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毕业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河南省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0引言.(1)1河南城市发展概况.(1)2研究数据和方法.(2) 2.1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2) 2.2城市首位度指数.。(3) 2.3熵值分析.(3) 2.4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3)3河南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的数量分析.(4)4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特征.(5)5河南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5) 5.1制度变迁是解释河南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深层次因素.(5) 5.2经济增长是河南城市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最直接的驱动因素.(6) 5.3产业转型是河南城市规模结构发展的活力所在.(6) 5.4特色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规模结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6)参考文献.(7)Abstract.(7)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分析 摘要:通过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大城市增长指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4个指标,对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数据分析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相结合,进一步阐述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城市群内部结构多年的变化等等。内容研究的对象为镇级以上,针对镇级城市多年来城市人口、城市面积、城市市民生活质量等指标为参照物。关键词:城市规模 结构 演变 0 引言城市和乡村是人类聚落和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的两大基本类型。城市在职业构成、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以及物质构成和职能上同乡村具有本质区别。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城市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使它成为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现正处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政府以及理论研究对城市化的研究和关注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城市发展概况,对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研究,得出河南城市规模结构发展的特征以及驱动因素。1 河南城市发展概况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我国中国部偏东、黄河下游,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省2012年底总人口10543万人,常住人口9406万人。出生人口125万人,出生率11.87;死亡人口71万人,死亡率6.71;自然变动净增人口54万人,自然增长率5.16。城镇化率达到42.43%。 2012年底全省常住人口9406万人。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63个乡镇(乡:852,镇:1011),518个街道办事处,3866个居民委员会,47347个村委会。 以下为河南城市结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工业化起步时期,也是河南城市结构发展的起步阶段。解放初期,河南仅有城市城市13个,城市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2.6%。河南的工业十分落后,工业化程度非常低下。建国以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大批劳动力由乡村迁入城市,河南城市人口增长率达10.9%。“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项目中有9项安排在河南,河南地方政府也筹措了一批资金,开始了重工业的基本建设。在这一时期河南城市数达到16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达到5.6%。第二阶段(19581965年)城市规模从高速发展到萎缩阶段。19581960年,出现了“左”倾思潮,盲目扩大重工业生产,造成城市人口由1957年的270猛增到1961年的383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到到8.0%。到了1962年不得不对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市人口,撤销个别城市,城市数由1957年的16个,压缩到1965年的13个,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7.7%。第三个阶段(19661977年)为城市规模发展的停滞阶段。这十年间由于“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停滞在7.7%左右。第四个阶段(1978年至今)城镇规模快速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被吸纳到城市,服务城市。2005年河南地级市数量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5.8%,全省城市人口达29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30.65%。2 研究数据和方法2.1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 马歇尔 (L. U. Marshall)将基尼系数应用于研究不同规模城市的发育成长状况 ,并首次提出了城市基尼指数的概念。城市基尼指数是由常数式基尼模型来拟合和求解的 ,其计算过程为: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由 n个城市组成 ,设 S是这 n个城市的人口总和或整个城市体系的总人口 , T是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之间人口规模之差的绝对值总和 ,则反映一个城市体系中人口集中程度的基尼指数可表示为 : G = T /2S (n - 1)。基尼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01之间。基尼指数 G越接近 0,则表明城市规模分布越分散;越接近 1,表明城市规模分布越集中;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 0. 6以上表示城市规模分布极不平衡。2.2城市首位度指数 城市首位度 (S2)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 ( P1/P2) ,能够反映城市系中的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但不免以偏概全。为了改进 2城市指数的简单化 ,学者们又提出了 4城市指数 (S4)和 11城市指数(S11)。根据位序 - 规,正常的两城市指数值为 2, 4城市指数和 11城市指数值为 1。捷夫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一般特征 ,并通过统计分析 ,推论出等级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型 : Pi = P1/Rq,式中 , Pi为第 i位城市的规模 , P1是首位城市规模 , R是第 i位城市的位序 , q为常数。对其进行对数变换 ,可得 ln P = lnP1 -q ln R。位序 -规模分布的城市体系在双对数坐标系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3熵值分析 熵 (entropy)是一种对事物不确定性的测度 ,也可理解为多样性的测度 ,其计算公式为 式 (1)中 , i =1, 2, , n, pi为第 i项子事物的概率。熵值 H为系统复杂性和均衡性的程度 ,可以用来描述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多样性。熵值的变化规律: pi之间的差别越小 ,则熵值越大; n增多时 ,熵值也增大。一般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熵值变化规律从纵向上分析应该是先增大后减小 ,用来判断总体区域规模结构的演变 ,通过不同年份横向比较可以判断区域内部差异的演变。2.4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区域城市规模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相似性 ,存在无标度性 ,即具有分形特征 ,可以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维数。对于一个分布若干城市的特定区域 ,将城市人口规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城市人口规模用人口尺度 R (R为人口数量 )来表示 ,人口规模大于 R的城市数目 NR。显然 ,当 R由大变小时 , NR不断增多。在某个标度范围内 ,区域内的城市数目 NR与人口尺度 R 满足豪斯道夫维数测算公式 ,对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式 (2)中 ,A为常数 , D为分维。