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pdf_第1页
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pdf_第2页
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pdf_第3页
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pdf_第4页
理论力学答案完整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第十章 质点系动力学:能量方法质点系动力学:能量方法 一、动能和动能定理 1 动能 质点系的动能 = = n i iii mT 1 2 1 vv, 其中 n 为系统中的质点数目,可以是有限或无穷,mi和 vi分别为各质点的质量和速度。 平 移刚体的动能 2 2 1 mv=T, 其中 m 为平移刚体的质量。 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 2 2 1 z JT = 其中 Jz为定轴转动刚体关于定轴的转动惯量。 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2 2 1 P J=T,或 22 2 1 2 1 CC Jmv +=T 其中为刚体的角速度。v为平面运动刚体质心 C 的速度,为对质心得转动惯量 CC J 2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 在质点系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或任意位形, 质点系动能的微分 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主动力元功Td ( )a W d 和约束力元功 ( )c W d 的代数和,即 ( )(ca ddWWT+= ) d 力系的功率 = = n i ii P 1 vF 功率方程: ( )( )ca d d PP t T += ( ) 式中分别为主动力和约束力的功率。 ( )ca ,PP 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 , ( )( )ca 12 WWTT+= 3 保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保守系统:作功的主动力和约束力均为有势力。 机械能受恒定律 , const=+VT 解题要领解题要领 1) 选定研究对象,确定质点系统的动力学过程的始末状态。 2) 计算系统的动能,其中独立运动学参数的个数须与系统得自由度相同。 3) 计算所有力的功,包括主动力、约束力的功,或全部外力和内力的功,注意有许多力是 不做功的如理想约束力、刚体的内力以及轮或球在固定面上作纯滚动时的地面约束力等 等。 4) 许多问题中,动能定理含有未知量不止一个,这样通常还须与动量定理或动量矩定理联 立求解。 1 5) 动能定理只与速度和角速度有关,但末状态为任意状态时,还可以将动能定理对时间求 导而得到加速度关系, 求导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复合函数的求导规则, 注意是对时间求导。 二、拉格朗日方程 1 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 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动力学普遍方程) : ()0 1 = = n i iiii mrrF& & 其中为 P i r i的矢径, 为作用在 P i F i上的主动力。 2 拉格朗日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 ()mjQ q T q T t j jj ,.,2 , 1 d d = & 保守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 ()mj q L q L t jj ,.,2 , 10 d d = & 其中为拉格朗日函数。 VTL= 拉格朗日方程的普遍形式 ()mjQ q L q L t j jj ,.,2 , 1 d d = & 式中Q为非有势力对应的广义力。 j 拉格朗日方程 动能定理 动静法 动量法:动量定理 动量矩定理 质心运动定理 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能量方法 矢量方法 质点系统动力学 3 保守系统拉格朗日方程的初积分 若拉格朗日函数不显含广义坐标,即有L i q0= i q L ,称此广义坐标为循环坐标。