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及答案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及答案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销声匿()迹连翘()翩()然 农谚()差()异孕()育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冬季南北温度 xun sh() 。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 xin zh() 。 3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 y mi() 、西府 hi tng() 、丁香、 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 () 活页月刊() 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 A生动活泼;不死板。B生存;有生命。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 改革开放() A (花)展开。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植物体的一部分。 四、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年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年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 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 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 (A 清醒;B 苏醒;C 醒悟;D 复苏)过来。冰雪融 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 (A 次第;B 连续;C 陆续;D 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 (A 纷纷;B 刷刷;C 簌簌)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 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 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 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 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 ()(2) ()(3) ()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 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 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 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 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 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 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 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 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 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 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 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 (1)_。 (2)_。 (3)_。 2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不得超过 20 个字) :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 10 个字) :_ (三)模糊数学 1965 年, 世界上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 数学的特点是精确, 如今却与 “模 糊”攀上了亲,似乎不可思议。确实,模糊数学引 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与日俱增,正如 1975 年纪念模糊数学诞生十周年的论文集所指出的: “未来的十年,将是模糊数学大发展的 十年。 ” 模糊数学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应用数学工具,对世界 的认识从模糊到精确,是一个飞跃。今天,精确的数学计算在许多场合必不可少。然而, 当我们要求电子计算机具备人脑功能的时候, 精确这个长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了短 处。例如,我们在判别走过来的人是谁时,总是将来人的高矮、胖瘦、走路姿态等与大 脑中储存的样本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说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 使一位旧友多年不见, 面貌有变化, 仍能依稀相认。 然而要是让电子计算机来做这件事, 那就复杂了。得测量来人的身高、体重、手臂摆动的角度以及鞋底对地面的正压力、摩 擦力、速度、加速度等等数据,而且非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十位才肯罢休。如果某熟人 近来消瘦了点,计算机就“翻脸不认人”了。显然,这样的“精确” ,反使人糊涂。由 此可见,要使计算机能模拟人脑功能,一定程度的模糊,倒是需要的。 模糊数学以客观世界的模糊性为研究对象,它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集合原是德国数学 家康托尔在 19 世纪末提出的概念。例如,太阳系是所有行星的集合,车厢是所有乘客 的集合,一张报纸是全部字组成的集合等等。经典集合论对事物只作明确的划分。然而 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集合,并非只有“是”或“非”两种回答,常有模棱两可 的情况。例如,对“老年人”和“高个子”这类集合的界限就很难作明确的划分。50 岁的人,可以算老年,也可不算老年。这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集合的边缘往往是模 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或语言中,这样模糊的概念比比皆是。如胖、高、重、浓、响、明 亮、暖和、粉红、漂亮等,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经典数学就无法进行描述,而模糊数学 却能对这些模糊的集合,进行定量的分析。因此,模糊集合要比经典集合更加符合现实 世界的实际状况,更带有普遍性。可以这样说,数学从模糊到精确,又发展到模糊,是 螺旋式的上升,标志着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模糊数学在精确的经典数学与充满了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可以预料, 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目前,模糊数 学在理论上正在不断完善,而它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尤其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 控制、图象识别、综合评判、聚类分析、自动机理论、生物系统等方面,已 引起了科技界和有关部门的普遍重视。 1举例说明这篇说明文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选文在说明模糊数学时采用了_的说明顺序和_的结构方式。 3划分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并概括出层意。 4概括说明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模糊数学的? 5“可以预料, 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 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 ” 这句话的含义是_。 【参考答案】 一、nqiopinynchyn 二、二、悬殊显著榆叶梅海棠 三、1BCA2AB3BA 四、C 五、D 六、 (一)1 (1)B (2)A (3)C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 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3A4时间顺序;举例子5不行。因为以上 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种自然现象和 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1 (1)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与太阳光的关系。 (2)天空呈 现蓝色与太阳光的关系。 (3)日落后大自然变成黑色与太阳光的关系。2蓝色被大气 中的微粒反射和折射。3大自然色彩的奥妙 (三)1作比较,如人脑与计算机比 较;举例子,如文中“例如”的句子。2逻辑 总分3第一句为第一层,说 明模糊数学的研究对象与基础。从第二句至“进行定量分析”为第二层,说明模糊集合 的特性。从“因此”到本段结束为第三层,说明模糊数学的意义。4从模糊数学诞生 的必然性、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模糊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等三方面 来说明模糊数学的。5模糊数学将使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具有人工智能 七,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 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 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 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 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 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 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 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 _ 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 _ _ _ 3第一段第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 _ 4第一段句可分为两层,句为第二层,为什么详写这一层? 5第二段第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 6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_因素,后者是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解析)英语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每日一练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白酒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山西汾酒为例
- 广东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英语试题(无答案)
- 《解剖学》课程标准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政治理论应知应会100题
- 2024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宁德监狱囚犯心理咨询服务合同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学校弱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输变电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 DBJ33T 1320-202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标准
- 2023年成人高等考试《民法》(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