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_第4页
毕业论文范文——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 姓 名: 学 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 月 日安徽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目录摘 要3第1章 引言5第2章 硬件设计52.1 主要芯片52.1.1 STM32F407VG单片机芯片52.1.2 ESP8266 2.4G无线芯片72.2 LCD显示屏8第3章 操作系统93.1 C/OS-II系统93.2 LwIP10第4章 软件设计104.1 无线驱动104.2 屏幕驱动124.3 初始化服务器端134.4 显示界面设计144.4.1提示牌显示界面144.4.2客户端显示界面144.5 客户端网络传输154.6 传输内容与格式15第5章 系统集成与调试165.1 服务器端集成与调试165.2 客户端集成与调试18第6章 总结19致谢21参考文献22附录231、液晶显示屏232、无线模块243、开发板模块25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步入了“智能时代”。但作为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提示牌,大多数却依旧使用着卡片式的小纸牌。这样做既不利于对于环境的保护,又给使用中添加了不便。而结合现代的电子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一种永久不需要更换且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这样一种办公提示牌。考虑到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度,文中采用了手机端对提示牌进行控制的方案。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又能够提升使用体验。并且符合当前大力提倡绿色办公的主题,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办公服务。具体的实现流程是由手机将特定的消息内容通过网络发送给无线芯片,无线芯片将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包后解析成具体的文本内容,然后再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根据内部设定好的特定规则,将文本内容拆分为标题信息和提示信息两部分,并发送给屏幕来进行显示。这样就实现了从客户端到屏幕之间显示内容的传输和控制。关键词:智能; 办公提示牌; 单片机; 无线控制;Smart Office Hint Card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Internet, more and more devices came into the “smart era”. However, most of office hint cards are still using little scraps of paper.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make office life inconvenience. Combine the moder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can design a kind of smart office hint card which does not need to be replaced and more humane and intelligent. Consider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I use the phone as the client to control the display information. Thi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this design not only can meets the theme of green office, but also can make our office life more convenient.The specific implement process is as follow: First, the smart phone sent the specific message content through the network to wireless chips. And, while the wireless chip received this binary packets, the chip can parse this packets into specific text content and sent this info t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ccording to internal rules to divide this text content into two parts of the title and content. Finally, the screen displayed the hint title and hint content. On this way, we realize the display content delivered between the smart phone and the screen. Keyword: intelligence; office hint card; MCU; wireless;第1章 引言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办公室采购的都是以铝合金加上亚力克板作为主要材质的办公提示牌。主要的优点是便宜,简单。但是如果单个或者少量采购的话成本依然不可忽视。而且一次性更换的成本等于换新成本。短时间内看的话,价格比较实惠,长期看不仅有成本问题,而且由于有部分提示牌的固定方式和放置的地方比较特殊。