拉格 朗日方程存在循环积分 j j C q L = & 2 它包括了系统的动量或动量矩守恒。 本教材讨论的约束系统与时间无关,拉格朗日函数不显含时间,对于保守系统,存在 能量积分 L CVT=+ 其中 C 为由初始条件确定的积分常数。其物理意义是保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三、动力学综合应用 解题要领 1) 质点系动力学问题可以用矢量方法或能量方法独立进行研究,关键问题是要灵活选择合 适的方法,以便快捷地求得解答。 2) 因动能定理只有一个式子,因此,常常是与动量方法结合,联立求解。 3) 当系统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要求速度或角速度时,用动能定理。 4) 求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用动静法比较方便。 5) 尽量利用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矩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6) 要对力学系统进行过程分析,要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用拉格朗日方程为好。 第十章质点系动力学能量方法第十章质点系动力学能量方法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 题 10-1 图 10-1 半径为 r 的匀质圆轮质量均为 m,图(a) 和(b)所示为轮绕固定轴 O 作定轴转动,角速度为 ;图(c)为轮作纯滚动,轮心速度为v。试写出 它们的动能。 解解: (a)匀质圆轮作定轴转动, 对O点的转动惯量为 222 2 3 2 1 mrmrmrJO=+=, 动能为 222 4 3 2 1 mrJO=T。 (b)匀质圆轮作定轴转动,对 O 点的转动惯量为 22 2 1 2 1 mrmrJO=, 动能为 222 4 1 2 1 mrJO=T。 (c)匀质圆轮作作纯滚动,rv =, 动能为 222 4 3 2 1 2 1 mvJmv C =+=T 题 10-2 图 10-2 匀质杆 OA 长 l,质量为 m,绕 O 点转动的角速度为;匀 质圆盘半径为 r,质量也为 m。求下列三种情况下系统的动能: (1)圆盘固结于杆; (2)圆盘绕 A 点转动,相对杆的角速度为; (3)圆盘绕 A 点转动,相对杆的角速度为。 解解: (1)圆盘固结于杆。对 O 点转动惯量为 22222 2 1 3 4 2 1 3 1 mrmlmlmrmlJO+=+= 3 动能为() 2222 38 12 1 2 1 mrlJO+=T (2)圆盘绕 A 点转动,相对杆的角速度为,则圆盘作平移,质心速度为lv =。 动能为: T=T杆+T盘= 2222222 3 2 2 1 6 1 2 1 2 1 mlmvmlmvJO=+=+ (3)圆盘绕 A 点转动,相对杆的角速度为,则圆盘的角速度为2。 T=T杆+T盘=()()2 2 2 22222 2 4 1 2 1 6 1 2 1 2 1 2 1 mrlmmlJmvJ CO +=+ () 222 32 3 1 mrl+=。 题 10-3 图 10-3 质量为 m1的匀质杆,长为 l,一端放在水平面上, 另一端与质量为 m2、半径为 r 的匀质圆盘在圆盘中心 O 点 铰接。圆盘在地面上作纯滚动,圆心速度为 v。求系统在此 位置的动能。 解解:杆作平移,动能为 2 11 2 1 vmT=; 圆盘作纯滚动,动能为 2 2 22 22 4 3 2 1 2 1 vmJvmT O =+=; 总动能为 () 2 2121 32 4 1 vmmTT+=+=T。 10-4 一小方块在倾角为的斜面上,高度为 h 处无初速地 滑下,到达水平面后经过距离 l 而停住。设方块从斜面滑到水平 面上时,在 B 处速度的大小不变。已知lh,,求方块与接触面 间的摩擦因数。 题 10-4 图 解解:小方块在运动过程中,初速度0 1= v,末速度v; 0 2 = 重力的功 mghWg=, 摩擦力的功分两部分: 其一为在斜面上。法向反力为cos 1 mgFN=,斜面长为 sin 1 h s=,摩擦力的功为 ssNf f h mgsfFW sin cos 111 =; 其二为在水平面上。法向反力为mgFN= 2 ,水平面上距离为l,摩擦力的功为 ssNf flmglfFW= 22 ; 由动能定理得 0 21 =+ ffg WWW,解得 sincos sin lh h fs + =。 10-5 一质量为 10 kg 物体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无初速地滑 下,滑过 1 m 后压在一弹簧上,使弹簧压缩 10 cm。