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PC承包商投标的工程费用估算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建筑市场同时也朝向国际化的趋势发展,由于EPC承包商从设计阶段就介入项目,承担了大量的风险,EPC的承包模式也越来越受业主的欢迎。对EPC承包商来讲,在投标阶段的工程费用估算是EPC承包商承包工程的关键点之一,其成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盈亏乃至将来EPC承包商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背景与要求下,本文从EPC承包商的角度,以投标阶段的费用估算为研究对象。 首先本文系统地总结了EPC承包模式的出现与发展,EPC承包工程投标工作程序以及内容,提出了EPC工程费用估算的费用构成。另外,本文归纳出EPC承包商费用估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已完数据的估算方法以及建立数据模型的估算方法。此外,阐述了EPC承包商费用估算时所遇的风险及影响费用中风险费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对策等方面内容。关键字: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商投标费用估算估算风险The project cost estimates of EPC contractor for tenderABSTRACTAlong With China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market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tendency. The EPC contractor has intervened from the design stage in the project and has been charged with a great deal of risk. Therefore, EPC contract model has increasingly welcomed by the owners. In terms of the EPC contractor, the project cost estimate of tender stag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ject; whats mor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ost estimation of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profit and loss of the project eve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PC contractor for their future. With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from the EPC contractors point of view, takes the cost estimation for tender stage as the point for study.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EPC contract mode o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EPC contract tender procedures as well as content and the cost component of cost estimates for the EPC project. Besides, this paper generalized the method of the cost estimation for the EPC contractor, which has used the data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and has made use of the model of estimation. At last, the paper illustrated the risk which the EPC contractor encountered as they estimated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in the stage of tender and uncertain element which would effect the cost estimation and some solution for the risk elements. Key Words: EPC contractor, Tender, Cost estimation ,The risk of estimation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目的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 EPC模式概述31.2.2 EPC承包商的投标51.2.3 EPC承包商的费用估算71.2.4 总结91.3 研究内容及文章框架91.3.1 研究内容91.3.2文章框架10第二章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112.1 EPC工程总承包的内涵112.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背景112.2.1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趋势122.2.2风险向承包商转移的趋势152.3 EPC项目的建设程序162.4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172.5 EPC工程总承包的优越性182.5.1 EPC模式与传统DBB模式182.5.2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DBB模式的区别202.5.3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202.6国内EPC的发展现状212.7 本章小结23第三章 EPC工程总承包的投标243.1 EPC工程总承包的招标及评标概述243.1.1 建设工程招标方式243.1.2 EPC工程总承包的招标方式263.2 EPC工程总承包的评标方式273.2.1 建设工程评标流程273.2.2 EPC工程项目的评标283.3 EPC承包商的投标工作303.3.1 EPC承包商投标的工作流程323.3.2 EPC承包商投标的前期工作333.3.3 EPC承包商编写标书工作353.3.4 EPC承包商完善与递交标书373.4 EPC承包商的合同签署383.4.1 固定总价合同的内涵383.4.2 固定合同总价中承包商的风险383.4.3 EPC承包商应对固定总价合同风险的意义393.5 本章小结40第四章 EPC承包商的估算费用构成及其估算费用风险414.1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费用构成414.1.1 一般承包商的工程费用构成414.1.2 EPC承包商费用构成414.2 传统DBB承包模式费用估算风险434.2.1 