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范文——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学生姓名:学 号:所在院系:教育科学系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届 次: 指导教师:目 录摘要1Abstract1Spence pre-school childrens anxiety scale to study the Chinese revision,一、研究缘由2二、文献综述 2(一)焦虑与学前儿童焦虑的概述2(二)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4三、研究设计5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5(二)研究对象5(三)研究方法6四、研究结果与分析7(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前儿童焦虑水平的比较7(2) 学前儿童各焦虑症状之间的差异比较11五、讨论12六、研究结论与建议13(一)结论13(二)建议14参考文献:15附录17致谢 251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Spence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和沃特斯-迪因斯儿童依恋行为量表对85名学前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焦虑症状呈下降趋势。(2)学前儿童焦虑症状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3)学前儿童最常出现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和身体伤害焦虑;(4)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总分、社交恐惧、广泛性恐惧、分离焦虑均呈显著相关,前三者呈显著负相关;(5)按依恋程度分组,学前儿童焦虑总分及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均存在显著地组间差异。关键词:亲子依恋;焦虑;学前儿童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re-school Children Study of Anxiety Abstract: This reseach adopts the “Spence childrens anxiety scale”and “WatersDeane childrens attachment behavior scale”to 85 students before the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1)As the growth of the age,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is on the decline.(2)Young childrens anxiety symptom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3)Childrens social phobia i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anxiety, anxiety followed by separation anxiety and physical harm.(4)Infant attachment with childrens anxiety scores, social phobia, and generalized fear, separation anxie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befor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5)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rouping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otal score of anxiety in the child and social phobia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Key word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xiety; pre-school ChildrenSpence pre-school childrens anxiety scale to study the Chinese revision,一、研究缘由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学前儿童由于心理焦虑而出现自杀的情况的出现,更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教师和教育专家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焦虑作为最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容易使儿童产生许多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儿童期到成人期焦虑问题的研究,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纵观现有的有关儿童焦虑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学龄期和青少年期即6、7岁以后儿童的焦虑状况,却较少涉及学前儿童的焦虑状况。而关于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研究也主要是局限于6、7岁以后儿童。学前儿童期作为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学前儿童期儿童的发展对于其成人后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有重要的奠定和预期作用。对早期学前儿童焦虑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矫正可以有效地预防成人期的焦虑症状。所以,有必要对学前儿童的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对学前儿童焦虑进行早预防、早治疗,减轻或避免学前儿童的过度焦虑体验。家庭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可避免的产生着影响。因此,有必要全面探查学前儿童焦虑与家庭影响因素的关系。二、文献综述长期以来关于焦虑的论述数见不鲜,其中也有不少对学前儿童焦虑的阐述。