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3#桥桥柱系梁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3#桥桥柱系梁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3#桥桥柱系梁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3#桥桥柱系梁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3#桥桥柱系梁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核心区道路投资建设维护项目 3#桥桥柱系梁平台施工方案目 录1 编制说明31.1 编制依据31.2 编制原则32. 工程概况42.1 道路工程概述42.2 自然条件42.3 场地现状52.4工程范围62.5主要技术标准73 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83.1 组织机构83.2施工计划安排93.3主要工程量114 施工流程及方法114.1 施工步骤114.2 围堰砌筑114.3 修筑便道124.4 修筑平台124.5 基槽开挖124.6 桥柱系梁施工154.7 拆除围堰等,并且恢复河道154.8 堤防恢复155. 进度保证措施165.1 质量保证体系165.2 进度保证措施165.3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176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96.1 本工程的安全目标196.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196.3 施工安全管理保证、预防措施206.4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206.5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206.6 现场用电安全管理217. 施工期间防汛应急预案227.1防汛领导小组227.2 防汛领导小组职责227.3 保障措施22 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有效的施工图、设计交底、会审纪要及设计变更文件 。1.1.2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1.1.3与工程有关的现行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法规、标准、图集。(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2011)(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 166-201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B60-2015)(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B61-2005)(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B62-2004)(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J F50-2011)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B63-2007)(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T D81-2006)(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G/T B07-01-2006)(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CJJ2-2008)(12)其他有关的标准与规范1.1.4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1.2 编制原则1.2.1 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的原则。1.2.2 遵循设计和质量评定要求,正确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优良。1.2.3 坚持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原则,确保产品使业主满意。1.2.4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本单位的能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1.2.5 充分发挥机械化、专业化施工企业优势的原则。2. 工程概况 2.1 道路工程概述新城大道(站前大道庆洪路)新建工程位于黄石大冶湖生态新区,新城大道西起站前大道,东至庆洪路,道路全长7616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62m。根据道路总体方案及水系规划,新城大道需设置四座桥梁:其中新城大道1号桥、新城大道2号桥跨越规划水系,新城大道3号桥跨越现状河道兴隆咀港,新城大道4号桥跨越现状河道后背港。本次设计包含新城3号、4号共两座桥梁。规划河道的具体设计工作及兴隆咀港的河堤、河道加固工程,不在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由业主另行委托。二标段工程西起圣明路西侧,东至庆洪路,道路桩号K3+479K7+616,长约4.137km,道路标准段红线宽62m。待建新城大道3#桥跨越现状河道兴隆咀港,采用3*21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起桥桩号K4+837,终桥桩号K4+900,路线与河道斜交角度为100。桥梁分幅设置,左幅宽28m,右幅宽31.5m。Pm02左右幅、Pm03右幅桩基位于河道内,Pm03左幅桩基位于现状东堤,系梁施工时需进行基坑开挖,并在河道内做设置围堰、施工平台和临时排水管。2.2 自然条件2.2.1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及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工程区域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0C。年平均降水量1400mm。最大风力5-6级。空气质量符台GB3095-32标准。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河流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拟建工程位于于黄石市大冶湖北岸规划范围内,线路所经地带主要为河流冲积地貌,地势相对较低,地形起伏较小,高程多在12m32m之间,山坡坡角一般15 0 -25 0。沿线为荒地、苗木、农田、池塘、民宅、施工地等。2.2.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地表水主要分布于沿线河道、水塘、沟渠及农田、低洼地。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人工补给,受气候及人工活动影响明显,对工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在暴雨季节进行路基施工。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分为上层滞水、承压水和岩层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素填土、耕土及粉质黏土层中,其分布不连续、水量较小。