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毕业论文_第4页
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软件园服务管理系统 企业服务部、培训部子系统 Software Park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Corporation Service and Training Department Subsystem姓 名: 学 号:学 院:软件学院系:软件工程专 业:软件工程年 级:指导教师: 教授 年 月 59摘要软件园管理服务系统紧紧围绕着某市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 ,建成一套信息门类齐全,宏观调控与微观服务相配套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宏观上为公司领导层提供生产运行、经营活动的综合信息,提高了管理层的科学管理决策能力;微观上为公司中下层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系统的应用背景、采用技术的特征、需求分析、数据库技术、详细设计等五个方面来论述整个网络MIS系统的实现过程。MIS系统结合软件园的实际情况,注重新旧管理方式的平滑过渡,充分考虑到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人员素质、技术储备、管理水平、资金条件等条件的限制,以微软公司推出的Visual Studio 2005 .NET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调用插件Microsoft ASP.NET 2.0 Ajax Extensions 1.0,是一个基于B/S三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关键词:管理服务系统;B/S三层结构;ASP.NET AbstractHaving tightly around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Softwar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 Software Park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takes charge of many major tasks, including cultivating and promoting software enterprises, providing specific services for the city software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spee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industry in the city actively, etc. So far we have established a wide range mangement service system both in the macro-control and micro-services: in the macro level it provides integrated inform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leadership, obviously improve the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of the leadship; in the micro level it provides timely and accurat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or the staff and makes the work of the staff become more efficient and interesting. Presently, enterprises computer networks have become the main means for technology alteration and managing-level improving.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meeting track with the Infobahn, enterprises getting information by the internet will surely bring them enormous financi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nd enterprises official business work and management will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efficient, high-speed and non-paper.This article includes the system of background, the use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needs analysis, database design, and particular description of five area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S system. The MIS system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actural situation of the software park , focusing on the smooth transi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management,and fully takeing the personnel quality, technical reserves, management, financial conditions, restrictions of Softwar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into account ,using the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NET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SQL Server 2005 for background database, called plug-in Microsoft ASP.NET 2.0 Ajax Extensions 1.0, is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B / S three-tier System Architecture.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S Construction; ASP.NETContent目录目 录第一章引言11.