以往的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儿童焦虑的本质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其中大多数研究者指出,儿童焦虑的产生跟其周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关系密切。(一)焦虑与学前儿童焦虑的概述1.焦虑的含义焦虑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情绪障碍之一,是指当儿童认识到自己受到来自内外部刺激的某种威胁,或者是自己没办法达到一些目标,克服一些障碍时所体会到的,包括焦急、紧张、恐惧、担心等,交织形成的不良的情绪状态2。根据不同的焦虑致因和焦虑症状表现,心理学家们对于焦虑有不同的定义。弗洛伊德认为:“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中心,我们若猜破了这个哑谜,便可明了我们整个的心理生活”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主要是一种现实性的焦虑,即对于外界危险或意料中的伤害的知觉反应4。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焦虑是自我将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当作危险信号去反应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同时,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早期对母亲的依赖。认为怯生和分离焦虑都因为怕失去母亲的爱和保护。他还认为焦虑也许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引起5。迈耶-格罗等,从临床观点对焦虑做了完整的描述,把焦虑看成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彩的正常适应行为,将其描述为包含对需要、威胁和危险特别努力,但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预期6。曼德勒提出焦虑是新生婴儿所体验到的周期性苦恼,其关键方面婴儿是对强烈的、变化着的内脏活动的知觉6。焦虑有时受到特定抑制物的控制,这种抑制物最终导致任何活动都可能避开焦虑中的苦恼。这样每当处于失助状时,焦虑就会产生6。罗洛梅看来,焦虑是对存在感的一种威胁,是感到生命无意义的一种威胁,是一种不确定性和无依无靠的感觉,又分为“正常的焦虑”和“神经症焦虑”,即人在焦虑状态下行为方式是正常的还是神经症的2。正常的焦虑的学前儿童能勇敢地面对焦虑、建设性地方式面对并消除焦虑。而病态焦虑的学前儿童则消极地躲避焦虑并将损害自身的存在。2.学前儿童焦虑及影响根据焦虑的概念可以得出学前儿童焦虑的概念,即是指当学前儿童认识到自己受到来自内外部刺激的某种威胁,或者是自己没办法达到一些目标,克服一些障碍时所体会到的,包括焦急、紧张、恐惧、担心等,交织形成的不良的情绪状态。学前儿童焦虑涉及轻重程度不同但可以相互转化的各种情绪,比如担心、害怕、胆小等。焦虑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影响很大。适当的焦虑对于维持学前儿童的完善的人格有促进作用,但是因为焦虑是负性的情绪,过度焦虑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影响其生理和行为。焦虑容易使学前儿童变得过度敏感、依赖性强、自卑等,给学前儿童带来很多消极影响。高焦虑的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低、自尊水平低、不太受欢迎、学习能力差,会有更强的消极社会预期7。Wood等也发现,焦虑可以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业成绩8。有效地识别、判断学前儿童焦虑状况并查明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建设性的措施,缓解甚至消除学前儿童的焦虑情绪体验,对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二)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1.亲子依恋的含义、发展阶段及分类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9。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是别的抚养着或者与婴儿密切联系的人,比如家庭其他成员。亲子依恋特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父母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学前儿童与父母的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9。亲子依恋主要表现有啼哭、吸吮、笑、咿呀学语、喊叫、身体接近依偎、抓握和跟随等行为10。儿童依恋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3个月),被一切客观事物所吸引,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9。第二阶段(3-6个月),对人有选择的反应阶段,婴儿逐渐学会区分熟人和生人。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定依恋阶段,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亲近。6-7个月时,特定性依恋开始。此时婴儿开始积极地寻求与特定的个体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认知发展水平对依恋的出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水平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依恋的表达方式的逐渐转化11。安斯沃思(Ainsworth ,1973)通过陌生情境研究,将儿童依恋分为三类: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12。1990年,梅因(Main)和索夫门(sof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D型依恋12。安全的依恋对于学前儿童的信任感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奠基作用,能为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安全的依恋对其的身心健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弗洛伊德提出人第一次的焦虑是因为与母体分离引起的,出生是焦虑性情感的起源和原型。