传统DBB承包模式费用估算风险的内容434.2.2 传统DBB承包模式费用估算风险的应对策略434.3 EPC承包商费用估算风险444.3.1 EPC承包商工程费用估算风险的内容444.3.2 EPC承包商工程费用估算风险的应对策略484.4 本章小结48第五章 EPC承包商的费用估算495.1 EPC承包商工程费用估算的技术路线495.1.1 自上而下的费用估算495.1.2 自下而上的费用估算495.2 EPC承包商费用估算方法515.2.1 定性的估算方法515.2.2 定量的估算方法515.2.3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估算方法535.2.4 费用估算方法比较575.2.5 估算费用中的风险费用575.3 EPC承包商费用估算的风险应对585.4 本章小结59第六章 结论60参考文献61致谢64IV天津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1.1.1 研究背景通过对承包模式发展历史的回顾,在出现建筑贸易到十九世纪末的漫长时间里的,项目承包方式都维持着其最原始的形态由建筑工匠承担所有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十九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这期间业主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逐步多样化,使得设计和施工技术随之复杂化、系统化,进而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然而,正是由于设计和施工相分离,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它暴露出不可弥补的缺点:建设时间拖长;设计变更频繁;责任划分不清等等。为了缓解设计与施工分离带来的矛盾,出现了施工管理(CM)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加强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了设计的可建造性,并通过各个分项工程分阶段招标和提前施工缩短了一定的工期。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方式中设计方与施工方的相分离的状态1。对于业主来讲,投资项目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投资该项目的前提是基于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项目开始投产的确定时间。只有将预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业主才能得到预计的收益,项目才可行。因此,业主希望能够由承包商承担建造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以固定不变的包干总价,在固定期限内生产出可以投产运行的工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某些项目,尤其是私人投资的商业项目,业主在投资前十分关心工程的最终价格和最终工期,以便能够准确地预测在该项目上投资的可行性。因此,此类项目的业主希望尽可能少地承担实施的风险,以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追加过多的费用和给予承包商过多延长工期的权利,从而使项目的费用和工期固定下来2。另一方面是由于业主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更关注项目的运营阶段。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以一个固定的包干总价承包工程,以此将工程中的多数风险让承包商承担。在这种强烈的要求下,EPC这种承包模式出现了。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这种合同中,合同总价是在工程实施之前就确定了的,而且固定不变,除了设计有重大变更,一般不允许调整合同价格。而EPC承包商从设计阶段就已经进入项目,业主可能只是提供了初步设计文件,但同时要求承包商以固定总价合同承包,由于初步设计文件无法提供比较准确的工程范围及工程量清单,承包商必须承担全部工程量和价格的风险。因此,费用估算中不可预见风险费用可能很高。同时,承包商报价时必须考虑工期期间物价变化以及工程量等等3。对于EPC承包商来讲,如果价格估算保守会直接导致EPC承包商失去中标机会,而漏项或由于理解不清招标文件低估费用,则会造成EPC承包商赔钱4。在这种背景下,费用估算正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点之一,并且费用估算成为EPC承包商关注的焦点。1.1.2.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传统工业企业的基础建设及区域分布的日趋成熟,许多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专业性较强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企业,面临传统业务萎缩和转型困难的严峻现实,进行行业内EPC工程总承包无疑站在了工业建设的金字塔顶端,实现了合理利润的最大化5。从EPC的实践来看,业主愿意付出一些较高的合同价格,将项目完全交给承包商,使承包商承受较大的风险。对于EPC承包商来讲,较高的利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在招投标阶段的费用估算就成为重中之重,它不仅仅是投标的依据,也是费用控制的标准。因此,在前期的费用估算的意义重大。在EPC的承包模式下,对于承包商来讲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这就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要进行详细的估算,充分考虑到所面对的风险。对于承包商来讲,工程项目能否盈利、盈利多少,在投标阶段的费用估算是关键。另一方面,EPC总承包项目的费用估算,不仅仅在投标阶段决定是否能中标,而且是项目实施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首先,合理的费用估算,是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基础上,保证项目能够盈利。合理的费用估算是形成报价文件的依据,而报价文件通过合同谈判和修改、确认,即转化为合同文件,因此,费用估算的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合同谈判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影响合同文件的鉴定。其次,费用估算工作决定项目实施的风险,影响项目顺利进行。项目实施风险在每个项目中都存在,但风险的大小和控制却要取决于费用估算对风险的分析和估计。完善和准确的费用估算能清楚地界定承包商与业主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一旦出现变更,能很快确定变更的性质,及时解决纠纷从而顺利推进项目。最后,费用估算的失误在项目实施中是难以挽回的,并将在项目实施中造成费用超支或者工期的延误给承包商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项目费用工作是与项目实施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好费用估算工作才能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承包商自身的优势,减低成本,使项目即能中标又能盈利6。