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珙县底洞镇 宜宾天池 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 工程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 送审稿 ) 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 一二 年 十 一 月 批 准: 任永邦 审 查 : 廖建强 校 核: 晏 平 杨检平 编 写: 杨检平 晏 平 主要工作人员: 杨检平 晏 平 王 国民文荣龙 张丛阳 吴青阳 段宣明 目 录 1 概述 . 1 目背景 . 1 域概况 . 2 价依据 . 3 价范围与防洪标准 . 5 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6 2 基本情况 . 9 设项目概况 . 9 道基本情况 . 9 有涉河工程与本建设项目的关系 . 13 价河段水利规划与实施情况 . 13 3 河道演变 . 14 道历史演变 . 14 道近期演变 . 15 道演变趋势预测 . 15 4 行洪论证与计算 . 16 文分析计算 . 16 水分析计算 . 23 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 26 5 综合评价 . 27 目建设与有关规划、标准、管理的关系分析 . 27 目建设对河段泄洪影响分析 . 27 设项目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 27 设项目对堤防等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 . 27 目建设对防洪抢险的影响分析 . 28 目建设对第三合法水事权益人的影响分析 . 28 6 结论与建议 . 29 段河道演变规律、发展趋势及河势稳定分析结论 . 29 设项目对各方面影响的评价结论 . 29 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关建议措施 . 29 附表: 4龙头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节点表 4本工程下游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节点表 4建设前后回水断面水位比较表 4建设前后回水断面过水面积比较表 4建设前后回水断面流速比较表 4建设前后回水断面河面宽比较表 附图: 1工 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1长宁 河流域水系及测站分布图 2工程总体平面布置 示意 图 2桥型总体布置示意 图 2工程河段河势图 4龙头 水文站综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龙头 水文 站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图 4歇滩子 水文站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图 4工程河段设计洪水过程线图(推理公式法) 4起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回水计算大断面布置示意图 4工程建设 前 回水水面线 4工程建设后回水水面线 1 1 概述 目背景 天池煤矿创建于 1958年, 1993年改制为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 2008年以前, 天池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以煤炭开采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格局,公司下辖矿山(包括磷矿)、玻纤、机械加工等二级法人企业,年最高产煤 42万吨、磷矿 30万吨,矿山收入占年收入的 65%,公司有员工 2000 余人、退休人员 2000 余人、其余人员 2000 余人。 2008年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 地震 地震中,天池集团公司总部、医院、学校等被夷为平地,井巷损毁 90%,损失车辆、设备 8000多台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地重建基本上不可能了。 鉴于天池集团公司的 特殊情况,在国家发改委和四川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天池集团异地重建定板。四川省政府第 34 次常务会决定,划出资源支持天池集团异地重建,采取煤电联营,建立新机制、新企业。既实现天池集团脱困发展,也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估算投资 2011年实现竣工投产,建成后年生产能力为 45万吨。天池集团重建,定址煤炭资源大市宜宾,并列入四川省 2009 年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这是四川省最大的抗震救灾跨市异地重建工业项目,被纳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亦是省督办的重点项目。 2009 年 8 月,“宜宾天池金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通过了工商注册。 2010 年 3 月,“宜宾天池金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德阳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新组建的公司按照省政府煤电联营的新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由天池集团公司控股、中国华电四川公司为第二大股东等3 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 元,其中天池集团公司出资 7000 万元,比例为 中国华电四川公司出资 60002 万元,比例为 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 5000万元,比例为 按照“就地注册、就地纳税、就地融资”的原则 新公司在珙县注册,占地 370余亩,主要生产和办公场地在珙县底洞镇。 