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早期对母亲的依赖,认为怯生和分离焦虑皆因怕失去母亲的爱和保护。 Bowlby 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学前儿童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亲密、稳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学前儿童既获得了满足,也感到愉悦13。”而早期主要依恋联结破坏则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机,而且将在儿童以后的生活里以突然的焦虑或抑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与当前生活压力无关,所以,儿童早期依恋联结形成与否影响儿童一生的顺利发展2。国外很多研究都证实了他的观点。早期安全的依恋可以显著降低儿童的焦虑水平。而早期的非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的症状和抑郁等14。亲子依恋作为学前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社会性联结,对学前儿童焦虑具有重要影响。如:沃尔沃等人研究发现,安全性依恋的学前儿童较少出现焦虑和抑郁,而非安全性依恋的学前儿童出现较多的焦虑失调症状15。巴洛等人也通过跟踪研究发现,早期矛盾型依恋的学前儿童患学校恐怖症的可能性更大16。三、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1.研究目的目的1 探明学前儿童焦虑的年龄、性别差异,及不同维度焦虑间的差异目的2 探明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2.研究假设假设 1 学前儿童总体焦虑水平及分离焦虑、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水平随学前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学前儿童的总体焦虑及各具体焦虑状况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假设 2 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关系密切,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越低;亲子依恋质量越低,学前儿童焦虑水平越高。亲子依恋水平与学前儿童焦虑呈负相关关系。(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淮南一所学前儿童园小班(3-4岁组)、中班(4-5岁组)、大班(5-6岁组) 学前儿童共85名(男:38名;女:47名),其中小班32名(男14名,女18名),中班30名(男15名,女15名),大班23名(男9名,女14名),平均年龄分别为3.90岁、4.93岁和5.86岁。这些儿童及其父母构成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三)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与材料(1)学前儿童焦虑量表本研究采用Spence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研究。本量表是专用来测量学前儿童焦虑的工具,将学前儿童焦虑分为分离焦虑、社交恐惧、躯体伤害恐惧、强迫-冲动障碍、广泛性焦虑5个维度,共28个题目,加上5个检测学前儿童后期创伤性压力障碍题目,共33题。本研究采用5点计分法(0“从不”;1“很少”;2“有时”;3“经常”;4“总是”),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把所有学前儿童焦虑问题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把相同维度各焦虑问题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儿童各焦虑症状的得分,得分越高,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越明显,相反则表明儿童的焦虑症状越不明显。该量表的内部总体一致信度是0.87,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是0.51-0.76之间。所以本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2)儿童依恋行为量表WatersDeane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是美国常用于测量儿童依恋行为的工具。WatersDeane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被证明跟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所评定的儿童依恋行为有极高的相关性17。该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根据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测量,任何一个了解儿童日常行为表现的成人经过相关的培训,都可以有效地使用。其适用范围很广,适用于2-6岁的儿童。根据有相似依恋关系的学前儿童的行为也相似的研究假设,沃特斯和迪因斯制定了儿童安全性依恋的指标,用于测定儿童依恋安全性。该儿童的依恋行为分类卡的中文版本在中国的再测信度是0.96(p.01),英文版和中文版本的再测信度是0.97(p.01),依恋行为分类卡的英文回译版和英文原版的再测信度是0.91(p.01)。本研究引用的是沃特斯-迪因斯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中文版的90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所描述的是一种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根据儿童的日常行为与所测行为的相似度分为1-9个等级,分别表示(1、完全相反2、比较相反3、有点相反4、相反大于相似5、没出现过或无关行为6、相似大于相反7、有点相似8、比较相似9、完全相同)。与序号对应采取9点计分法。根据所测学前儿童的得分高低排序,将学前儿童总数的前27%和后27%分别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代号为1和3,分为较高依恋水平和较低依恋水平。中间部分为2,表示中等依恋水平。学前儿童依恋行为的得分越高 ,表明亲子依恋的安全性程度越高,亲子关系质量越好。2.施测方法与程序(1)主试本研究请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幼儿老师做主试。