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1.1.1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11.1.2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原则11.2项目背景21.3项目目标31.4论文结构3第二章关键技术42.1 Asp.Net平台42.1.1系统开发工具ASP.NET42.1.2 ASP.NET的特点42.1.3 ASP.NET体系结构52.1.4 CLR 通用语言运行层62.1.5 ADO.NET数据访问62.2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技术62.2.1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内容62.2.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72.2.3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72.2.4 本系统数据库管理特点92.3 Ajax技术112.3.1 Ajax简介112.3.2 Ajax原理112.3.3 ASP.NET下的Ajax技术122.4 数据导出132.5 本章小结15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163.1 B/S 架构163.1.1 B/S模式和CS模式的对比163.1.2 三层B/S模式的MIS系统设计163.2 系统开发方法183.2.1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183.2.2并行开发方法193.2.3 原型法213.2.4本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23.3 分而治之223.4 软件复用233.5 本章小结24第四章系统主要模块254.1企服部子系统264.1.1企服部子系统功能需求描述264.1.2企服部子系统数据库设计314.3.3 企业服务部子系统实现364.2培训部子系统434.2.1培训部子系统功能需求描述434.2.2培训部子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464.2.3培训部子系统功能实现方法474.3安全性设计514.4可靠性设计514.5本章小结52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35.1 总结535.2 展望54参考文献57致 谢55ContentsContentsChapter1 Introduction11.1MIS system11.1.1The concept of MIS system11.1.2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MIS system11.2Backgrand of the project21.3Main work of the dissertation31.4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3Chapter2 Key technologies42.1 A platform42.1.1 A system develop tool42.1.2 The character of 42.1.3 The structure of 52.1.4 Comment language runtime62.1.5 Data access of 62.2 Sql server relational database technology62.2.1 The content of database technology62.2.2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72.2.3 Sql serve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72.2.4 The main database character of this system92.3 Ajax Technology112.3.1 Introduction to ajax112.3.2 Principle of the ajax112.3.3 Ajax technology under 122.4 The export of database132.5 Section conclusion15 Chapter3 MIS system development policy163.1 B/S construct163.1.1 Different of B/S modeand C/S mode163.1.2 Three level B/S mode of MIS System163.2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MIS System183.2.1 Structure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183.2.2 Equally developlyment mehtod193.2.3 Antetype method213.2.4 The develop method of this MIS system223.3 Divide and rule223.4 Software reuse233.5 Section conclusion24Chapter4 Main module of this system254.1Corporation service deaprtment sub system264.1.1 Corporation service deaprtment requirement description264.1.2 Corporation service deaprtment database design314.3.3 Corporation service deaprtment implement364.2Training deaprtment sub system434.2.1 Training deaprtment requirement description434.2.2 Training deaprtment database design464.2.3 Training deaprtment implement 474.3Security design514.4Dependability design514.5Section conclusion52Chapter5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535.1 Conclusions535.2 Future work54References57Acknowledgements 55第一章 引言第一章 引言本项目是由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简化其公司办公流程和拓展业务范围而投资开发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在系统的开发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实现新旧管理方式的无缝接合。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对系统的特定化和企业方在开发前对需求的不确定化以及有限的资源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并有效地开发出一个功能全面、实用、安全、稳定、可靠并能满足企业投资期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我们反复讨论,详细研究,积极总结的重点。1.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1.1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 ,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效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已经在很多工业生产行业,如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电力等,甚至医院、政府等服务机构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1.1.2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原则1. 