2010年 12月 8日,天池金堂煤矿井巷工程启动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截至 2012 年 9 月底,完成主斜井进度 、副斜井进度 、行人斜井进度 270米、排矸斜井进度 32 米、风井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办公楼和管理人员宿舍楼工程完成第二次招投标(第一次招投标流标)、35在设计土建工程; 1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宜宾天池金堂煤矿布置在底洞镇洛浦河右岸, 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排矸斜井、 风井、办公楼和管理人员宿舍楼工程等位于底洞变电站附近,成品煤通过 900m 皮带机运至下游堆煤场,并规划公路桥连接 洛浦河右岸堆煤场与左岸巡场底洞公路 。 目前,堆煤场附近无公路连接主干道,建设该公路桥 是十分必要的 。 同时,本工程修建后, 大部分煤炭运输 不需 通过底洞镇及长圣沱大桥,对缓解底洞镇交通拥堵存在积极作用 。 本 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域概况 域自然地理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 珙县底洞镇, 地处长宁河 上游支流洛浦河底洞镇下游2 长宁河属长江上游干流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省的南部,东与永宁河分界,南与云南省 接壤,西与南广河流域相邻,北抵四川盆地边缘,以长江为界,流域地理坐标东经 1410445104 ,北纬 28281028 。 长宁河流域集水面积 1990域呈扇形分布,水系发育呈羽状,其主河道后江河(当地称洛浦河)发源于仙峰山北麓西侧陈胜的洛浦村3 (仙峰山主峰高 干流全长 110均比降 。 长宁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后江河自仙峰山北麓向北经珙县 底洞 、罗通、珙县县城,到达 硐底 后向东呈八十度锐角转弯,继续向东至三江口与红桥河、梅洞 河汇合后向北,经长宁县城、古河镇,在飞泉附近汇入棉溪河后继续向北,于江安县城左侧汇入长江。 长宁河流域上游喀斯特地形发育,常有溶洞水出露,植被较好。 长宁河流域中下 游 属丘陵地区,海拔高程为 240 450m;上游属低中山区,海拔高程为 340 1510m。 长宁 河流域水系及测站分布见附图 1 象特征 长宁河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 流域内有气象部门所设气象站 5处,水文部门所设雨量站 1处;红桥河有气象站 1 处。这些站分布较均且观测年限在 20 50 年,基本上能反映全 流域的气象特征。由于流域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地貌变化比较大,致使气候具有从北向南的显著差异。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山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平坝丘陵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区多于平坝和丘陵,仙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6002100县、兴文、江安、长宁、龙头在 1000 1260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60%以上,而冬季仅占 10%左右。 价依据 务来源 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 工程 属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 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 19927 号)等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 2012 年 10 月受 宜宾天池金堂煤矿 委托, 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后简称4 我院 ) 承担了 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 工程 的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工作。 我院在接到任务后,及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的勘察 和测量 ,并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于 2012年 11月根据水利部建管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和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编制大纲(试行)的规定编写完成 了 珙县底洞镇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 工程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主席令 74号, 2002年 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 88号, 1997年 8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家主席令 7号, 2003 年 8月2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主席令 39 号, 2010 年 12月 25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 号, 1988 年 6月 10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2005年 7月; 7、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 国家计委水政 1992 7号, 1992年 4月; 8、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 2005年 7月 1日; 9、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 2007年 5月 31日; 10、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发 2004 40号。 