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及影响分析.doc_第1页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及影响分析.doc_第2页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及影响分析.doc_第3页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及影响分析.doc_第4页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及影响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会学专业学生 牛晓敏指导老师 张春兰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高校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的调查,对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一般浏览、聊天(如QQ)、收发电子邮件和BBS版面活动等等。此外,网络互动犹如一把双刃剑,发挥着正向和负向的功能,这对正处于基本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如“囧”等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使大学生网络互动有了更加新颖、创新元素的表现,使大学生在虚拟社会化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如网络互动使粘贴复制网络文章成为大学生最为普遍的作弊行为,造成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关键词:网络互动;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因素 Effects of Internet Interaction upon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NIU Xiao-minTutor ZHANG Chun-lanAbstract: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et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an interactive network of diverse, mainly for general browsing, chat (eg, QQ),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 and BBS layout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both a ser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ffects of internet inreractions upon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uch as interactive network copy and paste the article so that students become the most widespread cheating,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the integ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jiong popular language,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network also has more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ve novel and innovative elements of the performance, so that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students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ir own.Keyword: Internet interaction;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fluencingfactors 前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第21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12300万人,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了24岁以下的网民占了53.8%。而在这一年龄段的网民主体中,在校大学生又占了绝大部分。又有数据说明现在95.3%的在校大学生是网民,1同时高校校园网发展迅猛,使得网络己经从当初的“奢侈品”成为了一个唾手可得的日常性资源,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络化浪潮的主体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互动方式网络互动,网络互动深深地吸引了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它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人际互动模式,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现实社会化过程进行渗透,已成为大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化方式。网上交往行为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并行而生,透视出理性与非理性的色彩,体现出虚拟社会化的特征。而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基本社会化尚未完成,外在的宏观环境与内在的微观心理相互作用,使大学生社会化受到不同折射面的影响。2众所周知,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有些大学生的网络利用仅仅是休闲娱乐、搜索引擎等,可是有些大学生就能合理进行网络进行学习、创作,添加新型网络文化,另外,网络互动使大学生社会化环境存在着安全和健康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来解释这一影响的表面与内在相互关联机制。一、文献回顾一般认为,齐美尔在其1908所著的社会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郑杭生认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3互动同时也是网络的基本特性。“网络互动”是网络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网络互动是现实互动在虚拟空间的一种延伸。社会学中关于“网络互动”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两个理论框架来展开的:符号学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符号学的观点认为,网络互动是以符号要素进行的社会互动,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以字符、图形、文字、影音、照片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要素;以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和个性为主要内涵的人格要素。正是网络互动的“符号”化特征,使得网络使用者可以在物理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参与网络场域内的社会交往。4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从构成要素来看,网络互动可以分为人际互动、群体组织互动、大众传播互动三种类型。而从虚拟社区互动的形式结构来看,可以把虚拟社区互动分为:单中心互动模式、多中心互动模式、跨网互动模式、两两互动模式与宣告阅读互动模式。