效益第一原则。企业的MIS系统也必须着眼于经济效益。效益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 效益可以是当前或长远的,效益还可以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2. 分步实施原则。企业MI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图一步到位会增大实施的风险。因此 要先有一个总体规划。然后分步实施逐步发展。3. 适应性原则。MIS要适应企业管理的需求,适应现代管理科学原理与方法和信息技 术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4. 创新原则。体现时代先进性,坚决的走在时代的前列。5. 整体原则。企业管理是一个合理的闭环系统。企业完整的实现计算机管理不一定必须 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实现但必须完整地设计系统的各个方面。6. 不断发展原则。为了有效发挥MIS的作用、效率,应当注意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 具有超前意识。7. 实用性原则。大而全和高精尖并不是成功MIS的衡量标准。盲目追求完善而忽视了本 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MIs。往往是没有实用性的。8. 规范化原则。企业MIS的开发,应按照现代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去组织实施。9. 可靠性原则。一个可靠的MIS要能达到预期精度要求,不管输入的数据多么复杂,只 要是在系统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都能输出可靠结果。10. 企业人员广泛参与原则。MIS开发需要企业人员自始至终地参与,不断反复的过程。1.2 项目背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软件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某市原本极为兴旺和发达的外贸产业造成致命打击,为了迅速回升GDP,抵御经济寒冬,该市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考虑,决定重点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并做出了“加快软件园建设”的决定。但目前园区的内部信息管理基本采用手工方式,主要借助于Excel和Word记录园区的管理数据,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由于信息格式的不统一和传递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管理数据在多个部门中重复输入,影响协作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例如,入园企业的费用分散产生于园区的行政部、企业服务部和技术部等多个部门,但是由于缺乏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目前财务部还不能随时了解各部门的费用产生情况,无法及时汇总,并通知入园企业缴纳各项费用。同时入园企业也缺乏渠道了解自己费用的产生情况,无法实现企业服务的透明化管理。软件园面临一个如何突破自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因为旧的产品架构、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软件园去完成它的基本使命。因此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建立一个“软件园管理服务系统”,并且逐步扩充其功能,使之成为集宣传、客户关系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虚拟园区”。为了更好地满足厦门软件生产与IC设计企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软件园信息系统必须突破陈旧的技术框架,改善可扩充性,加强专业分工协作,提高标准化程度,实现功能的高度细分和数据的高度共享。1.3 项目目标在理清了以人为本的主线,软件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也就有了五个重要的目标:1. 优化办公流程,方便员工处理日常工作。2. 规范管理,堵住漏洞。3. 替代手工和多次重复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4. 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决定,引进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充分调配和平衡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使企业在市场中全方位地充分发挥应有的能力。 以数据库、电子邮件为基础构建内部信息交换和集成平台,集成部门的数据,使信息资源化。建立工作流应用,形成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OA办公自动化。完成Intranet建设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满足信息应用系统联网运行要求。建立楼盘租用信息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服务。存储企业历年纳税额,动态地跟踪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1.4 论文结构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 阐述了MIS系统的含义以及本项目的开发背景及意义。第二章 介绍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Asp.Net 技术 、Ajax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数据导出技术。第三章 主要对项目进行总体上的分析结构设计、框架设计以及本项目的开发思想。第四章 就本人在MIS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开发任务作了详细描述。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标准和规范等,并详细介绍了企服部和培训部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以及部分实现结果。第五章 对论文所述系统的一个总结和展望,对系统开发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此次开发中不足,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第二章 关键技术第二章 关键技术开发过程中,结合用户的需求,以及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软件园本身的条件限制,经过小组讨论,我们使用了包括 A、Ajax、SQL server以及GridView数据导出等多项技术。