5 术标准及规范 1、防洪标准(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4、 水 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5、水文调查规范( 6、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 5089 7、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范( 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9、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 2004 109号; 10、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要设计依据文件 1、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规划建设 报告; 2、四川省珙县底洞镇总体规划报告( 2010; 3、四川省珙县底洞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4、宜宾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 5、四川省宜宾市长宁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 6、 2010年评价河段实测 1: 2000地形图及实测大断面; 7、行洪论证委托书及合同。 价范围与防洪标准 价范围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的河段范围(简称评价河段)规定:横河距离为建设项目对应的防洪标准水面宽6 度以外 10m;顺河距离为建设项目及其上下游河道产生的影响以外各300m。 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 工程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的评价范围为: 横向为 20年一遇洪水水面宽度以外 10m;纵向 下游至 工程下游 300m,上游到 底洞乡水电站取水大坝尾水 ,全长约 1125 洪标准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洪标准 (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 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 结合工程所在河段的实际情况 , 工程项目自身的防洪标准为 50年一遇( P=2%), 在工程河段内可能受影响的对象防洪标准为:上游底洞乡水电站为 20 年 一遇 ( P=5%) ,左岸公路路基及桥梁为 20 年一遇 ( P=5%) , 乡村临河 居民点为 10年一遇 ( P=10%),耕地为 2年一遇( P=50%) 。 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术路线 通过历史实测资料,进行河道演变及河势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研究工程河段上、下游河道河床演变规律和演变趋势;通过水文分析计算进行回水、冲刷计算等工作,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对所在河段行洪安全及各类涉水建筑物的影响。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综合评价工程对河势及防洪的影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防洪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补救措施。 根据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 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概况和现有资料条件,分析建堤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为工程优化总体布局,调整设计方案及预防措施,提出建议措施,最终使工程满足安全行洪及河势稳定的要求,针对本工程对象特点,其技术路线为: 7 1、分析工程河段河势演变规律,结合工程的建设分析未来河段演变趋势。 2、根据规范确定防洪标准,进行水文分析计算,确定工程设计洪水及施工洪水。 3、分别针对工程建设前后两种情况,通过回水计算,河道冲刷计算等,论证因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应解 决措施,优化主体工程设计。 4、分析工程建设后对涉河的第三方权益主体的影响,对不利影响提出补救方案。 5、分析工程建设与河道水利规划的关系和影响,与现有防洪标准、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的适应性。 作内容 根据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发200440号)及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针对本项目具体情况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河道演变 收集相关河道演变历史资料,分析河道演变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2、防洪评价计算 1)收集水文资料,分析计算 水文成果,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2)分析评价河段在设计洪水情况下回水影响程度; 3)复核工程建设后河堤局部冲刷; 4)分析工程建设对河势的影响程度。 3、防洪综合评价 1)分析工程建设与水利规划适应性; 2)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3)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影响; 8 5)对防洪抢险的影响分析; 6)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9 2 基本情况 设项目概况 目名称、地点及建设目的 工程名称: 珙县底洞镇宜宾天池金堂煤矿运煤公路桥工程 建设地点 : 珙县底洞 镇 建设目的 : 连接洛浦河右岸堆煤场与左岸巡场底洞公路, 承担 金堂煤矿堆煤场对外交通 。 