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_第1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_第2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_第3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_第4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模式下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摘 要随着这几年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在工程绩效上很难满足业主的需求。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DB模式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在建设市场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国外主要的公共项目承包模式之一。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施工阶段投资多、所需的资源也最多,是总承包商进行成本控制、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阶段。本文首先对DB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得出DB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承包商视角,建立了DB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即以价值工程为指导逻辑,从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管理两个维度,结合实际案例,具体研究了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图设计、资源需求量计划、进度计划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及优化措施,以得出成本控制最优方案。关键词:DB模式 施工阶段 成本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 Research on Contractors Cost Control at the Construction Stage under DB Mode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Performance on the project of traditional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owners 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 DB mode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shows a rising trend of building market shar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ntracting modes on public projects abroad. More Investment and resources are needed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s.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is a key stage to control cost and achieve cost goals for the general contractor. Firs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f DB mode were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show that the key issues of cost control 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DB mode. Than the method system of cost control of DB mode in construction phase are established from the point of contractors. Tha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esigns and sub-contract management it And the impact of cost control with the logic guide-VE is established. Than optimization measures is found from the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scheme 、construction plan design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Schedule With actual case .And it is helpful to achieve cost targets.Key Words: DB construction mode Construction stage Cost control Constructional organnization design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问题的提出11.2 国内外现状11.2.1国内外DB模式研究背景11.2.2 国内外DB模式研究现状31.2.3 国内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综述5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61.3.1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61.3.2 研究思路7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82.1 DB模式的相关理论82.1.1 DB模式的含义82.1.2 DB承包商的组织形态92.1.3 DB模式的执行程序112.1.4 DB模式的特点122.2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152.2.1成本控制的概念152.2.2施工阶段成本构成162.2.