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鱼我所欲也一、趣文导读吃粮披甲一耗鼠在陰沟内钻出,近视者睨视良久,曰:“咦!一个穿貂裘的大老官。”鼠见人随缩入,少刻,又一大龟从洞内扒出,近视曰:“你看穿貂袄的主儿才缩得进去,又差出个披甲兵儿来了。”【译文】一只耗鼠在陰沟里钻出,有个近视眼睨视良久,说:“咦!一个穿貂皮袄的大老官。”耗鼠见到人随即缩回,不一会,又有一只大乌龟从洞里爬出来,近视眼说:“你看穿貂皮袄的主儿刚缩回去,又派出个披铠甲的。”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和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性善。【文言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古今对碰】原 文注 释译 文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亦】我【所欲】也。【亦】也是。【所欲】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这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放弃。【取】选取。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亦我所欲也。【义】大义或者正义、道义。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二者不可得兼,这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舍生而取义者也。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亦我所欲,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于】比。所喜欢的东西有超过生命的,【故】不【为】【苟得】也;【故】所以。【为】做。【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所以(我)不做只为苟且取得生命的事情;死亦我所【恶(w)】,【恶】厌恶。死是我所厌恶的,所恶(w)有甚于死者,所厌恶的东西有超过死亡的,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如果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那么。【凡】一切。【者】的办法。【何】什么。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不能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使】如果。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和坏事的办法,什么不能做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按照某种办法。【则】就。【而】但。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不用(这种办法),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灾患,但是有人不去做这种事情。【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由此可见。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有超过生命的,所恶有甚于死者。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有超过死亡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是】这种。【心】思想。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皆有【之】,【之】代指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一【箪(dn)】【食】,一【豆】【羹(gng)】,【箪】古代盛饭用的的圆竹器。【食】这里指饭。【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带汤汁的肉。一筐饭,一碗汤,得之则生,【弗(f)】得则死。【弗】(f):不。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它就要死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呼尔】(轻蔑地)呼喝着。【与】给。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也。【蹴】用脚踢。【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值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丰厚的俸禄。【则】如果。【辩】同辨,这里是辨别的意思。【受之】接受他。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于】对于。【何加】有什么益处。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为(wi)】宫室之美,【为】为了。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之【奉】,【奉】:侍奉。妻妾的侍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译为“吗”。(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先前为了义宁愿去死也不肯接受(施舍),【今】【为(】宫室之美【为(wi)】之;【今】现在。【为】为了。【为】接受。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它;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原先,从前。【为】为了。先前为了义宁愿去死也不肯接受(施舍),【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现在。【为】为了。【为】接受。【奉】侍奉。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俸而接受了它;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义宁愿去死也肯接受(施舍),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种做法。【已】停止,放弃。这种(做法)不是应该使它停止了吗?【此之谓】【失】其【本心】。【此之谓】这就叫做。【失】丧失。【本心】天性,天良。(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作品赏析】本文以“鱼”和 “熊掌”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当以“义”为重,为了维护 它而不惜“舍生”。【知识梳理】类 别解 释举 例实词兼同时。二者不可得兼义大义或者正义、道义。义,亦我所欲也恶厌恶。死亦我所恶患祸患,灾难。故患有所不辟也弗不。弗得则死蹴用脚踢。蹴尔而与之屑值得。乞人不屑也万钟丰厚的俸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已停止,放弃。是亦不可以已乎虚词如使假如,假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那么。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者的办法。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何什么。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如果。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就。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由此可见。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不单,不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通假字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乡同“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与同“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辩同“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辟同“避”。躲避词类活用得名词作动词,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生动词作名词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古今异义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一豆羹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万钟于我何加焉一词多义而 修饰“与”,表修饰 呼尔而与之表转折,却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于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对万钟于我何加焉是 这种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做法是亦不可以已乎得 得到,拥有 二者不可得兼同“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取得故不为苟得也为 情愿 向为身死而不受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采用。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之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人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呼尔而与之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此之谓失其本心生 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获得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与 通“欤”,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呼尔而与之加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则 那么。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就。得之则生连词,这里表假设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特殊句式判断句“也”,判断句标志。鱼,我所欲也。省略句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主语“我”。舍生而取义者也。三、强化训练(共25分)1. 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3分)2. 给点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 (1)死亦我所恶 ( )_ (2)一箪食,一豆羹 ( )_ (3)蹴尔而与之 ( )_ _ (4)乞人不屑也 ( ) 3.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4分) 乡为生死而不受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4.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呼尔而与之。_ 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 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 _(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5.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_ 【参考答案】 1. 孟子告子上 仁政 性本善2. (1)w厌恶(2)d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3)c用脚踢(4)xi轻视3. “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辟”通“避”。躲避4.(1)(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2)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3)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4)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5)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5. 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四、真题预测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5题。(共10分)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得之则生 B蹴尔而与之 C呼尔而与之 D行道之人弗受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 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C. 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3.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C.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D.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万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压实机械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班健康:宝宝笑了课件大纲
- 酒店宴会管理毕业设计方案
- 预后循证医学评价
- 2025年四川南充市蓬安相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南昭通高速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方案
- 诚信为本教学设计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培育维修精英-承传技能储备人才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文解读与学习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巩固)带答案详解
- 工程总承包的试题及答案
- 《电磁感应原理解析》课件
- 成都输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卷(附答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 北京市46家种猪场地址及联系方式
- APG IV 系统(修订版)
- 年产5万吨汽车用再生铝合金锭项目节能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