施测前对老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包括熟悉问卷的所有问题,对问卷问题及其回答进行统一的解释,统一向施测对象说明填写要求及保证保密信息,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预先想好应对方法,以保证实施测量的顺利进行。(2)施测本研究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进行施测,利用接园时间请家长带回家请学前儿童父母利用进行作答。提前出示通知,并保证信息保密,说明填写要求等。发放问卷时对家长说明调查目的、施测要求、答题方法和问卷填写信息的保密性。并对家长的疑问进行明确解答。确认没有疑问后再将问卷交给家长。在答题过程中家长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与老师联系,老师进行解答。然后统一收回问卷。3.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研究采用 Excel 2003进行数据管理,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四、研究结果与分析(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前儿童焦虑水平的比较以学前儿童焦虑总分和学前儿童不同维度焦虑得分为因变量,学前儿童的性别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4(学前儿童年龄)*2(学前儿童性别)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存在年龄差异(F(3,119.118)=0.723),但不显著(见表1)。小班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高于中班和大班(见表2)。在学前儿童的各维度的焦虑障碍中强迫冲动焦虑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F(3,48.433)=0.00)(见表1),经过平均数的多项比较也表明小班学前儿童的强迫冲动障碍的症状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和大班学前儿童(见表3),后两者的差异则不明显。其他各项具体的学前儿童焦虑(分离焦虑、身体伤害焦虑、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均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存在年龄差异,学前儿童的强迫冲动障碍存在显著地年龄差异,其他各具体学前儿童焦虑症状均不存在显著地年龄差异。学前儿童的强迫冲动障碍症状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改善,其他各焦虑症状则表现得较为稳定。表1 学前儿童焦虑及各具体焦虑症状的发展差异ANOVA 表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学前儿童焦虑 * 年龄组间(组合)357.3553119.118.723.541组内13337.86981164.665总计13695.22484分离焦虑 * 年龄组间(组合)18.47636.159.647.587组内770.536819.513总计789.01284身体伤害焦虑 * 年龄组间(组合)25.14238.381.828.482组内819.8468110.122总计844.98884社交恐惧 * 年龄组间(组合)45.132315.044.603.615组内2019.2928124.930总计2064.42484强迫冲动焦虑 * 年龄组间(组合)145.299348.4338.571.000组内457.689815.650总计602.98884广泛性焦虑 * 年龄组间(组合)5.94231.981.163.921组内983.3528112.140总计989.29484后期创伤性焦虑障碍 * 年龄组间(组合)37.121312.3742.388.075组内419.702815.182总计456.82484表2学前儿童焦虑的均值表3学前儿童强迫冲动焦虑的均值同时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和个焦虑症状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见表4)。表4 学前儿童焦虑和各具体焦虑症状的性别差异分析ANOVA 表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学前儿童焦虑 * 性别组间(组合)30.393130.393.185.669组内13664.83183164.637总计13695.22484分离焦虑 * 性别组间(组合)3.69513.695.391.534组内785.316839.462总计789.01284身体伤害焦虑 * 性别组间(组合)3.98713.987.393.532组内841.0018310.133总计844.98884社交恐惧 * 性别组间(组合)58.066158.0662.402.125组内2006.3588324.173总计2064.42484强迫冲动焦虑 * 性别组间(组合).1001.100.014.907组内602.889837.264总计602.98884广泛性焦虑 * 性别组间(组合)2.29312.293.193.662组内987.0018311.892总计989.29484后期创伤性焦虑障碍 * 性别组间(组合)6.26216.2621.154.286组内450.562835.428总计456.82484(二)学前儿童各焦虑症状之间的差异比较与Spence 等人的研究发现结果,学前儿童最经常出现的是身体伤害焦虑,其次是分离焦虑,与他们的结果不一样。本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最常出现的焦虑症状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和身体伤害焦虑(见表5)。现在的家庭社交圈很窄,学前儿童在入园前的社交范围基本局限于家庭,偶尔接触社区里的人。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进入学前儿童园这个小社会后,由于学前儿童社交经验的不足,所以很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其次,进入学前儿童园是学前儿童第一次与父母较长时间的分离,学前儿童易出现分离焦虑。另外,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出于先天的自我保护机能的作用, 学前儿童对于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事情有很大的恐惧感,再加上家庭和学校安全教育让学前儿童对可能伤害身体的事件的警告,让学前儿童可能高估外界的伤害,从而产生较高的躯体伤害焦虑。表5 学前儿童各焦虑症状之间的差异比较3.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1. 