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依据172.2.4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流程182.2.5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19第三章DB模式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架构223.1价值工程对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启示223.2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确立223.2.1成本目标的预测223.2.2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层层分解233.3 DB模式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建立23第四章 DB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案研究254.1施工方案的优化254.1.1施工起点流向的确定264.1.2施工顺序的确定274.1.3施工方法的优化284.1.4施工机械的选择424.2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优化464.2.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464.2.2大型用料用工场地及临时设施的布置474.2.3水电管网的布置及场内临时道路的布置494.2.4施工环境的优化514.2.5施工平面图布置与成本的关联性分析514.3资源需求量计划的优化514.3.1施工劳动力计划的优化514.3.2施工材料及构件供应计划的优化524.3.3优化施工机具、设备计划的优化524.3.4资源需求量计划与成本的关联性分析524.4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534.4.1 施工进度计划534.4.2施工进度动态控制534.4.3进度与成本的关联性分析564.5施工组织设计与成本的关联性分析56第五章 DB承包商施工阶段的分包合同管理585.1 分包合同管理准备工作585.1.1分包商的选择585.1.2分包合同的签订管理595.2分包合同的履行管理595.3分包合同的变更管理605.4分包合同的索赔管理605.4.1 FIDIC合同条件规定的工程索赔程序605.4.2 FIDIC合同条件下索赔事件的范围615.4.3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62总结与展望63参考文献64致 谢66外文资料67中文译文71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积累和发展,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DBB)在不断成熟和规范的同时,其本身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如设计与施工无法很好的协调和配合、工期拖延、低价竞标竞争过度、工程纠纷严重等。尤其随着这几年工程项目(尤其是政府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在工程绩效上很难满足业主的需求。因此新的承包模式,尤其是以统一设计与施工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模式DB模式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国内对DB模式的研究非常少,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更是缺乏。虽然建设部和很多地方政府希望能在政府工程采购中采用DB工程承包模式,而且有的地方也在尝试这种总承包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经验而效果甚微。而且我国也比较缺乏拥有DB总承包经验的承包商,而对于DB总承包项目来说,总承包商的特性是影响项目成功实施的最为关键因素 夏波 .DB模式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尤其是承包商在实行项目预算、工期以及质量上面的历史记录和经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机制日趋成熟。当前,很多招标项目采用了科学和低价中标的评标方法,使承包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更加艰难。而项目施工阶段投资多,所需的资源也最多,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潜力是很大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工程项目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因此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上述分析,为了保证中标后的工程利润,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是DB总承包商目前面临的的问题。在DB模式下,承包商如何进行施工方案优化以及如何进行分包合同管理是有效控制施工阶段成本的关键。因此,本文将结合DB模式的特点,对施工组织进行动态管理,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并探讨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1.2 国内外现状1.2.1国内外DB模式研究背景DB承包模式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根源要追溯到古美索不达米亚时代。在公元前1800年的汉默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中,明确规定了营建师对设计和施工的责任和义务。在古希腊时代,宏伟的庙宇、公共建筑等土建工程都是由营建师设计并建造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增加,使得设计和施工功能专业化,从而建筑师和工程师各自的责任义务分工明确,最后形成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工程承包模式,并成为主流。而近几年,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又经历了非常高速的增长,从1986年以来,DB模式无论在工程总量上还是在占总体建设市场的比例上都有着持续的增长。尤其在国外的政府采购项目中,DB模式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成为主要的公共项目承包模式之一胡晓军,黄志平.设计施工总承包(DB)与传统承包模式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6768。1999年,FIDIC专门编制了标准的DB合同范本,进一步促进了DB总承包的推广和应用。以下简要介绍DB模式在国外的发展概况。1美国美国的DB制度可以追溯到1913年国内的第一座电灯厂,早期的DB为美国的石化工业建厂工程,如化工、矿厂等。但1968年后,DB工程多工程在小规模及简单工程上陆续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19世纪80年代已经扩展到一般工程及公路兴建。