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描述预测模型法.pptx_第1页
油气藏描述预测模型法.pptx_第2页
油气藏描述预测模型法.pptx_第3页
油气藏描述预测模型法.pptx_第4页
油气藏描述预测模型法.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测模型法,预测模型法 统计分布规律转为预测模型的原理,在数理统计学中,属于连续分布的模型(或称为规律)很多,如伽马(gamma)分布、威布尔(weibull)分布、贝塔(bet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distribution)分布和瑞利(rayleigh)分布等。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有类似于这些分布的特点。下面介绍如何将数理统计学中的不同分布规律,转为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模型的原理。,。,在数理统计学中,以f(x)表示分布概率,或称为分布频率或分布密度。那么,累积概率,或称为累积频率或分布函数,则表示为:,(6-1),式中:f(x)累积概率,小数; f(x)分布概率,小数。,根据定义,当x时,由(6-1)式得:,(6-2),预测模型法,对于开发的油气田,累积产量与产量的关系为:,(6-3),式中:np(t)生产到t时间的累积产量,10m;,q(t)生产到t时间的产量,10m/年。,根据定义,当t,即q(t)0时,由(6-3)式得:,(6-4),式中:nr可采储量,10m。,将(6-4)式等号两端同除以nr,并引入累积概率f(t)后得:,(6-5),预测模型法,由(6-2)或与(6-5)式相比得:,(6-6),由(6-6)式可以看出,若将不同分布模型的分布变量,由x改为t,那么,将不同分布概率f(t)乘上可采储量nr,即得预测油气田产量的不同模型为:,(6-7),不同分布规律如何转为预测模型的方法,在文献2-10中有详细的介绍。,预测模型法,不同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一.广义翁氏模型,翁氏模型是翁文波院士于1984年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所建立,后在1996年的文献2、12完成了它的理论推导,并首次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模型的线性试差法。,由于原翁氏模型是在模型常数b为正整数时理论推导结果的特例,故将此结果称之为广义翁氏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以下重要关系式:,(6-8),(6-9),(6-10),(6-11),预测模型法,当b为正整数时,(b1)b!,则由(6-11)式得:,(6-12),对于任何具体油气田,必须首先利用已经取得的产量随时间的开发数据,通过模型的历史拟合,确定模型常数a、b和c的数值,以便建立预测油气田未来产量和累积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并可确定nr、tm和qm的数值。,为利用行之有效的线性试差法,确定模型常数,将(6-8)式改写为下式:,(6-13),预测模型法,对(6-13)式等号两端取常用对数后得:,(6-14),式中:,或,(6-15),或,(6-16),预测模型法,若给定不同的b值,利用(6-14)式进行线性试差法求解,能够得到相关系数最高和最佳产量和累积产量历史拟合的b值,即为欲求取的b值。此时,当由线性回归法求得直线的截距和斜率的数值之后,分别代入(6-15)式和(6-16)式,即得a和c的数值。在a、b和c的数值知道后,再由(6-9)式、(6-10)式和(6-11)式或(6-12)式,确定qmax、tm和nr的数值。,二.威布尔weibull模型 利用数理统计学中的威布尔分布曲线,由文献3完成了理论上的推导,并建立了威布尔预测模型,其主要关系式为:,(6-17),(6-18),预测模型法,(6-19),(6-20),(6-21),(6-22),式中:npm与qmax相对应的累积产量,10m;,np累积产量,10m。,由(6-21)式看出,采出可采储量的36.79%时,油气田即进入产量递减期。这也是威布尔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该模型不属对称性分布模型。,预测模型法,三.胡-陈-张(hcz)模型 根据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资料的统计研究和理论上的推导,由胡建国、陈元千、张盛宗提出的hcz模型 ,其主要关系式为:,(6-23) (6-24) (6-25) (6-26) (6-27) (6-28),由hcz模型,可以简化为著名的龚帕兹(gompertz)模型 和莫尔(moore)模型。