在当前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一些针对于建筑工程估算方法,但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讲要求的估算要更为合理,尤其是其中对风险准备金的估算。本文根据费用估算的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估算方法。并且,根据EPC总承包商所遇风险承包商,提出风险估算的方法以及应对风险的方法。EPC承包商可根据估算,控制项目进度,系统地实施对项目费用的控制。从而达到EPC承包商对费用进行优化,获得高额的利润。1.2 国内外研究现状EPC承包商的费用估算是EPC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EPC特殊的模式以及特殊的招投标方式也决定了EPC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方面与其他承包模式的不同。因此,本综述从EPC模式、EPC投标以及EPC费用估算三方面进行。1.2.1 EPC模式概述1、EPC的发展背景胡德银7指出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是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如果设计、施工截然分割开来,业主不得不自行在设计、施工之间进行协调,而业主往往不是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往往出现协调不当或脱节现象。即使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协调,也会由于承担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各自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外部协调的效果不好,协调成本高,浪费十分严重。因此,把设计、采购、施工全部委托给一家工程总承包公司,成为了一种强烈的要求。李明、金宇澄8认为,在传统的工程项目承发包中,普遍存在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脱节,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造成了项目整体效率低、效益差。因此,实际工程中业主宁可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期望在合同中固定价格、固定工期,并保证项目成功建设,从而使工程的成本和自己分担的风险具有更大的确定性。杨波9指出EPC模式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私人业主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大型项目中,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业主对项目关注重点由传统的C (成本)、P(质量)、T (时间)变为T (时间)、P (质量)、C (成本)。绝大多数的项目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基于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额和投产时间范围内获得经济效益,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投标价格是固定的包干总价,并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让承包商来承担。另外,George E.Baram10指出EPC模式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市场模式的要求,推动了EPC模式的发展。这样,在实践中逐渐出现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总之,由于建设工程具有复杂性、较大的风险性,业主为了保证项目建设成功,保证项目的确定性,促进了EPC承包模式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协调项目的勘查、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减少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要求下,EPC的承包模式出现了。2、EPC模式的内涵何伯森11指出,所谓EPC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李鹏越、张歆媛2等认为,EPC模式,就是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模式,是一种包括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总承包模式。同时,高晓东12还指出,EPC模式中,它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Design),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业主只要大致说明一下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的工作均由EPC承包单位来完成。赵怀仁13指出,EPC这种组织模式,业主对拟建项目的要求和条件,只提出一般意向,而将设计与施工委托给一家公司完成。这种方式在招标与订立合同时以总价合同为基础,设计施工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总成本负责,他可利用自己力量完成大部分设计和施工工作,也可选择一家设计公司进行技术设计,再通过招标来选择分包商。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对设计施工总承包商进行合作及监督。另外,张崇涛14给出了EPC总承包模式结构图(如图1.1所示),可以清楚地表示出EPC模式的情况。图1.1 EPC总承包结构图Fig 1.1 The structure of EPC综上所述,EPC模式指由一家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直至交付使用进行全过程总承包的方式,称为EPC工程总承包。在这种模式下,承包商将会承担更多的风险,而业主将会支付较高的合同价格,保证项目的成功建成。3、EPC模式的优越性EPC的承包方式有一定的优越性。樊飞军15认为,EPC模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将建设单位从其不熟悉的工程建设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可将设计、采购、施工与试运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设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采购的规模优势,结合施工单位丰富的施工经验,使工程建设既合理又经济,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胡德银16指出,专业机构管理项目、专业人员管理项目,实现EPC的内部协调,降低运行成本;并且由最能控制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等。