不仅达到了用户的要求,还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反应时间,使系统更加人性化,提高用户对系统的好感度,真正的让本系统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2.1 A平台2.1.1系统开发工具AA作为新一代互联软件和服务战略,将使微软现有的软件在网络时代不仅适用于传统的个人计算机,而且能够满足呈现强劲增长的新设备的需要。到底什么是A呢?微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teveBallmer把它定义为: A代表一个集合,一个环境,一个可以作为平台支持下一代network的可编程结构。2.1.2 A的特点1. 高效率开发A提供的一个庞大而有结构清晰的类型,使得编程变得异常轻松,还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等等一系列新的特性,可以让程序员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虑如何实现客户所需要的业务逻辑上,而不是计算机的控制上为内存如何分派之类的事情头痛。A还带来了多种语言之间的无缝集成,例如一个系统同时可以采用多用编程语言来开发这些都大幅了提高的开发效率。2. 多平台特性尽管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NET应用程序还只能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但A天生就为跨平台应用做好了准备,目前微软自己的第三方开发商正在努力的工作,使A应用程序将可以运行在PDA甚至手机上。不久的将来,程序员只需要关心应用程序将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用考虑基于何种平台来开发。3. 无接触部署借助于A的反射特性,A应用程序都可以精确的描述自身。这就使得无接触部署成为可能,A应用程序无需在注册表中储存信息,只需简单的XCOPY便可正确的在用户的机器上运行,这使得企业的部署成本将会大为降低。4. 消除 DllHell同样是基于A的反射特性,每一个应用程序将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使用哪一个Dll,同一个Dll的不同版本可以彼此和平共处,从而彻底消除让我们头痛的 DllHell。5. 可信赖计算长期以来,微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垢病。但终于,比尔盖茨决定改变这种现状。在.NET中,这种安全性的考虑直接放到了代码级。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如代码访问安全、基于角色的安全、强名(Strong Name)、权限和权限集等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2.1.3 A体系结构A是分层的、模块化的,一及层次结构化的。 A framewok的每一层都是一个抽象层。其中,A语言是顶层,也是最为抽象的一层。而公共语言运行库则位于底层,它是最不抽象、最靠近本地环境的一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公共语言运行库需要与操作环境紧密合作来管理A应用程序。A被分成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责任。最后由于高层只从底层请求服务,所以A又是层次结构化的,如图2-1所示。图2-1 .NET框架体系结构152.1.4 CLR 通用语言运行层 A中的任何东西都依赖CLR。通用语言运行层(CommonLanguageRuntime,CLR)是A framewok之中任何东西的基础。 CLR定义了一套可被多种语言使用的通用语义集,CLR还提供了其他通用服务: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GB)自动释放不再被引用的受控对象如元数据 (Metadata)。2.1.5 A数据访问 A应用程序可以利用XML的灵活性和广泛接受性。由于XML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集的格式,因此可以读取XML格式的任何组件都可以处理数据。实际上,接收组件根本不必是A组件:传输组件可以只是将数据集传输给其目标,而不考虑接收组件的实现方式。目标组件可以是 VisualStodio应用程序或无论用什么工具实现的其他任何应用程序。唯一的要求是接收组件能够读取XML。作为一项工业标准,XML正是在谨记这种互操作性的情况下设计的。ADO.NET通过鼓励程序员节省有限资源来实现可缩放性。由于所有ADO.NET应用程序都使用对数据的不连接访问,因此它不会在较长持续时间内保留数据库锁或活动数据库连接.2.2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技术2.2.1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内容数据库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学正确地组织、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想数据管理技术。1. 发展数据库技术的客观要求(1) 人脑在信息识别、信息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方面能力强,而在记忆信息、快速处理方面的能力弱。(2) 计算机信息存储量大、处理速度高、传输速度快、逻辑推理严密、重复效率高、且不会疲劳。(3) 信息资源激剧增大,人类离不开信息。2. 发展数据库技术的目的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大量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处理与传递推导人类的行为,或为决策提供依据。3. 信息处理除暗示外,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表示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字符串或位串,这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通过数据库技术,使人们对信息、数据的利用和处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信息化社会。信息处理是对信息进行收集、保存、传输、加工和利用的过程,最终体现为对数据的处理。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处理是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有价值的内容,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2.2.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IBM公司 E.F.Codd在1970年发表一系列论文提出关系数据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关系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计算机软件厂商推出一系列关系型DBMS产品,并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是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在2000版本上增添了很多新功能,重点关注企业数据管理、开发人员生产力和商务智能。