5也有学者将网络互动分为个人对个人的互动、个人对多人的互动、多人对多人的互动、个人、多人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等多种类型。6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互动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影响。风笑天提出,社会化可以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他认为,网络互动构筑了虚拟的“第二现实世界”,使人的社会化在网络生存中产生了全新的方式,传统意义上“与客观现实世界的互动”变为“与虚拟社会情境的对话”。风笑天认为,虚拟社会化具有下述特征:(1)施化者的虚拟性;(2)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3)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4)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7岳丽君的研究也发现,网络互动的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获取了影响他人的隐功能、情感支持的功能以及对互动者的社会化功能。8梁进认为,一方面网络扩大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培养了学生的多种社会角色和他们的自我观念及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如造成学生交际能力减弱、自我意识抬头和在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混乱等。9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虚拟人际关系对现实交往有促进作用。如Gustavo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网络交友使得青少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Katelyn的研究显示,88%的人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没有变化。10甚至有学者认为,网络互动可以改进人们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刘中起、风笑天发现,青少年现实交往能力的强弱,在是否使用OICQ网络互动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使用OICQ进行网络互动的青少年比不使用的青少年现实交往能力更强。11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互动可以促进群体纽带的发展、组织中的信息交流以及新群体与新组织的形成。12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理论方面出发分析网络互动;第二,从内容、动机、等角度出发分析网络互动的类型;第三,从类型、内容等角度出发分析网络互动的特征、态度;第四,从不同群体出发分析网络互动的功能;第五,从虚拟社区出发分析网络互动。本研究在研究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分析过程中,将实际调查数据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的现象,结合农业院校学科的专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来研究网络互动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二、研究设计(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网络互动:是指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人与人之间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网络的形式而借助虚拟空间相互作用的网上交往行为与方式。13本文的网络互动是指狭义的网络互动,即在网络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公众)之间的网络交互行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4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15虚拟社会化:本文的虚拟社会化是指大众媒介,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互动进行的社会化,即大学生与虚拟社会情景的对话,并得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形成和完善。(二)资料收集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本科生,抽取300个样本,采用多段抽样的方法获取,第一阶段,以本学校南苑的13个宿舍楼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25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抽中的宿舍,以遇到的先后顺序抽取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为95%。2访谈法本研究将另外采取结构式访谈法,对调查中发现的“典型”进行了访谈,其中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中分别选出男女各一人,共选取8个个案 。3文献法为了弥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主要用来收集国内外有关网络互动对大学生影响的相关研究,以便了解其异同。(三)资料分析方法1描述性和相关统计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统计分析。2个案编码分析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8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个案的编码: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编码方法:第一组为个案编码,第二组为话题的编码,比如,“C1-Q1”表示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四)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在调查的285名大学生中,从性别来看,男生135人,女生150人,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60人,大二学生67人,大三学生76人,大四学生82人 ,从专业类别来看,农学类专业学生129人,非农学专业学生156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样本基本情况类别频次(N)百分比(%)性别男13547.4女15052.6专业农学类专业非农学类专业12915645.354.7年级大一 6021.1大二 6723.5大三 7627.0大四 8228.4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南京农业大学非常重视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该校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教学楼、图书馆设立了机房,并有专门提供电脑固定存放的机房,校园网的上网速度比较快,这为该校学生上网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设施。该校在本科一年级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这为该校学生上网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全部有上网经历,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这个比例与该校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本次调查从大学生对网络互动方式的分析和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互动性活动的现状。