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人:王伟宏 导入:太平天国这部电视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不过,电视剧毕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而非真实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真实的历史长廊,一起来了解感受这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板书)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的农民起义,大家能想到的有哪些农民起义?比如最早的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唐末的黄巢大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等等。这些历代农民起义爆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的说那就是“官逼民反”。也就是老百姓不愿再继续被统治下去,而且统治者也难以再继续统治下去的时候,起义就会发生。那么,什么时候是统治者不能再继续统治下去的时候呢?一、暴虐其民、失去民心;二、昏暗幼弱、失去控制;三、日蚀月销、失去基础。这些都是通常农民起义爆发的因素。好,我们再来具体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 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鸦片战争的失败,由此带来的巨额的战争赔款给清政府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把这一大笔财政负担完全转嫁到了老百姓的头上。清朝统治者对农民群众和其他生产者的压榨空前加重。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通过倾销商品和鸦片掠夺中国人民,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这样就使原本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日趋激化。政治上,清朝各级官吏更加腐败黑暗,导致民怨沸腾、各地起义时有发生。 广西是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地区,这与广西的特殊地区环境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广西是全国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省区之一。广西土地贫瘠、人均占有土地仅有一亩多,而且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人民苦不堪言。最终使得老百姓铤而走险,走上反抗清王朝统治的道路。 在了解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小名火秀,族名仁坤。像所有的科举制时代的读书人一样,洪秀全自幼刻苦读书,为的是将来能够考取个功名、光宗耀祖。但是不幸的是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是名落孙山。1837年,在他第三次科考失败后忧愤成疾,几乎到了发疯的地步,并且开始抨击社会、在思想上酝酿着成就一番帝王之业。于是他改名为洪秀全。“秀全”意指“我乃人王”。此后,洪秀全在糅合了西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儒家大同思想以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后创立了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就成了洪秀全反抗清朝统治的组织基础。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次农民运动的背景:板书: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尤其是广西地区)3.间接原因:外国侵略(战争赔款和经济入侵)4.理论来源:基督教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平均主义思想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发展过程,同学们阅读课文2、3、4段内容。思考:太平军能够快速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二、太平天国前期的进攻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板书)(板书)1.军事进攻: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 (开始)(初步建政)(正式建政)(达到军事上全盛) 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1月的金田起义到1853年定都天京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两年多的时间途径六省、起义队伍由一万人发展到了20多万,横扫东南半壁江山,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胜利进军,并取得如此重大的战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太平军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百姓加入太平军。另外,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比较团结,决策正确、指挥有方,广大将士英勇善战,因而能够连战连捷;同时,太平军在进军过程中纪律严明,坚决打击封建势力,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深得民心。此外,太平天国起义后和在进军途中,清朝统治者猝不及防,或疏于防范,以及负责镇压太平军的清朝官员将领多半都是腐败无能、畏敌怯阵之辈,这也为太平军屡获胜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但是北伐最终由于孤军深入而导致失败,西征却取得了重大胜利,西征巩固了太平天国政权,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地盘,形成了太平天国与清王朝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为这场农民战争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太平天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板书)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天朝田亩制度这两段内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2)这个制度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1)内容: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既然以土地为核心,那我们就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天下田是谁的?学生回答:土地归农民。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的斗争中都提过类似的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我们再来看它的产品分配的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这是一种绝对平均的分配原则,大家想想能实现吗?这也就是说,不论劳动付出的多还是少,最后得到的都是一样,换了是你,你愿意吗?显然不愿意。所以这种分配方法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再加上当时连年战争,也缺少实施的安定环境。(2)评价积极性: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积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局限性: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土地,它又容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的转折(板书)(板书)1.天京变乱 前面我们讲了太平天国在西征结束后,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军事上的全盛并不等于天京政权的巩固,相反其内部潜伏着巨大的政治危机。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其领导层在胜利面前骄傲自满,进取精神逐渐减退,不仅未能继续加强起义队伍的建设,反而大都热衷于追求个人权势地位和贪图享乐,日益腐化。思想和作风也日益封建化,越来越脱离群众,主要领导者之间不顾大局,为争权夺位而拉帮结派,彼此争斗,最终导致领导集团的严重分裂,以致互相残杀。天国从此由盛转衰。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洪秀全、杨秀清带头大兴土木,强行拆毁许多民房,动用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建造豪华的天王府和东王府;天王还从民间挑选女子从当嫔妃,诸王出行都声势浩大。这些情况表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仅企图借助封建等级制、世袭制来保证他们的权威和维系天国的秩序,并且他们在进入天京后,生活的腐化奢侈和脱离群众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他们已经不再像起义之初那样同甘共苦,而是互相猜忌,争权夺利。这种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和激化,终于以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为导火索,引发了一场大变乱。 过程:天京变乱中,许多优秀的太平军将士在“杨党”和“韦党”的罪名下遭到冤杀,石达开带兵出走,造成了太平天国队伍的严重损伤,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变乱的发生也打破了拜上帝教的美好神话,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和政治恶果。从此人心涣散、朝政不修,叛逃事件接连发生,结党营私、拥兵自重现象日益严重;在军事上,此次事变给了清军以喘息的机会,使之得以重新组织力量向太平军反攻,太平天国被迫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由胜利发展走向停滞衰落。所以,这场大分裂、大变乱是决定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因素。 (板书)2.挽救危局(1)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板书)(2)资政新编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影响(板书)(板书)1.太平天国的后期保卫战和天京陷落(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内容) (板书)2.失败原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你认为都有哪些原因? 我来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它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它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太平天国领导人没能制定出一个正确的、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取心减退、日益腐化、领导集团内讧,削弱了自身力量,由盛转衰等。太平天国在军事战略上也有诸多的失误,明显的就是不重视根据地的建设,以及在后期纪律上的松弛和败坏等。更进一步说是时代的局限性,这场发生在中国封建集权专制主义时代的农民起义,不可能提出先进的革命理论,就是它不失败,它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近代国家,最终还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工具而已。(板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