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解读.doc_第1页
大纲解读.doc_第2页
大纲解读.doc_第3页
大纲解读.doc_第4页
大纲解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大纲解读目 录一、学校招生简章2二、专业目录及说明21.专业目录22.说明变化23.参考用书更改或说明2三、考试大纲及变化21.考试大纲22.范围变化2一、 学校招生简章(2013年招生简章未出,用2012年作为参考)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艺、工、管、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一、招生计划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约为1300余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占7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占600名。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数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数的20,各专业拟招收人数参阅我校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数在复试前根据国家当年下达指标数和生源情况确定(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人数参照我校2011年招生计划数制定)。二、考试方式及报考条件我校2012年考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四、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五、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六、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七、 (1)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八、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九、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的人员,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十一、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十二、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十三、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十四、 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三类。十五、 毕业时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或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毕业考生,为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十六、 毕业时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为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教育除外)。十七、 报名时,如考生既是成人高校或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也有大专毕业证书且符合专科报考的所有条件,此类考生可以选其中一种类别报考:十八、 选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时,填写本科学历注册学号,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要以本科毕业当年度的时间、学历水平为准;十九、 选专科身份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以专科的毕业时间、学历水平为准。二十、 、不能同时填报。二十一、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二十二、 1报名参加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的其它专业学位(艺术、工程、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出版)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术型硕士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二十三、 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二十四、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二十五、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二十六、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二十七、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二十八、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二十九、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三十、 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各招生专业(领域)均接收推免生。具体接收办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相关文件。三十一、 三、报名三十二、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三十三、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三十四、 1网上报名日期: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三十五、 预报名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三十六、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三十七、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三十八、 (1)考生在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前,应认真阅读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三十九、 (2)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务必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和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四十、 (3)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四十一、 (4)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四十二、 (5)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四十三、 (6)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报名时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四十四、 4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四十五、 5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2011年11月5日至12日期间,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看现场确认须知、核对报考信息并打印现场报名预约单,预约现场报名。四十六、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四十七、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四十八、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四十九、 2.现场确认地点五十、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五十一、 在其他报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考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十二、 3.现场确认程序五十三、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五十四、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五十五、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五十六、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五十七、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五十八、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五十九、 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六十、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六十一、 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六十二、 五、入学考试六十三、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六十四、 (一)初试六十五、 1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六十六、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六十七、 3初试日期和时间 初试日期和时间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六十八、 4初试科目六十九、 1月7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七十、 1月7日下午 外国语七十一、 1月8日上午 业务课一七十二、 1月8日下午 业务课二七十三、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七十四、 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一般为四个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七十五、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七十六、 各专业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七十七、 5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七十八、 6初试成绩:每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七十九、 (二)复试八十、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八十一、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八十二、 1复试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八十三、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八十四、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八十五、 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八十六、 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八十七、 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八十八、 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八十九、 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九十、 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九十一、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九十二、 六、体检九十三、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九十四、 七、录取九十五、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要求见当年度复试录取办法。九十六、 八、报考及录取类别九十七、 (一)报考类别: 九十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九十九、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百、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百一、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百二、 (二)录取类别:百三、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百四、 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百五、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百六、 九、关于培养机制改革百七、 我校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百八、 十、学习年限百九、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百十、 十一、毕业生就业百十一、 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百十二、 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学校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百十三、 十二、其他百十四、 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百十五、 2报名至录取期间,请考生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重要信息均在此发布。百十六、 3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报名时一定将本人移动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录取期间不要轻易更换移动电话。百十七、 4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百十八、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专业展示光盘,具体要求请见考试大纲。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百十九、 该节目作为“业务一”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 百二十、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百二十一、 6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百二十二、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五层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收 邮编:100024百二十三、 联系电话:01065779227、65779702百二十四、 电子信箱:百二十五、 中国传媒大学主页:百二十六、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主页:二、专业目录及说明 院所专业领域名称(代码)备注研究方向(代码)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020205)01产业系统理论02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政治与法律学院政治学理论(030201)01政治传播02政治与社会管理国际关系(030207)01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02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交流03当代国际关系外交学(030208)01外交学理论与实践02传媒与公共外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0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030505)0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02传媒政治文学院文艺学(050101)0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0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03西方文艺理论04审美文化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01应用语言学02对外汉语教学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3语言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汉语史02文字学03现代汉语04汉语教学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0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0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03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01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02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03中西戏剧文化研究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050201)01语言学02英美文学03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04英语播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01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02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050301)01新闻史02新闻理论03新闻业务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05报刊理论与实践传播研究院传播学(050302)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02应用传播学03媒介与女性04国际传播05媒介素养06电视文化传播06电视文化传播、07传播研究方法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7传播研究方法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学(050320)01国际新闻史论02国际新闻业务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04国际媒体05国际新闻传播05国际新闻传播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21)01广播电视史02外国广播电视03电视新闻04纪录片05新闻摄影06新媒体策划与制作07电视理论08广播理论09广播节目10广播经营舆论学(050322)01舆论学基础02应用舆论学03舆论调查传播研究院编辑出版学(050323)01编辑出版理论02出版经营与管理03媒介融合03媒介融合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广告学院广告学(050330)0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02广告实务03广告媒介04品牌传播05受众与市场06新媒体产业06新媒体产业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公共关系(050331)01公共关系理论02公共关系实务03危机管理04营销公关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心理学(050332)01传播心理基础理论02传播心理应用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050334)01传媒高等教育政治与法律学院传媒政策与法规(050335)01传媒政策理论与实践02传媒法理论与实践经济与管理学院传媒经济学(050336)01传媒产业管理02国际文化贸易03文化产业管理04影视项目管理0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6文化市场营销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6文化市场营销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37)01语言传播发声学0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03播音主持业务0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05口语传播艺术研究院艺术学(130120)01艺术美学02艺术传播学03艺术人类学04广播电视艺术美学05传媒艺术与文化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学(130220)01广播影视音乐理论02广播影视音乐应用03传媒音乐研究戏剧影视学院美术学(130400)01影视美术02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03美术史论广告学院设计艺术学(130520)01设计艺术史论02广告设计03美术传播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130322)01戏曲历史与理论02戏剧历史与理论电影学(130321)01电影艺术史论02电影创作理论03影视制片戏剧影视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20)01电视艺术理论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2电视策划03广播电视文艺04电视剧史论05电视艺术与技术06录音艺术06录音艺术方向属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学(130323)01动画理论与实践02动画产业数字媒体艺术(130324)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02网络多媒体游戏(130325)01游戏设计与创作02游戏理论与产业艺术研究院艺术与科学(130326)01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理学院计算数学(070102)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02图像处理中的计算方法应用数学(070104)01不确定理论中的数学方法02代数及其应用03统计与计量方法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080902)01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02现代电子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01微波与卫星通信0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03电磁兼容0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01声频技术02数字电视技术03数字广播技术04信息网络技术05传输覆盖与监管06信息安全技术07移动新媒体技术07移动新媒体技术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01DSP技术与应用02多媒体技术03智能信息与控制04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05信号处理技术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01分布式计算与软件02传媒信息安全03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01互联网应用技术02媒体信息数据化技术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04高性能计算及应用05网络新媒体技术05网络新媒体技术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01媒体管理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