采用DB模式的项目规模从数十万美元到数亿美元的工程都有。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和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研究表明,截止到1996年,“ 设计-建造”模式在英国建筑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30%。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BIA)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截止到2002年,采用“设计-建造”模式的项目市场份额已接近40%, 到2005年,“设计-建造”模式将达到45%以上,超过传统模式张水波,何伯森. 工程建设“ 设计建造”总承包模式的国际动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3036.。图1.1美国主要工程建设模式市场份额趋势图(美国设计-建造学统计和预测)Figure 1.1 Trends for market share project delivery systems in America (source: DBIA)美国业主采用DB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缩短工期、确定成本、减少成本、较佳的施工性等,而在美国建筑市场上传统的承包模式市场占有率已经从1985年的82%下降到1994年的55%,并呈衰退现象。而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在招标的时候采用DB模式的比例呈现持续性的增长。DB制度在美国公共工程上的应用,曾经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原因为:(1)竞标法令的限制;(2)限制采用工程议价制度;(3)传统观点认为业主、设计顾问与承包商之间必须互相制衡;(4)工程业主和DB承包商之间缺乏共同分担工程风险的办法以及一些法律上的障碍。但是1987年美国总务署开始采用DB工程采购,并制订该署的DB契约范本。1993年美国DB学会成立,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影响联邦和州政府立法以促进该制度实施。2.日本DB工程采购在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许多大型的商社发迹于17世纪的木匠工作,主要负责建筑设计。由于木匠在工作成果上自主追求品质至上的荣誉感,促使业主不断委托后续营建工作。直到1912年西方建筑艺术传入日本后,才有所谓的独立设计的建筑师,开始将设计权责从施工范畴加以划分。由于传统的施工者的设计能力在长时间上获得业主的认同,所以设计和施工分离的承包制度在日本并没有获得扩张。2000年DBIA研究表明,日本有70%的工程采用DB模式。1989年许多日本营造商社的承揽量超过三分之一为DB承包工程。随后由于日本境内大兴上木,针对业主部门更为广泛和全面的需求,许多施工承包商不断扩编设计部门,成为更全面的DB承包商。3.香港香港在1997年之前为英国的殖民地,长期以来沿用英国的典章制度。有9成以上的民间住宅、商业大楼建筑工程及工业工程采用传统承包制度。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地价昂贵、开发成本高,民间业主通常针对工程采购类别的资源、承包商经验、财务能力稳定性、技术能力等进行多工种的承包商选择,以确保中标对象为有能力履约的承包商。因此香港民间业主对由单一主体负责施工和设计的DB模式采取观望态度。相比较于民间工程,公共工程采用DB正处于蓬勃发展中。几个著名的公共建设工程案例如青马大桥、大老山隧道、东区海底隧道基本上采取DB采购观念。上述案例中的土木工程作业,由专业厂商提供设计与施工的服务。近年来一些需要并行作业采购方式与复杂施工专业的公共建筑工程,依据使用者要求与功能规范为设计条件基准,其中涉及土木、机电等由各专业厂商负责设计与施工。香港在19世纪80年代曾经将DB采购模式应用在工业厂房、医院、大学校舍等建筑系统中。4.台湾DB工程在台湾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1973年的中国造船厂船坞工程,不过随后只有高雄过港隧道工程、台北市区地铁工程等少数案例。这是由于过去受到建筑相关法律的限制,且欠缺相关的准则可供遵循,使得应用比较少。而随着市场和法律条件的成熟,DB工程制度也在近年来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且在政府公共项目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台湾政府每年在公共工程投资的规模在七千亿元左右。其中有高速公路、机场、大型购物中心、金融大楼、码头、垃圾焚化场等,且大都适合于DB工程总承包。而且台湾不少公共工程的业主具有高度的意愿采用DB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台湾工程界认为岛内87%的公共工程有需要实施DB模式。1.2.2 国内外DB模式研究现状随着DB模式的兴起和应用,学术界对该模式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表1.1 DB模式制度特性研究汇总表Table 1.1 Research summaries of the DB mode characteristics序号学者研究内容1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Songer、佐治亚大学的Molennar研究了美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业主对DB模式的需求态度。2Songer、Molennar、Robinson分析了在美国和英国DB工程的选择因素和成功指标Keith R.Molenaar、Anthony D.Songer.Model of Public Sector Design一Build Project Selec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8:467一479.。3Molennar、Songer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和指标设计,建立了公关部门DB项目的选择模型,通过对工程项目特性的分项打分,公共部门业主可以根据该模型确定此项工程是否适用DB承包模式Ekambaram Palaneeswaran、Mohan M.Kumaraswamy.Contractor Selection for Design/Build Project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331一339。4美国华盛顿大学的John E.Schaufelberger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处理等方法研究了DB项目合约成功的因素。5香港理工大学的Albert P.C.Chan、David Scott、Edmond W.M.Lam建立了DB项目成功的指标框架Potter.K.Sanvido .Design/build prequalification system 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994:10(2),48一56.。