一般来说 , D值的大小具有明确的地理意义 ,直接反映了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解放后河南省的郑州市、洛阳市和开封市在1949年、1978年、2001年和2009年非农业人口变化图3 河南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的数量分析 (1) 首位城市规模:用城市群中第一大城市的规模来表示城市体系的垂直扩张; (2) 城镇数目: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数目的总和 ,用来反映城市群的水平扩张; (3) 城市首位度:用第一序位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反映城市人口在第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4) 大城市增长指数:用大城市郑州、洛阳、开封人口增长之和占整个城市体系规模扩张的比重来表示 ,该指数用来刻画城市体系内部大城市地位的相对变化; (5) 城镇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得出的。 本文引用基尼系数来刻画城市规模分布的不均衡性 ,基尼系数 S 的公式如下: 式中 ,i 为划分的城市规模等级; y 是各规模等级按占城市人口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后 ,第 i 级的累积百分比。 S 可在 0 和 1 之间取任何值。 如果城市人口平均分布在各个等级中 ,S = 0 ;如果分布极不平衡 ,集中在一个规模等级 ,则 S = 1。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 0.6 以上表示城镇规模分布极不平衡。本文用 1949 年、2001年和 2003年 3 期的数据为观察资料 ,对河南城市群的规模分布进行数量分析.根据能够获取的数据 ,把城镇规模分为 200 万以上 ,100 200 万 ,50 100 万 ,20 50 万 ,10 20 万 ,5 10 万 ,2 5 万 ,5 2 万 ,2万以下 9 个等级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首位城市规模/万城镇数目/个城市首位度/%基尼系数 S大城市增长指数/%1949年30.31131.540.4482001年169.24571.620.51647.282003年177.35571.670.52969.74 河南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特征 (1)城市规模在波动中迅速扩张。河南地区城市化进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其中“一五”期间和改革开放以后是河南城市群规结构迅速扩张的两个阶段。(2)城市规模结构为极不平衡的首位分布。其中大城市集中了绝大多数城镇人口 ,中等城市缺乏 ,小城镇数量众多 ,规模偏小。(3)大城市的人口扩张明显快于小城镇 ,城乡差距逐步扩大。特别是河南省会郑州,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速度很快,远远超过了周围其他城镇的发展速度。5 河南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5.1 制度变迁是解释河南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深层次因素长期以来河南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尽管20年来改革对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化速度比改革前加快,但总水平仍然很低,在这期间,农村工业化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并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受到其自身条件的制约,今后农村工业化的作用将大大下降。然而目前城市发展政策目标不明确,特别是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指导思想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发辉影响;户籍管理制度基本上仍然以城乡分割为框架;城市建设投资、融资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城市服务设施不完善;这些都继续障碍着城市发展。改革明显推动城市化,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需改进,对市场导向给以积极配合和引导,从限制转向积极规划和促进有规模效益的大城市发展。5.2 经济增长是河南城市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最直接的驱动因素 河南城市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与经济增长有很大关系,从最直接的人口和城市面积入手。近几年大量农村人口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市参加城市建设,而进入城市的农业人口明显比在从事农业生产时要获得更多的收益,有了经济条件相应的购房、购物等相应的消费增长。消费拉动生产,建筑业、生产业、服务业得到动力迅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工作岗位增加,城市生活质量提高进而吸引更过农村人口进城打工。5.3 产业转型是河南城市规模结构发展的活力所在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河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今年前三个季度,河南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和;利用省外资金和新增就业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省的以上。据了解,河南个产业集聚区有个布局于县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传统农区新乡市延津县依托优质小麦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吸引了家优势食品加工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带动了万农户订单式种植,.万多农民就地就业。河南依托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开工。到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集聚区达到个,初步形成了个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食品、轻工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对产业集聚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一些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5.4 特色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规模结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河南特色经济发展的类型有:发展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业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养殖业,利用矿产资源兴起的城市等类型。发展旅游和利用矿产兴起的城市和全国其他类似以这种形式形成的城市一样,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这种形式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及增加就业岗位起到明显作用。而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则可以直接转化农业人口,促进城镇化建设。 总结:从河南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加快城市化建设:(1)体制创新,主要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土地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以及规范行政制度;(2)完善全省城市体系,重点发展中原城市群,形成若干个带动力强的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新的经济增长;(3)培育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工业基础产业竞争力,发展优势产业;(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资渠道,是资金来源、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建设节约约城市,优化生态环境。参考文献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 张虹鸥.叶玉瑶.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J . 经 济地理,2006,26(5):806809.3周一星,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 J .地理学报1986, 41(2):97-111.4王秀华.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研究 .20065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J . 人文地理,1999,14(3) : 6陈彦光.刘继生.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和分维 J . 人文地理 ,1999, 14 (2) : 43-48.7马智利.王银彩.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差异的熵值分析 J . 现代经济探讨 , 2005, (2) : 68-70.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1-1349赵燕菁.制度变迁 ,小城镇发展 ,中国城市化. 城市规划 ,2001 ,25(8) :47-5710刘启明.关于辽宁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农业经济,2002 ,(1):9-12The HENNAN city-scale structur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German analysis Abstract: The first index th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