设弹簧刚度为 50 N/cm,求重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 题 10-5 图 解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初速度0 1= v,末速度v; 0 2 = 重力的功 () o 30sin+=smgWg; 摩擦力的功为:() o 30cosfsmg f +=W; 4 弹簧力的功: 2 2 1 k e =W 由动能定理得 0=+ efg WWW,解得 () () o o 30cos 2 1 30sin 2 + + = smg ksmg f,将数据代入, 得 . 31. 0=f 10-6 一复摆绕 O 点转动如图示。复摆的质量为 m,对其质心 C 的回转半径为 C 。设xOC =,问当 x 为何值时,摆从水平位 置无初速地转到铅垂位置时的角速度为最大?并求此最大角速 度。 题 10-6 图 解解:复摆对 O 点的转动惯量为,动能为 22 mxmJ CO += () 2222 2 1 2 1 xmJ CO +=T, 仅重力做功,W,由动能定理得:mgx=()mgxxm C =+ 222 2 1 ,解出 22 2 2 x gx C + = 。 令0dd=x,解得 C x=,从而有 C g= max 。 10-7 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 的匀质圆盘和圆 环,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圆盘和圆环同时从静 止开始在斜面上作纯滚动。试分析圆盘和圆环哪一 个先到达地面? 解解:设圆盘质心的速度为,圆环质心的速度为v, 则 圆 盘 的 动 能 为 1 v 2 2 1 mv 4 3 T, 圆 环 的 动 能 为 ,重力的功为 = 2 2 mvT=sinmgs=W,为圆盘或圆环的质心沿斜面滑过的距离。由动能 定理:T,得 s W= 题 10-7 图 圆盘:sin 4 3 2 1 mgsmv=;圆环: 。 sin 2 1 mgsmv= 解得, 3 sin 2 1 gs v =,sin 2 gsv =。 因,所以圆盘先到达地面。 21 vv 10-8 图示冲床冲压工件时冲头受的平均工作阻力 F = 52 kN, 工作 行程 s = 10 mm,飞轮的转动惯量 J = 40 kg m2 ,转速 n=415 r/min。 假定冲压工件所需的全部能量都有飞轮供给,计算冲压结束后飞轮的 转速。 题 10-8 图 解解:飞轮的动能: 2 302 1 = n J T,工作阻力的功:W, Fs= 5 由动能定理,T,导出WT = 122 2 12 30 2 = J Fs nn, 代入数据,得冲压结束后飞轮的转速为min/ r1 .412 2 =n. 10-9 重物 A 质量为 m1, 系在绳索上跨过一不计质量的定滑轮 D 并绕在滑轮 B 上,滑轮 B 的半径为 R,与半径为 r 的滚子 C 固结, 两者总质量为 m2,对 O 轴的回转半径为。当重物 A 下降时,滚 子 C 沿水平轨道滚动而不滑动,试求重物 A 的加速度。 解解: 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自由度为 1。设重物速度为,则轮 的角速度 A v rR vA =,轮心速度为 AO v rR r =v。系统的动能为 () 2 22 2 2 1 22 1 2 1 2 1 2 1 2 1 +=+= rR v rmvmJvm A APA T。 运动过程中仅重力做功,Wygm1=,为重物下降的距离。由动 能定理, y WTT= 0 ,T为初始动能。得 0 () ygmTv rR r mm A10 2 2 22 21 2 1 = + + . 等式两边对时间求导,注意到tyvAdd=,导出: () () g rmrRm rRm aA 22 2 2 1 2 1 + = 。 题 10-9 图 10-10 匀质圆盘质量为 m,半径为 r,可沿水平面作纯滚动, 刚度系数为 k 的弹簧一端固定于 B,另一端与圆盘中心相连。已知 弹簧为原长时圆盘的角速度为,试求:圆盘向右运动到达最右 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圆盘的角加速度以及圆盘与水平面间的 摩擦力。 解解:取圆盘为研究对象,圆盘的初动能为: 22 4 3 mr=T,弹簧 变形为 x 时圆盘的角速度为 1 ,动能为: 2 1 2 1 4 3 mr=T。运动过程中仅弹簧力做功 2 2 1 kxW=。由动能定理,TWT = 1 ,得 题 10-10 图 () 222 1 2 2 1 4 3 kxmr=。 (a) 当圆盘向右运动到达最右位置时,0 1= ,导出弹簧的伸长量为 k m rx 2 3 max =。 将式(a)等号两边对时间求导,注意到 rtx=dd,得 krxmr= 2 2 3 , 当圆盘向右运动到达最右位置时, max xx =,导出圆盘的角加速度 m k 6 2=,负号表 6 示与角速度方向相反。 