续表1.1序号学者研究内容6香港理工的Chan,Tam等学者对DB工程的成功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7Ahment分析了固定总价DB项目的工程风险问题Ahmet Oztas,Onder Okmen.Risk Analysis on fixed一Price design一build construction project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4,39:229一237.。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rk Konchar、Victor Sanvido美国的DBB模式、DB模式CM模式从费用、工期、质量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9英国Bennet、Pocock、Oberlender等学者英国的DB项目和DBB项目进行了多变量研究。通过实证数据进行大量的重要的基础研究。资料来源:自绘所有这些研究使得业主、承包商等对DB项目的内在特性、适用环境、优劣比较等有了深入而细致的理解,并且印证了DB模式倡导者的观点: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与其他模式相比(尤其是和传统项目相比),在工期、费用和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必须契合项目本身特性以及对业主、承包商等各方面的要求。DB模式没有像传统模式将工程分割为设计与施工两种角色与责任,而取而代之的,业主将工程直接发包给负责设计与施工的总承包商,成为单一的责任划分。并且承包商的选择合适与否对DB项目的成功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大量学者在DB承包商的选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承包商的选择过程和选择指标两个主要方面,见表1.2。表1.2 DB承包商的选择方面的研究汇总表Table 1.2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DB contractor selection 序号学者研究内容1Potter和Sanvido讨论了如何在DB项目中应用资格预审系统6。2美国佐治亚技术学院的Molenaar等讨论了单阶段、两阶段、资格预审为基础的承包商选择方法的优点和缺点43香港大学的Palaneeswaran博士、Kumarswmy教授探讨和设计了DB工程的承包商选择模型4Russell、Kumarswmy、Alusgari等讨论了评标的一些通用指标5Singn、Tiong应用模糊理论进行承包商选择的应用研究6Fong、Choi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承包商选择的应用研究7美国DB学会、研究开发银行探索选择承包商的标准8加拿大公共事业和服务部门(PWGSC)、美国佛罗里达交通部门、香港劳动局等在承包商评比方面进行实践应用5资料来源:自绘在以上主要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很多学者针对具体DB工程进行项目过程控制、项目风险管理等研究,见表1.3。表1.3 DB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汇总表Table 1.3 The Summary of DB Project Risk Management序号学者研究内容1新加坡国立大学的Frolence Ling研究了影响项目特性发挥的最关键控制因素,从而使得能够更好的控制DB项目运行2Frolence Ling和Min Liu应用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预测DB项目的实施情况3David Vanaman、Herndon、James Butler等对DB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1.2.3 国内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综述在FIDIC合同条款中,阐述DB模式的是黄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 ofContract forPlant andDesign-Build),阐述EPC模式的是银皮书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Conditionof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除了最主要的差异,承发包双方风险分担的方式不同,该两种模式大致相近。下表为参考学者们就一般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问题研究方面进行的汇总整理如图1.4所示。表1.4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归纳Table 1.4 The Summary of cost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问题分类研究问题文献出处组织管理技术方面现场管理合同管理成本责任制体系不成熟组织管理体制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人工管理不当材料管理失控机械费控制不到位合同变更管理混乱现场签证混乱高忠颖(2011) 高忠颖.浅谈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J.民营科技,2011(4):214.邹伟(2006)邹伟.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J. 施工技术, 2006(12).刘见见(2010)刘见见. D-B管理模式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7):321.周晓然(2010)周晓然.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M.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18219.季智敏(2010)季智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142143王帅(2009)王帅.论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科技资讯,2009(34):132134.邓持友(2009)邓持友.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探讨J.管理纵横,2009(12):161.张玉杰(2011)张玉杰.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探讨M.建筑经济,2010:112113.张蔚(2009)张蔚.施工单位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3):155156.杨海萍(2011)杨海萍.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 . 科技信息,2011(1):711、715.