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碳纤维管概念股大全_第1页
股票 碳纤维管概念股大全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纤维管概念股大全1.中国宝安(000009)公司的子公司深圳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8月7日,注册资本7200万元,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开发和销售,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持股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51.91%贝特瑞建有年生产15600吨负极材料、4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20吨碳纳米管的自动化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4%.公司核心产品为球状石墨、负极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钛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碳纳米管(CNTs)等。一旦此次3D纹理太阳能电池的太空试验取得进展,则对未来公司碳纳米管的销售将带来显着的正面提振,投资者可重点关注。2.南风化工(000737)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共同开发了15KG/每小时碳纳米管批量生产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日产360公斤、年产120吨、纯度高达80%以上的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但鉴于世界碳纳米管应用市场尚未真正建立,碳纳米管业务需待市场需求的真正增长,公司生产线生产能力的发挥也需要待碳纳米管行业的突破。3.紫光股份(000938)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是由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于2001年4月共同建立的产学研中心,该中心设在化工系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公司旗下的紫光创新依托清华大学和公司股东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打造出“创意孵化+创投基金+创新基地”三位一体的区域创新及企业成长解决方案,并以总部型、税源型、旗舰型的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要素整合,优化区域创新模式,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未来如果碳纳米管产业发展获得突破,则对清华系上市公司将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投资者可适当关注。4.安泰科技000969公司的核心产品涵盖了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品、发电与储能材料及制品、难熔材料及制品、粉末材料及制品、磁性材料及制品等十个领域。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7亿元。其中特种材料、制品及装备的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4.3%,超硬材料及工具,以及能源用先进材料及制品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0.4%和13.28%.5.湖北广电000665湖北广电公布2012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7亿元,与前期重组时公布的1.17亿备考利润相比,业绩超出预期20%-45%.6.威孚高科000581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减少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9亿元,同比减少26.2%;全面摊薄后实现每股收益约为1.31元。7.欧菲光002456公司发布年报:2012年实现营收39.32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1450%,对应EPS为1.67元。公司12年4季度实现营收14.63亿元,同比增长约145%,环比增长约24%,实现净利润1.26亿元。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8.国瓷材料3002852012年业绩优异超预期,今年一季度预增15%-25%.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加46.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623.84万元,同比增加50.32%;EPS1.08元。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808.81万元,环比增加45.64%,同比增加79.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02.98万元,环比增加104.27%,同比增加113.38%;EPS0.20元,公司的业绩超过市场之前的预期。另外,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1410-1530万元,同比增长15%-25%.9.长盈精密300115从单体向组件制造转型,精密连接器和组件是公司发展方向。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连接器(12亿只/年)、屏蔽件(10亿只/年)、金属外观件(3000万只/年)和LED支架(20亿只/年)。在收购杰顺通后,公司已基本完成连接器的产业布局,组件(外壳+中框)成为未来扩产重点。10.三普药业公司公告,国家标委会将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导线”的主要原材料“架空导线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芯棒”、“架空绞线用软铝型线”制定国家标准。三普药业全资子公司,远东复合材料,将联合上海电缆研究所,共同起草这两项标准并署名。我们认为,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公司ACCC(碳纤维复合导线)产品全面推广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1)国家标准一旦完成,ACCC便具备了在大量项目中上图设计的资格,结合远东的强大销售能力,将能迅速打开市场局面;2)远东作为唯一企业方参与标准制定,一方面代表其行业龙头地位,同时也掌握技术主动权,提高了相对后进入者的市场壁垒。产品结构显著升级,专业化电缆产品拉动公司成长。公司作为国内输电设备市场领导者,在高端、特种线缆行业独占鳌头。