此时,圆盘的受力如图示,由质心运动定理得,ma, 导 出: eO FF += 6 mk rF=。 rad/s1 . 0 0 = g WT+= 01 2 0 6 1 ml= 10-11 质量为 15 kg 的细杆可以绕 O 轴转动, 杆 A 端连接一刚度系数为 k=50N/m的弹簧。 弹簧另一端固结于 B 点, 弹簧原长 1.5m。 试求杆从水平位置以初角速度落到 图示位置时的角速度。 解解:设杆落到图示位置时的角速度为,动能定理为 T e W 其中: 2 0 T, 2 1 2 1 6 1 ml=T, o 60sin 2 l mg g =W, ( 2 1 2 0 2 1 =kWe)。代入后导出, () 2 0 2 1 2 01 3 2 33 +=k l g 题 10-11 图 代入数据后得,rad/s93. 1=。 10-12 平面机构由两匀质杆 AB 和 BO 组成,两杆的质量均为 m,长度均为 l,在铅垂平面内运动。在杆 AB 上作用一不变的力 偶 M,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求当杆端 A 即将 碰到铰支座 O 时杆端 A 点的速度。 题 10-12 图 解解: 以杆 AB 和 BO 组成的平面机构为研究对象, 自由度为 1, 当 杆端 A 即将碰到铰支座 O 时,0=。 BO 杆的动能为 22 6 1 mlTBO=, AB 杆的动能为 2 2 1 AB CAB J=T, 其中, 2 2 2 12 28 2 3 12 1 mllmmlJ AB C = += 功为:()cos1=mglMW。由动能定理,得 ()cos1 3 4 22 =mglMml, 解得 ()cos1 3 2 1 =mglM ml , 从而 ()cos1 3 2=mglM m lvA。 10-13 匀质杆 AB 长为 l, 质量为 2m, , 两端分别与质量均为 m 的滑块铰接,两光滑槽互相垂直。设弹簧刚度为 k,且当 AB 杆水 平时弹簧为原长。若机构在时无初速地开始运动,试求当 杆 AB 处于水平位置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o 60= 解解:取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动能为 7 题 10-13 图 ()() 22 22 22 6 5 2 6 1 cos 2 1 sin 2 1 ml mllmlmT = += 功为 ()2 2 cos1 2 1 sin 2 1 +=klmglW 由动能定理列出 () 2 222 60cos1 2 1 60sin 2 1 6 5 oo +=klmglml, 将数据代入,导出 ml klmg 20 336+ =。 为求 AB 杆的角加速度,杆在任意位置时,由动能定理列出 ()() 2 222 60coscos 2 1 sin60sin 2 1 6 5 oo +=klmglml, (a) 将(a)式等号两边对时间求导,注意到t dd=,导出 ()sin60coscoscos 2 1 3 5 22o +=klmglml, 将数据代入,得 l g 10 3 =. 10-14 测量机器功率的动力计,由胶带 ABCD 和杠杆 BF 组成。胶带 具有铅直的两端 AC 和 BD,并套住机器滑轮的下半部,杠杆支点为 O。借升高或降低支点 O,可以改变胶带的张力,同时变更轮与胶带 间的摩擦力。杠杆上挂一质量为 3 kg 的重锤,使杠杆 BF 处于水平 的平衡位置。如力臂 l=500 mm,发动机转速 n=240 r/min,求发动机 的功率。 解解: 取杠杆 BF 为研究对象, ,0= O m()0 21 =GlrFF 发动机传递的力矩为 ()mglrFFM= 21 于是发动机的功率为 30 n mglMP =, 将数据代入,得 P=0.369 kW. 题 10-14 图 10-15 鼓轮 B 质量为 m,内外半径分别为 r 和 R,对转轴 O 的回转半径为,其上绕有细绳,一端吊一质量为 m 的物 块 A,另一端与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匀质圆轮 C 相连,斜面 倾角为, 绳的倾斜段与斜面平行。 试求: 鼓轮的角加速度、 8 题 10-15 图 斜面的摩擦力以及连接重物 A 的绳子的张力(表示为的函数) 。 sin 0 = 解解:一)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鼓轮的转角为广义坐标,系统的拉氏函数为 ()(gMrmRMrRmVTL32 4 1 2222 += & 代入拉氏方程, ) ()()sin32 2 1 222 =+gMrmRMrRm & & , 解得 () () 222 32 sin2 MrRm mRMrg + = & &。 