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总则2二、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21、国家法律、法规22、地方政府法规2三、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概况32、本工程存在的危险事故的预防措施33、危险事故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措施7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8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架构与职责82、应急处理组织机构9五、应急资源121、应急设备122、应急设施物资12六、应急救援行动程序131、事故发生区域132、应急指挥中心143、应急级别划分14七、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161、汇报程序17八、应急处理程序18九、保护措施程序191、人员、财产保护192、事故现场保护19十、事故后的恢复程序19十一、培训和演练20十二、应急救援预案经费开支21十三、奖惩21一、总则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应急预案、国务院302号令、国务院344号令、373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应急预案。说明本项目工程部应急救援组织具有资源和运作的方法,以处理本工程项目及所属机构、物业、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实施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险,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二、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版)职业病防治法(2011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地方政府法规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2014版)清远市安全生产监察条例(2000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GBJ08-903-2003)三、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概况 清远市时代倾城第七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清城小学)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环城大道南侧,笔架河东侧,大学西路北侧,东侧与御峰路(枫江路)毗邻。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883.81,其中规划占地面积为29164.62,保留绿地12622.23;总建筑面积为13606.20,综合容积率为0.44,绿地率达35%。其中的建筑物有:4栋4层教学楼(高度约15.35M),1栋4层综合楼(高度约15.35M),1栋3层行政楼(高度约11.76M),1个1层体育馆(高度约12.0M)。工程名称清远时代倾城(七期)工程地点清远市御峰路(枫江路)与大学西路交会处北侧建设单位清远市荣景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监理单位广东粤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质量监督部门清远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总承包单位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本工程存在的危险事故的预防措施1)起重吊装伤害事故预防措施:起重设备必须经相关部门检测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设备操作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后成绩合格并持有有效特种作业的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遵守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标志,设专人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雨,大雾,下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2)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上岗前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安全防护用具,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所有高处作业人员要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醒目的张挂于现场各相应部位,各洞口,临边的防护及时防护到位;严禁穿硬塑胶底等易滑鞋,高跟鞋等,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雨,大雾,下雪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作业。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根据安全用电“装的安全,拆的彻底,用的正确,修的及时”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产中用电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并持有有效的特种操作证上岗;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其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现场电工必须做好日常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人不能随意私自搭接用电线路,确实需要的应通知电工来完成。4)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施工现场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防火领导小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施工过程中需要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才可动火,动火后要进行检查验收;严格吸烟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设立吸烟区,配置相应设施,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存放并严格控制存放数量;易燃杂物要及时清理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放在施工现场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施工现场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计临时消防供水系统并安排专人检查,维护,以便随时能正常使用。5)中毒与窒息事故预防措施:在密闭环境下作业以及存储油漆等有毒化学品的仓库内作业时,都必须安装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控制好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不能随意乱堆乱放以避免工作人员在无保护状态下直接接触造成中毒后果;对于特殊有毒作业,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及时调整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配置防毒卫生器具;针对工作人员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有职业禁忌症者,坚持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工人健康受损情况并及时处理,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6)模板坍塌事故预防措施:现场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交底,严格按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工作过程中应做好自检,工序交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以控制;模板装拆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严禁任意变动,采用高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必须有施工设计计算书;在高处且结构复杂装拆模板,应设警示牌标识,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并设专人监护,防止伤及他人;安装上层楼板的支撑系统时,下层楼板砼的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才能上料具,支模系统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斜;模板搭设,拆除和砼建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监护;模板拆除前必须有砼强度检测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和模板拆除工作,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防止坠下伤人,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保持出入口畅通,严禁阻塞通道。7)外脚手架(落地式)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脚手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制度考核合格的持证专业架子工;搭设脚手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上料平台应有荷载限值标志,严禁超载使用。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道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当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雾,下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作业,严禁随意拆除脚手架的任何杆件,扣件。8)机械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特种作业操作人员需体检合格,同时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要遵守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机械使用与保养的有关规定,保持机械性能的完好,在工作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按机械出厂说明书上规定正确操作机械,严禁超负荷作业。机械不能带病运转,如果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先关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各类机械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压力表是否正常,密闭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9)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作业前针对物体打击事故频发的部位,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帽,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上下;每天班后对临边处各种散料,工具进行清理放好,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的材料要能防高空坠落物的穿透;施工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进行抛递,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置在临边及洞口附近且不能妨碍通行;高空吊运物料时散料,短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高空拆除作业时,对拆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摆放或向下丢弃。3、危险事故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措施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让其平卧,少动并采取保暖措施,通畅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创伤性出血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出现颅脑损伤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止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咽喉阻塞;遇手足骨折伤者时,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需要移动时要用“颈托”围住颈部再将伤者平卧放在担架上。