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1页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2页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3页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4页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环境容量 2.沙漠化 3.产品生命周期 4. 生物多样性 5. 环境监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 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 。 A.1989年12月26日 B.1986年12月26日 C.1989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 2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 值为 。 A.昼问55分贝夜问45分贝 B.昼问60分贝夜间50分贝 C.昼问60分贝夜间的分贝 D.昼问70分贝夜间55分贝 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 。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 环境问题 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 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 发展问题 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5联合国于 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A.1972 B.1973 C.1974 D.1975 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 度最好。 A.17-20度 B.18-20度 C.20-25度 D.26-28度 7工业三废是指 。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D.废气、废料、废渣 8酸雨是指pH值小于 的降水。 A.5.6 B.5.8 C.4.3 D.4.6 9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 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危害人体健康 增加酸雨的次数 引起土 壤次生盐碱化 A. B. C. D. 10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挡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 1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 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1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13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 外泄造成严后果的。 A.化学物质 B.细菌 C.放射性物质 D.热 1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 。 A.降雨减少 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 C.森林植被被破坏 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 1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 _。 A. 有机污染物 B.重金属 C.三氮 D.酸性污染物 1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 。 A. 重力分离 B. 过滤法 C. 离心分离法 D. 混凝 17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 A. 动物 B.植物 C.大气臭氧层 D.水 1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_。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 1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 A. 一氧化碳 B.甲烷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2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 A. 6月5日 B. 4月22日 C. 9月16日 D.11月15日 三、问答题:(共40分) 1. 城市污水处理级别有哪些?并说明每一级别的用途和主要采用的技 术。(10分) 2. 大气污染中的颗粒污染物可分为哪几类?(10分) 3. 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谈谈综合防治对策。(20分)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一)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环境容量 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 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 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2.沙漠化 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此处 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 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没有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 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 3.产品生命周期 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所谓产品生命周期, 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 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 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 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 5. 环境监测 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 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 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 1 A 2 B 3 A 4 B 5 A 6 D 7 C 8 A 9 A 10 A 11 D 12 C 13 C 14 D 15 A 16 D 17 C 18 B 19 D 20 A 三、问答题:(共40分 ) 1. 城市污水处理级别有哪些?并说明每一级别的用途和主要采用的技 术。(10分) 答:废水处理分为一、二、三级处理 :(2分) 一级处理是指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浮油。经常采用中和、沉降、 浮选、除油等方法。(2分) 二级处理主要除去可以分解和氧化的有机物及部分悬浮固体。目前主要 采用生物处理方法。(2分) 三级处理是除去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处理方法有吸附、离子交 换、化学法等。(2分) 用途:通常城市污水处理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三级 处理很少使用。(2分) 2. 大气污染中的颗粒污染物可分为哪几类?(10分) 答:颗粒污染物按颗粒粒径可分为: 降尘:粒径大于10m,尘粒、粉尘;(3分) 飘尘: 粒径小于10m,粉尘、烟尘;(3分) 液滴:由蒸汽凝结、液体喷雾、雾化以及化学反应形成,粒径小于 100m,如水雾、酸碱雾、油雾。(4分) 3. 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谈谈综合防治对策。(20分) 答:防治对策: 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 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 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2分) 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 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 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2分)。在具 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 的基本方案(1分);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 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2分);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 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1分)。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 制堆放。鼓励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设备标准化 和监控自动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 用。(2分) 垃圾减量: 限制过度包装,建立消费品包装物回收体系,减少一次性消费品产生的 垃圾。(2分) 通过改变城市燃料结构,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煤灰垃圾 产生量。(2分) 鼓励净菜上市,减少厨房残余垃圾产生量。(1分) 垃圾综合利用: 积极发展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开展对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 等的回收利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2分) 鼓励垃圾焚烧余热利用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以及有机垃圾的高温堆 肥和厌氧消化制沼气利用等。(2分) 在垃圾回收与综合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和控制二次污染。(1分)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环境: 2. 水体自净作用: 3. 光污染: 4. 温室效应: 5. 土壤污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 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 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 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 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D.烟尘和氮氧化物 3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 外泄造成严后果的。 A.化学物质 B.细菌 C.放射性物质 D.热 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 。 A.降雨减少 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 C.森林植被被破坏 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 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 A. 有机污染物 B.重金属 C.三氮 D.酸性污染物 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 。 A. 重力分离 B. 过滤法 C. 离心分离法 D. 混凝 7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 A. 动物 B.植物 C.大气臭氧层 D.水 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_。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 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 A. 一氧化碳 B.甲烷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1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 A. 6月5日 B. 4月22日 C. 9月16日 D.11月15日 1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 。 A.1989年12月26日 B.1986年12月26日 C.1989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 12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 值为 。 A.昼问55分贝夜问45分贝 B.昼问60分贝夜间50分贝 C.昼问60分贝夜间的分贝 D.昼问70分贝夜间55分贝 1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 。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 环境问题 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 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 发展问题 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15联合国于 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A.1972 B.1973 C.1974 D.1975 1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 度最好。 A.17-20度 B.18-20度 C.20-25度 D.26-28度 17工业三废是指 。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D.废气、废料、废渣 18酸雨是指pH值小于 的降水。 A.5.6 B.5.8 C.4.3 D.4.6 19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 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危害人体健康 增加酸雨的次数 引起土 壤次生盐碱化 A. B. C. D. 20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挡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防治对策是什么?(10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15分) 3. 从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现状,请你谈谈可行的改善措施。(15分)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复习题(二)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 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 生活居住区等。 2. 水体自净作用: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 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 自净作用。 3. 光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 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4.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同时吸收地面 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我们称这些 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 5. 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输入土壤环境 中,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从而使土壤污染物的积累过 程逐渐占居优势,土壤的生态平衡受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 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之下 降,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水体或大气发生次生污染),最终将危及 人体健康,以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称之为土壤污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 1 D 2 C 3 C 4 D 5 A 6 D 7 C 8 B 9 D 10 A 11 A 12 B 13 A 14 B 15 A 16 D 17 C 18 A 19 A 20 A 三、问答题:(共40分 ) 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防治对策是什么? (10分) 答:(1)就地保护(2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禁伐区、禁 猎区、国有森林、自然主物区等,通过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途径来保护 野生动植物。(3分) (2)迁地保护(2分):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 园、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水族馆、海洋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 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 辅助的保护。(3分) 2. 你认为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15分) 答: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 体人民机会,以 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3分)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2分)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 长的限度内,使 其不会耗竭;(2分)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 的有限性,以确 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