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相关分析为探明学前儿童焦虑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本研究研究了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总分和各焦虑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见表6),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总分、社交恐惧、广泛性恐惧、分离焦虑均显著相关,前三者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学前儿童的焦虑总症状、社交恐惧症状和广泛性恐惧症状表现得越不明显。相反,亲子依恋质量越低,其总体焦虑水平越高,社交恐惧症状和广泛性恐惧症状表现得越明显。分离焦虑身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恐惧广泛性焦虑后期创伤性恐惧焦虑总分依恋0.000-0.137-0.467*0.048-0.384*0.131-0.285*表6 亲子依恋类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相关性注:*.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2.不同亲子依恋类型学前儿童焦虑差异比较 本研究先将亲子依恋分为三种类型:按亲子依恋的分由低到高,低依恋程度(前27%),中等依恋程度,较高依恋程度(后27%)。再以学前儿童焦虑总分和不同维度焦虑症状得分为因变量,以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7):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及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均存在显著地组间差异。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低依恋程度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及社交恐惧均显著高于中等依恋程度的学前儿童,中等依恋程度的学前儿童的社交恐惧又显著高于较高依恋的学前儿童。低依恋程度和中等依恋程度的学前儿童的广泛性焦虑水平显著高于较高依恋的学前儿童,前两者的差异则不显著。表7 亲子依恋类型学前儿童焦虑的差异比较 分离焦虑 身体伤害焦虑 社交恐惧 强迫冲动焦虑 广泛性焦虑 焦虑总分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低依恋 6.56(3.20) 6.70(3.14) 10.70(5.03) 2.43 (2.57) 7.83 (4.52) 35.13 (14.18) 中等依恋5.67 (2.79) 6.28 (3.16) 7.02 (4.75) 3.43 (2.55) 6.46 (2.63)30.36 (11.39) 较高依恋 6.56 (3.37) 5.52 (3.25) 4,43 (2.97) 2.78 (2.97) 4.26 (2.40) 25.30 (12.12) 五、讨论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增强,对于危险地恐惧和焦虑则随之降低;其次,小班是学前儿童集体生活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前儿童对集体生活得适应力增强,社交恐惧等症状也随之减轻。同时,与国内外已有研究一致,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与已有研究不太一致的是,本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最经常出现的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分离焦虑和广泛性焦虑。这可能与现在人们的社交范围窄,更多的是将学前儿童限制在家庭内部生活,社交范围缩小有关。同时,由于学前儿童刚开始进入集体生活,社交经验的不足,易出现社交恐惧。其次,进入学前儿童园是学前儿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父母分离,所以学前儿童易出现分离焦虑;另外,由于学前儿童认知水平的局限,解决问题经验及能力的欠缺,学前儿童易出现广泛性焦虑。如文献综述所述,学前儿童父母作为与学前儿童联系最为密切的重要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亲子依恋的质量对于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有显著地影响。低依恋的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明显,各焦虑症状的表现也越明显。高依恋水平的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相对较低,各具体焦虑症状的情况也相对不明显。所以,学前儿童的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越不明显,学前儿童的心理更健康。六、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呈下降趋势。学前儿童的强迫冲动障碍存在显著地年龄差异,其他各具体学前儿童焦虑症状均不存在显著地年龄差异。学前儿童的强迫冲动障碍症状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改善,其他各焦虑症状则表现的较为稳定。2、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不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3、学前儿童最常出现的焦虑症状是社交恐惧,其次是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和身体伤害焦虑。4、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总分、社交恐惧、广泛性恐惧、分离焦虑均成显著相关,前三者显著负相关。5、按亲子依恋程度不同分组,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及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均存在显著地组间差异。较高依恋水平学前儿童的焦虑总分、社交焦虑、躯体伤害焦虑、广泛性焦虑显著低于中等依恋水平和较低依恋水平的学前儿童。(二)建议学前儿童焦虑作为学前儿童常见的主要障碍之一,过度焦虑将严重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应深刻认识到过度焦虑对于学前儿童的危害,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及时干预、治疗,避免和缓解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本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于学前儿童焦虑有显著影响,所以可以从这一方面探讨家长对学前儿童焦虑的预防和干预。 