更换十分不方便。而一些比较高档的提示牌,售价却往往让大部分采购者却步。因此,我准备设计的新型办公智能提示牌既可以满足长期使用,也可以随使用环境变化而自定义更新内容。这样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用户需求。并且,通过较低的硬件成本来做到低廉的售价。让大多数用户都可以买得起,用的上。并且能够提供比当前提示牌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功能,能够简单,方便的使用和定制。第2章 硬件设计2.1 主要芯片2.1.1 STM32F407VG单片机芯片主芯片设计采用了意法半导体公司设计的DISCOVERY-F4系列开发板。 该开发板是基于STM32F407VGT6 芯片,该芯片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基于ARM Contex M4内核的处理芯片。其拥有1MB的高容量FLASH存储器,192KB的RAM,芯片封装为LQFP100封装,引脚数为100引脚。板上自带的ST-LINK/V2调试器可以用来直接对芯片进行烧写。开发板电源通过USB总线或者外部5V电源来供电,对外输出电源电压为3.3V和5V。芯片引脚图如下:STM32F407的主系统由32位多层AHB总线矩阵构成,可实现八条主控总线和七条被控总线的互连。借助总线矩阵,可以很容易实现主控总线到被控总线的访问,这样即使有多个高速外设同时运行,系统也可以实现并发访问和高效运行。由于这次设计采用的是意法半导体公司设计好的开发板模块,除了STM32F407主芯片和最小电路以外还具有一些附加的板载资源,包括:LIS302DL(3轴数字输出加速器);MP45DT02(全向数字麦克风);CS43L22(音频DAC集成了CLASS D扬声器驱动器);8个LED指示灯;2个按钮,(用户按键和复位健);扩展USB OTG接口。在这次设计中,用到的板载资源只有四盏LED灯,用来表示当前的系统状态。由上可知,这块开发板所用到的STM系列芯片,功能上是比较强大的,完全可以满足我们这里的设计需求。并且如果以后有更多的功能需求,也可以比较容易实现,而不需要变更主芯片设计方案,大大节省了设计成本。而较一般单片机而言,这块单片机拥有较大的内置FLASH。这样,我们可以将中文字库和一些简单的图片这些一般需要放在外置FLASH中的资源直接放入内置FLASH中来减少外置FLASH带来的多余成本,并可以进一步降低开发难度。2.1.2 ESP8266 2.4G无线芯片ESP8266是一款2.4G Wi-Fi模块,可将用户的物理设备连接到2.4G Wi-Fi 无线网络上,进行互联网或者局域网之间的相互通信。并且有着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实物图请参见附录2。具体模块的PCB原理图如下:在本设计中,本芯片主要功能是为单片机与智能手机之间提供一个信息交互的“桥”的作用。主要性能特性如下:(1)可以支持无线802.11 b/g/n 标准(2)支持STA/AP/STA+AP 三种工作模式,并可以随时切换模式(3)内置32位高性能MCU (4)超低能耗模式 实际上,考虑到作为一块办公智能提示牌,基本上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持续运行。无线芯片更需要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来确保提示牌内容能正常变更和显示。这样,就不得不考虑无线芯片的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问题和无线芯片的功耗问题。在这里采用的ESP8266无线芯片不仅性能稳定,并且更是一块超低功耗的芯片。完全符合我设计需要,不仅如此,ESP8266芯片抗干扰性十分优秀且价格适中,非常适合于办公提示牌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使用情形。所以我这里选用了ESP8266作为该系统的无线传输芯片。2.2 LCD显示屏设计采用的LCD显示模块为分辨率480x320的3.5寸TFT彩屏。数据总线为16位并行总线。屏幕驱动芯片为ILI9486液晶驱动芯片。驱动整个屏幕一共需要连接24根线。其中除了16根用来做传输数据的16位并行总线外,还有片选信号线、寄存器/数据选择信号线、写信号线、读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和背光控制信号线。除此之外还有两根电源线。供电电压为直流3.3V供电。其具体引脚图如下:屏幕主要用来显示具体的办公提示信息,并能够通过客户端来实时更新上面的显示信息。这里分辨率采用的是480x320足以用来显示足够的提示牌信息,又不会显得太浪费性能。采用了彩屏,而不是简单的黑白屏,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第3章 操作系统3.1 C/OS-II系统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一种容易移植并且可固化的、可裁剪的、占先式多任务实时内核。该操作系统绝大部分代码是采用高效率的C语言编写并适用于多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处理芯片。C/OS-II 主要的特点有占用空间小、执行效率高、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在单片机系统中嵌入C/OS-II可以有效的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并使得调试程序变得十分简单。在以往传统的单片机开发工作中经常遇到程序跑飞或者卡死的状况。一般程序跑飞可以用设置看门狗的办法来解决,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尤其是其中牵扯到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的话,就需要设置断点,然后耗费大量时间来慢慢分析。但如果采用C/OS-II的话,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了。可以把整个程序分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保持相互独立。然后在每个任务中设置超时函数,当时间到达设定的超时期限后,任务就必须释放CPU资源。