吕驰峰、林雪梅(2011)吕驰峰,林雪梅.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236.小计639311683合计992011资料来源:自绘比较一般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如表1.4所示),根据我国建筑市场环境,得出DB模式下在承包商在施工阶段进行合理有效地成本控制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现场管理方面、合同管理方面、技术管理方面、组织管理方面。1现场管理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5%左右,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70%左右,所以经济方面的问题应对措施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郭彦祥,李咏梅.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 山西建筑,2010(36): 264265.。2合同管理而在DB模式下,分包工作,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分包项目,是控制整个工程成本的关键,DB承包商必须搞好分包合同管理加强变更索赔管理10。3技术管理在施工阶段,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承包商必须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才能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徐军.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M.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6):196197.。4组织管理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 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无法对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除了同时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之一,如何协调好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关系,也是DB承包商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大难题。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1.3.1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DB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得出DB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承包商视角,建立了DB模式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即以价值工程为指导逻辑,从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管理两个维度,结合实际案例,具体研究了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图设计、资源需求量计划、进度计划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及优化措施第一章 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说明选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找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同时对选题进行了框架的构思,确定选题的内容以及研究路线。第二章 介绍DB总承包模式及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相关理论知识。一是通过对DB模式的含义、执行程序、特点及DB承包商的组织形态,全面对DB模式进行阐述。二是从施工阶段成本构成、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概念、依据、流程、方法进行说明,为第三章做铺垫。第三章 分析了价值工程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中心思想,确立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目标,从而建立DB 模式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第四章 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与成本费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实例,分别研究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及资源计划四个方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优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经济效益。第五章 通过分析分包合同管理与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系,基于承包商视角,分别从项目招投标阶段与实施阶段对分包合同管理进行研究。通过案例说明,分包合同管理给承包商成本控制带来的影响。1.3.2 研究思路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价值工程思想渗透绪论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及路线DB模式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基础理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相关理论DB承包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DB承包商在施工阶段的分包合同管理优化资源需求量计划 建立DB模式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体系优化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平面图设计优化施工进度计 划分包合同的签订管理分包商的选择分包合同的变更管理分包合同的变更管理分包合同的履行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影响图1.1 论文框架图Figure 1.1 The frame diagram of thesis资料来源:自绘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2.1 DB模式的相关理论2.1.1 DB模式的含义在中国大陆,将Design-Build 模式称为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是工程总承包的一种。