2.2.3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种高性能的关系型DBMS,具有强大的关系数据库创建、开发、设计及管理功能,具有从小的部门网络到企业级网络的可伸缩性,它使用Transact SQL语言来维护、实现和访问数据库。SQL Server自身有着良好的体系结构:1. SQL Server数据库体系的核心是服务器,即数据库引擎。它是真正的32位Windows NT 程序,负责处理到达的数据库请求,然后把相应的结果返回到客户端。2. SQL Server包含了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在一个或多个操作系统文件中维护, 并允许动态的增大和缩小。系统默认安装了四个系统数据库(master、tempdb、model、 msdb)和两个示例数据库(Pubs和Northwind)。四个系统数据库如下:(1) master数据库master数据库记录了SQL Server所有的服务器级系统信息、注册账户和密码以及系统设置信息,同时还记录了所有用户定义数据库的存储位置和初始化信息。(2) tempdb数据库tempdb数据库记录了所有的临时表格、临时数据和临时创建的存储过程。在tempdb数据库中存放的所有数据信息都是临时的,每当连接断开时,所有的临时表格和临时存储过程都将自动放弃。(3) model数据库model数据库是建立新数据库的模板,它包含了将复制到每个数据库中的系统表。执行创建数据库的语句时,服务器总是通过复制model数据库建立新数据库的前面部分,新数据库的后面部分被初始化成空白的数据页,以存放数据。(4) msdb数据库msdb数据库主要被SQL Server Agent用于进行复制、作业调度以及管理报警等活动。3. 每个数据库中包含多个数据库对象。这些对象包括表、视图、索引、约束、规则、缺 省、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普通用户操作时,他们通过数据库对象访问数据库,而不 是直接操作数据库文件。(1) 表:它是存储数据的主要对象。(2) 视图:SQL Server的视图是一个虚表,虽然视图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独的表,但它可以从一张或多张相关联的表中提取有用信息。(3) 索引:SQL Server的索引可用来优化SQL Server的数据库访问速度,特别是数据量很大的表,索引可以用多种方法提供数据并更加有效地检索数据,从而不需要检索整个表。(4) 约束:约束可确保SQL Server表和字段的数据完整性,一个表可以有表级的和字段级的约束。SQL Server支持五种类型的约束:主键、外键、唯一键、检查、非空。(5) 规则:规则非常类似于检查约束,因此它们都限制输入某个字段的值,然而又不像检查约束,检查约束只能检查相对简单的值,而规则可以基于条件表达式或值的列表限制数据值。(6) 缺省:当插入一个新行时,某个字段没有指定数据值,该字段将自动使用指定的缺省值。(7)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SQL Server服务器上一组预先定义并编译好的SQL语句,它可以接受参数、返回状态值和参数值,并且可以嵌套调用。使用存储过程能够改变SQL语句的性能,提高执行效率;另外,存储过程执行的时候不必再次进行编译,从而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8) 触发器: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与表紧密相连,可以看作是表定义的一部分。当用户修改指定表或视图中的数据时,触发器将会自动执行。触发器基于一个表创建,但是可以针对多个表进行操作。系统服务器端采用Mie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系统,Mierosoft SQL Server2005是微软公司基于Mierosoft SQL Server:2000的基础上构建的Mierosoft SQL server2005以全新集成商业智能工具提供企业级的数据管理;以强大的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更可靠的存储功能,构建、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结合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等实用程序,极大地增强了数据库的应用能力;增强了权限和角色管理,可以把不同用户按级别进行管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强大而熟悉数据库工具,减少再多平台上创建、配置、管理、使用企业数据的难度,以及降低了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通过全新的功能集、全面系统的集成,以及任务自动化管理能力,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2.2.4 本系统数据库管理特点1.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原则(1) 一致性原则对信息进行统一,协调好各数据源,做到“数出一门”,“算法统一”和“度量一致”,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 完整性原则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要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是向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对输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要有审核和约束机制。(3) 安全性原则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防止非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或合法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4) 可伸缩性原则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移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伸缩性和适度冗余。(5) 规范化数据库的设计应遵循规范化理论,规范化程度过低的关系,可能会存在插入、删除异常,修改复杂,数据冗余等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或合并(规范化),转换成高级范式。2.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约定数据库重在设计,其次才开发。本数据库(XMSPMS)设计的依据是数据库三范式原则:第一范式:一个不包含重复列的表为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如果一个表归于第一范式且只包含依赖于主键的列,则为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如果一个表归于第二范式且只包含那些非传递性地依赖于主键的列,则为第三范式。为了使数据库设计更加规范化,现约定命名规则如下: (1) 数据库表根据表所属的模块,命名方式为:数据库表名 =模块缩写 + “_” +表含义的英文单词或其缩写。其中模块的缩写首字母大写,不超过四个英文字母,表缩写是表含义的英文单词,其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为大写。例如:企业服务部模块的表前缀都为“CS_”,公用表(员工)的表名为“Comm_”。(2) 表字段概念模型中,XMSPMS中为每个字段定义唯一的缩写,长度为4-8个字符。字段名 =表缩写+ “_” +字段含义的英文单词或其缩写。