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ppt_第1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ppt_第2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ppt_第3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ppt_第4页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本章主要介绍在开放经济条件 下国民收入的均衡,不仅包括内部 均衡,而且还包括外部均衡,对国 民收入的调节必须达到既实现内部 均衡又实现外部均衡。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汇率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 第四节 IS-LM-BP模型 第五节 调整国内均衡与国外均衡的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1、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与其他国家的全部 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关系。国际收支 的状况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 金额的一种统计表。 2、记录方法 在国际收支报表中,任何能引起外币流入或收到国外 付款的交易,记入贷方,构成对外收入或外汇供给,是一 国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任何能引起外币流出或对外支付 的交易,记入借方,构成对外支出或外汇需求,是一国资 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称为顺差或盈余 ,如果支出大于收入,称为逆差或赤字。 3、内容 一个国家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可以划分为三类:经常项 目、资本项目和平衡或结算项目。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转移 收支。贸易收支也称有形贸易收支,包括商品的进口和出 口。商品进口表示向出口国支付外汇,记入借方;商品出 口表示由进口国支付的外汇的收入,记入贷方。 (2)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表示一国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如政府、国际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跨国公司的投资等。 资本输入表示本国有外汇收入的项目,包括外国在本 国的直接投资、本国向外国借款和出售有价证券以及外国 偿还本国到期的借款。资本输出表示本国需要支付的外汇 ,即本国对外汇的需求,包括对国外的直接投资、本国对 国外的贷款或购买外国有价证券以及本国偿还到期的外债 。 (3)平衡项目。 平衡项目大体体现为三项内容:(1)官方储备。它是 指一国的金融当局持有的储备资产(货币黄金、外汇储备等) 及其对外国的债权,可以用于调整国际收支差额。(2)分配 的特别提款权。(3)错误和遗漏。主要反映一国在统计国 际收支各项数据时由于资料来源不一致或统计国际收支不准 而发生的误差。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和如果为 正,代表国际收支顺差,反之代表逆差。国际收支顺差和逆 差都必须通过官方储备项目的变动加以抵消,使总计为0。 但如果官方储备与国际收支之间不能相互抵消,则说明在统 计中存在着错误和遗漏,需要在错误和遗漏项目填写相应数 字加以调整,使总计为0。 二、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汇率是指各国货币之间互相交换的比率,包括名义汇 率和实际汇率。 (一)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 比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相对价格。当人们提到两个国家 之间的汇率时,通常是指名义汇率。货币之间的名义汇率 有两种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它是用本国货币形 式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2)间接标价法。它是用国 外货币形式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两种标价法关系可 以看出,它们相互之间正好互为倒数。 (二)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是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产品的 相对价格。实际汇率有时称为贸易条件。 e代表实际汇率,P代表本国价格指数,Pf代表国外价格 指数,E为名义汇率。EPf表示按本国货币计量的国外物 价指数,因此,实际汇率表示国外物价与本国物价之比 。 三、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指一 国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幅度限制在 极小范围内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固定了 汇率,并按这一水平进行外汇买卖。如果汇率涨落超出了 规定的幅度,各国中央银行就必须动用本国的黄金与外汇 储备来稳定既定汇率。 (二)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 system)指 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本国 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兑换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及外 国货币的供求关系自由决定。浮动汇率又分为自由浮动和管 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 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是由外汇市场的 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汇率又称肮脏浮动汇率,在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是根 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买入或卖出外汇,试图影响汇率。 四、汇率的决定 (一)外汇供求决定论。 一国货币在自由外汇市场上的均衡汇率取决于外汇的 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关系又取决于该国的国际收支 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表示本国货币的供给和对 外汇的需求,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表示对本国货币的 需求和外汇的供给,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PPP理论) 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认为,两国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各自国家中货 币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的出发点是同一价格定律(law of one price),该定律说明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区按同 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了货币之间兑换的实质是购买力的 比较,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被认为是解释汇率应有的稳定 趋势的一种理论,也被认为是解释长期汇率的一种理论。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一、影响国内需求的决定因素 AD=C+I+G+NX 净出口NX表示通过经常交易最终流到本国的收入。 NX=X(e,Yf)-M(e,Y) X: 是实际汇率e的增函数,外国收入Yf的增函数 ; M:是实际汇率e的减函数,本国实际收入Y增函数; 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的收入恒等式变为: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净出口函数代入 到收入恒等式,得: 二、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r 0 Y r1 Y1Y2 封闭条件下的IS曲线 开放条件下的IS曲线 1 1、净出口函数、净出口函数 假定经常项目仅由进出口组成,撇开其他因素,出口减进 口就是净出口。净出口NX表示通过经常交易最终流到本国的收 入。 