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20 B2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 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Rules for the technology of seedlings slinging of diskless and dry rice-nursery in rice 2017 - 05 - 05 发布 2017 - 06 - 05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 T 3214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年生、杨洪建、张小祥、蒋敏、潘存红、李育红、李爱宏、戴正元。 DB32/ T 32142017 1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育苗、苗期管理、抛栽、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水稻生产,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2/T 11552007 全量麦秸杆机械旋耕还田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3.1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指利用高吸水种衣剂等进行种子包衣,旱地育苗,培育壮秧,并在秧苗根 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配套相应栽培技术的稻作技术。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50102016 的规定。 5 壮秧标准 5.1 秧龄(3035)d,叶龄(5.56.5)叶。 5.2 苗高(1520)cm,茎基宽(0.50.6)cm,单株绿叶数不少于 6 叶,单株带蘖数不少于 1.5 个, 分蘖率 85%以上,株高整齐,叶色翠绿,无病虫害。 5.3 单株根数 20 条以上,白根率 90%以上。 5.4 抛栽时秧苗根部带有“吸湿泥球”率 90%以上。 6 育苗技术 DB32/ T 32142017 2 6.1 做好苗床 6.1.1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旱地或菜园土,床土培肥一般在 2 月下旬3 月上旬春耕前施腐熟厩肥(20003000)kg/亩;在播种前(1520)d 施速效肥纯氮(68)kg/亩, 6.1.2 磷(P2O5)(57)kg/亩,钾(K2O)(710)kg/亩,耕翻耖细平整后做苗床。苗床宽度(1.0 1.3)m,苗床间留作业沟,沟宽 0.3m,沟深 0.15m。床面要平,床土要细,秧田四周开挖排水沟。 6.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规定。 使用高吸水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种衣剂使用剂量和方法按 产品要求进行。 6.3 播种 6.3.1 播种前将苗床浇透底水,使苗床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6.3.2 将包衣好的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 杂交稻播种量为 (1820) kg/亩, 常规粳稻播种量为 (35 40)kg/亩。播种后均匀覆盖细土、浇湿,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 6.4 覆盖薄膜,增温保湿 播种后苗床上平铺地膜,加铺一层薄薄的稻草,增温保湿。也可采用无纺布覆盖。 7 苗期管理技术 7.1 及时揭膜 齐苗时(第1叶展开前后),及时揭膜,一般睛天下午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揭膜时,苗 床要一次性补足水分。 7.2 水分管理 7.2.1 秧苗 4 叶期前要适当补充苗床水分,保持床土湿润,4 叶期后严格控制水分,以旱管为主,只 要中午不卷叶,都不补水,遇雨要及时排水降渍。 7.2.2 拔秧前一天下午,苗床要浇足一次透水,以保证拔秧起苗时根部带有“吸湿泥球”。 7.3 肥料管理 对秧龄较长秧田,5叶后,可根据苗情用尿素(1015)g/m 2,兑水成1%尿素溶液进行浇施或喷施。 8 本田耕整与抛秧 8.1 精整大田 8.1.1 先施有机肥后耕翻,再施化肥,上水耕田整地,整地质量要达到“水层浅、田面平、上层泥土 呈糊状、田面干净”的要求,并开好平水缺,及时抛秧。 8.1.2 麦秸还田的田块,可按照 DB32/T 11552007 执行。 8.2 抛秧 8.2.1 抛栽密度 DB32/ T 32142017 3 一般每亩抛栽秧苗,杂交籼稻(1.21.4)万穴,基本茎蘖苗(3.64.5)万;常规粳稻(1.8 2.0)万穴,基本茎蘖苗(68)万;中低等肥力的田块,适当增加抛栽苗数。 8.2.2 抛栽方法 选择无大风大雨的天气抛秧,高抛秧苗用手抓住秧苗上部叶片,用力向上以45度角抛撒秧苗,使秧 苗利用根部“吸湿泥球”的重力向下,均匀散落入田面。第一次抛栽总苗数的2/3,第二次再将剩余的 1/3补抛到田间相对苗数少的地方,消除10dm 2的无苗空白区。也可采用摆抛的方法,将单穴秧苗均匀摆 栽到田面。 8.2.3 作畦 抛栽后,先在田面拉绳划畦,畦宽(34)m,也可根据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要求,调整畦宽。相邻 两畦间留一条30cm宽的工作行,人站在工作行中,将工作行上的秧苗捡起,补抛在稀的地方,同时将抛 栽密度大的地方秧苗移抛到稀的地方,使全田秧苗分布均匀。 9 本田期管理技术 9.1 水分管理 抛秧时田间开好“平水缺”,以防止风雨飘移秧苗。抛栽立苗期要按照“无水层扎根、浅水层扶苗” 的水浆管理方式。抛后2d内不灌水,待秧苗扎根立苗后,灌(12)cm水层扶苗,浅水勤灌,日浸夜露。 抛后(67)d,灌3cm水层施除草剂和分蘖肥,保持(45)d内有水层,缺水时及时补水。随后及时 落干,沉实田土、通气促根,整个分蘖期薄水层间歇灌溉促分蘖。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开沟分 次搁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和壮秆健株,提高分蘖成穗率。幼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 灌浆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蜡熟后排水落干。 9.2 肥料管理 9.2.1 抛秧大田施肥管理应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一 般 NP2O5K2O 的比例为 10.50.8 ,籼稻一般施纯氮(1214)/亩,粳稻一般施纯氮(16 18)/亩。 9.2.2 施肥方法:一般施氮比例为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 523 ,磷肥全部用作底肥,钾肥基 肥、穗肥各占总量的 50%。抛栽后(67)d 及时施用分蘖肥,穗肥一般分两次施用,在叶龄余数 4.0 叶时施促花肥,施总氮量的 20%,在叶龄余数 2.0 叶施保花肥,施总氮量的 10%。 9.3 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推荐用药品种和剂量见附录A。 10 收获贮藏 黄熟期,及时收获。 11 生产记录 全程生产记录,并保存2年。 DB32/ T 32142017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间 防治药剂 用药剂量 秧田草害 旱育秧在秧床盖土后覆膜前 36%丁恶草乳油 7ml/33m 2 本田草害 水稻移栽后 57d 35%丁苄可湿性粉剂 80g/亩 稻蓟马 秧田期 丁硫克百威 2.0g/6 亩 稻纵卷叶螟 二、三、四代 3 龄幼虫高峰期(卷 叶尖峰期) 20氯虫苯甲酰胺悬 浮剂 10 ml/亩15ml/亩 二化螟 一、二代卵孵高峰 25%杀虫双水剂 250ml/亩 白背飞虱 二代低龄若虫高峰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5g/亩 褐飞虱 三、四代低龄若虫高峰 50%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