(一)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及其使用现状分析1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的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见现实(见表2),从上网的平均时间来看,有24.6%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小于1小时,22.1%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2小时之间,18.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3小时之间,16.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3-4小时之间, 18.6%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2小时之间,在五个时间段内上网人数分布比较均衡,平均每次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人仅在18.6%。这从总体上说明,该校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这一工具,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表2 上网时间与性别的交互分类表变量名称男生女生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1小时以下2014.85033.324.61-2小时1914.14429.322.12-3小时2619.32617.318.23-4小时2820.71914.116.54小时以上4231.1117.318.6合计135100.0150100.0100.0调查发现,从性别比看(见表2),其中14.8%的男生和33.2%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小于1小时,14.1%的男生和29.3%的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2小时之间,19.3%的男生和17.3%的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3小时之间,20.7%的男生和14.1%的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3-4小时,31.1%的男生和7.3%的女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在2小时以下,女生的比例超过男生,在2小时以上,女生人数又小于男生,说明女生比男生能更好的利用网络工具,尤其是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于四小时的男生远远超过女生,调查还发现,一部分男生会选择去网吧包夜,男生也比女生更易于沉溺于网络世界中。变量名称农学类专业非农学类专业合计(%)频数(N)百分比(%)频数(N)百分比(%)1小时以下2922.54126.324.61-2小时3224.83119.922.12-3小时2519.42717.318.23-4小时1713.23019.216.54小时以上2620.22717.318.6合计129100.0156100.0100.0表3 上网时间与专业的交互分类表表3显示的是,从专业类别看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的状态,在每个阶段,农学类专业和非农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都相差不大,接近于平均值,专业差别对上网时间的多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无论是哪个专业经常上网的人数比例都是非常高的。变量名称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1小时以下1728.31522.42026.31822.024.61-2小时1220.01725.41317.12125.622.12-3小时1525.01319.41418.41113.418.23-4小时915.01217.91621.11012.216.54小时以上711.71014.91317.12226.818.6合计60100671007610082100100.0表4 上网时间与年级的交互分类表调查结果表明(见表4),大一学生上网时间主要分布在在3小时以下,大二、大三各个时间段分布比较均衡,而大四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超过4小时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说明随着年级的变化,大学生使用网络互动的时间也随之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四学生空闲时间有所增加,并且需要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如写论文,找工作)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就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之一,大学生与虚拟社会情景对话的时间有所增加,受社会化影响程度也会有所变化。2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的使用情况本次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上网以浏览信息为主,大约占66.3%,其次是使用电子邮箱收发邮件,约占60.4%,第三是网上聊天交友,包括聊天室聊天和QQ聊天,共占59.9%,见表5。“我上网一般是先开QQ,再看看邮箱有没有信件,没事干就在网上逛逛,看看时事新闻和其他信息。”(C1-Q2)“我上网喜欢没事就浏览浏览信息,上上BBS,查查所需要了解的资料,还会打开QQ,不过习惯性隐身。” (C2-Q2)“我大多数上网是为了写作业,所以我上网一般情况下是有针对性的,我上网前喜欢先想好做再去,偶尔会有几次无目的性的上网,是为了消遣娱乐放松自己。”(C7-Q2)表5 大学生网络互动方式的使用情况(N=285)(多选)频数频次(%)一般浏览(包括阅读新闻和搜索文章)18966.3聊天室聊天248.4电子邮件(E-mail)17260.4网上寻呼机ICQ(QQ)14751.5BBS版面活动8830.9网络游戏3211.2虚拟社区(包括博客和校内网等)5418.9网上买卖3612.6多媒体娱乐8228.8合计824289.1大学生在这些网络互动方式上,都表现出差异性,大学生的网络互动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互动内容的偏好是不一样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网络互动方式都会有较多的大学生参与,并且一般只涉及平常的使用,如电子邮件(172)和网上聊天交友(171)是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互动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两项。而使用需要较高计算机水平的网络互动则很少,如网上买卖(36)需要较高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使用率相对较低。笔者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互动使用方式上与生活贴近程度和学习需要程度有关,生活越贴近,学习越需要,使用率就越高,说明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互动方式往往和他们的生活比较贴近。 “大四了,习惯于网上购物了,方便省事,不过大一那会老觉得网上买东西特不保险,老担心银行密码被盗。” (C5-Q2)“我从来没进行过网上支付交易,网上不是有黑客老去盗别人的银行卡的密码吗?不过我在当当网上买过书,货到付款。” (C4-Q2)从表5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高校大学生当中,与娱乐有关的网络互动占了相当的比例,如聊天,游戏,多媒体娱乐等。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互动中以资源获取和娱乐为主,娱乐中又以聊天为主。