承压水赋存于l粉土夹粉砂、2中砂夹砾石中,主要受区域侧向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异。勘探期间在部分钻孔内测得地下水埋深0.4ml.2m,标高30.68m12.69m。岩层裂隙水赋存于基岩中,其补给条件主要受岩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地质构造控制和影响,其水量一般较小,对道路施工不构成影响。拟建场地施工时除低洼地段需采取措施对地下水进行疏排外,其对道路施工不构成大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对本路段路基的影响较小,场地她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者水量均较小,但应完善地表排水系统,保证雨季地表(降雨)的畅通,避免地表水积水影响道路正常使用。2.3 场地现状 待建新城大道3号桥是三跨桥,桥两端桥柱在原有河堤上,中间两排桥柱在河床中河堤坡脚线处。中间两排桥柱系梁标高低于河床标高。由于河堤标高19.720.3m,河中水面标高16.13米,河床水底标高14.78米。按照相关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只有切断河水才能进行系梁施工。现场照片:2.4工程范围 施工范围包括(1) 围堰、下河道便道的修筑;(2) 桥桩系梁施工平台的填筑和系梁基坑开挖(3) 围堰拆除,并且恢复河道。具体位置图:2.5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设计车速:60km/h。(3)桥梁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裁:根据规范取值。(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5)桥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6)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7)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O.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度,抗震设计方法为C类。(8)环境类别:I类。桥面防水等级:I级。(9)设计水位:新城大道3号桥跨越现状河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9.672m。(10)3号桥桥梁宽度:2.5m(人行道)+4.5m (非机动车道)+2.0m(侧分带)+l8.5(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3.0m(中分带(远期预留BRT用地)+0.5m(防撞护栏)+22.0m(机动车道)+2.0m(侧分带)+4.5m(非机动车道)+2. 5m(人行道)=72.5m3 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3.1 组织机构3.1.1项目部组织机构 3.1.2 现场管理人员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技术负责人1负责全段施工2施工员2负责桥梁工程3测量人员2负责全段测量4挖掘机司机15起重机司机16洒水车司机17钢筋工108模板工109混凝土工103.1.3机械配备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 注1挖掘机PC2201m3/斗12起重机25T2台13钢筋弯曲机14发电机300KVA215水泵6寸46洒水车CA-105000L17空压机18混凝土泵车19插入式振捣器ZX50410电焊机DN3-150211人工打夯机DN3-150212水准仪拓普康213全站仪GTS102N13.2施工计划安排3.2.1施工进度编制原则(1)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堤下,尽量缩短工期,对控制工程总工期或强度较大的工程和关键项目作重点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施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2)各项施工程序前后兼顾、合理衔接,使施工相互干扰少,施工资源使用相对均衡。(3)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平均机械生产指标,并留适当余地。(4)在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工期要求的前堤下,充分节省投资,发挥投资效益。3.2.2质量、安全目标1)质量工作构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做好质量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其次是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最后是落实质量达标奖惩条例;要求施工管理三级层面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序实施,在材料供应、工序交接检验、三检制、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各环节上杜绝质量事故。2)安全工作构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首先是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其次是制定安全教育计划,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最后是落实安全达标奖惩条例;要求施工管理三级层面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程序实施,在防机械打击、沟槽垮塌、电气设备漏电、物资装卸、防护设施不全等环节上杜绝安全事故。3)管理目标按确定的合理的工程造价实施项目成本管理。双方签定合同,遵照合同的规定,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确保工程造价得以有效地控制,使国家有限的建设资金,在本工程中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3.2.3施工时间安排序号项目开工时间完成时间备 注1筑围堰、平台10月5日10月15日 含抽水、清浮泥2系梁基坑开挖10月8日10月25日3系梁、桥柱施工10月15日11月14日4拆除围堰、平台11月15日11月20日5河堤恢复11月21日11月25日 3.3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围堰填筑清浮泥m3(31+52)90.6=448.22石渣m3(31+52)6.51=539.53风化岩m3(31+52)6.53.5=1888.254便道施工河堤土方挖运m3993.5=283.55破挖原堤顶砼路面m3960.3=16.26开山石渣m36091=5407平台抽排水m8041.51.35=44288浮泥清运m38041.50.6=1989填筑风化岩m38041.52=664010系梁基坑基坑挖运m3305.32.53=1192.5305.31(8+3)/2=876.1511基坑回填m383012DE600钢筋砼管m9013原堤石砌挡水墙m3422.811=118.0214堤防恢复按照堤防要求施工具体工程量以实际发生工程量为准。4 施工流程及方法4.1 施工步骤(1)砌筑围堰、排围堰内的水;(2)修筑便道、挖运浮泥;(3)填筑、整平施工平台;(4)桥柱系梁施工;(5)拆除围堰等,并且恢复河道。4.2 围堰砌筑4.1.1 施工前,必须复核起点、终点及桥桩的位置、断面、高程,若与设计有出入或出入较大,及时会同各方处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1.2 在离桥桩10m处的河道上下游砌筑围堰切断流水。