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1.ppt_第1页
电子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1.ppt_第2页
电子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1.ppt_第3页
电子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1.ppt_第4页
电子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Date1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页 v第1章 计算机基础及常见故障排查 v第2章 操作系统 v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v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 v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v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v第7章 网页设计Dreamweaver v第8章 数据库概述 v第9章 常用工具软件 教学内容 Date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页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1 课程 教材 课程 计划 理论:40学时 实验:40学时 考核:平时20%,实验30%, 期末考试50% Date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4页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 本章内容 1.1 计算机的发展 1.3 计算机基本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 1.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4计算机的常见数据与编码 1.5 计算机病毒及其分类 Date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5页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各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本章 难点 本章 重点 计算机的分代和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特点;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各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见故障排查 Date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6页 v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值积分机和计算机) ,于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1 计算机的发展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v计算机发展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 首先提出了在计算机内存储程序的 概念,使用单一处理部件来完成计 算、存储及通信工作,使具有“存 储程序”的计算机成为现代计算机 的重要标志。 图1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冯诺依曼 Date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7页 1.1 计算机的发展 时代年份器件应用 一4658电子管科学计算 二5964晶体管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三6571集成电路文字处理、管理和控制 四71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已扩大到各个领域。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划分 Date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8页 1.1 计算机的发展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各个时期的器件 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晶体管电子管 图1-2 各种部件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 自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诞生以来,我国的巨型计算机发展相对迅速 。 1983年12月,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 1985年6月,我国第一台IBM PC兼容机长城0520CH研制成功 。 2002年9月28日 中科院计算所宣布中国第一个可以批量投产的通用CPU“龙芯1号”芯 片研制成功,采用该CPU的曙光“龙腾”服务器也同时发布。 目前,我国在Linux操作系统、集成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和“金卡”、“金关”、 “金税” 等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Date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9页 v 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 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 v 运算精度高 电子计算机具有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 v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且具有海量的存储容量 计算机可以借助于逻辑运算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地确定下 一步该做什么。如今的计算机不仅具有运算能力,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 使用其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等具有逻辑加工性质的工作。 v 可靠性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 间已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微型计算机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维护 方便、可靠性高、易操作、功能强、使用灵活、价格便宜等特点。计算机还能 代替人做许多复杂繁重的工作。 1.1 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 Date 9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0页 v根据计算机性能指标来分类,国内外通常把计算机分 为6大类,即超级计算机或称巨型机、小超级机或称小 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 1.1 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分类 v 另外计算机还可以按照用途和数据表示原理来 进行分类。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专用机,其主要 特点是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 通用机 ,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 各类问题。按照原理分类可以分为:数字机:速 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模拟机:用 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混合机: 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 Date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1页 从类型上来看,计算机技术正向着巨型化、微型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4个方面发展。 1.1 计算机的发展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v巨型化:指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功能更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v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可以集成在一块大规模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芯片,即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除了台式微型计算机 外,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电脑也日益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v今天网络技术已经从计算机技术的配角地位上升到与计算机技术紧密 结合、不可分割的地位,产生了“网络计算机”的概念。众多计算机已 经通过互联,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多样的网络系统,实现了信息的 互相传递和资源共享。 v要求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智能比如图像识别、定理证明、研究学习、探 索、联想、启发和理解人的语言等等。 未来,计算机技术可能会向着纳米技术、光技术、生物技术和量子 技术方向发展,也由此提出了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量 子计算机等概念。 Date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2页 科学计算 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利用 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大存储容量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实现人工无法解决的各 种科学计算问题。