例如员工姓名在员工表里,则其命名为“Emp_name”。(3) 索引索引名 = idx + “_” + 表缩写 + 相关字段/索引含义。(4) 关联关联指数据库表之间的外键关系。关联名 = rl + “_” + 主表缩写 + 从表缩写。(5)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名 = proc + “_” + 存储过程含义。2.3 Ajax技术2.3.1 Ajax简介Ajax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它在1998年前后开始得到应用,第一个使用Ajax技术允许客户端脚本向服务器段发送HTTP请求的组件由Outlook Web Access小组完成,此组件后来成为了Internet Explorer 4.0的一部分。但是,直到2005年2月才因Jesse Jame Garrett的提出在Web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实际上,Ajax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许多技术的集合,包括:1. 使用DOM事项动态显示和交互;2. 基于XHTML和CSS标准化呈现;3. 使用XMLHttpRequest进行异步数据读取;4. 使用JavaScript绑定和处理所有数据4。其中:XMLHttpRequest,DOM和JavaScript三个技术是Ajax的核心技术5。2.3.2 Ajax原理Ajax使浏览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自然的浏览体验。在Ajax之前,Web站点强制用户进入提交/等待/重新显示范例,用户的动作总是与服务器的“思考时间”同步。与传统的Web应用开发模式相比,Ajax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了中间层-Ajax引擎,使用户操作和服务器相应异步化,这样并不是所有操作都由服务器来处理,比如一些数据验证之类的操作就直接由Ajax引擎来处理,只有确定的需要与服务器交互的才通过Ajax引擎交由服务器处理,从而使用户从请求/响应的循环中解脱出来。借助于Ajax,可以在用户单击按钮时,使用JavaScript和DHTML立即更新UI,并向服务器发出异步请求,以执行更新或查询数据库。当请求返回时,就可以使用JavaScript和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来相应地更新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而不是刷新整个页面。最重要的是,用户甚至不知道浏览器正在与服务器通信:Web站点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以下是传统的Web应用模式(图2-2)和基于Ajax引擎的应用模式(图2-3): 图2-2 传统的Web应用模式 图2-3 基于Ajax引擎的应用模式但是,Ajax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工具,在什么场合都可以使用,它只有在适用它的范围和场合才能改善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6。比如:数据验证、按需取数据、自动更新页面等。2.3.3 ASP.NET下的Ajax技术ASP.NET是微软.Net战略在Web开发方面的具体实现。它继承了ASP的简单性和易用性,同时克服了ASP程序结构化较差,难于阅读和理解的缺点。特别是服务器端控件和事件驱动模式的引入,使得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更接近于过去桌面程序的开发。在各种各样介绍ASP.NET的文章和书籍中,都把重点放在了服务器控件和.Net Framework SDK上,因为这是ASP.NET中最新和最具革命性的改进;与此相反,在过去的Web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客户端脚步JavaScript则鲜有提及,似乎有了服务器端程序,已经不需要客户端脚本了。但是,服务器端的程序毕竟需要一次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交互,对于ASP.NET来说,就是一次页面的提交,需要来回传送大量的数据,而很多工作,比如数据验证等,完全可以用JavaScript实现。而在ASP.NET应用中加入Ajax技术,客户端就可以在不进行页面提交的情况下获得像数据访问等强大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带宽、减少服务器处理重复数据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Web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7。综上所述,使用Ajax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本次开发的基于.NET平台、B/S架构、在客户端页面有大量数据类型验证和删除确认等需求的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为自然的浏览体验。2.4数据导出在开发过程中,企业方要求将所有网页上显示的查询结果数据都导出到外部Excel文件中。将ASP.Net中的数据导出到Excel文件有几种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客户端进行操作,使用Script脚步调用本地Excel对象,将数据直接插入到Excel中。第二类是在Web服务器端进行操作,包括以下3种方式:1. ADO.Net方式采用ADO.Net将数据插入到服务器端的Excel文件中,供客户端下载;2. DataGrid方式把数据写入DataGrid中,将此DataGrid写入一个HTML字符中,然后,将此字符串发送到客户端,指定为Excel格式供用户下载;3. CSV方式将数据导出到CSV格式字符串中,然后,将此字符串发送到客户端,指定为Excel格式供用户下载9。我们在开发的时候采用了第二类第2种方法,大体步骤为:1. 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绑定到GridView;2. 在Button中加入事件响应,把GridView中的数据导出到Excel中;3. 重写一个空的VerifyRenderingInServerForm方法,否则在点击按钮后会报错;4. 若DataGrid中有按钮列,则在导出前应先将其隐藏;5. 若DataGrid有分页,而又要打印所有数据的话就应先取消分页,在文件中加入代码 EnableEventValidation = false即可10。企业服务部数据导出页面如图2-4所示。图2-4 企业服务部数据导出页面数据导出到Excel后结果如图2-5所示。图2-5 数据导出到Excel结果截图2.5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ASP.Net 技术、Ajax技术和SQL Server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原理在程序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技术以及本项目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特点,还有在.Net开发中如何将网页中的GridView导出到本地Excel文件的技术。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系统的开发随着技术的演变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信息系统完成了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向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重大演变,技术的革新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多角色、多部门的应用需求。