1、提高亲子依恋质量,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研究表明,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学前儿童焦虑症状越不明显,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亲子依恋的质量建立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来预防和干预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增加学前儿童的幸福感,预防焦虑的出现;其次,建立良好的教养方式,降低学前儿童与父母离别时的焦虑,增加安全感;再次,针对学前儿童的特殊情况,因情况而异,针对学前儿童注意力易转移的情况,以学前儿童的兴趣引导学前儿童度过分离期。 2、多种途径缓解学前儿童焦虑对于已经有焦虑症状的学前儿童,可通过改善亲子依恋质量,如多陪学前儿童说话、游戏,多亲子肢体接触、交流,增加学前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等,从而缓解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首先,家长必须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及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其次,参考专业知识或咨询相关专家采取有效地措施,如:与幼儿老师交流讨论学前儿童焦虑的可能原因及可行的措施,不要乱作为;再次,当学前儿童的症状仍然得不到改善时,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治疗。参考文献: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王玉廷.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314-314.5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6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7 Chansky, T. & Kendall, P. .Social expectancies and self-perceptions in anxiety-isordered children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997,11 (4): 347-363.8 Wood, J. J.Effect of anxiety reduction and on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43(2):416.9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0于海琴.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人文社会科学版), 1, 80-83.1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刘娜,刘希平.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启示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29-229.13 王振宇. 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51-153.14 Wautier, G., Blume, L.B.The effects of ego identity, gender role, and attachment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young adultsJ. Identity, 2004,4 (1): 59-76.15 Dallaire, D. H., Weinraub, M. .Predicting childrens separation anxiety at age 6:The contributions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security, maternal sensitivity,and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J.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2005, 7(4): 393-408.16 Bar. H.Y., Dan, O., Eshel, Y. Predicting childrens anxiety from early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7, 21(8):1061-1068.17 Waters, 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infant-mother attachmentJ. Child Development,1978,49(2):483-494.附录学前学前儿童相关情况调查各位家长:你们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学前学前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的调查,您的参与将给我们很大帮助,问卷是匿名的,因此。在回答问题时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问卷中有些问题您可能没有经历过,您可以根据您的自身状况进行推测。首先,请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请在相应位置打钩)学前儿童性别: 男 女 学前儿童年级: 大班 中班 小班家长与学前儿童关系: 父子 母子 父女 母女 学前儿童年龄:3岁 4岁 5岁 六岁家长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 小学 初中(中专) 高中(高专) 本科(大专) 研究生 博士家庭月收入:1500以下 1500-2500 2500-3500 3500-5000 5000以上是否单亲家庭: 是 否问卷一下面这些问题都和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关,请您回忆学前儿童日常表现,和下面的情形比较一下,每题后面有9个数字,它们的意思是:1、完全相反 2、比较相反 3、有点相反 4、相反大于相似 5、没出现过或无关行为6、相似大于相反 7、有点相似 8、比较相似 9、完全相同请你根据这个标准,在每题后面选择一个数字,用一个圆圈把它圈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完全 完全 相反 相同1、 孩子能按照你的要求,分享他/她的玩具或食物 1 2 3 4 5 6 7 8 9 物给你 2、玩完游戏孩子回到你的身边后,有时会无缘无 1 2 3 4 5 6 7 8 9 故烦躁 3、在不高兴时,孩子会接受你或其他成人的安抚 1 2 3 4 5 6 7 8 9 4、 孩子轻拿轻放玩具,对小动物十分温柔细心。 