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 、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据统计,80以上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CAD、CAM和CAE和CAT、CS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 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Aided Education,简称CAE)。 主要包括计算机 辅助教学 (CAI) 和计算机管理教学 (CMI) 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简称CS) 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 Test,简称CAT) 1.1 计算机的发展 5.计算机的应用 Date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3页 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 过程控制是利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优值迅速地对控制 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 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 动,诸如感知、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和图像识别等。例如,能 模拟高水平医学专家进行疾病诊疗的专家系统,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智 能机器人等等。 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 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中计算机与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也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字、图 像、视频和声音等各类数据的传输与处理。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应用的发 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 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1.1 计算机的发展 5.计算机的应用 Date 1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4页 v计算机的指令 指令是指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能被计 算机硬件理解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 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指令的组成: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数)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 计算机的的基本工作原理 v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叫计算机 的指令系统。 Date 14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5页 v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1-3 Date 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6页 v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v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图1-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Date 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7页 1.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包括:运算器 控制器 运算器: 主要用来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如 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等,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控制器:能够控制中央处理器乃至整个计算机硬件 系统的工作,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主要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信 号发生器、程序控制器等。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Date 1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8页 2.存储器 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v 位(Bit) 二进制中的“0”或“1”就是一位。 v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简称(B),用于 衡量存储器的大小,还有KB、MB、GB等。 1B=8Bits 1KB=1024B = 210 B 1MB=1024KB = 220B 1GB=1024MB = 230B 1TB=1024GB = 240B 1PB=1024TB = 250B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Date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19页 (1)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 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分为两种 : v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 用户只能读取信息,不能更改,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v 随机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可不断进行各种读写操作,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v 当今使用的主要有SDRAM和DDR型两大类,并且DDR目前处于主流地位。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存储器 图1-5 DDR内存条 Date 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0页 (1)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一般不直接与微处理器打交道,外存中的数据应先调入内存,再由微 处理器进行处理。外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软磁盘、硬磁盘、磁带机、光盘、可移动 磁盘等等。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存储器 图1-17 磁盘划分示意图 图1-18硬盘 图1-20 U盘 图1-19光盘 图1-16 3.5英寸软磁盘 写保护口 Date 20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1页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存储器 除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外,为提高CPU的处理速度,当 今计算机中大都配有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也称缓存。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高速存储器。缓存的存取速度比内存要快 ,所以就提高了处理速度。多数现代计算机都配有两级缓存。 一级缓存也叫主缓存,或内部缓存,直接设计在CPU芯片内部 。 一级缓存容量很小,通常在8KB 64KB之间。二级缓存也 叫外部缓存,不在CPU内部而是独立的芯片,其速度比一级缓 存稍慢,但容量较大,多在64KB 2MB之间。人们讨论缓存时 ,通常是指外部缓存。当CPU需要指令或数据时,实际检索存 储器的顺序是:首先检索一级缓存,然后二级缓存,再往后是 RAM。 Date 21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2页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 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输入设备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置, 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 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形、图像、声 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计算 机最基本的输入设备是鼠标(图1-11)和键盘(图1-12)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3.输入、输出设备 图1-11 鼠标 图1-12 键盘 Date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3页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一种部件,用于将计算 机中的数据或信息输出给用户。它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 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计算机最基本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打印机,常 见的还有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 3.输入、输出设备 图1-13为液晶(LCD)显示器 图1-14 CRT显示器 图1-15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2019/1/19 2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4页 系统软件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其资源的程序 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 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 器语言等。 (1)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 1)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 User Operating System) 2)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Processing Operating System) 3)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Operating System) 4)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5)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6)微机操作系统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2019/1/19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5页 (2)程序设计语言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 3)高级语言 4)面向对象的语言 (3)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 (4)服务程序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1)通用软件 (2)专用软件 2019/1/19 25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6页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 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 述。 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 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 /133的主频为133MHz, Pentium/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1.5G的主频为1.5GHz。一般说来,主频 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 (2)字长 一般说来,计算机一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 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 的速度就越快。现在的大多是64位。 2019/1/19 2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7页 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 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 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 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1.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内存储器的容量 (4)外存储器的容量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 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80GB至120GB,有的甚至已达到几百GB。 2019/1/19 2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8页 1.3计算机基本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 计算机故障排除 的基本原则 先调查,后熟悉 先机外,后机内 先机械,后电气 先软件,后硬件 先清洁,后检修 先电源,后机器 先通病,后特殊 先外围,后内部 常见的硬件故障 及排除方法 常见的硬件故障有元件及芯片 故障;连线与接插件故障;部件 引起的故障;硬件兼容引起的 故障;跳线及设置引起的故障; 电源引起的故障;各种软故障 。 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排除 1.清洁法 2.直接观察法 3.插拔法 4.交换法 5.程序诊断法 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以上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确定并 修复故障。 2019/1/19 28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29页 1.3计算机基本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 防止软件故障的 五个注意事项 (1)在安装一个新软件之前, 考察一下它与你的系统的兼 容性;(2)在安装一个新的程 序之前需要保护已经存在的 被共享使用的DLL文件,防止 在安装新文件时被其他文件 覆盖;(3)在出现非法操作和 蓝屏的时候仔细研究提示信 息分析原因;(4)随时监察系 统资源的占用情况;(5)使用 卸载软件删除已安装的程序 。 常见的软件故障 及排除方法 常见的软件故障有丢失文件、 文件版本不匹配、内存冲突、 内存耗尽等等。 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排除 1.清洁法 2.直接观察法 3.插拔法 4.交换法 5.程序诊断法 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以上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确定并 修复故障。 2019/1/19 29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0页 数制用一组固定数字和一套统一规则来表示数目的方法。进位计数制是 指按指定进位方式计数的数制。表示数值大小的数码与它在数中所处的位 置有关,简称进位制。在计算机中,使用较多的是二进制、十进制、八进 制和十六进制。 (1)十进制(Decimal notation) 十进制的特点:有十个数码:0、1、2、3、4、5、6、7、8、9。 运算规则:逢十进一,借一当十。进位基数是 10。 设任意一个具有 n 位整数,m位小数的十进制数 D,可表示为: D=Dn-110n-1 Dn-210n-2 D1101 D0100 + D-110-1 D-m10 m 例:将十进制数(123.45)10按权展开。 解:(123.45)10=1102 +210 1+3100 +410 -1+510-2 =100+20+3+0.4+0.05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1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及转换方法 1.计算机中进位计数制 2019/1/19 30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1页 (2)二进制(Binary notation) 二进制的特点是:有两个数码:0、1。运算规则:逢二进一,借一当二。进位基 数是 2。 设任意一个具有 n 位整数,m位小数的二进制数 B,可表示为: B=Bn-12n-1 +Bn-22 n-2 + B121 B020 B-12-1 B- m2-m 。权是以 2 为底的幂。 例:将(1000000.10)2按权展开。 (100000.10)2 = 12 6+02 502 402 302 2 02 1 02 0 12 -102-2 =(64.5)10 (3)八进制(Octal notation) 八进制的特点是:有八个数码:0、1、2、3、4、5、6、7。运算规则:逢八进 一,借一当八。进位基数是 8。 (4)十六进制(Hexadecimal notation) 十六进制的特点:有十六个数码:0、1、2、3、4、5、6、7、8、9、A、B、C 、D、E、F。十六个数码中的 A,B,C,D,E,F六个数码,分别代表十进制 数中的 10,11,12,13,14,15。运算规则: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进 位基数是 16。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2019/1/19 31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2页 (5)N进制 N进制的特点是:有N个数码:0、1N-2、N-1。运算规则:逢N进一,借一 当N。进位基数是 N。 设任意一个具有 n 位整数,m位小数的N进制数 B( Bn-1 Bn-2B0 B-1B-m),可表示为:B=Bn-1Nn-1 +Bn-2N n-2 + B1N1 B0N0 B-1N-1 B-mN-m 权是以 N为底的幂。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关系(表1-1)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000081000108 111191001119 2102210101012A 3113311101113B 41004412110014C 51015513110115D 61106614111016E 71117715111117F 2019/1/19 32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3页 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区分不同进制数,通常在数字后用一个英文字母为后缀以示区别 : v 十进制数:数字后加 D或不加,如:10D 或10。 v 二进制:数字后加 B,如:10010B。 v 八进制:数字后加 Q,如:123Q。 v 十六进制:数字后加 H,如:2A5EH。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只需按权展开后相加即可。 例(10010.11)2=124 023022 121 02012-1 12-2 = (18.75)10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时,整数部分的转换与小数部分的转换是不同的。 整数部分:除 2 取余,逆序排列。 小数部分:乘 2 取整,顺序排列。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互换 由于 23 =8,24 =16,八进制与二进制的关系是:一位八进制数对应三位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关系是: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四位二进制数。将二进制转换 成八进制时,以小数点位中心向左和向右两边分组,每三位一组进行分组,两头不 足补零。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2019/1/19 3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4页 v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打开显示器电源,开启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界面。 (2)在Windows操作界面下,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启动 “计算器”程序。 (3)点击【查看】【科学型】,将标准型计算器窗口转换成科学型计算器窗口。 (4)在草纸上计算(1011)2 = 123 + 022 + 121 + 120 = 8 + 2 + 1 = 11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数制之间的转换可以按照公式手工计算,对于正整数的数制之间转换,可借助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计算器实现转换。 (5)在计算机的计算器上单击【二 进制】,输入“1011”,单击【十 进制】,得出“11”。 (6)同理计算(123)8 = 182 + 281 + 380 = 64 + 16 + 3 = 83 (12A)16 = 1162 + 2161 + A160 = 256 + 32 + 10 = 298 (7)用计算器验证。 2019/1/19 34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5页 1.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v 加法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0 v 减法运算规则: 0-0=0 0-1=1(向高位借1) 1-0=1 1-1=0 v 乘法运算规则: 00=0 01=0 10=0 11=1 2、逻辑运算 逻辑乘,也称“与”运算,运算符为“”或“” 00=0 01=0 10=0 11=1 使用逻辑变量时,AB可以写成AB 逻辑加,也乘“或”运算,运算符为“+”或“” 0+0=0 0+1=1 1+0=1 1+1=10 0 = 1 1 = 0 逻辑非,也称“反”运算,运算符是在逻辑值或变量符号上加“”。 A B+BA 异或运算:AB = A B+BA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计算机中数据的算术运算及逻辑运算 2019/1/19 35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6页 1.字符编码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 息互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字符编码系统。在ASCII码表中,每个 字符占一个字节(即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为0,后7位有效。所以 7位二进制位的表示范围是0127,能表示128个字符。 v 95个可显示(打印)字符: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 33个其它符号(如运算符等)。包含用键盘敲下空白键所产生的空白字符 也算1个(显示为空白)。其中空白字符(空格)的编码为32(20H),其 余的94个可打印字符编码范围为33126(21H7EH)。 v 33个控制字符:编码为031和127,不可显示。 提示:7位编码的字符集只支持128个字符,为了表示更多的欧洲常用字符, 对ASCII码进行扩展,扩展的ASCII字符集使用8位(bit)表示一个字符, 共有256个字符,扩充的符号有表格符号、计算符号、希腊字母和特殊的拉 丁符号。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 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2019/1/19 36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7页 2、汉字的编码 ASCII码只对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作了编码。计算机处理汉字,同样也需要对汉 字进行编码。 (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 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信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汉字代码 ,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即GB 2312-80(或GB 2312)。 GB 2312-80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常用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 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次常用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部首顺序依笔 画多少排序);还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 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角字符。 其编码原则是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用7位码(高位为0),每 个字节的取值范围和94个可打印的ASCII字符的取值范围相同(21H7EH) ,所以,其编码范围是:2121H7E7EH。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 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2019/1/19 3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8页 2、汉字的编码 (2)区位码 把7445个汉字或符号放置在一个94行94列的阵列中。阵列的每一行称为一 个汉字的“区”,用区号表示;每一列称为一个汉字的“位”,用位号表 示。显然,区号范围是0194,位号的范围也是0194。这样,一个汉字 在表中的位置可用它所在的区号与位号来确定。一个汉字的区号与位号的 组合就是该汉字的“区位码”。 区位码的形式是:高两位为区号,低两位为位号。区位码用一个4位十进制 数。如“啊”位于16行第01列,则“啊”的区位码为1601。 实际上,区位码也是一种输入法,其优点是一字一码的无重码输入法,缺点 是难以记忆。 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关系。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对应汉字的国标码。如“ 啊”的国标码为3021H。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 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2019/1/19 38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9页 2、汉字的编码 (3)汉字内码(也称机内码) 汉字内码是为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而编制的汉字代 码,当一个汉字输入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然后才能在机器内处理。 目前,对应于国标码一个汉字的内码也用2个字节存储,并把每个字节的最 高二进制位置“1”作为汉字内码的标识,如果用十六进制来表述,就是 把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上加一个80H。如“啊”的机内码为B0A1H。 实例:区位码、国标码与机内码的转换关系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 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2019/1/19 39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40页 2、汉字的编码 (4)汉字输入码 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编制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叫外码。是指用户从键 盘上输入的代表汉字的编码。目前常用的输入码有:区位码、拼音码、五 笔字型号码、自然码等。 (5)汉字字形码 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汉字信息,如果要显示或打印出来阅读,则必须将汉字内 码转换为用户可读的方块汉字。每个汉字的字形信息是预先存放在计算机 内的,常称汉字库。汉字字形码是指放在字库中的汉字字形点阵码或轮廓 字形码。常用字形点阵有1616点阵、2424点阵、3232点阵。 (6)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1.4 计算机中常见数据与编码 1.4.2 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编码 2019/1/19 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41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 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 1.5 计算机病毒及其分类 5.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5.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寄生性: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之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存,这就是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 &隐蔽性: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 或磁盘较隐蔽的地方,也有个别的以隐含文件形式出现潜伏性及可触发性:大部分的 病毒感染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 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 &破坏性:任何病毒只要侵入系统,都会对系统及应用程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不可预见性: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 ,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但有些操作是共有的(如驻留内存,修改中断)。 &变异性:计算机病毒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会产生变种。有些病毒可以产生变异几 种甚至几十种新的病毒。 2019/1/19 41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42页 按破坏性可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1)良性病毒:仅仅显示信息、奏乐、发出声响,自我复制等。 (2)恶性病毒:封锁、干扰、中断输入输出、使无法进行打印等正常工作,甚至使电脑中止运行 。 (3)极恶性病毒:死机、系统崩溃、删除普通程序或系统文件,破坏系统配置导致系统死机、崩 溃、无法重启。 (4)灾难性病毒:破坏分区表信息、主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