在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中指出,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而“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在台湾,将DB总承包模式称为统包制度,这一名称不仅仅是指设计与施工总承包,而是工程总承包的统称。台湾的统包这个词语首先来源于国外的Turnkey制度,由英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由承包商负责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等,最后把钥匙(key)交到(turn)业主手中。后来又引入DB承包模式,但是由于Turkey制度和DB的最本质的特征都在于同一承包商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加以严格的区分,对DB模式仍然沿用统包这一称呼。而在美国对于统一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制度的名词包括Turnkey、Design-Build、Design-Construct、EPC(Engineer,Procure,and Construct)等,而近年来多以DB称之。然而这些名词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同,以下是DB和Turnkey模式根据各个年代国外主要机构或团体对它们定义的比较和区分:1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认为Turnkey工程契约是由一个机构负责完成契约中所载明的设计和施工任务。该机构可以是单一公司也可以几个公司联合的组织。契约承揽方式可以是议价或者竞标,并且可以采用总价承揽,成本加酬金等多种计价方式。2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认为设计施工总承包(Design-Build)是由一个机构同时负责设计和施工,并与业主签订负工程全部责任的单一契约,此设计施工机构同时提出设计及施工报价,并在工程进行初期即获施工委托,设计与施工有可能并行作业。而Turnkey模式经常与DB模式通用,但Turnkey厂商提供其他服务,如土地取得,融资等。契约常超出设计与施工范围,可由,营运、运转及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3联合国跨国机构中心认为Turnkey契约又称为设计施工契约,其内容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及营运前测试工作,并由承包商负工程设计、施工之全部契约责任。4美国DB协会(DBIA)也认为Turnkey和DB之间存在些许差异,该协会认为Turnkey通常用在业主不只是需要单一机构提供设计和施工服务,其他尚包含该设施的融资,甚至营运及日后的维修。5国际顾问工程师协会(FIDIC)认为Turnkey系指总承包商执行各项工程设计、供应与施工(EPC)以提供配备完整的设施,由其负责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直到营运为止。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方式可能还包括工程之财务筹措。而Design-Build是由DB承包商负责办理全部设计施工工作。表2.1国内外DB模式定义比较Table 2.1 The comparison of DB mode definition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测试营业维修turnkey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建筑师协会联合国跨国机构中心美国DB协会国际顾问工程师协会DB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建筑师协会联合国跨国机构中心美国DB协会国际顾问工程师协会中国DB工程总承包模式资料来源:据文献1绘制。综上所述(参考表2.1)Turnkey与Design-Build之本意相近,但对于总承包商提供服务范围的界定不一致,其中以Design-Build之范围最小,承包商仅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Turnkey则对DB承包商提供的服务范围最广,除了设计和施工外还可能包含项目的融资、规划以及工程完工之后的营运与维修等工作。而近年在美国皆以Design-Build称之,如美国学者Sanvido,Songer,Moleannaar等,其所指内涵也是仅以厂商负责设计施工为止。2.1.2 DB承包商的组织形态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的组织架构分为业主、DB承包商与分包商等三级制的阶层形态,如图2.1所示,业主将设计与施工业务合并发包给DB承包商,而DB承包商的任务便是把完整完成的工程项目移交给业主,至于DB承包商底下的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则依DB承包商情况可能内部组织或外包组织,因此,厂商欲承揽DB工程时,可能选择不同的组织形态来进行。业主自办或委托PCMDB承包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制作项目招标文件与规范完成项目移交施工或设计单位可能为DB承包商内部或外包组织单一DB契约图2.1工程各成员契约关系图Figure 2.1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project members 资料来源:自绘概括而言,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组织形态。其四种基本形态如下:1施工方为DB承包商的形态(Constructors Prime)。即以施工单位为DB承包商,设计机构为分包商。2设计机构为DB承包商的形态(Architect as Prime Contractor)。即以设计机构为DB承包商,设计单位为分包商。3合伙人形态(Partnership Format),设计机构与施工单位以某种程度的伙伴关系或联合承揽关系,结合为单一组织并成为DB承包商的形态。4单一承包商形态(Corporation Format),即由一兼具有设计与施工业务能力的厂商为DB承包商的形态。在美国DB承包协会所订立的契约条款中,DB承包商是统一整个DB工作团队的最高指挥者,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1)项目的采购与分包管理(2)对业主所提供的项目资讯的确认与检查(3)工程成本与预算的控制(4)对业主以及分包的计价作业(5)进度管理及品质管理工作,而其他部分的专业设计与施工作业则可以自办或者交由其他的厂商来完成。施工承包商在各种DB架构中有利因素分析见表2.2。