设 项目 规模 、设计标准及总体布置 ( 1)建设项目规模 本工程 拟采用混凝土平桥,桥墩分别位于洛浦河两岸,净宽 面 总长 桥面宽 ( 2)防洪 标准 本工程 设计洪水标准为 50年一遇 。 ( 3) 工程总体布置 本 工程 布置于洛浦河底洞乡水电站上游 20见 附图 2 道基本情况 道概况 长宁河流域集水面积 1990域呈扇形分布,水系发育呈羽状,其主河道后江河(当地称洛浦河)发源于仙峰山北 麓西侧陈胜的洛浦村(仙峰山主峰高 干流全长 110均比降 。 长宁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后江河自仙峰山北麓向北经珙县 底洞 、罗通、珙县县城,到达 硐底 后向东呈八十度锐角转弯,继续向东至三江口与红桥河、梅洞河汇合后向北,经长宁县城、古河镇,在飞泉附近汇10 入棉溪河后继续向北,于江安县城左侧汇入长江。 工程河段位于珙县底洞镇,长宁河西源(主源)洛浦河,工程河段上游河道长度 制流域面积 道综合比降 该河段位于底洞镇场镇中心区域,河道走向大致呈“ V”型,总 体顺直,局部弯曲,河道宽 30 50m,水流较急,河道内卵石较多,属低山区山区过渡段。县级公路顺河滩而行,公路边有大量民居建筑。 工程河段河势图见附图 2 2。 文气象特征 象特征 长宁河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 流域内有气象部门所设气象站 5处,水文部门所设雨量站 1处;红桥河有气象站 1 处。这些站分布较均且观测年限在 20 50 年,基本上能反映全流域的气象特征。由于流域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地貌变化比较大,致使气候具有从北向南的显著差异。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 ,山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平坝丘陵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区多于平坝和丘陵,仙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6002100县、兴文、江安、长宁、龙头在 1000 1260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60%以上,而冬季仅占 10%左右。 工程区位于珙县南部地区,受云贵高原气候影响,春早、夏热、秋冬多绵雨、日照少、湿度大、雨雾多、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低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右,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 ,最热为七月至八月,平均气温为 多年平均降雨量达 各季分配不均,常有春旱和伏旱,降雨量及降雨日少数为 2 5月和 9 11月,且气温宜人。1、 6 至 8 和 12 月,常细雨纷纷雾蒙蒙。主导风向 s,最大风速 s。多年平均无霜期 347d,多年平均雷暴日11 年平均日照 部山区每年有 10 20d 的积雪天气,积雪厚度 60 100冻日 20 30d。 5 9 月降雨量占全年的 70%,具有冬季长,夏季短,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夏(伏)旱 ,夏秋多雨,春动多风等特点。灾害性天气有:低温、旱灾、暴雨灾害、秋绵雨、大风和冰雹。各地气候特征见表 2 表 2 气象站主要气象特征值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兴文 ( 古宋 ) 兴文 ( 仙峰 ) 珙县 江安 长宁 长宁 ( 龙头 ) 1 气温 多年平均 2 端最高 39 端最低 3 降 水量 多年平均 日最大 风速 多年平均 m/s 大风速 m/s 20 20 16 18 17 18 4 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h 017. 5 6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d 3 6 多年平均湿度 % 80 85 82 86 文特性 工程所在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其次是地下水补给。 5 10 月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 11 4 月径流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径流的年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一致,每年 5月起径流随降雨的增大而增大, 7、 8两月水量最丰, 6月份次丰, 11月起 随着 降雨量的减少,地下水补 给比重渐渐增大,径流逐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 4月。径流在年内的分配不均匀, 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 12、 1月份,多数出现于1月。径流 年际间的变化较小。 长宁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产生,大暴雨多发生在 6 9 月,从而在该时段中出现较大洪水,一次大暴雨往往能笼罩全流域,形成全面汇流,暴雨中心多出现在万岭、龙湾山、三江口、梅洞、龙头及双河一带,一12 次大暴雨往往历时 3 4天,主雨峰历时 1 2天,主峰多出现在暴雨历时的后半部,此时前期雨量已使土壤蓄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使得主雨峰产生极大的洪峰,再加之暴雨强度极大( 1979年 8月 后江河 龙头水文站实测最大 12小时降雨 大 24小时降雨 大 72小时降雨 以至形成洪水峰高量大,造成长宁河洪水泛滥成灾。 沙特性 工程所在河段无泥沙实测资料 , 查 四川省水文手册 得 本工程 年输沙模数 650t/年平均输沙 量 t。 段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南临云贵高原,属川南山地。山脉走向大致呈东西向,总的地势南高北低。拟建工程区属于低山区,海拔300 700米。河谷呈 不对称的宽浅式河槽,两岸阶地断续出现,河床宽 40 80m,河道总体较顺直,局部曲折,两岸阶地微向下游和河谷倾斜,阶地地面较平坦,阶面宽 60 100m, I 级阶地高出河水面 58m。 