同时,由(6-27)式可以看出,hcz模型,适用于采出可采储量的36.79%左右进入递减期的油气田。此点与威布尔模型相同,但在递减阶段的产量,hcz模型要比威布尔模型递减明显的慢一些。,预测模型法,为了确定hcz模型的常数a、b的数值,将(6-24)式除以(6-23)式得:,(6-29),将(6-29)式等号两端取常用对数后得:,(6-30),式中,或,(6-31),或,(6-32),由(6-30)式可以看出,油气田的产量和累积产量之比(q/np),与开发时间t呈半对数直线关系。对于实际开发的数据,经(6-30)式线性回归求得直线截距和斜率的数值后,再由(6-31)式和(6-32)式分别确定a和b的数值。在a和b的数值知道之后,为确定可采储量nr的数值。将(6-23)式取常用对数后得:,预测模型法,(6-33),式中,或,(6-34),(6-35),若设,(6-36),则得,(6-37),在b值已经确定之后,由(6-36)式可以计算不同t时间的x值。此后,再由(6-37)式进行np与x的线性回归,并确定直线的截距和斜率的数值,最后,由(6-34)式求得可采储量的数值。,预测模型法,四.逻辑推理(logistic)模型或哈伯特(hubbert)模型 逻辑推理模型,在我国常称之为逻辑斯谛模型,这种称呼是不确切的。逻辑斯谛并非是人名,而只是logistic英文一词的中文译称。在美国,哈伯特(hubbert) 于1962年首次提出逻辑推理曲线(logistic curve)的预测方法。因此,该法又被称为哈伯特模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有关的国内外石油科技文献中,尚未看到有关该模型的理论推导。后由文献5于1996年完成的理论推导,其主要关系式为:,(6-38) (6-39) (6-40) (6-41) (6-42),由(6-41)式看出,哈伯特模型的特点在于采出可采储量50%进入递减期,且具对称的分布特征。为确定模型常数,将(6-39)式除以(6-38)式得:,(6-43),将(6-38)式代入(6-43)式得:,(6-44),预测模型法,将(6-44)式等号右端的分子,同时加上和减去一项bnp得:,再将(6-38)式代入(6-45)式得:,式中,(6-45),(6-46),(6-47),或,(6-48),利用油气田的实际生产数据,由上述方法求解b和nr的数值之后,为了确定a的数值,将(6-38)式改写为下式:,预测模型法,式中,或,或,(6-49),(6-50),(6-51),由(6-49)式看出,这是一个半对数直线关系式。在(6-46)式线性回归已经求得nr数值的条件下,根据油气田开发的实际np与t的相应数据,再由(6-49)式的线性回归,可以求a和b的数值。这里求得的b值应与(6-47)式求得的数值基本相同。,预测模型法,(6-52),(6-53),(6-54),(6-55),(6-56),预测模型法,为了利用线性试差法同时确定模型常数a、b和nr的数值,将(6-52)式改写为下式:,(6-60),或,(6-59),式中,(6-58),将(6-57)式等号两端取常用对数后得:,(6-57),根据实际的生产数据np与t,给定不同的nr进行线性试差和线性回归,能给出最高相关系数和最佳历史拟合的nr值,即为欲求的正确nr值。同时由(6-58)式的线性回归所求和的数值,再由(6-59)式和(6-60)式分别确定a和b的数值。,预测模型法,六.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distribution)模型 根据数理统计学中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由文献7完成了建模的推导,其主要关系式为:,(6-61),式中,(可采用simpson积分法) (6-65),(6-64),(6-63),(6-62),预测模型法,为了进行线性试差求解,将(6-61)式改写为下式:,将(6-66)式等号两端取常用对数后得:,或,(6-69),或,(6-68),式中,(6-67),(6-66),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利用(6-67)式给定不同的c值进行线性试差,对于能得到最佳历史拟合的c值,即为欲求的正确c值,并由线性回归确定和的数值。当由(6-68)式和(6-69)式分别求得a和b的数值后,再由(6-62)式改写的下式确定nr的数值:,(6-70),预测模型法,七.广义预测模型 文献10综合各种不同的预测模型,建立了如下两类广义的预测模型: 第类广义预测模型的形式为:,(0mb+1) (6-71),式中的m为模型因子:当mo时得幂函数递减模型;当m1时得广义翁氏模型 ;m2时得瑞利模型;当mb+1时得威布尔模型。 第类广义预测模型的形式为:,(6-72),式中的n为模型因子:当m1时得hcz模型 ;当m2时得哈伯特模型。 对于上述类和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