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源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地下室顶板-).doc_第1页
广源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地下室顶板-).doc_第2页
广源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地下室顶板-).doc_第3页
广源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地下室顶板-).doc_第4页
广源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地下室顶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 工 升 降 机 安 装 方 案工程名称: 广西环科院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建设项目1#楼 型 号: SC200/200 安装单位: 南宁工建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审 批 人: 审批意见: 使用单位: 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审 核 人: 审批意见: 监理单位: 广西建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总监审批: 审批意见: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的技术参数 1三、编制说明及依据1四、有关人员2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六、施工电梯基础设计3七、施工电梯安装位置7八、安装人员须知事项8九、施工电梯的安装9十、安装及安全使用14十一、施工电梯的验收15十二、施工电梯的拆除15十三、施工升降机安装过程中事故防范措施16十四、施工升降机安装过程中应急救援预案16南宁工建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SC200/200安装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广西环科院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建设项目1#楼;工程地址:南宁市教育路5号;施工单位: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监理单位:广西建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华蓝设计有限公司;建筑面积: 46124.68;建筑结构: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 地下2层,地上33层;开工、竣工日期:2011年3月1日-2013年2月。二、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的技术参数1、额定载重量(kg):220002、额定乘员(个):2243、额定提升速度(m/min):344、吊笼尺寸(长宽高)(米):3.21.52.55、标准节尺寸(长宽高)(米):0.650.651.5086、吊笼重(双笼kg):215007、标准节重(kg/节):1508、生产厂家:南宁工建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三、编制说明及依据 施工升降机安装方案编制原则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规范的要求来编制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减少盲目失误,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做到一次验收合格,从而使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期。1、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5、机械设备防护安全要求GB81962010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CJ33200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8、 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四、有关人员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工种特种作业人员证号周 彪男技术负责人45010004200黄志相男安全员桂建安C(2007)0002913韦绍甫男53队长: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桂A05201100176韦少祖男30队员: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桂A05201100465韦海波男26队员: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桂A05201100502韦克群男36队员: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桂A05201100156蒲玖洲男32队员:电工TS6FGXQ11292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使用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场地内清理:扫除场内道路上的障碍物,保证具备作业空间和运输通道,同时做好作业区域上空高压电线的保护工作。2、安装单位组织专业技术安装队伍,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各人职责明确,持证上岗。 3、使用单位在施工升降机安装前使用方必须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并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同时安装方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登高作业时还必须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穿工作服、带手套等。4、安装单位必须对索具、起重机具、手拉葫芦、专用板手及其它辅助工具认真检查,不合格者均不能使用。5、使用单位必须认真检查验收施工升降机的基础部分和隐蔽工程。六、施工电梯基础设计6.1 按照SC施工升降机基础设计要求,基础尺寸66005000300(长宽高),采用C35混凝土浇筑,配双层钢筋网, C12150MM,由于升降机基础位于地下室结构顶板上,根据荷载要求对升降机地下室顶板采用B48钢管进行加固,不考虑结构板受力。基础施工前由施工员进行现场定位,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升降机的定位安装。(基础图如下)6.2 地下室顶板回顶支撑为确保地下室顶板能承受施工电梯及施工动载,需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钢管脚手架的回顶卸荷。钢管立杆间距为600mm,横杆步高为800mm,上设10#槽钢,并在该架体上搭设纵横向剪刀撑,每根立杆下需垫设木方。6.3 回顶强度验算 荷载:双笼=21500=3000Kg,底层护栏=1480Kg,导轨架总重=66150=9900Kg,基础自重=25000.24.83.5=8400Kg。动荷载:双吊笼载重=22000=4000KgF=227801.2+40001.4=32936KgQ=F1002.1/S=329.362.1/(4.53.5)=43.91kN/43.910.90.9=35.57kNh/1b=1200/700=1.714经查表,的取值为:1.426计算长度:L=h+2a=1.2+20.1=1.4m=Lo/i=1976.436/15.8=125由此得:A=0.423N=AAf=0.423489.303mm2210N/mm2=43.465kN35.57kN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七、施工电梯安装位置 根据现场平面位置以及建筑物结构特点,将施工电梯安装于建筑物南侧,具体位置见下图:八、安装人员须知事项1、安装前应接受安装技术和安全交底,使每一人员都明确施工升降机安装方案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及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2、安装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升降机的性能、结构特点,在安装前必须读懂熟悉使用说明书。