这样的话,即使有一个任务出现错误,也不会影响其他任务。这样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更容易对程序进行调试。和其他的一些著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相比,C/OS-II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启动过程较为简单,不像大多数操作系统那样,需要把内核先编译成一个二进制映像文件写入ROM中,当系统启动后,再从ROM中把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去,最后再运行用户程序。C/OS-II的内核是与应用程序放在一起然后编译成一个统一的文件,再将这个文件写入ROM中就可以了,上电后,就会像像普通的单片机程序一样运行。在这里,C/OS-II系统主要用来创建无线监听任务,来时刻监听客户端发来的信息用并对屏幕显示内容进行实时动态更新。3.2 LwIPLwIP全称是Light Weight (轻型)IP协议。LwIP的特点是在保持TCP协议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存的占用,一般来说,它只需十几KB的内存空间和40K左右的ROM就可以运行,这使LwIP协议栈非常适合在低端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LwIP的主要功能特性包括:支持多网络接口的IP转发功能;支持ICMP协议;支持包括实验性扩展的UDP协议;支持包括RTT估算、阻塞控制、快速恢复和转发的传输控制协议;支持可选择的Berkeley接口API;提供了专门的内部回调接口来提升应用程序性能;支持DHCP协议来进行IP地址的动态分配。硬件设计部分所用到的ESP8266芯片内部使用了LwIP协议栈。通过LwIP协议栈,ESP8266芯片可以很简单的实现对无线传输报文的处理和传输。来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服务。第4章 软件设计4.1 无线驱动无线模块使用了ESP8266芯片的2.4G无线模块,由于其内部封装了LwIP协议栈,且对外采用了串口传输数据,并提供了相应的使用接口(即需发送指定的AT指令)。故不需要去进行底层的驱动操作,只需要对无线模块的串口进行初始化操作,并通过调用其提供的外部接口(即通过串口来发送具体的AT命令)就可以实现无线传输效果。无线芯片的具体引脚定义内容请参见附录A。串口引脚初始化代码如下: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2|GPIO_Pin_3;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设置复用模式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25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其中PA2作为写引脚,PA3作为读引脚。由于采用了异步串口通信,故这里并没有使用时钟信号。考虑到这里的速率要求并不是太高,串口的引脚速率设为低速25MHz。在这里与无线模块的通信用到了USART2,故要设置相应的引脚复用,代码如下: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2,GPIO_AF_USART2);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3,GPIO_AF_USART2);引脚初始化完毕后就需要对具体的串口功能进行初始化,这里用到的是USART2串口,对该串口的初始化代码如下: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115200;/波特率:115200;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停止位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不设置校验位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初始化USART2,并使其使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波特率是由无线芯片要求的来确定的,通过查阅无线模块的说明文档可知,默认的串口波特率为115200。由于需要不定时的进行数据的接收操作,这里采用了中断接收数据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接收。故需要对串口的中断服务进行初始化操作。首先需要开启串口中断,代码如下:USART_Init(USART2,&USART_InitStructure); USART_ITConfig(USART2,USART_IT_RXNE,ENABLE);中断开启后,同样需要对中断进行分组操作和具体的中断初始化操作,实现代码如下: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设置中断源USART2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USART2_IRQn;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中断使能/抢占优先级0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响应优先级0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以上就是初始化无线芯片所需要的初始化代码。当系统启动并完成对无线芯片的初始化操作后,就可以通过发送指定的命令来操作无线芯片并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并且由于采用了中断接收数据的方式这里可以很简单的实现对客户端发来的数据进行实时接收。4.2 屏幕驱动屏幕采用的是由ILI9486液晶驱动芯片驱动的480x320分辨率的TFT彩屏,由于厂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基于STM32F103的驱动程序代码。这样只需要将驱动的底层硬件相关部分代码移植到STM32F407就能够完成对屏幕的驱动。