调查结果也显示出男女生在网络互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性,网络游戏互动中男生的数量远远超过女生,而在多媒体娱乐互动中,女生比例明显比男生多。在网络聊天当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是QQ聊天,大学生在网上聊天互动中以和自己熟悉的人互动为主,但也不很排斥陌生人与自己的交流。“有人说电脑对男大学生来说就是一部游戏机,而女生来说就是一台影碟机。” (C5-Q6)“电子邮件主要是用于和老师等沟通。” (C7-Q4)“聊天大多时候是闲聊,并且是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家人、网友,很多人说很少主动与陌生人交友,但也有聊的很好的陌生人网友。” (C1-Q4)网络互动当中,聊天可以说是一种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信息交流互动两种途径来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大学生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在无形之中将自己编入“无限的”网络群体中,借助于计算机媒介,人与人之间并无面对面交流,却可以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突破时空的限制到达地球的任一角落,任一个人,如此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但是,网络由于其虚拟性,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是 “人-机-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二)网络互动方式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1网络互动一方面促成了网络资源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信息过剩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当今信息时代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引发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在观念上有着信息资源共享的理想,而网络也为这一理想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大多数大学生眼中,网络就是一个百宝箱,有一个北大硕士生说,通过互联网,他在北大所学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同时他又说知识只需检索,根本不需求储备。一直以来,学校图书馆都是学生搜寻重要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而网络的出现,为学生寻找与信息提供了另外一条通道,甚至网络大有代替图书馆成为学生的唯一重要的信息来源的趋势,表6中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需要某种知识或信息时,选择网络途径来获取这种知识或信息的比例占42.5%,大学生的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有人也调侃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百度知”。有什么不懂得,百度搜索,要写文章,还是先在百度搜搜,反正网络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调查发现学生的信息搜寻偏好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们经常使用网络,并且已经有大部分学生用网络代替了一部分学校图书馆的用处。表6 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频数频次去图书馆查询6522.8向同学、朋友咨询4716.5老师课堂讲授5218.2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获得6322.1通过聊天室、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他人交流获得5820.4合计285100作为网络用户的一分子大学生享受着网络资源的互动,它使大学生更多的接触到一些原本不熟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让我们不出门就知晓天下事,也让我们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大学生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便利,更是一种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精神,也就是利他行为,反映在网络互动上就是毫不计较回报的无偿性的网络利他主义。“我觉得网络互动的优势就在于信息的广泛性,身份的隐蔽性,尤其是信息的公开性,让我得到很多便利了。” (C1-Q5)“我认为网络互动是我的知识面变得更广,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不出门就知天下事。” (C2-Q5)“写文章第一时间就去网上查阅,怪不知道有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百度之,我认网络是一种互相帮助的行为。” (C4-Q5)网络信息的互动和共享还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文化创新元素,互联网是群众智慧的集散地,“大智慧”罕有,“小智慧”不断,新造词汇,就是网络文化互动的一大亮点。这背后,既包含着网民智慧的火花,也是社会的另类表达。如“囧”被誉为网友的最有价值的创新,打酱油,俯卧撑,做人不能太CNN等网络语言的流行,鬼吹灯、明朝那些事等网络流行小说的崛起,这些都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新的元素。这些文化创新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新鲜的文字,更是深刻的社会认知,网络流行语往往多伴随着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而走红网络,在坊间口耳相传,网络语言本身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这也让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公共事件,增强现代意识,政治社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没有人的思想飞越和灵肉之躯,哪来键盘上网民飞扬的手指,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大学生在虚拟社会化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我觉得网络互动让我更能偷懒了,写论文特方便了” (C1-Q5)“我认为网上资料太过庞杂,上网使我难以分辨是非了,也降低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我做什么事情更依赖于网络,” (C4-Q5)网络互动使信息获取范围和获取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通过进一步影响感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来最终达到影响大学生社会化成效的目的。然而网络互动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一些不足,网络资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学生的独自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上共享性的资源成了参考答案,还模糊了盗版的概念,认为网上的信息资源可以免费自由使用,就以为是合法盗版。