其优越性是创造了诸多经济增长点,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大幅降低,效益大幅提高。另一方面,该模式要求 EPC 总承包商具有很高的总承包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指挥和协调各分包商,处于核心地位。EPC 模式给承包商的主动经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另外,赵艳华、窦艳杰17指出EPC承包商承担了设计、自然力、不可预见等大部分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业主风险;同时避免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之间的脱节所造成的低效率、低效益现象;同时设计和施工深度交叉,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了建设周期。除此之外,EPC 模式还具有特殊优势,如图1.2所示:图1.2 EPC模式的特殊优势Fig1.2 The special advantage of EPC1.2.2 EPC承包商的投标1、EPC承包商招标方式孟宪海18指出,在EPC模式下,由于在招标阶段业主一般只能给出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以及设计标准,还无法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再加上EPC项目规模大、专业技术复杂,承包商投标的风险很高。一般的承包商如果没有较大的中标把握就会放弃投标。所以在工程实践中,EPC项目业主往往会采取邀请招标或者议标的方式,许多问题最终可能要靠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很显然,其结果会大大降低承包商之间的竞争性。刘雯1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了三种招投标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孟宪海,赵启19等认为,在EPC模式下,业主一般会选择邀请招标,从EPC承包商的工程经验与业绩、EPC承包商的信誉、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来考虑选择承包商。综上所述,对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来讲,招标的方式可以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而对于EPC承包商来讲,由于EPC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与风险,对承包商的要求很高,因此大多情况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2、EPC承包商投标的特点孟宪海指出18在EPC交钥匙模式下,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只提出了对工程的功能性要求,EPC交钥匙合同是固定价格的总价合同,承包商在合同中承担的工作、责任、风险范围必须在签订合同前明确和固定下来,所以招投标阶段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大量需要相互讨论达成一致的问题。这一过程的谈判所产生的文件将构成正式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华20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EPC项目的招标是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它的合同签订有着更加灵活的程序,招标的方式也比较特殊,其合同的签订更像是一个谈判的过程,其招标要求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招标有很多显著区别之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业主的招标文件、EPC承包递交的投标文件,以及开标、评标等过程中。刘雯1也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EPC承包商招投标的过程,来说明了EPC承包商在投标时的特点。EPC承包商招投标过程如图1.3所示:图1.3 EPC项目的招投标1Fig1.3 The tender of EPC3、EPC承包商的投标风险张成勇21指出EPC承包商在投标时,投标的风险往往来源于投标者盲目投标、工程项目范围不明确、以及业主方面的因素等。陈志华22指出即使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有工作量表,但是业主并不对工程量负责,也就是说对EPC承包商来讲,在投标时的工作量是不明确的。综上所述,业主往往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来进行EPC承包商的招标。对于EPC承包商来讲,业主的招标文件只提出了一些不明确的要求,EPC承包商要据此进行设计等工作。在投标过程中的投标报价是EPC承包商能否中标的关键。而其中的费用估算部分不仅仅是投标报价的基础,也是承包商获得利润的根本。因此,EPC承包商费用估算变得重要。1.2.3 EPC承包商的费用估算对于承包商来讲,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应着眼于全过程的费用估算与控制,关注每一个经济增长点,因而有可能使工程总的费用降至最低,使承包商获得较高的利润。1、费用构成韩宇23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从项目管理的模式角度来说,EPC模式下的总造价包括总承包费用、业主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变更费用、投产费用、施工费用、采购费用以及设计费用。其中,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除管理费用比传统模式增加以外,其他费用都比传统模式低。虽然承包商管理费用有所增加,但使工程总造价大幅降低,换取可观的业主效益。另外,袁崇福、闫明24等仍将EPC项目的费用简单的分为:人工费、材料设备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四部分组成。张秀东25提出从项目实施的阶段来讲,总承包费用还可分为公司本部费用。设备材料费用。施工费用。现场管理费。其它费用。指除此之外,还有武岩、葛芳26认为,项目建设的费用从经济学角度,工程建设费用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在这里,建筑工程项目费用一般是指建设和运用于某项工程或技术项目生产效益过程所支村的货币金额。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社会投入的劳动消耗价值,包括建筑项目初次投资的费用、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费、经营使用中的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向国家交付的税金以及使用终期的残值等。