.。R. Morris等人在gStudy(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平台)中设计关于阅读理解的协作学习任务,运用预测者、总结者、提问者、澄清者四种脚本角色进行支持。预测者的作用是帮助小组成员理解阅读文章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对阅读文章中描述的事件或者行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假设。总结者的作用是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这一部分是讲什么呢?),来提示小组成员对文章的相关信息做出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提问者的作用是鼓励小组成员提出问题,鼓励小组成员在对文章核心观点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问题。澄清者的作用是要对协作学习过程中任何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在文章中遇到生僻的单词,则澄清者要提出问题,提示大家联系前后文对这个生僻单词进行理解。该研究表明,在gStudy平台上为学习者分配角色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如何自我调节协作学习活动 Morris R, Hadwin A F, Gress C L Z, et al. Designing roles, scripts, and prompts to support CSCL in gStud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815-824.。Weinberger, A.等通过实验发现,包含分析者和评论者的社会脚本设计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知识获取,从而加强协作学习的协作机制 Weinberger A, Ertl B, Fischer F, et al. Epistemic and social script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5, 33(1): 1-30.。Ertl, B设计指导者和学习者两个角色,其中指导者起解释学习内容的作用,学习者倾听并随时提出对学习内容的疑问,这种协作方式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相应领域的意义单元 Ertl B, Fischer F, Mandl H. Conceptual and socio-cognitive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videoconferencing environm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6, 47(3): 298-315.。为了鼓励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Aviv设计了帮助者、反馈者、资源管理者、过程反思者四个角色来开展协作学习任务 Aviv R.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ALN via cont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2000, 4(2): 53-72.。Strijbos等则设计项目计划者、交流者、编辑者、数据收集者四种角色来帮助学习者进行工作管理与交流 Strijbos J W, Martens R L, Jochems W M G, et al.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roles on group efficiency using multilevel model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on in small groupsJ.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4, 35(2): 195-229.。梁妙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方法对比分析有指导者和无指导者两种情况下的协作学习效果,发现用总激活量、聚焦程度、深度三个指标反映的协作学习效果,有指导的小组明显优于无指导的小组 梁妙.教师指导对大学生面对面协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13.。De Wever B., et al.探究异步讨论工具中学习者分配角色的执行情况,引入信息搜索者、解释者、总结者、协调者和发起者五种角色,验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执行了角色的职责,而角色的确定则是通过已有研究验证并结合本研究任务性质最终确定的。其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无角色的学习者,有角色的学习者很好的执行了角色的功能,信息搜索者会提供明显多的与主题相关的外部资源支持,解释者对概念等的阐释显著多于无角色的学习者,总结者、协调者发起者也在各自角色职责执行上达到显著性水平 De Wever B, Schellens T, Van Keer H, et al. Structuring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 by Introducing Roles Do Students Act in Line With Assigned Roles?J.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8, 39(6): 770-794.。通过分配角色来引导小组成员参与行为,可以管理规范小组交互过程,提升小组凝聚力,增强小组成员个体责任感,明显改进协作学习的过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项目管理师面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
- 会计招聘真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罗崧面试题及答案
- 海信集团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考生疫情防控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集团招聘题库及答案
- 国机集团校招笔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思考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视力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溢奶与吐奶护理要点
- 护理求职展示
- 建筑行业项目经理职业规划
- 高中选科规划课件
- 2025年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乡村振兴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课程标准解读》标准课件
-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福建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 1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操作流程
- 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导数压轴大题归类(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