2网络互动使大学生社会化融入新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同时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的诚信等道德规范造成了冲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与结果之一,便是内化价值观念培养合理的联络道德规范。网络互动中,各种思想、观念凭借互联网而相互传播,无形中大学生通过网络互动整合其道德伦理价值观。但社会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他们不得不面对整个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想的侵袭,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毅力不坚定,信仰不坚定,弱化其道德规范,如不诚信等各种不规范行为就会滋生。例如,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个人电脑上网浏览和做研究。很明显的,对许多学生来说,剪贴网络文章当做自己的创作是一件很诱人的写作方式。据美国学术诚实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所做的调查显示,在19992001年,认同这种抄袭方法的学生,从10%增加到41%,而同一期间,认为从网络上剪贴资料算是严重作弊行为的学生,从68%降到27%。表7 粘贴复制网络文章是否是作弊行为 频数(N) 百分比(%)是的17962.8不是9332.6说不清11239.4合计285100从表7可以看出62.8%的高校大学生认为粘贴复制网络文章是严重的作弊行为,同时只有32.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作弊行为,可以看出粘贴复制网络文章当成自己的论文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的作弊形式。有些人认为这的确是一种不好、非常不诚实的的行为,但法不责众,大多数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持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 (C1-Q5)“大家普遍喜欢在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拼凑一下就是自己的文章,我也常常如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C8-Q5)“至于这种作弊行为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有不去发表,就是应付一下老师而已,也犯不着是侵权、论文造假这么严重吧。” (C6-Q5)这种不诚实的现象,说明了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道德文化观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增加和认同,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是公众生活中的欺诈事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互动双方对彼此之间的背景资料都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如果双方都不信任对方,那么他们之间的互动将纯粹是一种游戏关系。这种关系如果不转化为现实关系,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害处,但是一旦转化为现实关系,这种关系就存在风险性。更为重要的是,当众多网民都这样游戏时,社会的诚信就很成问题了。而高校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网络虚拟性和不确定行带来的这种冲击,在网络这个充满自由、虚拟、平等、便捷的互动空间中,各种规范被弱化,无规范感不断滋生。在网上随意发表言论、随便复制文章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不必担心承担责任,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久而言之,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不知不觉适应了这种机制,并理所当然认为本应如此。网络世界有着和现实世界相似但不尽相同的规则,如果沉迷与网络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变得模糊,而网络世界的规则已潜移默化地刻在他们的脑中,已经习惯了用网络世界的规则是思考问题,用网络世界中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如在网络游戏中,看不顺眼就可以PK,而根本不去要理由,唯一的惩罚就是除名。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舆论有时是相违背的。网络就像梦境,而人是不需要对梦境负责的,梦是被动的,网络却是可以控制的,现实生活的禁忌、约束等不想要的东西 网络上统统可以去掉,却不想要承担任何责任,久而久之,作为网络互动的主体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整合了这种机制。所以说网络互动在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伦理道德产生一定的冲击。3网络互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需要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完成角色的定位与人格的重整,网络互动具有娱乐功能,可以减轻个人精神压力。通过工具-信息获取动机使用网络互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在戈夫曼的“戏剧论”(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中,前台、后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在这里,人们倾向于把网络生活看作是后台生活,人的现实生活看成是前台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处于何种情境,你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熟悉的人群当中,而网络上你可以随时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而不必产生任何紧张的感觉,也就可以更加自由地表现自己。网络互动可以说是后台生活的一部分,有些人利用后台就是为了消解前台生活带来的紧张。个人在网络互动中扮演各种角色,而这些角色不再是出于生存的要求,而完全是人类游戏本能的释放。如网络交流极大地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模式,通过网络这个互动平台,不仅缩短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得人们的某些传统交流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际情感性动机则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行为,并会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表8 网络互动中是否比平时善于言谈且更加积极活跃 频数(N) 百分比(%)从未如此5218.2偶尔如此9633.7有时如此7325.6经常如此6422.5合计285100从表8中可以看出,仅18.2%的大学生选择从未如此,意味着81.8 %的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互动,或多或少会比平时善于言谈,而且积极活跃。“我认为在网上交友有着不确定的感觉,和现实生活明显不同,你的喜怒哀乐都是别人看不见的,所以网络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使自己做成最理想化的自己。” (C4-Q4)“网上聊得更随意些,反正谁也不知道谁。我觉得在网络中交流比现实中的交流平等,也更为容易,不用考虑着会不会得罪人了,所以我也比较愿意在网上交流。” (C8-Q4)由此可见,网络互动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探索自我认同的的舞台,现实世界中,每个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并不是都能得以实现,人们便会转向虚拟的空间寻找喧嚣的自我认同。