陈成27也指出,在承包商进行报价时,应考虑工程费、设备费、机车车辆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综上所述, EPC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时主要是设计费用、设备材料购置费用、施工费用、现场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等。这里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税金、以及未可预见费等。2、费用估算方法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时间、费用和工作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要尽可能的充分估计费用总和。u 国内的有关学者对费用估算方法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王雪青28认为,传统的投资费用估算方法包括生产能力指数法、资金周转率法、比例估算法和综合指标投资估算方法等。这些传统的估算方法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投资估算的准确度较低。续金花29提出了另一种估算费用方法,WBS估算法。利用WBS方法,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的细分,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成本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最较大。王任重30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在EPC总承包项目中,成本估算通常是用两个公式来表示的:目标成本估算=项目收入期望利润和税金非可控成本(综合管理费)目标成本估算=采购费十建安施工费。也就是说,EPC总承包的费用包括综合管理费、采购费以及建安施工费等。另外,周其明31等人指出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工程造价估算模型,并用神经网络集成方法提高估算模型的泛化能力。模型中增加主要工程量的估算输出,以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要求。u 国外的有关学者对费用估算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BCIS模型流行于英国50年代末到60年代后期,其特征是利用单位面积造价估算32。它选择最类似的一个已完工程的数据,分成六个部分分别预测。Kouskoulas回归估算模型33始于 70 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它以使用回归分析为重要特征。模糊类比估算模型是基于某些已完工程资料的特征, 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类别。为了预测新项目的造价, 首先拟定建筑工程的特征元素,建立典型工程的特征值矩阵,然后通过公式转换,建立典型工程隶属度矩阵并测定各典型工程与拟建工程的贴近度,最后由贴近度最大的典型工程来计算拟建工程造价。3435基于案例推理的估算方法。美国耶鲁大学的Roger Schank36在1982年出版的Dynamic Memory:A Theory of Reminding and Learning in Computers and people首次提出基于案例的推理机制。常春光37在总结了具体的案例调整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调整方式的适用条件,设计出一套案例调整算法并给出一个通用的案例调整框架。ABC法。应用意大利统计学家帕累托(Pareto)的排列图法,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按分项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累计百分数进行计算38,估算建设工程费用。综上所述,对于EPC模式下的费用估算一般是应用已完工程的数据为基础,应用一些数学模型等,考虑一些变化因素而形成的费用估算。另一方面,EPC承包商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因此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EPC承包商费用估算不单单要考虑费用内容及其计算,还要将风险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考虑进来。3、EPC费用估算中的风险因素EPC模式下的报价不同于以往的单价计价方式,所有材料、设备市场价格的变化将被认为 EPC 总承包商在报价时已充分考虑,所有地质等不利条件也被认为总承包商已充分考虑。这大大增加了总承包商的风险,尤其是报价失误的风险。对于费用估算的风险来讲,成虎39认为:从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分析角度来讲,在费用估算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合同中规定的风险因素外,至少要充分考虑价格风险以及工程量的风险等因素。清华大学的孟宪海、赵启40将EPC估算费用所要考虑的风险分为三个方面:盲目参与投标的风险合同中的缺陷造成的风险工程建设中的风险。东南大学的于海丰41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EPC总承包商承担的主要风险,换言之就是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时需要考虑的风险主要包括:承包商承担的全部“设计风险”和“外部自然力的风险”承包商承担的“经济风险”承包商承担的所有“不可预见的困难”发生时的风险承包商承担的因为业主提供的现场数据不准确而带来的风险严玲、尹贻林42等也指出就费用估算的不确定性而言,主要包括消耗资源的“量”的不确定性消耗资源的“价”的不确定性相关人员行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EPC承包商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承担了大量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承包商也要估算出一定的费用作为风险准备金,以保证自身的利益。张水波、何伯森43也根据EPC总承包,从风险的性质的角度,对承包商需要面对的风险作出归纳,按风险的性质将风险的种类划分为以下类别:政治风险,包括国家之间的战争和类似敌对行为,以及国内战争、军事政变、革命、叛乱和恐怖活动等,还包括法规的改变;经济风险,包括通货膨胀、物资短缺等;社会风险,包括政府当局造成的延误以及社会动乱、罢工、爆炸、辐射、压力波和污染等;自然风险,包括气候条件,水文地质风险,地震、台风和火山爆发等天灾,以及其他外部障碍;行为风险,包括设计风险、渎职、严重失误和合同一方违约;合同文件风险,包括合同文件出现错误,模糊不清,文件之间不一致,合同文件如何解释等。这些风险是承包商在进行工程建设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也要在费用估算时考虑的因素。另外,袁振权44等人将EPC项目中的风险具体化为客观风险,道德风险,技术能力不足风险和心理风险。而其中的客观风险中的经济风险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承包商的费用。