工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al+三叠系嘉陵江组 (岩,局部有少量人工堆积,现分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al+由河床、级阶地中的粉质粘土、砂卵砾石组成,广泛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床中。 (2)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 断续分布于河道边。为生活及城市建筑垃圾,结构松散,零星分布于堤线以外河边,主要由炭渣、砖头组成 ,夹杂有少量生活垃圾。 (3)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顶部为硅质白云岩,上部为角砾状灰岩与含泥质白云岩互层。中部为灰色的白云岩,含生物碎屑及泥质的白云岩、灰岩。下部为黄灰色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具蠕虫状构造。厚度 155 272m。 13 有涉河工程与本建设项目的关系 1、 工程评价河段内,洛浦河左岸 有 巡场底洞公路,路面高程 范围在 2、 工程下游 200m 处芭蕉沟 河口 处 有 公路桥 一座 , 3、 工程下游 20,上游 830洞乡水电站引水渠布置于洛浦河右岸,渠道顶高程 4、工程上游 150 5、评价河段左岸 为底洞镇规划新区(目前已建成部分商住楼)及沿河 已成分布的 居民点。 价河段水利规划与实施情况 根据规划,工程河段 左岸拟新建防洪堤 ,防洪堤上起弥圣陀桥下游35至花蛇沟桥,总长 641m。防洪堤工程 建成后,将在左岸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洪保护圈,将场镇的防洪能力提高到抵御 10年一遇洪水。 14 3 河道演变 道历史演变 工程区处于扬子准地台区,属滇 黔褶断区之娄山坳陷褶断束,具体为长宁双河大背斜西端。长宁双河大背斜分布于兴文县、长宁双河、珙县至高县天星桥一带,为北翼陡、南翼缓之不对称的花边状肥大背斜。主轴北西西 南东东向,北翼及西端陡( 60以上),南翼及东端较缓( 17 32)。背斜内次一级褶皱、断裂较发育,与工程区相邻的褶皱 有腾龙背斜、芙蓉山背斜、巡场背斜和白象岩狮子滩背斜及其间的向斜,断层主要有金沙湾逆断层和大坟坝断层。 据资料记载,工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区域性大断层通过,褶皱为其主要构造形迹。区内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 。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工区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上,挽近期构造运动微弱,地震活动强度小于 5 级。根据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 2008年 6月 11日批准实施的第 1 号修改单,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标准,工区场地属“区域构造稳定性好”的区域。 工程区河流的平面分布、形态受构造的控制较为明显。 本次根据 1958 年版、 1980 年版万分之一航测图及工程区 1/1000测量图对比分析,工程区所在河段河道在平面分布、平面走势及河道纵向比降上基本无变化,工程河段河势相对稳定,河床冲淤变化小,符合山区河流河床演变的普遍规律。 综上所述,工程区河道河势稳定。 15 道近期演变 拟建工程区属于低山区,海拔 300 700 米。河谷呈 U 型,为不对称的宽浅式河槽,两岸阶地断续出现,河床宽 40 80m,河道总体较顺直,局部曲折,两岸阶地微向下游和河谷倾斜,阶地地面较平坦,阶面宽 60 100m, 8m。 根据地 质资料,工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al+三叠系嘉陵江组 (岩,局部有少量人工堆积。构成河谷的基本骨架,岸坡稳定,无诱发地震的大小断裂,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单一,两岸山体宽厚。 工程区内未见有大型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存在。 根据二十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资料分析表明,工程河段多年来平面位置及走向相对稳定,无明显单向变化,河段河势较为稳定。 道演变趋势预测 本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会改变“河道在总体平面形态受到构造的限制”的条件,因此河道河势不会因本工程项目的实施而发生 大的变化,河流走向基本上保持天然状态下的流向。 本工程 修建后, 评价河段 局部流速稍有变化 ,深弘线及流向不会产生摆动 ,工程河段将在水流的 冲刷、搬运和沉积 作用中逐渐形成新的平衡 。 随着底洞镇总体规划的实施,规划区域内河道河势演变将朝着“在满足河流行洪功能的前提下,更多的根据城市功能的需要加以人工改造”的方向发展,因此工程区河道河势近期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16 4 行洪论证与计算 文分析计算 文资料的审查与分析 域水文站网分布及基本资料 长宁河干流 后江河 上有龙头水文站,位于设计工程河段 下 游 43站实测水文 资料统计如下表 4 表 4 长宁河干流龙头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统计表 站 名 设站日期 控制面积 ( 观测项目及资料年限 水位 流量 龙 头 1958年 3月 566 1959 1989 1959 1967 本工程 控制 集水面积 头 水文站控制 集水面积 566 龙头 水文站相距 龙头水文站是长宁河上唯一的水文站,距工程处较近,是本次洪水分析计算的主要依据站 。 此外,四川省水文勘测局(原四川水文总站)在临近流域南广河、永宁河分 别设有罗渡、福溪、歇滩子、叙永水文站,详见表 4 表 4 临近流域水文站观测情况表 测站名称 集雨面积 (观测项目及起讫年份 备 注 水 位 流 量 泥 沙 罗渡 1214 今 1959 1968 1980 今 福溪 4557 今 今 1960 1961 1964 今 歇滩子 1220 1957 1973 1957 1973 叙永 948 1974 今 1974 今 文基本资料复核 龙头 水文站 是 长宁河 上唯一的水文站,位于长宁县龙头乡昆仑村,地理坐标东经 55104 ,北纬 6228 ,控制面积 566河长 56 17 该站于 1958年 3月由四川省水电厅设立,并于 5月 1日开始观测,1964年又改为四川省水文总站领导,其观测水尺设于右岸。 