3、待装的施工升降机应做到性能完好,金属构件部分无损伤、无焊缝虚焊、无疲劳裂纹、无严重锈蚀,对钢丝绳、滑轮组、电气设备等安装前均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整改。4、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属于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特路作业操作证书和资格。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且服从组长的统一指挥,吊笼顶平台上作业人数不得超过2人,严禁违章作业。确立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逗留或通过。在带电线路附近作业时,安全距离必须保持大于3米以上。5、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或机具应放在工具袋内,材料放置在平衡的平台上,严禁往上或往下抛掷工具或材料。螺栓坚固过程中,在扣好安全带的前提下,手抓稳标准节,坚固时应均匀用力,避免用力过猛而使身体失衡发生安全事故。6、作业过程中发现制动、离合失灵,有异响,减速箱、轴承温升过高,安全装置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安装。7、升降机运行时,施工人员的头、手绝对不可露出安全栏以外。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外笼内。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8、操作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级操作,变换运动方向时,应先将控制器转至零位,严禁急开急停,严禁以限位器代替刹车作为停车。9、施工用电不能乱接乱拉,所用电线必须是满足施工要求的电缆线,同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用电安全。10、施工升降机所配吊臂吊重不得超过180kg。11、遇到雷雨、大雾及四级以上大风的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安装工作。九、施工电梯的安装9.1外笼和吊笼的安装 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用起重设备吊住吊笼上的吊点将主机吊起就位,将地脚螺栓安装好,在地脚螺栓处的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的调整钢板,用以调整导轨的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1/1500。当导轨调整到垂直度时用700Nm的力矩压紧4个地脚螺栓。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使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在两个方向1/1000。压紧其余地脚螺栓,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杆。用上述方法安装吊笼的另一部分。将外笼左右两个部分用螺栓连接起来,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并压紧地脚螺栓。松开吊笼内电动机上的制动器用起重设备吊起吊笼后标准节上准确就位,将制动器就位。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拆除,齿轮与齿条的齿合侧隙、导轨与齿条背面的间隙、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所有门开启应灵活。9.2电缆的安装现场供电箱距升降机电源箱的距离应在20米以内,以保证供电质量,满载运行中,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将供电电缆从升降机上电源箱内的总电源开关接入现场供电箱,将电缆线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笼内。电缆线一端从电缆笼底部引出接入电源箱。另一端通过电缆托架引到吊笼内装入电控箱并固定。电缆笼装在电缆托架下方,使电缆线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拽出或盘入电缆笼内。9.3电气装置的检查在调试前,先使用起重设备安装一、二标准节,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少于1M。检查各安全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均应能够起作用。校核电动机接线,吊笼上下运行方向与操纵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电器装置检查完毕后,升降机方可进入安装运行。9.4吊杆的安装 吊杆应安装在吊笼顶部吊杆安装孔内,将推力轴承装在吊杆底部,将吊杆放入安装孔内。在吊笼内安装向心轴承,安装压垫并用螺栓固定。9.5导轨架的安装 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销子处擦拭干净,并加少许润滑脂。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钩放下,并钩住标准节吊具,将标准节吊具钩住一节标准节,摇动手摇卷扬机,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关上护身栏杆,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至接近导轨架顶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架顶部大约为300mm左右时停止,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下面标准节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下吊钩,用螺栓固定。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用350Nm的拧紧力矩紧固全部螺栓。按上述方法将标准节依次相连直至达到所需要的高度为止。随着导轨架的不断加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并检查导轨架安装的垂直度。本工程控制30mm。9.6附墙架的安装 随着导轨的升高,应按9米(3层)安装一个附墙架,建筑物上的附墙座应先安装好支架,其允许最大水平倾角为8以内,每个停靠站必须设过桥平台。采用型附墙架,连接尺寸 L=29003550mm,附墙架宽度 B=1420mm。附墙架作用在建筑物上力为 P= N=74.20KN。本工程中在2层、5层、8层、11层、14层、17层、20层、23层、26层、29层、32层、33层设置附墙架。附墙架与墙的连接:注意:根据需要选择附墙架与墙的连接方式,其强度必须能够承受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力F。附墙架连接尺寸吊笼规格LL1L2B30001500290036001350205089018901430施工升降机SC200/200立面图9.7钢丝绳安装 钢丝绳把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钢丝绳夹不得在钢丝绳交替布置,每一连接处所需钢丝夹的最小数量如下表,钢丝绳夹间的距离等于67倍的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mm)1919233238钢夹的最少数量3459.8电缆保护架的安装 在电缆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保护架。从地面起每9米左右安装一个电缆保护架,用带卡子的一端固定在A51的立管上。调整电缆保护架以及电缆托架的位置,确保电缆在电缆保护架“U”形中心。9.9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 下限碰铁的位置,应调整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上限位碰铁调整到使吊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站平台位置,要确保此时吊笼与导轨架顶部的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5-2cm之内,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保证碰铁不移动。