网络互动中的交往,有更大的自主性,交流个体,似乎更任性一些,也许只是一言不合就可能反目,而不需要考虑后果。过分迷恋上网的大学生往往是内在的孤独,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双重人格成分,这是社会化的结果,但若过度,则会导致人格分裂。某些大学生在现实交往得不到满足后,寻求于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和直接性,就会是其沉醉与虚幻的网络幻想当中,但人总归要回归现实生活的,又会有更加的失望和不适应,结果是“孤独的更加孤独”,于是进一步在网络中寻求迷失的自我,陷入无止尽的循环中,这样的心理环境下所进行的虚拟社会化会产生一种极端化与不完整的结果。大学生上网越多,虚拟人际关系越亲密,从而会削弱现实人际关系,降低心理幸福。这样的心理环境下所进行的虚拟社会化产生一种不完整的结果。不过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网友间的互动,共享资源与地位,从而提高心理认同与成就感,这又反过来会有提高心理幸福的可能。这样通过网络互动提高幸福指数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4网络互动导致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模糊大学生社会化的最后结果是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承担的角色是在生活进程中逐渐获得的,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之一,一个人想改变自身的角色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在网络互动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承担的角色,并可以随时改变自身的角色。所以,网络互动所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有益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因此,大学生作为角色扮演着有必要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减少现实生活中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看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办不到、做不到的,都可以借助虚拟的网络得以实现,这也起到一种宣泄情感与角色扮演欲求的“安全阀”机制的作用。表9 网络互动中是否喜欢扮成理想中的自己频数(N)百分比(%)从未如此10837.9偶尔如此7526.3有时如此5920.7经常如此4114.1合计285 100 从表9中可以得出,37.9%的大学生选择从未如此,剩下的62.1%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在网络互动中会办成理想中的自己,不过这个比例基本平衡,说明该校大学生网络互动中角色扮演正常,虽然会扮演各种角色,却没有把虚拟中的角色带入现实生活中,但是还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喜欢在网络中扮演成理想的自己,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人不满意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在网络互动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对大学生来说或许是想体验不同角色需求,或许是想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或许是满足快感、释放潜意识需求,或许是交往需求。但这种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角色扮演让大学生体会到了网络互动中自我的展示,但往往角色的混乱,以及网络互动中的“随机性”使得大学生在这种随意性的网络互动中,导致角色实践时的无压力、无责任性。5网络互动使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存在着安全与健康隐患2009年1月5日,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七大政府机构联手展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截至1月28日,关闭违法违规网站1507家。这可以看出,同现实世界一样,网络中也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这涉及到大学生社会化的最基本层面,即身心的发展与保护问题,大学生社会化需要良好的安全的社会化环境,同时也需要身心的健康发展。网络互动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不确定性、自由性和平等性,于是黑客等不法分子乘虚而入,还有网上管理相对滞后,再加上大学生经验不足,易受其他环境的影响,或者会浏览不健康网页,或者会盗用别人的QQ,随便进入别人的电脑,也许还会充当网上英雄,如“红客”的出现。“人肉搜索”这个现象的出现也从一定方面折射出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已经透明化的问题,只要你有想知道的,网络就有人会回答你,根本不会理会是否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把道德谴责的力度降到最低。处于基本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也易受不健康现象的影响,这也就需要高校大学生自我约束。“我觉得网上不安全的东西很多了,如病毒的传播成为每个大学生网民的麻烦。”(C3-Q7)“我的U盘三天两头中病毒,熊猫烧香这个病毒不就是武汉一名大学生制作的嘛” (C5-Q7)“我觉得网络现在很厉害,网友们也很厉害,南京抽那个九五之尊天价香烟的局长不是被揪出来了啊,不过也造成了人肉搜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侵犯了太多人的隐私。” (C4-Q7)“我上网有过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但我没进入过别人的电脑,侵犯过他人的隐私这种更为过分的事。” (C6-Q7)四、小结与讨论通过对南京某所高校的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及其影响的调查与统计,笔者发现,首先网络互动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使得高校学生特别青睐于网络。其次大学生在这些网络互动方式上表现出差异性,网络互动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网络互动方式使用率较高的有一般浏览、聊天、电子邮件等与生活比较贴近的网络互动行为。最后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这一工具,正确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大学生普遍对网络具有认同感,认为网络对生活、学习、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与其他的一些人群的想法有些格格不入。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是社会中相对比较具有创造性的一个群体,更加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有关。当然也与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关。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工具,更是他们接触外部社会、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左膀右臂”,还是大学生的“第三只眼睛”。网络互动互动是实体互动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具有一些实体互动所不具有的特点,如虚拟性、符号性、全球性等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网络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有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学者认为信息搜寻类网络互动会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休闲娱乐、社交情感网络互动类相对会给大学生社会户带来负面影响。