驱动方式为模拟IO口进行驱动,这样驱动的好处是简单方便,易于修改和连线。但是由于采用了模拟IO口的方式必然导致了效率偏低。考虑到这里对于屏幕显示的效率性要求并不是太高,故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驱动是比较合适的。底层引脚初始化部分代码: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GPIO_Pin_11|GPIO_Pin_9|GPIO_Pin_8|GPIO_Pin_7|GPIO_Pin_6|GPIO_Pin_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GPIO_InitStructure.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0MHz; /设置速率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当底层引脚初始化完毕后,就需要初始化屏幕的16位并行数据引脚,这部分由于采用了模拟IO口的方式来进行驱动,故可以任意选用没有被使用的引脚,这里为了方便布线和连线,使用全部GPIOE口来作为数据引脚。初始化部分代码如下: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All;GPIO_Init(GPIOE, &GPIO_InitStructure);其中初始化的PB11引脚为背光引脚,为了保持一开始背光就能被点亮,故初始化时直接对其输出电平进行拉高。PB9引脚是片选信号引脚,高电平有效,故也对其进行输出电平拉高操作。实现代码:GPIO_SetBits(GPIOB,GPIO_Pin_11|GPIO_Pin_9|GPIO_Pin_8|GPIO_Pin_7|GPIO_Pin_6|GPIO_Pin_5);PB8是寄存器/数据选择信号。PB7是写信号位,PB6连接读信号位。PB5是复位信号位。PE0-PE15则是用于16位并行数据位连线使用。4.3 初始化服务器端通过上面所说的完成对无线模块以及屏幕的驱动过后,就需要将无线模块配置成服务器模式以方便来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具体用到的无线AT指令主要有:(1) AT+CWMODE=2这句指令的目的是将无线信号配置成AP模式,即对外发射无线信号。(2) AT+CIFSR:获取本地IP地址,即服务器的IP地址。(3) AT+CIPMUX:为服务器启动多连接。(4) AT+CIPSERVER=1,4848:开启服务器,并配置服务器端口为4848口。具体的实现代码如下:WiFiCmd(AT+GMRrn);WiFiCmd(AT+CWMODE=2rn);WiFiCmd(AT+CIFSRrn);WiFiCmd(AT+CIPMUX=1rn);WiFiCmd(AT+CIPSERVER=1,4848rn);WiFiCmd(AT+CIPSTATUSrn);这里的WiFiCmd函数实际上就是一个向USART2串口发送信息的函数,该函数将输入参数通过异步串口发送给无线芯片来实现单片机对无线芯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该函数会在程序执行失败后,重复执行三次,如果还是失败则返回值返回0。4.4 显示界面设计4.4.1提示牌显示界面由于芯片内置的FLASH只有1MB,并且还存放了字库,出于对存储空间大小的考虑,提示牌的界面设计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只有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标题部分,下面是具体的提示内容显示区域。界面的画出主要是依靠厂家提供的一些简单的图形绘画函数来实现。实际效果请参见附录B。其具体的实现代码如下:DrawTestPage(服务器IP:192.168.4.1 服务器端口4848);LCD_Fill(0,20,lcddev.width,lcddev.height-20,WHITE);POINT_COLOR=BLACK;LCD_DrawRectangle(5,25,lcddev.width-5,lcddev.height-25);LCD_DrawLine(5,70,lcddev.width-5,70);display_title(智能办公提示牌);display_info(请使用安卓客户端来修改具体的显示内容);4.4.2客户端显示界面客户端界面使用的是由xml标记语言写成,主程序通过R资源文件来获取组件控件并完成对组件的操作和变更。整个界面的设计采用了相对布局模式。从上到下依次为:服务器ip设置栏,标题信息输入栏,提示信息输入栏和提交按钮。为了使用方便,我在程序中设计了一个使用帮助页面,方面用户的使用。具体效果图请参见附录C。4.5 客户端网络传输客户端的网络传输部分采用socket(套接字)连接到服务器,网络协议为TCP/IP协议。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每进行一次通信实际上就是进行了一次socket通信。由于采用了TCP/IP协议,所以客户端需要知道服务器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进行数据通讯。通讯部分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代码如下:new Socket(ip, port);OutputStreamWriterdsw = new OutputStreamWriter(so.getOutputStream(),GB2312); 其中变量ip即为服务器端的ip地址,port为服务器端开放的端口号。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从socket连接中获取到输出流,需要指定其编码格式为GB2312格式,主要是因为服务器端字库文件的编码格式限定。若采用默认的UTF-8编码格式,会导致服务器端从字库中查找不到所需要的汉字,而显示空白字符。4.6 传输内容与格式客户端每次点击提交按钮,实际上都是提交了一次上面所说的socket服务。其提交的具体内容格式由服务器端决定,在这里服务器端能够识别的格式为:title:+具体内容info:+内容-。这里的“-”被服务器端识别为全部信息结束符号,“”为内容结束提示符号,“title:”为标题开头识别字符串, “info:”为提示内容识别字符串。