综上所述,EPC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时则要考虑到价格风险、工程量的风险以及业主违约风险等等。另一方面,EPC承包商主要面对的风险是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以及合同风险等等。因此,在承包商费用估算时要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准备合适的风险准备金,以确保在估算的范围内完成建设项目,获得较高利润。1.2.4 总结通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出EPC模式指由一家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直至交付使用进行全过程总承包的方式。在EPC总承包的模式下,业主往往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来进行EPC承包商的招标。对于EPC承包商来讲,业主的招标文件只提出了一些不明确的要求,EPC承包商要据此进行设计等工作。在投标过程中的投标报价是EPC承包商能否指标的关键。而其中的费用估算部分不仅仅是投标报价的基础,也是承包商获得利润的根本。因此,EPC承包商费用估算变得重要。EPC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时主要是设计费用、设备材料购置费用、施工费用、现场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等。这里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税金、以及未可预见费等。对于估算方法,大致可分为国内传统的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等;国外的数据模型的方法,如:利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的方法。另一方面,EPC承包商承担了大量的风险,因此,费用估算中的风险费用也需要考虑进去,承包商在进行费用估算时则要考虑到价格风险、工程量的风险以及业主违约风险等等。1.3 研究内容及文章框架1.3.1 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安排了五章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第三章 EPC承包商的投标第四章 EPC承包商费用估算构成及费用估算风险第五章 EPC承包商费用估算1.3.2 文章框架根据文章的所要研究的问题、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得出文章的整体框架。如图1.4所示:图1.4 文章框架示意图Fig1.4 The framework of the paper80第二章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2.1 EPC工程总承包的内涵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这种模式又称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在这种建设模式下,业主通过工程招标或者委托建设的方式,把整个工程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程施工、开车服务直至交付使用的全部工作交给一个总承包商或者承包商联营体,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总承包商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45。概括地说,EPC总承包是指一个总承包商或者承包商联营体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程施工、工程的试运营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7。工程总承包商在合同范围内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安全负责,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产品是合同约定的工程。工程总承包商为完成工程必须进行创造项目产品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的管理。其中,创造项目产品的过程主要关注产品的功能、特性和质量,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关注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上世纪年代以来,工程承包市场出现了新的趋势,在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中,业主开始采用EPC总承包的建设方式,以确定工程项目的最终投资和最终工期,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工程项目多集中在石油化工、加工工业、制造业、供水、交通运输和电力工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以设计为主导、投资额巨大、技术较为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EPC总承包方式不仅涉及工程设计公司和施工企业的经营战略变革,同时也成为这些承包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5。2.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背景EPC交钥匙模式的出现是由国际建筑承包市场上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趋势与风险向承包商转移的趋势两种趋势促成的,如图2.1所示。图2.1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出现Fig 2.1 The emergence of EPC2.2.1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趋势通过对承包模式发展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设计和施工经历了由结合到分离到相互协调的阶段,正在朝着逐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1。1、最初的设计与施工相结合阶段在出现建筑贸易到十九世纪的漫长时间里的,项目承包方式都维持着其最原始的形态由建筑工匠承担所有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这是完全适应当时建筑物结构形式单一、施工技术简单的情况的。2、设计和施工相分离阶段十九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这期间业主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逐步多样化,使得设计和施工技术随之复杂化、系统化,进而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1870年,在伦敦出现了第一个采用“设计招标施工”的承包模式(Traditional/Design-Bid-Build Method)的项目。