二)取重物为研究对象, 列出质点动力学方程:, AATA maGF= 其中 RamgG AA =,,解得 ()RgmFTA+= 三)取轮 C 为研究对象, 由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CC Jm = , 2 2 1 mrFr =, 解得 MrF 2 1 =。 10-16 用拉格朗日方程解题 10-9。 解解: 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自由度为 1。选重物下降的距离为广义坐标,重物速度为 ,轮的角速度 y yvA&= rR y = & ,轮心速度为 y rR r vO& 。系统的动能为 () 2 2 22 21 22 1 2 1 2 1 2 1 y rR r mmJvm PA & + +=+= T。 势能为 。拉氏函数为 ygmV 1 = () ygmy rR r mmVTL 1 2 2 22 21 2 1 + + +=& 。 代入拉氏方程 () 0 d d 12 22 21 = + += gmy rR r mm y L y L t & & & , 导出: () () g rmrRm rRm yaA 22 2 2 1 2 1 + = & &。 10-17 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题 10-10 中圆盘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解: 取圆盘为研究对象, 弹簧变形为 x 时圆盘的角速度为r x & = 1 , 动能为: 2 1 2 4 3 mr=T, 弹性势能 2 2 1 kxV =。拉氏函数为 22 2 1 4 3 kxxmVTL=&, 9 因 L 不显含 t,所以存在能量积分,TCV =+,即 Ckxxm=+ 22 2 1 4 3 &, 由初始条件得,()2 4 3 rm=C,代回原式 2222 4 3 2 1 4 3 mrkxxm=+& 当圆盘向右运动到达最右位置时,0=x&,导出弹簧的伸长量为 k m rx 2 3 max =。 由拉氏方程, 0 2 3 d d =+= kxxm y L y L t & & & , 当圆盘向右运动到达最右位置时, max xx =,导出圆盘的角加速度 m k r x 6 2= & & ,负号表示与x增大方向相反。 摩擦力计算同式 10-10。 10-18 用拉格朗日方程解题 10-11。 解解:选杆与 OA 夹角为广义坐标,拉氏函数为 222 2 1 sin 2 1 6 1 kmglmlVTL= & 其中,为位置上弹簧的伸长。因 L 不显含 t,所以存在能量积分,T,即 CV =+ Ckmglml=+ 222 2 1 sin 2 1 6 1 & , (a) 由初始条件得,kml 8 1 6 1 2 0 2 +=C。 当时, o 60=)m(5 . 132=。代入(a)式,导出 。 rad/s93. 1= & 10-19 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题 10-13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解:取系统为研究对象,选为广义坐标,系统的拉氏函数为 ()2 222 cos1 2 1 sin 2 1 6 5 =klmglmlVTL & , 存在能量积分:()CklmglmlV=+=+ 2 222 cos1 2 1 sin 2 1 6 5 & T 其中 2 8 1 4 3 klmgl +=C。当0=时,导出: ml klmg 20 336+ = & 列出拉氏方程 题 10-20 图 ()0sincos1cos 2 1 3 5 22 =+klmglml & & 当0=时,导出: l g 10 3 =& &。 10-20 在图示系统中,匀质圆轮 A 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 摆球 B 的质量为 m,摆长为 b;弹簧刚度为 k;弹簧及杆 AB 的 10 质量不计,圆盘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若选取,为广义坐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 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写出其初积分。 解解:取系统为研究对象,自由度为 2,选,为广义坐标,动能和势能为 ()() 22 22 sincos 2 1 4 3 & &bbrmMrT+= 题 10-21 图 cos 2 1 22 mgbkrV= 拉氏函数为,代入拉氏方程,导出 VTL= ()() 0sincos 02sincos223 2 =+ =+ mbmbmr krmbrmM & & & & & & & & 。 