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索.ppt_第1页
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索.ppt_第2页
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索.ppt_第3页
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索.ppt_第4页
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矫枉必正高考物理复习中试卷讲 评课的探索 讲评课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个问题: 讲评课是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 讲评课对纠正错误、扬优补缺、巩固双基、规范解题、 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有很重要的 作用。 一、什么时候讲? 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 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因为学生做错了的题目并 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 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 自己的思考、领 悟就弄明白了的题日,就可不讲。 重点是抓好学生的“两备” 学生的“两备”就是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每次考试后评析试卷的第一课是最难上 的,学生往往是启而不发,呼而不答,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 此时教师应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心理的闭锁引起的。在激烈的学习 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尚不成熟,学生 心理的自我调整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师在讲评练习前应对一部分学生进 行心理指导,帮助他们分析成功之处、失败之因,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与 否定,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恢复进取心,切忌一味地批评。这种心理准 备将助于消除学生心理的闭锁并活跃之后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有的教师常 在上课前才将试卷发下且立即讲评,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因为学生对 练习的订正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讲懂远不及让他自已搞懂有效果。 所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讲评前学生的自行思考和知识准备是必不 可少的。教师应尽早发下练习并要求学生作好准备。 二、讲什么? 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 分轻重,面面俱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如 果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是浪时间。 因此,要根据课前调查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 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问题上来。根据学生测 试情况,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 关节”所在,透彻分析,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因此备课前尽 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么样思考的,多问几个 “为什 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 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 评才会击中要害。 讲错例和错因 讲评课不能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而是应有选择、有所侧 重。否则,既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教师在每次 阅卷后讲评前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 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哪些题目错 得多,错在哪里,学生需要何种帮助等等。这样,习题讲评建立 在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的基础上,集 中了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切中肯綮地分析,就能激发学生 的思维、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这也大大缩短了 练习讲评的周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另外,教师还应引导 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由于细心、冷静、时间安排、解题速度、 书写和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应要求学生减小控制并作 必要的指导;对由于学习基础差、知识理解运用能力欠佳而成绩 较差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提出要求和目标。 讲思路和规律 进入总复习教学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 能力训练上来。试题的综合程度、难度普遍加大。这就 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 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 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这样才能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故教师在讲评时应时刻做好 思鲁思维的示范,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 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与板书也应力求简洁扼要。 讲技巧和题型 物理复习资料层出不穷,可谓题海无涯。教师对习题的精选 是练习的前提,而且教师要善于将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 巧或教会学生进行小结归纳。物理问题中,一题多解者屡见不鲜 ,力的观点与能量的观点则几乎是联系和贯 穿所有知识点的两条 主线。一题多解、巧解这类题都要求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深刻理解 ,对物理情景能分析透彻、清晰,对物理知识能综合、灵活地运 用。例如:等效法、对称法、整体法、守恒法、叠加法等。又如 针对不同题型的应试策略和特殊解法,公式法、几何法、图象法 和比例法等。讲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贯输给学生此类技巧,日积 月累就能达到提高解题速度的目的。总之,教师要强调在订正过 程中应重在解法的领会,而不应停留在具体知识的得失上。 例.将一个粉笔头轻轻放在以速度v2m/s的 恒定速度运行的水平传送带上后,在传送带上留 下一条长度为4m的痕迹。试求粉笔头与传送带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 0.05 , 1m 典型例题传送带问题 变式1:如果该传送带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为a=1.5m/s2,并且在传送带刚开始做匀减速运 动的同时,将一个粉笔头轻轻放在此传送带上,则 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痕迹? 典型例题传送带问题 变式2:(2006年高考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 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 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 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 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讲发散和变化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 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 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高考题并不神秘,不少题 型都是常见的,但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因为变换情 境,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 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 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即对某知识从多个 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常见的有情境、迁移、应用、 图象、综合等几种发散形式。如可以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 ;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 ;也可把习题的因果关系倒置;还可把几条题目、几个过程进行 组合等等。这种训练立足于基础,不刻意求 难,注重渐进、合理 性,学生感到别开生面,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就被 拓展开阔起来。 弹力、摩擦力、洛仑兹力 例 . 如图所示,质量为、带电量为+q的 小物体,静止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 场中,粗糙挡板ab的宽度略大于小物体厚 度.现给带电体一个水平向右冲量,试分 析带电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a b 例. (2001年上海高考)如图所 示,(1)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 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 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 夹角为,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 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变式1:(2)若将图中的细线Ll改 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 ? 典型例题瞬时问题 变式: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正 电电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粗糙 细杆上自由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圆环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 直到处于平衡状态,则圆环克服摩擦力所 的功可能为多少? v B 变式2: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上套 有一个小球和两个弹簧,两弹簧的一端 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用销钉M、N固定 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拨去销 钉M瞬间,小球加速度a的大小为12m/s2 ,若不拨去销钉M而拨去销钉N瞬间,小 球的加速度可能是: A.22m/s2,竖直向上 B.22m/s2,竖直向下 C.2m/s2,竖直向上 D.2m/s2,竖直向下 ( BC) 典型例题瞬时问题 M N 例.如图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 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物 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m=10kg,弹簧 的劲度系数k=500N/m。现在给P施加一 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s内F是 变力,在0.2s以后F是恒力,g=10m/s2,则 F的最小值是_,F的最大值是 _。 100N,200N F 典型例题 分离条件 变式1: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 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 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 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 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内F是变化的 ,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各是多少?(g=10m/s2) 72N,168N F 典型例题 分离条件 三、怎么讲? 教师讲评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而不是重复、重演一遍, 不能以题论题,不要只按题号顺序讲评,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 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 问题有一个完整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具体可按3种方式 归类:a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 进行分析讲评。这类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 择重点知识、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b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 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类到一起进行分析。c按答卷中 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讲评时,教师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 表面现象,抓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