出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担架上,以免受伤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实施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项目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特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架构与职责当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要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管理人员立即报告救援小组组长,救援小组组长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救援小组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要求公司及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帮助,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与项目部员工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并积极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指定专人维持秩序,指定专人指挥交通及保护事故现场。现场的安全防护救援组人员根据事故基本情况,立即带备用急救药箱(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和担架前往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范围并实施保护与管制。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以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对事故情况向公司及有关部门以书面形式进行报告。公司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出事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实施应急救援抢险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图组长:陈德鹏副组长:吴景明组员:刘正科,叶建大,高振,谢昌贵,杨有成,王小峰,罗建平,李俊明,罗从迪,陈盛,文焕威,刘康贵,郭勇,郭鑫,卢红志,林有华 2、应急处理组织机构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理保卫组。应急处理工作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有效的救援,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拨打有关电话,接应公司或其他救援机构的支援人员。当事故发生后,立即疏散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发现有伤员,要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护。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突击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反应指挥部反应救援工作小组联络调度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理保卫组1)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组员:吴景明,刘正科,叶建大,王小峰,职 责:负责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协调。2)应急处理技术小组组员:卢红志,陈嘉裕,谢昌贵 职 责: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理,从技术方面提供处理意见。3)应急处理监测小组组员:罗建平,杨有成,罗从迪职 责: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监测工作4)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组员:刘康贵,郭勇职 责: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物资设备供应。5)应急处理保卫小组组员: 郭鑫,陈盛职 责:负责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6)应急处理突击队队员: 郭勇,文焕威职 责:担负施工现场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7)义务消防队队 员:林华有,李俊明 职 责:负责可能出现的初起火灾的扑救说明: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中相关人员如发生变动,由变动后重新担任此岗位的人员担任,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负责。救援小组成员联系方式:(注:下列人员将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信号畅通)姓 名联系方式姓 名联系方式陈德鹏137 2711 2690罗建平186 6498 8769吴景明134 135 32077刘康贵137 2711 2690刘正科137 2697 3080郭 鑫139 2666 5716卢红志185 7630 1377郭 勇138 2493 0086叶建大183 1865 8128林华有158 1233 2286王小峰156 2279 8413文焕威185 6908 1369杨有成139 2324 8172陈 盛130 5958 7476谢昌贵134 3197 0544李俊明155 2132 3678五、应急资源1、应急设备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指挥车辆1平时项目部用车、出现险情时专用2灭火器若干按规定配备,出现险情时全部投入3对讲机20救援指挥与救援人员沟通4砂袋若干出现险情时、优先调用一切资源5担架1用于受伤人员转移出危险区域6绝缘手套6出现用电险情配用7电工绝缘钳28安全救援带5悬空或高空救援时安全保障用品9送风抽风设备2密闭环境下救援使用10医用药箱1药品及使用:药品使用伤情创可贴小创伤出血万花油烧烫伤碘酊(2%)局部消毒红药水清毒止血棉垫,绷带外伤出血紫药水消毒防腐清凉油驱暑醒脑2、应急设施物资日常配备应可充电工作灯、防爆电筒、危险区域隔离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安全绳、气体测试仪器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现场应急物资根据施工进度需要,与相关单位签订救援物资的供应,应无条件满足抢险救援。应急物资、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由项目部负责,确保应急设备和设施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使用。六、应急救援行动程序应急救援行动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一旦事故发生时,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和最小范围。特别关注的事情: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A、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1、事故发生区域事故现场、现场负责人或安全主管人员应采取以下行动:1)掌握情况。不论现场何种局面,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还在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伴随;现场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2)报告与通报。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明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3)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展。同时,因本单位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懂得抢险方法,必须组织尽早抢救和抢险。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职工,投入先期抢险,包括:抢救受伤害人员和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2、应急指挥中心1)值班人员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时限;根据情况的危害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总指挥提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与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总指挥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3、应急级别划分应急级别划分为三级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应急行动流程图应急状态宣布事故发生被人员发现通知报警中心事故评价通知外部机构应急响应开始紧急事故联络表序号姓 名性 别岗位职务电 话1陈德鹏男项目经理137 2711 26902刘正科男项目总工137 2697 30804罗建平男安全主任186 6498 87695卢红志男专职安全员183 1865 8906上述所列人员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保持联络畅通,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七、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紧急事故对外联络表单 位地址电话清远市消防局清远市新城区凤鸣路5119清远市中医院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120清远市公安局清远市新城区连江路110110监理公司驻现场办公总监)建设单位驻现场办公警救助电话须知说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和已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地方时随时电话联系。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通完电话后派出人员在现场外等候接应,同时清除现场道路上的障碍,以便救护车辆及时进行救护。应急行动级别。1、汇报程序1)通告程序一旦由项目部人员、操作人员或警卫人员发现紧急情况,要立刻用电话通知信息管理人员,确定应急级别,临时担任项目应急总指挥,向项目应急总指挥、管理层和项目外机构(业主、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通报,项目总指挥接到汇报后,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映组织。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向项目外通报。在应急总指挥的知指导下,通讯联络负责人按应急预案规定行动。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员工、公众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八、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下图加强监测报告工程师报告现场监理报告业主报告有关单位及部门应急救缓领导小组开始工作出现突发事件分析原因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措施实施应急处理方案观察处理效果调整应急处理方案、措施完成应急处理实施应急处理方案恢复正常施工九、保护措施程序1、人员、财产保护组长是授权发布疏散员工指令的负责人。副组长是人身、财产保护的负责人。当事故将危及施工现场人员、财产、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由总指挥宣布实施保护程序。人员疏散:由副组长组织应急保卫组首先对受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人员查点:由生产经理指定保卫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查点。并对查点情况向组长汇报。财产疏散: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危险区进行管制:根据现场危险情况,设立警示或警告标示,只能由抢险人员进入,确保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2、事故现场保护第一步、各负责人在向安全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区域围护,确保事故现场不被破坏。第二步、安全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用警示牌和警示带进行进一步围护,确保事故现场不被破坏。第三步、安全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围护后拍照、摄像、取证。十、事故后的恢复程序1、组长是决定事故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2、事故现场由保安人员执勤,事故现场的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