注意到0=tL,表明系统存在能量积分,TCV =+,即 () .cos 2 1 cos 2 1 23 4 1 22 2222 Cmgbkr rbmmbrmM =+ + & & & & 10-21 正方形匀质板的质量为 40 kg , 在铅垂平面内用三根绳 子拉住,板的边长为 b=100 mm,如图示。求: (1)当软绳 FG 剪 断后,木板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以及 AD 和 BE 两绳的张力; (2) 当AD和BE运动到铅垂位置时, 板中心C的加速度和两绳的张力。 解解:取板为研究对象,板作平移运动。 一)在软绳 FG 剪断的瞬时。由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得 Cxx maF = , () oo 60sin60cos CBA maFF=+ Cyy maF = , () oo 60cos60sin CBA maFFP=+ CC Jm = ,()()0 2 60sin 2 60cos=+ b FF b FF BABA oo 。 解得:a, 2 m/s9 . 42/= gN268,N72= BA FF 二)当 AD 和 BE 运动到铅垂位置时,由动能定理,列出 () o 60sin1 2 1 2 = mglmvC 11 题 10-22 图 解得 ()32 2 =g l v a C C 。 再由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得 Cyy maF = ,() CBA maFFP=+, CC Jm = ,()0 2 = b FF BA , 解得:() 2 m/s63. 232=ga,N5 .248= BA FF. 10-22 在图示机构中,物块 A、B 的质量均为 m,两匀质 圆轮 C、D 的质量均为 2m,半径均为 R。轮 C 铰接于无重悬 臂梁 CK 上,梁的长度为 3R,D 为动滑轮,绳与轮间无滑动, 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A 物块上升的加速度; (2)EH 段绳子的拉力; (3)固定端 K 处的约束力。 解解:一)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自由度为 1,选为广义坐 标,如图示。有 y 2 , 2 , y v R y R y yv BDCA & &=。 系统的动能为 2 222222 2 3 2 1 2 2 3 2 1 2 2 1 2 1 2 1 ym mvmRmRymT BDC & & = + += 势能为 mgy y mmgy 2 1 2 3=V, 拉氏函数为 VTL=,代入拉氏方程,得 0 2 1 3=mgym& &, 解得 gyaA 6 1 =& &。 二)取轮 C 为研究对象, R aA C =, 加惯性力: , AICAI mRMmaF 2 ,= 列动静方程,得 ,0= C m ()0=+ MR ICT RFGF IA , 解得 mgFT 3 4 =。 0= y F,0=+ ICATC FGGFF, 解得 mgFC 2 9 =。 三)取梁 KC 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0= x F0= Kx F; , ,0= y F0= CKy FF, mgFKy5 . 4=; ,0= K m03=RFM CK ,.5 .13 mgRMK= 10-23 在图示机构中, 沿斜面滚动的匀质圆柱体和匀质 鼓轮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绳子不能伸缩,其质量略去不 计。粗糙斜面的倾角为 O ,不计滚阻力偶。如在鼓轮上作用一 常力偶 M。求: (1)鼓轮的角加速度; (2)轴承 O 的水平约 束力。 解解:一)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选轮的转角为广义坐标。 系统的初动能为T,任意时刻动能为 0 222222 2 3 2 1 2 1 2 1 &mRmRmRT= + =, 功为 sinmgRMW=, 12 题 10-23 图 动能定理:TWT = 0 ,即 sin 0 22 mgRMTmR=&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得 sin2 2 mgRMmR=& &, 解得 2 2 sin mR mgRM =& &。 二)取轮为研究对象,由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得 O , OO Jm = & & 2 2 1 mRRFM T =, 解得 R mgRM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