这种承包模式的做法是在项目开始时按资格挑选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制作招标文件并进行费用估计,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招标,选择合适的承包商签订合同进行施工、建造过程中,业主有责任进行监督,以便确保其目标的实现。这种方式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承包方式,在我国更是如此。大多数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也要求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购。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设计和施工相分离,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它也暴露出不可弥补的缺点。3、计和施工相协调阶段为了缓解设计和施工相分离带来的矛盾,出现了施工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M)承包模式。在这种方式中,业主与CM经理签订合同,由CM经理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在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和设计阶段,考虑到控制项目的总投资,确定主体设计方案;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的设计后,即组织对这一部分分项工程进行招标,发包给一家承包商,由业主直接就每个分项工程与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其改进在于,通过CM经理加强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了设计的可建造性,并通过各个分项工程分阶段招标和提前施工缩短了一定的工期。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方式中设计方与施工方的相分离的状态。4、设计和施工一体化阶段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迎来了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阶段。首先是业主的观念产生了改变,根据美国总承包商会最近对Fortune杂志评选的部分前500家公司的工程部主管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建筑工程市场的业主在四个领域发生了意识上的巨大转变,如表2.1所示:表2.1 业主意识转变的四大方向Table2.1 The changes of owners awareness in four direction转变的方向转变的原因时间观念增强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加了竞争的强度。业主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拥有生产设施,从而可以更快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减少竞争,因而要求建设工期尽量缩短。质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各行业的业主在自己的公司中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他们希望施工队伍也能采用这种方式,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业主意识到价值应该是价格、工期和质量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全面的度量标准价值,工程价格在价值衡量中的比重降低集成化管理意识增强提倡各专业、各部门的人员组成项目组联合工作,对项目进行整体统筹化的管理伙伴关系意识增强业主、承包商和工程师更多地注意为了项目的整体成功而合作,而不再是仅仅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人们的观念正从准备索赔向避免索赔转变。有的合同中还规定了多种争端解决方式,以求避免仲裁或诉讼。其次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条件己经发育成熟:(1)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工程承包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不满足于单纯的施工业务或设计咨询业务,经过双向联合,具备了全面的设计咨询能力、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2)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阶段都有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中的很多有关的理论和模型都可以被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体系中,这使得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阶段的衔接上,工作量大大减少。(3)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例如并行工程、价值工程、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柔性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等,使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为工程领域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富经验和理论工具。综上所述,EPC的出现由于施工与设计一体化的趋势而推动出现的。每一阶段都改进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一些困难。然而,正是这些不足,推动了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表2.2总结了每个阶段的改进问题以及出现的问题。表2.2 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个阶段的改进与不足Table2.2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阶段改进的问题不足最初的设计与施工相结合阶段无建筑物结构形式单一、施工技术简单设计和施工相分离阶段施工前已经完成主要或全部设计工作,选定的承包商通常是最低标的投标者,成本低建设时间拖长:设计全部完成后才进行招标,且整个招标过程通常要经过资格预审招标投标评标合同谈判签约等步骤,时间周期较长。此外,承包商常常需要一段时间熟悉设计文件,因而延长了施工期设计变更频繁:设计人员和承包商仅在设计阶段的末期才开始接触,设计中不能吸收施工方的经验、意见和建议,造成设计中的许多问题不能被尽早发现,施工中发现问题时再进行设计变更代价昂贵,容易导致索赔。