该站有 1959 1989年 水位资料 、 1959 1967年 实测刊布流量资料。 我 院 曾多次 对 龙头 水文站的测站高程、测流断面、测验方法、水位观测、流量测验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的复核。确认该站的基本资料能满足工程水文计算要求。 龙头 水文站资料情况复核如下 : ( 1) 测 验 河段概况 龙头水文站位于 后江河 上, 测流河段顺直,长度约 500m,河床由小乱石夹沙砾组成,断面呈 “U” 型,冲淤变化小。 ( 2) 水尺及水位观测 本站设立一个 永久性 水准点(假设基面): 水尺设置: 直立式 水尺,水尺零点高程在汛前汛后全部校测一次,汛中凡被洪水淹没后均及时校测。 水位观测:枯期( 11 月 4 月)每日观测两次,汛期( 5 10 月)观测 4次,水位急剧变化及峰顶附近及 时增加测次。 经复核认为水位资料连续、完整,年际间衔接,能反映洪水的涨落变化过程,无明显的缺漏测现象,基本上合理可靠。 ( 3) 断面 测量 断面测量在每年汛前、汛后均进行施测,能控制断面冲淤变化情况。 ( 4) 流量 测量 本站只在 1959 1967年共 9年中采用浮标测流。在 1986年间,为满足长宁县甄子湾电站设计需要,长宁县水电局曾请沱江水文分站在龙头站采用流速仪测流,并制作出综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水位流量节点见附表 4线图见附图 4 ( 5) 复述结论 18 复核认为龙头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测验整编均按水文 测验规范要求进行,并将成果在历年年鉴中刊印,故该站的水文资料,可以满足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水分析计算 雨洪水特性 长宁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产生,大暴雨多发生在 6 9 月,从而在该时段中出现较大洪水,一次大暴雨往往能笼罩全流域,形成全面汇流,暴雨中心多出现在万岭、龙湾山、三江口、梅洞、龙头及双河一带,一次大暴雨往往历时 3 4 天,主雨峰历时 1,主峰多出现在暴雨历时的后半部,此时前期雨量已使土壤蓄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使得主雨峰产生极大的洪峰,再加之暴雨强度极大( 1979年 8月 后江河 龙头水文站实测最大 12小时 降雨 大 24小时降雨 大 72小时降雨 以至形成洪水峰高量大,造成长宁河洪水泛滥成灾。 长宁河上游山区属仙峰暴雨区,暴雨中心常在山区与丘陵低山的接壤地带。山区和丘陵低山的暴雨是长宁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就全流域而言,仙峰山区和百里冲槽坝区(从兴文县 僰 王山镇经江安县红桥镇至珙县底洞镇)的暴雨量,大于北部丘陵区的暴雨量。长宁河大洪水的形成以上游山区和百里冲槽坝区大暴雨为主,其次才是北部丘陵区各支流来水。故,长宁河的洪水,一般在三江口就已经形成。各条河流坡降大、水流急,一 遇暴雨,洪水很快汇集于三江口,洪水上涨迅速,洪峰尖瘦。根据龙头水文站洪水资料统计,年最大洪峰流量集中出现在 5 9 月,其中又特别集中在 7、 8两月,出现次数占了总数的 70%以上。 史洪水及其重现期的确定 对于长宁河历史洪水的调查,长宁县水电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组织人力对 长宁河 由双河至相岭,以及由官兴至三江口河段出现的历史特大洪水进行调查访问,且实测相应断面和洪痕点,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对历史洪水发生的确切年代和洪水量级进行了反复分析论证,19 取得了比较可靠的成果。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长宁河从 成 化元年 (公元 1465 年)至今,发生了 16次特大洪水,其中以 1521、 1918、 1979年为最大。 1521 年,在原长宁县城双河镇调查的洪水位比 1979 1918 年洪水位还高 首大历史洪水,重现期为N=1989=469年,由于年代久远,无法推求洪峰流量。 1918年,为出现的第二大历史洪水,其洪水重现期为 N=469/2=234年。此场洪水在相岭乡河段(工程河段上游 14集水面积 调断面推求洪峰流量为 3610m3/s。 1979年洪水是在实测期内 发生的特大洪水,龙头水文站的实测洪峰流量为 1850m3/s。由于该场洪水在考证期中虽已确切知道比 1521 年及1918 年洪水小,但是否比其余各年洪水都大却无法断定,即 1979 年洪水在调查考证期中不能连续序位,本次将 1979 年洪水在实测期内按大小排序。 计洪水计算 根据国标( 国家标准规定,长宁县城防洪标准本次确定为 P=2(即 五 十年一遇),并增加 P= P=5 、 P=10、P=20 及 P=50设计洪水保证率,分析计算其相应的设计洪水。 本次按面积比拟法 计算 工程河段设计洪水 。 ( 1)以龙头 水文站 为参证站推求设计洪水。 本次收集到龙头水文站 1958 1989年共 32年实测洪峰流量,加入调查的 1918年历史 洪水 ( 1918年洪水按面积比的 2/3次方从相岭河段推至龙头水文站,其洪峰流量 Q=2230m3/s),组成不连续系列,并分别按独立样本求其经验频率,再用皮尔逊 型曲线对经验频率点据进行适线计算(频率曲线见附图 4得到龙头水文站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 Q=757m3/s、 此求得龙头水文站相应于本设计流域的各设计洪峰值,再用面积比的 2/3次方移算至 设计流域,即得到设20 计流域工程处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 4 表 4 工程河段以龙头水文站为参证站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地点 面积 (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龙头水文站 566 1820 1650 1510 1270 1020 828 663 工程河段 38 760 695 585 470 381 305 ( 2) 以 临近流域 歇滩子水文站为参证站计算设计洪水。 歇滩子水文站为永宁河流域控制站,控制 集水面积 1132宁河紧邻设计流域东面,与设计流域的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差异不大,本次亦用面积比拟法将歇滩子站的洪水移算至设计流域,从而计算出设计流域各设计洪水。 