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旅游产业定义的综述及评价摘 要 国内外有关旅游产业定义及构成的研究,观点纷呈。文章概括为旅游产业定义的综述以及旅游产业构成的各种观点,指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差异。进而阐述笔者对于这些观点的评价与看法。关键词 旅游业;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构成一、旅游业与旅游产业 旅游业的产业定位问题一直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由于在学术界人们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加之在国民经济统计中没有单列旅游业,致使旅游业一度被边缘化。王昆欣认为与普通意义上的产业概念不同的是,旅游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它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概念。它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包括了景点经营、旅行社和旅馆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交通业、娱乐业和其他许许多多的行业。然而,这些行业同时也为旅游地当地居民提供服务,这也造成了旅游业的概念和范围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应该说,旅游业的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和经济利益。对它的讨论,往往从资源开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管理等相关要素。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1】。也有人认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行业。申葆嘉(2007)认为我国的旅游业主要是指以住宿业、餐饮业、旅行社以及人工建造的游乐园为主的接待诸行业的复合体,具有鲜明的经济性质,是为营利而存在的。而旅游产业既包括了营利的旅游业,但更多的是包括了许多发展旅游所必需的社会非营利因素,如博物馆、古迹遗址、教育和培训设施等。此外,社会上许多原有的政府、市政、金融、工程、财税、安全、交通、信息等部门,也将在一定条件下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动。有些研究者认为它们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师守祥不赞同这些观点。首先从修辞逻辑分析,加入限定词不能扩大概念的外延;从内涵上来看,旅游业包括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其中旅游产业是有关生产与销售的“经济”概念,即营利性的旅游部门的集合,旅游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旅游的推动、促进和提供便利服务来从中获取收入;而旅游事业并非主要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目的,包括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非营利性机构。因此,师守祥认为旅游业的范围要大于旅游产业,并且包含旅游产业【2】。世界旅游组织等建议的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按照与旅游活动的关联程度将旅游业分为旅游特征产业、旅游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 二、旅游产业构成理论关于旅游产业的构成,国内外有很多观点,存在着分歧。目前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可概括为支柱行业论、要素论、产业群体论、层次论、产业集群论等。(一)支柱行业论早期观点认为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和住宿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3】。后来又有学者认为旅游业除了包含以上三个部门之外,还包括旅游商品业,即四大支柱【4-6】。四大支柱的组成还有分歧,张涛(2003)在分析传统的支柱说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业的支柱性行业构成应为四个行业,但以“旅游景区(点)”,代替旅游商品业,即旅游景区(点)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饭店业,并且重点强调了旅游景区(点)在旅游业中的核心地位【7】,而石长波(2004)则以休闲娱乐业代替旅游商品业【8】。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划分,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业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除传统的三个部门之外,还应包括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即五大部门论(Victor T.C.Middleton,1988)【9】。这是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也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多数教材引用、赞同这一观点。单纬东(2005)则对其进行了综合,在承认五大部门的同时,认为旅游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业和旅游交通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构成旅游业的主体内容【10】。支柱行业论,由最初的三大支柱,到后来的四大支柱和五大部门,是认识趋于全面和深化的过程,譬如把景区、景点纳入支柱部门,但也存在问题:首先,观点不统一,支柱行业组成有分歧。即便是名称相同,但所指却不一致,刘伟(2001)所指旅游商品是除旅游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服务产品以外,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采购的有形的实物,比其他学者的要宽泛得多【2】。其次,这里“个数”是不稳定的,有人提出过六个支柱、七个支柱,也有人提出过八个方面说【11】。再次,我们认为它不符合逻辑。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独立定义和统计测算的产业,它的客运业务对象是旅客(包括游客,但在技术和操作上不可能区分游客与旅客)。交通业的发展并不依赖旅游产业,因此不宜把交通业界定为旅游产业的支柱组成【12】。(二)要素论传统的“六要素论”认为旅游产业指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相对应的旅游产业应包括餐饮、旅馆住宿设施、交通、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商店和娱乐场所等部门。Lundberg 在Tourism Economics中认为旅游业由餐馆、住宿设施、交通设施、杂类、旅游点开发、娱乐设施、旅游研究、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者、政府办事机构这十部分组成【13】。