NX=X(e,Yf)-M(e,Y) X: 是实际汇率e的增函数,是外国收入Yf的增函数; M:是实际汇率e的减函数。是本国实际收入Y的增函数 一、外部均衡一、外部均衡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 2 2、净资本流出函数、净资本流出函数 资本项目是实际资产的买卖和资本的流动,而资 本的流动取决于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的相对水平。如 果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资本就会流入国内;相反 ,如果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资本就会流向国外。 假定其它国家利率水平既定,则国内利率水平越 高,流出的资本就越少,流入的资本就越多,净资本 流出越少。故净资本流出是国内利率水平的减函数: 3 3、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指净出口和资本流出的差额,用BP 表示。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BP=NXF 当BP = 0,国际收支平衡; 当BP0,国际收支顺差; 当BP0,国际收支逆差。 二、外部均衡曲线二、外部均衡曲线(BP(BP曲线曲线) )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即有BP=0。此时,将 净出口函数与净资本流出函数代入,有: F(r)=X(e)-M(e,Y) 假定汇率不变,则国际收支的平衡就取决 于国内的收入水平Y和利率水平r。 v 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较低的利率对应 较低的收入,较高的利率对应较高的收入。 v 其基本原因在于:收入水平上升,则进 口增加,导致净出口减少,为了实现国际收 支平衡,就必须提高利率,减少资本外流。 因此,在BP曲线上,收入与利率是同方向增 减的。 R BP0(国际收支盈余)BP BPF)的不平 衡状态;位于BP曲线右下方各点所描述的都是 净出口小于净资本流出的不平衡状态,即存在 国际收支赤字(NXF)的不平衡状态。 三、三、BPBP曲线的移动曲线的移动 1、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对BPBP曲线的影响曲线的影响 BP R(%) Y(GDP) BP1 BP2 物价水平上 升,BP曲线向 左方移动;物 价水平下降, BP曲线向右方 移动。 2、汇率变动对、汇率变动对BPBP曲线的影响曲线的影响 BP R(%) Y(GDP) BP1 BP2 汇率上升, BP曲线向右方 移动;汇率下 降,BP曲线向 左方移动。 11.2 11.2 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一、 内外部同时均衡 二、 国民收入均衡的自动调整 一、内外部同时均衡一、内外部同时均衡 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的收入恒等式变为: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净出口函数代入 到收入恒等式,得: 将BP曲线引入ISLM模型,即在产品 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加入国际 收支均衡的条件,便可以形成开放条件下 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ISLM BP模型。 ISLMBP模型中的经济均衡要同时 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 Y BP IS LM Y* LS r 0 E E 二、国民收入均衡的自动调整二、国民收入均衡的自动调整 Y E E BP Y* LS r 0 E E1 1 E E2 2 E E3 3 E E4 4 区域国内经济状况国际经济状况 E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E1失业国际收支赤字 E2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 E3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盈余 E4失业国际收支盈余 一国经济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途 经有以下两种: u 自动调整,即政府不进行干预,任其 自然发展,通过收入、价格、利率和汇率 (自由浮动汇率)的变化使四个市场自动 得到调整,趋向内外均衡。 u 政策调整,即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货 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内外经济进行有意 识的干预,使国内外实现均衡。 1、国际收支失衡的价格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价格调节机制 在国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货币数 量论完全成立,汇率固定不变的前提下 ,国际收支逆差国与顺差国可以通过两 国间的货币流量所带来的价格变动,使 两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重新恢复到均衡状 态。 2、国际收支失衡的收入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收入调节机制 当国内支出增加时,一方面会引起总需求 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增加 ,贸易收支可能向不利方向变化。只有当国内 存在失业而国际收支有盈余时,总需求增加才 会使国民收入、就业增加,又同时使进口增加 ,减少贸易收支盈余,使之趋于平衡。这也说 明,总需求变动进而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不平 衡的自动调节存在着局限性。 3、货币机制的的自动调节、货币机制的的自动调节 在固定汇率制下,贸易收支差额与货币 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一国收支 存在盈余,本国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多,这就 会使利率降低,促使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 入的增加,收入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出口 变得不利,于是贸易顺差缩小。与此同时, 利率的下降会使国内的资本流向利率相对较 高的外国,贸易差额的改善和本国资本的流 出,使国际收支差额改善了。 11.3 11.3 开放经济和宏观政策开放经济和宏观政策 一、 一国的政策选择 二、 固定汇率下的内外均衡 三、 浮动汇率下的内外共同均衡 一、一国的政策选择一、一国的政策选择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经 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应采取适当的 政策手段调节经济,加快内外均衡的实现。 当政府实行某种经济政策时,可能会遇 到如下的问题:有利于对内均衡的,未必有 利于对外均衡;有利于产品市场均衡的,未 必有利于货币市场均衡。例如当一国经济面 临国际收支逆差和严重失业时,或面临国际 收支顺差和过度通货膨胀时。 这表明利用单一的某种经济政策手段往 往难以同时兼顾内外共同均衡,这就要求政 府在不同的政策手段中寻找出最优政策的组 合方案:在国内外需要不同的调节政策的情 况下,所采用的政策配合应是其中一种政策 的积极作用超过另一种政策的消极作用,并 应该运用其他政策来抵消该政策的消极作用 ,以使政策效应达到最优。 二、固定汇率下的内外均衡二、固定汇率下的内外均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同时影响国内 的经济活动水平和国际收支,但一般认为, 财政政策对内在均衡的影响大于对外在于均 衡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 影响大于对进口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对外 在均衡的影响大于对内在均衡的影响,即货 币量变动所引起的利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 响大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鉴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内在 均衡和外在均衡的不同影响,我们可 以将这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以实现内 外共同均衡。按照罗伯特 蒙代尔的 分配法则:分配给财政政策的任务仅 仅是稳定国内经济,而分配给货币政 策的任务则是稳定国际收支。 国内经济状 况 国际收支状况 高失业急剧通货膨胀 顺差 逆差 较松的财政政策 较松的货币政策 较紧的财政政策 较松的货币政策 较松的财政政策 较紧的货币政策 较紧的财政政策 较紧的货币政策 以失业逆差为例进行分析: 紧缩性货 币政策 利率 上升 收入和就 业的减少 吸收资本流入 消除收支逆差 扩张性财 政政策 收入和就 业的增加 三、浮动汇率下的内外均衡三、浮动汇率下的内外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