表2.2施工承包商在各种DB架构中有利因素分析Table 2.2 Favorable factors for contractor in a variety of DB mode Structure执行框架有利因素以设计顾问结构为主体以施工承包商为主体施工承包商与设计顾问相联合综合设计与施工的大型组织增加对总体计划控制提高工作满意度减少风险与计划的不确定性改善与设计顾问之沟通管道提高获利机会选择适任的设计顾问减少内业人员增加未来市场性发挥团队精神成本、进度、品质评价资料来源:据文献1绘制因此,DB承包商的组织形态由厂商依据自身的实际工程条件与建筑产业的客观环境而定,并没有存在最完美的组织形态。2.1.3 DB模式的执行程序在执行程序上,以工程发包作为分水岭,将工程生命周期分为发包前的规划设计阶段、发包阶段、发包后的施工阶段。传统承包模式与DB承包模式各阶段在执行程序上有所不同(如表2.3所示)。表2.3 DB模式与DBB模式的执行程序比较Table 2.3Comparison of execution between DB and DBB DBB模式DB模式前期阶段发包前先设计,完成项目的建筑及施工设计图、施工规范、数量计算及估价。发包前须先完成工程纲要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包含项目设施功能要求、设计准则等。业主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工程特性自立完成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完成。发包阶段施工图完成之后进行工程招标,由施工单位根据业主 所提供的施工图进行估价并提出工程造价竞标,由所提造价最低的厂商中标。工程纲要文件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招标,在此阶段中DB承包商需根据业主所制定功能需求与实际准则文件完成一定程度(通常约30)的细部设计、施工规范、造价分析与估值。施工阶段施工方中标后,其任务便是根据设计施工图进行建造。而施工单位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分包商执行。在工程建造过程中,业主在监理单位协助下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理,确保工期、质量等要求。当DB承包商中标后,即可进行投标未完成的细部设计,然后将完成的细部设计图交送业主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施工。承包商可先将已完成的细部设计送交业主审核,待审核通过以后即可先进行该部分的施工工作,而不需等到所有的细部设计完成。资料来源:据文献1绘制DB承包工程打破传统设计-发包-施工的线性作业流程,承包商得以进行设计与施工并行作业,缩短工期,具体见图2.2。 规划施工图制作施工图审核 工程招标投标书审查 决标 开始施工到完工工程招标投标书审查 决标 后续细部设计需求规范制定开始施工到完工监理与验收设计图审核监理与验收发包前发包中发包后发包前发包中发包后传统工程设计-建造工程节省工期图2.2传统与设计-建造工程制度执行程序比较Figure 2.2Comparison of execution between DB and DBB资料来源:自绘2.1.4 DB模式的特点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工程总量上还是在占总体建设市场的比例上都有着持续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在我国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在项目方面(1)确立造价(Establish Cost) 在详细设计开始之前决定项目的成本。一些业主选择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是为了确保固定的建设成本。通过让一个实体来全部控制设计、范围和预算,这样就会使得变更指令相关的机会缩小。另外,建筑师/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关系的改善减少了与工程成本增加相关的责任问题(事件)。在美国芝加哥Herald Washington图书中心,DB模式的选择主要是用来确保工程的建设成本Design/build competition best approach for new central library EB.Chicago Public Library Public Information Department,1998.。(2)降低造价(Reduce Cost) 与其他营建模式(DBB,MC)相比降低工程总成本。尽管很少的检验数据存在表明通过DB模式产生特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但是采用此模式对降低总体成本的原因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成本降低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工程时间的缩短以及承包商的知识经验在设计过程中的引入。(3)确立工期(Establish Schedule)在详细设计开始之前确定项目的完工所需时间。和一些业主选择DB模式来确立成本的一些原因一样,一些业主同样可能选择DB模式用来确立确定的工期。大部分在传统的承建模式中的工期延长主要来自于承包商和建筑师/工程师之间的沟通问题(如资料要求,设计错误,设计遗漏等)。把设计和施工责任由一个实体负责,这些问题会减少。(4)缩短工期(Reduce Schedule)与其他工程营建模式相比(DBB、CM)减少工程全部完工时间。DB模式促进工期缩短。当设计和施工在同一个合同中体现时,交流就大大地改善了,这样减少了设计和施工的时间周期,并且鼓励快速路径工程管理。(5)减少纠纷(Reduce Claims)减少由于单独设计和施工引起的起诉。在设计施工总承包过程中隐含了业主责任的掩蔽。建筑师/工程师联合体不作为业主的代理机构后,设计错误和遗漏成为DB承包商的单独责任。DB模式并不是解决建筑工业中的诉讼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它自然地促进了设计者和建设者之间的非敌对关系。(6)适用大型复杂工程(Large Project Size/Complexity)由于大型工程的复杂性而很难通过多个承包商管理。仅与一个实体发生关系降低了业主的管理成本。很多业主没有人员或者实践经验来处理传统的业主-设计方-建造方之间的三角关系。直接与一个实体进行沟通降低了在大型或者复杂建设工程中的管理任务。然而,同时必须注意到,业主在早期过程中的介入往往提高了,而建筑师/工程师作为独立专业人员的地位降低了 Design一build in the federal sector,a report of task committee on design一build. ASCE,New York,1992.。(7)可建设性/创新性(Constructability/Innovation)在早期设计阶段引入施工方面的知识。DB过程中内在的特点便是承包商的早期介入。把承包商的知识较早加入设计,鼓励设计创新和建设方案解决。如果使用得当,DB模式与价值工程一样促进工程的可建设性和创新性。如果以1分表示最重要考虑因素,7分为最不重要考虑因素,以上指标重要性排序的统计累计频率见图2.4。图2.4 重要性累计频率图Figure 2.4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plot资料来源:据文献 A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