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旅游业包括了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服务公司和其他旅游企业。署名旅游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本文注:组长为纪根立,从行文辞句及发表刊物推测应为浙江)的文章认为,旅游产业的界定应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以第三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为主进行。他们界定的旅游产业包括 7 大行业门类,其中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传统上并不属于旅游的行业【14】。在应用研究方面,为了对旅游业的经济贡献进行测算、评价,研究者各自界定了互不相同的旅游产业组成。唐伟昌、王民宣等组成的课题组在对宁波市旅游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的测算中,选取了与旅游较为密切的行业,测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他们认为旅游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保险业、旅行社、游览景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娱乐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15】。唐晓宏(2005)在研究旅游产业在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时,关于旅游产业增加值构成的测算中,认为旅游产业包括旅游宾馆业、餐饮业、旅游运输业、园林文化业、城市交通业、旅游商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16】。北京市旅游卫星账户 2002,把城市公共交通、批发和零售业、邮政业、信息传输服务业、邮电、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体育事业、娱乐业、文化事业等传统上不属旅游的产业也纳入其中【17】。张帆等(2003)在研究旅游对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过程中,提出旅游产业链包括6个旅游基本行业(对应旅游六大要素)、12个旅游直接影响行业、47个旅游间接影响部门及 20个旅游引致影响部门,行业总数达 85个【18】。旅游活动的开展是需要六大要素,但产业范围不等于产业要素【19】。旅游需要的岂止是六要素?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人,凡是人生活中需要的,旅游过程亦然需要。若按需求要素界定(旅游)产业,从逻辑上讲所有的产业都可纳入旅游产业,那世界上就只有旅游一个产业了,产业分类本身也就失去意义了。就拿传统观点中六要素所对应的部门来看,不仅统计上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理论上也不能自圆其说。以餐饮业为例,已有的讨论是如何区分游客消费与当地居民消费,但却忽略了更为本质的“移地消费”问题。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备“游客”和“居民”身份。在以目的地游客的身份吃饭喝水的时候,以客源地居民身份的餐饮消费支出就停止了。从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不存在旅游促进餐饮业发展的命题。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客源地与接待地是相互的,因此餐饮消费也是有入也有出,影响难于确定。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吸引游客来消费,当地人很少外出旅游的“点”状空间(如农家乐),但它们不具备经济学研究的普适价值。(三)产业群体论王洪滨等(2001)认为旅游业由直接旅游企业、辅助旅游企业和开发性组织构成。其中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商店、航空公司、车船公司、旅游景点、游乐场所等;辅助旅游企业包括饭店管理公司、旅游商品服务公司、旅游影视、广播、出版事业,也包括某些旅游地的基本供给和服务以及给排水系统、热电系统、洗衣店、食品店、通讯设施等;开发性组织指有关旅游的政府机构,如旅游局、海关、公安局、财税局、文物局、园林局、旅游院校、科研机构等【20】。谢春山(2005)认为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和旅游关联产业的总和,而不仅仅是旅游业本身。其中旅游业包括旅游地、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和旅游商品经营业【21】。张陆、徐刚等(2001)认为旅游产业包括旅游业和为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因此,旅游产业所包括的行业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众多行业。在他们看来,旅游产业是一个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诸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一个综合性产业群体。“群体论”界定旅游产业时有的用企业,有的用行业,有的用产业,比较混乱。所界定的旅游产业涉及面太宽泛,而且互相重叠,难于掌握。把旅游地界定在旅游业里肯定是不对的,至于综合性产业是属于性质的描述【22】。(四)层次论要素论及产业群体论者界定的旅游产业无所不包、过于庞大,看似全面,实则趋于虚无。把广播电视、热电系统、石油开采,甚至公安局等都包含在内的旅游业显然是难以描述的,产业地位的衡量指标难以确定。为了方便讨论,有的学者(宋子千、廉月娟,2007)认为应对旅游业进行层次划分【23】。张立生(2005)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旅游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称为基础层次产业;第二个层次包括旅游购物业,并称为中间层次产业;第三个层次包括游览业和娱乐业,称为核心层次产业【24】。罗明义(2007)将旅游产业划分为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和旅游相关部门三个层次【25】。WTO的旅游卫星账户(TSA)就是层次论,把各种产业按照与旅游活动的关联程度划分为旅游特征产业、旅游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传统的五大部门是旅游特征产业,零售业等是旅游相关产业,饮用水、汽油是旅游者需要购买的,所以列为其他产业。宋子千等(2001)把旅游产业划分为旅游相关行业、旅游基本行业和间接旅游相关行业【26】,与WTO的划分基本对应。层次论虽然注意到不同行业与旅游业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但面临的问题除了辨别其他产业与旅游业关系的亲疏是主观的、臆想的、困难的外,衡量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与贡献更为复杂了,譬如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就有一组数据,须分别测算、说明。(五)产业集群论自从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以来,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受到高度重视。