(1) 先用自卸汽车把石渣等运至河堤边,再用挖掘机转运石渣至河中,并从河东堤向西堤填筑,使其切断主要流水;(2) 为保证围堰堰体稳定、安全。围堰底部填筑不少于1m的开山石渣作为基础,围堰顶宽为2m,堰外边坡1:1,堰内边坡1:0.5,迎水面侧填补宽度0.6m的石子(1-3cm)填隙,进行护壁,并加铺1.4m宽粘土,形成复合防水层。采用挖掘机对填料压实,保证围堰的稳定(如下图)。(3) 围堰修筑完成后,用11KW水泵抽排围堰内的水;4.3 修筑便道、挖运浮泥(1) 待围堰内河水排完后,在桥右幅外侧修筑一条从东河堤到河内的施工便道,修便道前先破除河堤9米长6米宽0.3米厚的原堤面砼路面,再挖除9米长9米宽3.5米厚的土堤。(2) 便道长60米,路面宽9米,厚1米,用开山石渣进行填筑。(3) 对影响系梁施工范围内的浮泥进行清除、外运。4.4 修筑平台(1)浮泥清理完成后,用风化岩回填、整平修筑成系梁、墩柱施工平台。(2)为保证河道内水流通畅,修筑施工平台的同时,在上下游围堰之间埋设一排6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做为河道临时排水管。(3)开挖管道沟槽时,主要采用挖掘机作业挖至沟槽预设标高,排水管顺水流方向坡度不小于0.1%。4.5 基槽开挖4.5.1 系梁基坑平面位置3号桥Pm02左右幅、Pm03右幅桩基位于河道内,Pm03左幅桩基位于现状东堤,系梁基坑区域如图所示:4.5.2 Pm03左幅系梁基坑开挖(1) 开挖沟槽时,主要采用挖掘机作业,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应保留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的原状土,不得扰动基面,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2) 开挖过程中控制中线测量,以免挖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 现状堤防迎水面采用圬工结构防护,基坑开挖前需先对该段圬工结构予以拆除,再进行基坑开挖。(4)现状堤防顶面标高为19.1m,系梁垫层底设计标高为14.4m。系梁施工时需要对基坑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为4.7m。为满足系梁施工需要,保证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坡比为1:1。挖除土方除预留系梁基坑回填部分在附近找一处空闲场地临时堆放外,其他均进行弃土外运。系梁基坑开挖断面如图所示:4.5.3 Pm02左右幅、Pm03右幅系梁基坑开挖系梁基坑开挖断面如图所示:4.6 桥柱系梁施工 按照系梁施工要求进行施工。4.7 拆除围堰等,并且恢复河道(1) 墩柱和盖梁全部施工完成后,拆除脚手架等。(2) 清理河道内填筑的施工平台。先用挖掘机把砌筑平台的土石挖至河堤上,再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3) 拆除河道内上下游围堰间的临时排水管,然后依次将河道下游及上游的围堰进行挖出转运至弃土场,并按要求恢复河道原状。4.8 堤防恢复由于pm02、pm03桩基开挖造成堤防破损,我部将按照堤防设计图纸要求恢复破损段落,并按照堤防填土要求填筑缺失土方到原状标高,施工质量满足堤防设计及规范要求,堤防恢复施工时上报双方监理共同验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双方认可后办理移交手续。5. 进度保证措施5.1 质量保证体系5.2 进度保证措施5.2.1 采用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工期的实现在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施工强度分析,经监理批准后编制月份专项进度计划和周进度,每天根据周进度的安排布置生产任务,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载,确认是否符合进度要求,发现偏差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5.2.2 保证各项资源的充足供应(1)施工人员充足,保证满足施工的需要。(2)周转材料、施工机械的配备确保施工需要。根据施工机械、周转材料计划的要求,及时组织进场。(3)投入足够的流动资金,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5.2.3 选调优秀的管理人员项目部选调优秀管理人员对本工程进行样板式的施工组织,对该工程施工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职能。5.2.4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1)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2)采用汽车吊吊装模板、钢筋等材料,迅速转移物料。(3)钢筋连接采用双面焊接。(4)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时间,避免混凝土在严寒、高温季节浇筑。同时认真作好混凝土的级配试验研究,优化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5.2.5 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进行文明施工建立本工程有效的管理体系,严格按质量标准、安全规定、文明施工细则,进行施工、运行、管理,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优良、施工安全。杜绝返工、误工现象,确保工程工期的实现。5.2.6 做好渡汛计划安排,确保汛期渡汛安全做好渡汛计划安排,加强水文预报工作,确保汛期渡汛安全。对不同施工期的各个阶段,如混凝土浇筑、基坑开挖等,均事先编制详尽的施工方案,经审核批准后,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5.2.7 设立施工工期进度奖与工期保证金制度设立施工工期进度奖与工期保证金制度。层层分解到各个施工进度控制点,然后再分解到各个作业、工种、班组,以每日生产计划任务书为依据。根据每周生产进度计划进行考核,完成生产计划班组给予奖励,完不成计划承担工期保证金,并且安排其它班组参加,确保当月生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5.3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按预定的工期完成。在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制定计划、跟踪计划和分析计划,并且按照下面的管理过程进行管理。(1)确定进度管理的目标以实现监理批准的工期目标为最终目标。对进度控制总目标应进行分解。(2)编制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考虑:所能得到的资源(包括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和相关的资源分配,任务的工程量和估计完成的工期,以及各任务的工艺关系、搭接关系因素综合确定。(3)进度计划执行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于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工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参见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编制年、季、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实现。