由于时间紧,本次参证站直接沿用我院 1983 年完成的宜宾地区大树磺厂水电站水文分析计算报告(初步设计阶段)歇滩子水文站的洪水计算成果,在此报告中,所收集到的该站洪峰洪量为 1957 1982年实测系列,加入的特大历史洪水为 1908 年及 1918 年,其中 1908 年洪水 Q 峰 =4700m3/s,重现期为 198年, 1918年洪水 Q 峰 =3700m3/s, 重现期为 108年,组成不连续系列用皮尔逊 型曲线适线计算,得到歇滩子站洪峰流量统计三参数为: Q =838m3/s, 频率曲线见附图 4据此求得歇滩子站相应设计洪峰流量,再按面积比的 2/3次方移算至设计流域得到工程处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 4 ( 3)用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 设计点暴雨采用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查算出工程流域各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 、设计暴雨量、 1/6h、 1h、 6h、 24h 暴雨量均值及变差系数 用 v=查算成果见表 4 根据 1/50000 地形图量算工程区控制流域特征值,长为 道综合比降为 。 表 4 工程河段以歇滩子水文站为参证站推求设计洪水成果表 21 地点 面积 (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歇滩子水文站 1132 2910 2480 2140 1600 1100 779 576 工程河段 44 720 621 464 319 226 167 表 4 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查算成果表 时段 均值 ( v/注 1/6h 18 1h 48 6h 78 24h 106 产流参数采用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分区公式计算。 本工程属 缘山区),产流参数 汇流参数 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分区公式计算。 本工程 属 缘山区), m 1 30)。 经计算,工程区河段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 4 表 4 底洞镇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河流 名称 F (L (J () 各频率洪峰流量( m3/s) 2% 10% 20% 50% 长宁河 71 850 756 597 442 331 242 ( 4)设计洪水 成果 合理性分析 本次分别以设计流域上游的龙头水文站和相邻流域的歇滩子水文站为参证站,按面积比的 2/3次方推算工程处设计洪水 ,同时用推理公式进行设计洪水计算 ,其成果比较见下表 4 表 4 工程处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 地 点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 m3/s) 以龙头水文站 推求设计洪水 838 760 695 585 470 381 305 以歇滩子水文站 推求设计洪水 844 720 621 464 319 226 167 推理公式法 971 850 756 597 442 331 242 从表 4, 各成果相差较大 , P=10%时, 以歇滩子水文站推求 的22 设计洪水 成果( 464m3/s)最小,且与其他两种方法计算的成果相差 20%,考虑到永宁河流域与设计流域在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下垫面条件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成果不 予采用; 以 推理 公式法成果( 597m3/s)与以龙头水文站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 585m3/s)较为接近 ,相对误差较小,同时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本次采用推理公式法成果。 定河宽分析论证 定河宽计算 稳定河宽计算采用下述三个水流、河相基本方程联立求解。 3/5 11/333/3211/6 式中: B 稳定河宽( m); H 水深( m); n 糙 率; J 能坡; k 与河岸有关的参数; Q 造床流量( m3/s),近似取 2年一遇( P=50%)洪水流量。 根据上述公式,工程河段造床流量取 2 年一遇( P=50%)洪水流量242m3/s,糙率 段平均比降 3。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驯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市高二下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雄安新区博奥高级中学2025年化学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司房车使用管理办法
- 杭州建筑拆除管理办法
- 公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 农民工权益保障与工资支付法规解析
- STM32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 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外延探究
-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技能评价标准研究
- 患者出院随访统计分析报告
- 设备采购售后服务方案
- 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物联网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 《不宁腿综合征》课件
- CST仿真技术交流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升初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全册复习简答题100道汇编(附答案)
- 幼儿园课程审议下的主题活动实施
- 商业保理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扫描电子显微镜》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设计说明书
- 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