责任划分不清:工程出现问题时,是设计缺陷还是施工问题,设计方和施工方往往互相推诱,使业主因争端和诉讼遭受大量损失设计和施工相协调阶段通过CM经理加强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了设计的可建造性,并通过各个分项工程分阶段招标和提前施工缩短了一定的工期双方的利益纷争仍然存在,沟通交流间仍然存在障碍,只不过协调矛盾的责任由业主转给了CM经理。各分项工程内部其实仍然是“设计招标施工”的模式,工期仍有压缩的余地。业主要与CM经理、各工程承包商、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安装单位、运输单位分别签订合同,管理头绪多,责任划分不清,而且多次招标增加了承包费用。(续表2.2)阶段改进的问题不足设计和施工一体化阶段对项目进行整体统筹化的管理规定了多种争端解决方式,以求避免仲裁或诉讼 工程价格在价值衡量中的比重降低缩短工期承包商的风险增加2.2.2风险向承包商转移的趋势由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具有实施时间漫长、合同各方关系复杂和一次性的特性,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恰当合理的分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风险,即遵循国际上提出的“双赢”的原则,无论对业主或承包商均有益。对于风险的分担,理论界已经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原理,即合同中哪一方能够最好的控制某一项风险,从而产生最多的总体效益,则此项风险就应分配给那一方23。该原理可以具体化为几项风险分担原则,如图2.2所示:图2.2 风险分担理论的示意图Fig2.2 The theory of risk-sharing 但在实践中,这种风险分担的方式,使得业主在项目实施之前无法把握工程最终的造价以及竣工的时间。对业主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因为决大多数项目的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投资该项目的前提是基于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项目开始投产的确定时间。只有将预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业主才能得到预计的收益,项目才可行。而工程建造阶段往往是整个项目中消耗投资额最多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引起投资金额超支和不能按时投产运营的阶段。因此,业主希望能够由承包商承担建造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以固定不变的总干报价,在固定期限内生产出可以投产运行的合格工程。于是,在以上两种趋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工程总承包即EPC模式。2.3 EPC项目的建设程序在EPC项目中,承包商通过业主最早的设想,承担了初步设计到建成正式投产运营的工程实施的全部过程。EPC项目建设程序如图2.3所示:图2.3 典型EPC项目的建设程序Fig2.3 The typical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EPC在传统DBB模式下,建设程序与EPC模式有很大不同。传统DBB模式如图2.4所示:图2.4 传统工程DBB承包模式的建设程序Fig2.4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traditional model (DBB)通过上面两种建设程序的对比,可见EPC承包商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参与项目,与传统DBB承包商介入项目的阶段不同。因此,EPC承包商在运行建设项目时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它自身独特的特点。2.4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EPC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固定总价。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固定总价合同仅用于规模小、工期短的工程。而EPC模式所适用的工程一般规模均较大,工期较长,且具有相当的技术复杂性。在EPC模式条件下,业主允许承包商因费用变化而调价的情况是不多见的。业主最关心的是工程的最终价格和最终工期,以便他们能够准确的预测在该项目上投资的经济可行性。所以,他们希望少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以避免追加费用和延长工期。业主与承包商双方要先谈妥价钱,签约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因此承包商的价格中包含防范风险的部分,造成EPC合同的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合同模式的合同价格。从EPC的实践看,即使业主付出的合同价格要高一些,甚至高出很多,他们仍愿意采用这种由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的做法。对承包商来说,虽然这种合同模式的风险较大,只要有足够的实力知高水平的管理,就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利润46。EPC模式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合约中没有咨询工程师这个专业监控角色和独立的第三方,业主只与工程总承包商签定工程总承包合同。设计、采购、施工的组织实施是统一策划、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假培优练:传送带模型 -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新解读《GB 31144-2014木工机床安全 手动式摇臂锯》
- 视觉界面设计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1-6章 导论-实验研究
- 老年人热水袋应用课件
- 浪潮继续教育方案
- CN120209125A 单克隆抗体与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应用
- 老年人安全防护规范课件
- 三角形及其性质(14个高频考点)原卷版
- 老年人保健身体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混凝土施工示范样板制作方案
- 酒店房卡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4年(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真题卷(含答案)
- 女性原发盆腔腹膜后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知识学习
- 2025重庆轨道集团招聘1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乡镇卫生院医师三基考试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 动静脉内瘘狭窄病例分析
- 丝印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