2001年我国学者首次发表以“产业集群”为篇名的理论文章,200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由于它论述的是区域竞争力、知识与技术的创新等热点问题,其影响在我国社科界迅速扩展。产业集群理论是区别于传统的梯度推移论、增长极理论、古典区位论的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区位理论等,对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促进很大。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评选的200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中就有“城市空间与区位理论研究之拓展”【27】。2003年出现了我国第一篇“旅游产业集群”的文章,2006年显著增多。宋振春等(2004)认为旅游业的“支柱说”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认为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构成包括核心层、直接支撑层和间接支撑层三个层面,其中核心层指的是旅游吸引物,直接支撑层包括旅行社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业,间接支撑层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8】。庄军(2005)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由众多行业构成的产业群体。旅游产业集群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为核心,在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集群,并与其他产业集群相联系【29】。夏正超、谢春山(2007)认为旅游产业具有“集群”性,并界定了其组成【30】。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与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联系。用旅游产业集群界定旅游产业的行业组成,是对经济学“产业集群”概念字面含义的朴素理解,是对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的机械引用。产业集群研究的是产业的空间布局、小企业的外部经济问题,不是产业自身的构成问题,因此用“旅游产业集群”界定旅游产业是不恰当的。三、总结与评价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在对旅游产业进行概念界定和层次划分时都存在将旅游产业范围无限扩大化的趋势。一味地夸大旅游产业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业的范围不但会造成产业之间界限的混乱,引起其他产业人士的质疑,也会使旅游业结构分析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从而遭遇旅游统计方面的尴尬。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产业是建立在其产出而非消费对象数据的基础上的,而旅游经济指标的统计长期以来都是从需求方开展的,统计口径的出入使得旅游统计指标难以服众。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但由于理论不成熟,在统计指标的确立上仍然存在某些指标过宽而有些指标又过窄的问题。四、参考文献 1王昆欣. 旅游、旅游业和旅游学的认识与辨析J.旅游研究,2012,(4):1-5. 2师守祥. 旅游产业范围的界定应符合经济学规范J.旅游学刊,2007,22(11):7-8.3旅游概论编写组. 旅游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02.4刘伟,朱玉槐. 旅游学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08-109.5李明德,石美玉. 中国旅游购物的现状与展望A. 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 20012003 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与预测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4-177.6李东,李陇堂. 旅游购物业地位的确立及发展对策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274-277.7张涛. 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J. 旅游学刊,2003(4):24-29.8石长波. 旅游学概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03.9转引自李天元. 旅游学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85.10邹春洋,单纬东. 旅游学教程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0-81.11乔正康. 旅游学概论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36.12师守祥. 旅游产业范围的界定应符合经济学规范J. 旅游学刊,2007,(11):7-8.13 转引自王大悟,魏小安. 旅游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5.14旅游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 旅游产业统计研究J. 浙江统计,2002,(3):19-21.15 唐伟昌,王民宣等课题组. 宁波市旅游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的测算J. 经济丛刊,2005,(3):11-15.16唐晓宏. 旅游产业在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研究J. 旅游科学,2005,19(6):34-37.17杨炳多,米红,吴逊. 北京市旅游卫星账户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课件导入模板
- 安全事故预防培训
- 大学生心理培训大纲
- 时间位移新课标课件
- 2025版社区建设捐赠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连带责任保证方式担保合同
- 2025版建筑垃圾运输合同范本环境友好型运输
- 2025版电动伸缩门研发、生产及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卡线上线下跨区域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白酒品牌独家代理销售合同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院前急救120出诊流程图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1年版)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工作桌面pad相关gec3000通讯协议v2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GB∕T 37004-2018 国家物品编码通用导则
- 《大学物理》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