1 2 3 4 5 6 7 8 95、孩子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6、如果孩子看到某个他/她想去玩的东西,就会 1 2 3 4 5 6 7 8 9吵闹不休,或是想方设法把你拉到那边去。 7、孩子对谁都很爱笑。 1 2 3 4 5 6 7 8 98、孩子一旦哭起来,就哭得很厉害。1 2 3 4 5 6 7 8 99、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很愉快,喜欢活动。 1 2 3 4 5 6 7 8 910、中午或晚上,孩子常常会哭或拒绝上床睡觉。 1 2 3 4 5 6 7 8 911、孩子经常主动搂你或依偎在你身旁。 1 2 3 4 5 6 7 8 9 12、开始时会认生,但很快孩子就可以和陌生的 1 2 3 4 5 6 7 8 9人或事物熟悉起来。13、当孩子因你的离去而不高兴时,他/她就会在 1 2 3 4 5 6 7 8 9 你走后仍然大哭或很生气。14、如果孩子发现新鲜事物,他会把它拿到你这儿来, 1 2 3 4 5 6 7 8 9或是举给你看。15、孩子能按你的要求和客人谈话,给客人看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的玩具,或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本领。16、孩子喜欢娃娃或小动物等玩具。 1 2 3 4 5 6 7 8 917、如果初次相识的成人把孩子惹得不高兴了,孩子很 1 2 3 4 5 6 7 8 9快就会对这个人失去兴趣。18、孩子乐意接受你的建议与要求。 1 2 3 4 5 6 7 8 919、当你要求孩子交给你某件东西时,孩子总是会服从。1 2 3 4 5 6 7 8 9(玩笑或游戏式的拒绝不算在内)20、孩子对大多数的碰撞、跌倒或惊吓都满不在乎。 1 2 3 4 5 6 7 8 9 21、孩子在家(或班上)玩时,会始终注意你的行踪。(如 1 2 3 4 5 6 7 8 9不时地叫你,能够注意到你在房间里走动或改变所做的事情等。)22、孩子对玩具娃娃、小动物、婴儿的态度像个和善的 1 2 3 4 5 6 7 8 9家长一样。23、当你对家里(或孩子班上)的其他人表现的很亲热 1 2 3 4 5 6 7 8 9 时,孩子会努力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来。24、当你提高嗓音或严厉地对孩子讲话时,孩子因惹你 1 2 3 4 5 6 7 8 9生气而感到难过或不好意思。25、孩子游戏时总是很安静。如果他/她在你的视线以外 1 2 3 4 5 6 7 8 9的地方玩,你就很难知道他/她在哪里。26、如果你需要出门,把孩子留给家里的保姆、孩子的 1 2 3 4 5 6 7 8 9父亲或祖父母时,孩子会哭闹。27、你和孩子开玩笑时,孩子会笑而不恼怒。 1 2 3 4 5 6 7 8 928、孩子喜欢坐在你腿上。 1 2 3 4 5 6 7 8 929、孩子常常因为对某件事情太专注而听不到别人对他 1 2 3 4 5 6 7 8 9/她说话。30、孩子常常轻易地对玩具发脾气。 1 2 3 4 5 6 7 8 931、孩子总想成为你注意的中心。如果你很忙,或是 1 2 3 4 5 6 7 8 9正在和别人说话,孩子就会过来打断你。32、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你只需说他/她一次,他/ 1 2 3 4 5 6 7 8 9她就不再做了(至少在当时是如此),用不着你反复说。33、当你抱着孩子时,有时他/她会示意你把他/她放下 1 2 3 4 5 6 7 8 9来(至少让你以为如此),可一旦放下他/她后,他/她又会闹着要你再把他/她抱起来。34、孩子不愿让你离开时会坐在地上大哭,却从不追你。1 2 3 4 5 6 7 8 935、孩子不爱缠着你,喜欢独自玩耍。如果他/她想去玩 1 2 3 4 5 6 7 8 9能够很轻松地离开你。36、孩子明显地表现出以下行为:离开你去玩一会;又 1 2 3 4 5 6 7 8 9回到你身边玩一会;然后再离开你去玩一会。37、孩子非常活跃,总是到处游逛。喜欢活动性强的游 1 2 3 4 5 6 7 8 9戏,不喜欢安静的活动。38、孩子总是对你提出各种要求,而且很不耐心如果你 1 2 3 4 5 6 7 8 9没有马上答应,他就会不停的吵闹39、在远离你或独自玩耍时,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一本正 1 2 3 4 5 6 7 8 9经的样子。40、孩子对新玩具总要仔细研究一番,试着用不同的方 1 2 3 4 5 6 7 8 9法来使用或拆卸。41、孩子听你的话,能够及时做到你要求他做的事。 1 2 3 4 5 6 7 8 9(游戏式的拒绝或拖延都不算在内。)42、当你不高兴时,孩子能够发现,并会安静下来, 1 2 3 4 5 6 7 8 9也跟着你不高兴;或者会安慰你,问你为什么不高兴等等。43、孩子总是愿意和你在一起,或是在游戏中经常回 1 2 3 4 5 6 7 8 9到你身边来。44、孩子喜欢并常常要求你搂着或者抱着他/她。 1 2 3 4 5 6 7 8 945、孩子喜欢自己跟着音乐跳舞。 1 2 3 4 5 6 7 8 946、孩子四处跑时不会绊跟头、摔跤等。 1 2 3 4 5 6 7 8 947、如果你告诉孩子没有危险,他/她就会接受较大的声 1 2 3 4 5 6 7 8 9响或参加较剧烈的游戏。48、孩子能够让生人抱着,或是能够和客人分享自己的 1 2 3 4 5 6 7 8 9东西。49、遇到陌生人来访,孩子会因害羞而跑到你这儿来, 1 2 3 4 5 6 7 8 9或躲在你身后偷看。50、孩子最初对客人不理睬或回避,但是后来会慢慢地 1 2 3 4 5 6 7 8 9与客人接近。51、孩子和客人玩耍时喜欢在客人身上爬来爬去。 1 2 3 4 5 6 7 8 952、孩子在摆弄或收拾小玩具时会感到困难。 1 2 3 4 5 6 7 8 953、你抱起孩子的时候,他/她会搂着你的脖子,或是 1 2 3 4 5 6 7 8 9把一只手搭在你肩上。54、有时你只是想帮孩子一下,孩子的反应却像是你要 1 2 3 4 5 6 7 8 9抢他/她的玩具,或是在妨碍他/她做自己的事情。55.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或做事的方式 1 2 3 4 5 6 7 8 956、孩子会对看上去比较困难的活动容易失去兴趣,或 1 2 3 4 5 6 7 8 9是害羞。57、孩子很大胆,什么都不害怕。 1 2 3 4 5 6 7 8 958、孩子对客人的来访不注意,对自己的活动更感兴趣。1 2 3 4 5 6 7 8 959、当孩子完成一项活动后,他/她自己会找到另外一件 1 2 3 4 5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