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互动带给他们的好处远远高于坏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利性,网络凭借其拥有的庞大的信息库带给大学生最大的方便,能随时查阅信息,对个人社会化有着有利影响。其次就是网络互动带来的虚拟社会化的影响,网络互动形成了新的网络关系,处理得当就会给大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生活圈,而处理不当即沉迷于网络交往或网络游戏中,陷入虚拟角色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网络互动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想提高网络互动行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效应,还是想要减弱网络互动行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改变网络互动行为对社会互动过程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介入疗法”。我们应该营造气氛,鼓励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各类信息交流互动,为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创造平台,尽可能地保证大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创造各种日常交流的途径,如创建各种主题虚拟社区、建立班级QQ群、组织各类网上集体活动等,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同时,通过这些网络交流平台,我们可以倡导一些积极、健康的网络价值观,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致谢十分感谢张春兰老师百忙之中对本文在理论和调查上的悉心指导以及不辞辛苦的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完善,张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将使我终身受益!此外,感谢全系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参考文献:1 白贤.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J.江西教育,2007(10):76-78.2 祝建华.网际互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40.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2.4 谢宝婷.浅析网络互动的内涵J.社会,2002(7):40-41.5 白淑英,刘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5):8-18.6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诊释与规则探讨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128.7 风笑天.虚拟社会化与21世纪青年研究J.青年研究,1999(12):35-39.8 岳丽君.网络互动的社会功能分析J.学术交流,2004(4):113.9 韩广年.社会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10 Katelyn Y A, Green A,Gleason E J.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ats the big attraction J. New York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58(1):9-13.11 刘中起,风笑天.虚拟社会化与青少年角色认同实践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2):109.12 Sproull L,Kiesler S. Connections: 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M. Cambrid -ge,MA:The MIT Press,1991:212.13 张露华.大学生校园网互动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39-43.14 王春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61-65.15 向学勇,李新华.网络与大学生社会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9):111.附录A:调查问卷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及其影响的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学生。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及其影响的情况,我们进行这项问卷调查。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谢谢合作!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1、性别: (1)男 (2)女2、专业: (1)计算机专业(2)其他理科专业(3)文科专业(4)特殊专业(体育艺术等)3、年级: (1)大一( 2)大二(3)大三(4)大四 4、请问你最近三个月以来,每天平均上网几小时? (1)1小时以内 (2)1-2小时 (3)2-3小时(4)3-4小时 (5)4小时以上 5、跟在现实生活中相比,你觉得在网上,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所变化? (1)有变化(2)没有变化(3)说不清楚(跳问至第7题)6、你觉得在网上,你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网上更自由(2)网上更不自由7、请问您每次上网使用网络沟通互动功能(如发表文章、或与他人聊天、通邮)的平均时间? (1)0-15分钟(2)15-30分钟(3)30-45分钟(4)45-60分钟(5)60分钟及以上8、你上网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网络交流与互动? (1)聊天室聊天 (2)网络寻呼机ICQ(QQ) (3)电子邮件(E-mail) (4)BBS版面活动 (5)网络游戏 (6)博客 (7)网上买卖 (8)网络新闻组(News Group) (9)网络电视电影音乐 (10)其他 9、当你需要某种知识或信息时,您会选择哪些途径来获取这种知识或信息? (1)去图书馆查询 (2)向同学、朋友、老师咨询 (3)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获得 (4)通过聊天室、QQ、Email、BBS等工具与他人交流获得 (5)在网上发帖子求助询问获得10、你有没有在网上同别人(包括陌生网友)沟通交流的经历? (1)有 (2)没有11、据你体会,长期在网上和网友交往,是否疏远了你在现实中与同学、朋友的联系? (1)是 (2)否 (3)不一定12、网络互动中,你会忘记自己的外表,自信地与人交流吗? (1)从未如此(2)偶尔如此(3)有时如此(4)经常如此13、网络互动中,你会比平时善于言谈,而且更加积极活跃吗? (1)从未如此(2)偶尔如此(3)有时如此(4)经常如此14、网络互动中,你喜欢扮成理想中的自己吗? (1)从未如此(2)偶尔如此(3)有时如此(4)经常如此15、你认为复制网络文章是不是一种作弊行为? (1)是 (2)否 (3)说不清16、你是否有过这种作弊行为? (1)有 (2)没有 17、你认为网络互动的优势是: (1)非常方便 (2)可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3)双向和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