同时由于甲方对需求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几个不同开发方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决定采取原型法进行开发。为了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有正确的开发策略和方法理论来指导其整个过程,更需要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开发工作。3.1 B/S 架构3.1.1 B/S模式和CS模式的对比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而本项目是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其核心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BS架构比起CS架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M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操作环境,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操作MIS系统,这其中的优劣差别是不言而喻的。基于Internet上的MIS系统是对传统MIS系统概念上的扩展,它不仅可以用于高层决策,而且可以用于进行普通的商务管理。通过用户的具名登录(或匿名登录),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可以实现在远端对系统的浏览、查询、控制和审阅。这是由于B/S架构优越的性能,使得软件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园区管理成为可能。3.1.2 三层B/S模式的MIS系统设计1.MIS系统的表示层设计表示层是指处在浏览器中的部分,是MIS系统与操作管理人员直接打交道的部分,是为处于Intranet/Internet上的用户提供访问服务的。它相当于传统C/S模式下系统的客户端程序,在B/S模式下,所有这些客户端程序都变成了基于Html的浏览页面,通过页面对数据进行查询、修改或增删。浏览器中基于Html的页面分为静态页面与动态页面两种。在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中,有一些功能所需要的信息是不需经常变更的,这些信息相对于实时信息属于“静态”的,例如介绍信息等。这些页面采用传统的纯Html进行设计,用典型的B/S访问方式进行访问,即浏览器根据用户所选择的服务内容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Web服务器调出静态Html页面传送给浏览器以响应浏览请求。动态页面是指那些每次浏览都可能有变化的页面,例如每分钟、每小时或每日的负荷数据等。实现了一些需要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功能,如实时数据查询、实时图片显示等。软件园管理信息Aggfa评估集成和利用系统中,采用Ajax技术,当在某个空格中输入信息,不需要点击Button,Web服务器调用相应的程序或脚本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或进行相应计算处理后生成动态Html页面,并将动态Html文档回传给浏览器。为客户提供信息提示。1. MIS系统的功能层设计功能层主要是指运行于Web服务器的部分,它不具有人机交互的界面,只进行前台请求的后台处理,例如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数据运算或实时数据广播等。功能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对系统的各种请求进行调度与处理。各功能模块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服务器上,运行时对应每一客户在内存中生成一个副本。功能层的设计可以采用CGI、JSP、Servlet、ASP、PHP等技术,它们都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各自具有很强的数据库访问功能。 在本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中,使用JSP编写功能实现页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封装。功能层调用数据库操作对象的相应功能,数据库操作对象通过专用数据库的ODBC驱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将结果返回至功能层。2. MIS系统的数据服务层设计在三层B/S结构模型中,数据服务层位于系统的后台,应用系统可以通过企业逻辑层中的相关技术,如ODBC、OLE DB、ADO等对它进行访问。在本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SQLServer2005来实现。其主要功能包括:(1) 维护数据库中数据间的关系。(2) 确保数据存储正确,定义数据间关系的规则未被违反。(3) 在系统崩溃的情况下,按照已知的一致性程度恢复所有数据。组织数据库数据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关系数据库是最为高效的一种,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数学集合理论在如何高效组织数据这一问题上的应用。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收集在表中,表集中描述了对企业有重要意义的某类对象。三层B/S结构如图 3-1所示。 图3-1 B/S三层体系结构3.2 系统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方法(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SDM)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软件开发方法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目前主要有三种软件开发方法:3.2.1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Structur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SSA&D)是60年代西方工业发展国家总结了系统开发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是从计算机程序结构设计而来,其对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开发看作工程项目,按部就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作。一个工程项目经过用户请求、可行性分析、立项批准、设计、施工,最后交付用户使用。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严密的,它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在系统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