例如让送一条标题为“你好”,提示内容为“再见”的提示信息,整个发送格式会被客户端拼接成“title:你好info:再见-”这样的格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这一整条信息后再进行拆分并显示出来。故发送的信息当中不可包含这些已经被系统使用的标识符号,否则会导致发送的信息被系统错误识别和判断。具体的实现流程为:客户端的先从用户的输入框中获取具体的标题内容和提示信息。然后判断这些信息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格式正确则将这些内容按照上面的格式进行拼接。然后调用socket服务向指定的服务器发送数据。如果格式不正确,则会弹出提示框,提示用户的输入不正确,需要重新输入。具体实现代码如下:if(title.equals()|info.equals() tipNow(提示,智能提示牌标题或者内容不能为空!); elseString total = title: + title + info: + info + -;tipsTextView.setText(total);ServerService ss = new ServerService(192.168.4.1, 4848, total);/新建线程执行发送任务new Thread(ss).start();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安卓4.0及以上版本的SDK中,任何与网络相关的操作都需要放到一个新的线程中去,不能够放在UI线程中,来防止UI线程卡顿和阻塞。所以这里我们新建了一个线程来启动socket服务来发送数据信息。第5章 系统集成与调试5.1 服务器端集成与调试在完成上面的软硬件设计后,就要进行具体的连接和调试。其中屏幕与单片机的连线为屏幕的LCD_CS引脚、LCD_RS引脚、LCD_WR引脚 、LCD_RD引脚、LCD_RST引脚分别接单片机的PB9、PB8、PB7、PB6、PB5引脚。背光控制引脚BL接PB11引脚。无线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所用的串口为USART2串口,其TX引脚为PA2引脚,RX为PA3引脚。引脚连接完成过后,需要先将程序烧录进单片机内,然后再接通无线芯片与单片机的电源。屏幕点亮后会显示开机页面并提示无线初始化的相关信息。当无线初始化成功后,系统进入提示牌信息显示页面中。这时可以用智能手机搜索到一个名为“Qianzf”的无线热点。连接上这个无线热点过后,打开客户端程序,输入相应的标题和内容信息,点击提交按钮过后。标题和内容就会被推送到屏幕上去。如果无线模块出错或者没有正确连接的话,系统开机过后,会在屏幕上显示“WiFi init failed”字样。而打开客户端却没有连接到系统发射的无线热点的话,同样会有警告信息弹出。并且在客户端的提交按钮下面,预留了具体发送的显示信息显示区域来帮助定位系统出错的问题所在。系统启动具体的实现流程如下:初始化屏幕和无线初始化成功?N屏幕提示出错跳转到显示牌页面Y监听客户端信息结束接收到信息?N Y 将信息提取,发送给屏幕显示 5.2 客户端集成与调试完成以上服务器调试后就需要对客户端进行调试。首先通过ADB调试工具将客户端安装到手机上。然后打开客户端程序进行发送数据测试。这中间会有一系列的数据合法性验证以及操作成功完成与否的判断步骤,大致流程如下:启动客户端显示客户端界面提交标题信息和提示信息信息内容合法?NY提交新线程,通过socket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发送成功?NY弹出错误警告框弹出发送成功对话框结束当以上步骤能够成功完成。并且服务器端能够成功接收到服务器端发来的数据,则整个系统基本上可以算是完成了。第6章 总结我选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办公智能提示牌设计。在设计之初,本来没有开发安卓客户端的打算,而是采用外置芯片感应的方式来与提示牌进行交互。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便于使用,而且也为整个设计带来了额外的硬件成本。由于以前有过安卓程序的开发经验,于是开始考虑一种新的基于安卓客户端的方式对提示牌进行控制的方案。而整个数据的传输也决定通过无线的方式来进行。主芯片方案一开始采用的是比较常用的AT89C52的芯片控制方案。但是后来由于考虑到系统的整体复杂性和稳定性问题,改用了性能更加优越的STM系列芯片方案。操作系统方面,在学校中我曾学习过C/OS-II操作系统的相关课程,再考虑到整个系统需要在显示提示信息的同时,对客户端发来的信息进行不间断的监听。理所当然的选用了C/OS-II操作系统。由于我选用的单片机芯片已经有移植好的C/OS-II系统,这样让我更进一步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开发效率。再后来,又通过查阅资料确定了设计用的无线芯片和屏幕显示方案。这样一来,所有的硬件都齐备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整个程序的编写了。由于以前并没有过STM系列芯片的开发经验,因此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教程。逐步完成了从点亮一盏LED彩灯的功能到后来的单片机与无线芯片之间的异步串口通讯,以及最后完成的对屏幕的驱动。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编程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完成服务器端的程序编写过后,剩下的就是客户端程序的编写。由于以前有过相关的开发经验,从开始设计到最后完成都十分顺利。整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的过程实现的也很成功。整个毕业设计可以说已经到此基本完成了。虽然最后有些细节部分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但整体功能上已经算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并且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的职业帮助还是很大的,相信在未来的技术领域,我将继续努力,接到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