其定增募投项目,将加力扩张特种线缆,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公司独有碳纤维复合导线技术,通过核心部件国产,具备全面推广条件,即将拉动业绩跨越式发展;十二五高端电网投资发力,公司作为特高压线路主要供货商,适时增兵高端线缆及ACCC,将尽享行业高度景气;公司加力发展新能源、海工用电缆、船缆、铁道线缆,在享受细分市场高增长的同时,大幅提升盈利能力。节能环保导线,输电线路的革命:以碳纤维复合导线为代表的节能环保导线,受益于十二五电网全面扩容,及输电线路节能减排的要求,未来5年市场需求强烈。公司通过此次募投,实现碳纤维芯棒的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复合导线(ACCC)具备了大规模推广条件。作为国内唯一能够量产该特种导线的企业,公司借力该项目实现业绩跨越式发展是大概率事件。高端网架建设,输电一次设备龙头最先受益:十二五高端电网投资喷井,高端电网(交直流500kV及以上)投资同比增至2.5倍,拉动高端输电设备市场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特高压线路的主要供货商,不失时机的大举扩产高端线缆,携既有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布局下阶段的又一增长点。11、中钢吉炭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电极,包括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三种类型,2010年公司三种石墨电极产量占比分别为15.23%、53.39%和31.38%,其中高附加值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占比同比提升了5.58和1.55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同时公司还拥有炭块、碳纤维及其他新型炭素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改善,炭素产品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民用碳纤维项目进展低于预期,但仍是后期关注重点。存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作为大股东中钢集团旗下重要的炭素产业平台,公司依托大股东,欲打造炭素产业新格局,未来中钢集团存在将中钢江城等多家炭素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12.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业务销售逆市增长,凸现市场扩张能力,上半年,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应用领域拓宽等措施,公司实现改性塑料销量30.91万吨,同比增长14.86%;在下游家电、汽车增速放缓背景下,实现此增速殊为不易,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凸现公司极强的市场扩张能力。成本控制得力,提升毛利。通过加大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实施力度降低生产成本,适时启动战略采购机制,有效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1H11毛利率提升至17.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1H10毛利率13.1%)。新材料业务值得期待,降解塑料率先放量。公司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材料、耐高温尼龙、聚醚醚酮等特种工程塑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都在积极拓展。珠海3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开始量产,前景广阔,将成为率先放量的新材料。公开增发扩大改性塑料产能。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000万股,投向“年产80万吨环保高性能汽车用塑料生产建设项目”等五个项目。从正常的发行周期看,预计3季度有望完成公开发行。13.大橡塑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橡胶机械和塑料机械两大类。橡胶机械主要包括轮胎、胶管、胶带等橡胶制品加工所用的技术装备;塑料机械则使用在各种板、粒、线、膜等塑料制品的加工。公司主要大型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均超过30%,未来比重将可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强劲发展将带动以轮胎为标志的橡胶工业更上层楼;而绿色经济、节能环保下,以塑代木的进程将提速;橡塑行业需求将维持较高速增长。而橡塑行业同时产品升级转型的历史时点,这对大型橡塑装备企业无疑是利好。橡胶、塑料机械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橡塑工业的发展水平,公司目前是国内橡塑机械国资系统的领头羊,天然占据着行业整合的优势。目前公司已开始涉足海外并购,成功之后将较大程度改变基本面。公司技术实力突出,是国资系统重点培育的化工机械企业,目前大型PE、PP造粒设备均已成功交付客户,未来塑料机械领域将获取更大空间。目前橡塑机械行业内,塑料设备竞争激烈,但华东地区的塑料设备厂商大多为生产小型普通设备。在行业全球产业转移和国内机械设备大型化的背景下,公司订单获取能力增强。14.博云新材C/C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C/C复合材料凭借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并有望成为新一代制动材料。飞机刹车副业务打破市场垄断格局,即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预计2011年公司飞机刹车副业务有望保持35%-40%的增长率,若能成功联姻HONEYWELL,其产品有望迅速打入欧美市场,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这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另一重想象空间。15.大元股份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产品业务,公司持有60%股权的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三大碳纤维制品巨头之一,嘉兴中宝拥有产能300 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其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的“用于架空电缆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芯”发明专利已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