年、季、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逐级落实,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下列工作: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在进度控制中,确保资源供应进度计划的实现。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当发现资源供应出现中断、供应数量不足或供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由于工程变更引起资源需求的数量变更和品种变化时,及时调整资源供应计划。(4)进度的检查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检查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记录进行。施工进度计划检查采取日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下列内容:实际完成和累计完成工程量;实际参加施工的人力、机械数量及生产效率;窝工人数、窝工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进度偏差情况;进度管理情况;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实施检查后,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包括下列内容: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实际施工进度图、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调整意见。(5)进度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的调整必须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包括下列内容: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6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6.1 本工程的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责任事故;无火灾事故,减少火灾事故苗头;无倒塌事故;年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内,文明施工目标为创建文明施工工地。6.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组建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并由一名项目副经理担任安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日常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施工队队长组成。安全保证体系见图,项目安全组织。6.3 施工安全管理保证、预防措施6.3.1工程开工前,详细核对设计文件,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6.3.2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于从事电气、起重、登高架设作业、焊接、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3.3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应组织一支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伍。6.3.4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温、风、雨、暴和汛情等预报,做好防范工作。6.3.5操作人员上岗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保证处于完好状态。6.3.6下挖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电缆、管道等)的埋置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有危险品及其它可疑物品时,立即停止下挖,报请有关部门处理。6.3.7重要的安全设施严格执行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6.4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6.4.1施工现场的布置以有利于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具备文明生产、文明施工的条件为目的。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选在水文、地质良好的地段。6.4.2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发电机等均设在干燥地基上,并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震的要求。6.4.3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6.4.4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较为空旷的地点。污染严重的工程场所应配有防污染的设施。6.5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6.5.1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6.5.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6.5.3驾驶室或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6.5.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6.6 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止误触带电体、防止漏电、实行安全电压三项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内电线与其所经过的建筑物或工作地点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加大电线的安全系数。现场架空线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5m,跨越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施工现场内不用裸线。每台电气设备设开关和熔断器保险,实施一机一闸,严禁一闸多机,各种电气设备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凡是移动式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均在配电箱内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对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之懂得电焊安全基本知识。电焊钳设有可靠的绝缘,不准使用无绝缘的简易焊钳或绝缘把损坏的焊钳。施工中若有人触电,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应立即切断开电源。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在施工现场专用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