十、安装及安全使用 升降机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安全员按特种作业的要求,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工作。明确分工及责任。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确保安装中的安全。升降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各个部件的性能及操作技术,当风速超过20m/s时,以及恶劣气候下,不得开动升降机。经常的观察吊笼运行通道有无障碍物。升降机的基础不允许有积水。保持笼内的整洁,确保吊笼装载未超过其核定载重量,升降机在下班后应停靠在地面站台,将极限开关锁住并切断电源。升降机必须始终保持所有的零部件齐全、完整,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及做坠落试验。十一、施工电梯的验收 施工升降机安装完毕,经安装单位出具自检验收单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合格,进行联合验收交接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全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操作运行中必须做好相关的记录,项目部应定期进行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十二、施工电梯的拆除 在拆除之前必须对升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其中电磁制动器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主传动机构的运行是否正常,两项检查尤为重要。在检查调整之后,吊笼可升至导轨架顶端,再上升500mm左右停止,吊笼应不发生下滑现象方可进行拆卸,其步骤按安装的顺序逆行即可。如签订拆除合同可另行编制拆除方案。十三、施工升降机安装过程中事故防范措施1、如果需要上下同时工作的两层必须设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否则禁止下方人员工作;2、高空作业禁止抛掷物品;3、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子栓牢;4、在四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或夜间,禁止露天高处作业。如果一定要在这种条件下工作时,首先向安全监督站办理危险工作申请手续,得到安全监督站批准后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然后才能施工。5、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教育各施工人员时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里,既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得顾及他人的安全,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企业对安全负责。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人身伤亡事故,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是巨大的。6、在安装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危险,需要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要准确找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7、危险源有:交通事故、机械伤人、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触电、冒顶、冲底、冲顶、坠落。十四、施工升降机安装过程中应急救援预案 针对施工升降机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制定如下应急预案。14.1.1 地面人员除了进行地面施工升降机具、警戒任务外,还应时刻注意施工升降机上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如发现有身体不适者,应立即停工,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要救援及接应。14.1.2施工升降机安装作业时,应由安全员备好药箱,以防在作业过程中有人员轻伤时进行包扎、自救。14.1.3如万一发生事故,要第一时间拨打120、110、119请求紧急救援。同时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救治伤员,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配合有关部门事故调查取证、处理及教育。14.1.4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周彪 联系电话2245512组长:黄志相 联系电话 员:黄志善、杨丽玲、刘定一、吴永嘉14.1.5应急联系电话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电话:110、119、120、122南宁市委值班室电话:2805641、2804159、2621385(传真)南宁市政府值班室电话:5533686、5533393、5530598南宁市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值班电话5530735南宁市建设委员会电话:5645292、5645229南宁市总工会电话:2810260、2805708南宁市建管处安监站:5501628、550152814.2安全员和现场指挥要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注意了解周围附近的医院,以防万一发生人员受伤能及时送医院救治。14.3交通事故、机械伤人、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触电、冒顶、冲底、冲顶、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4.3.1 发生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14.3.2出现颅撤职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走。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14.3.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或清洁布 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14.3.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在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14.3.5遇有创伤出血的伤员,应迅速 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少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14.3.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14.4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14.4.1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从触电者身上拔离或者将触电者拔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出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他方法把电源切断。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保线路已无电时,才可将触电者搬离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14.4.2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触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在拉出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