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淅川县为例 摘 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保证中线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益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发展生态农业非常紧迫和现实。本文以淅川县为例论述了水源区发展生态农业应依据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适合本区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生态高效绿色农业产业和生产模式。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总面积9.73万km2,源头是丹江口水库,渠首在南阳淅川县陶岔。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但水源区耕地资源较为紧张,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优势,既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源区的水质,保证中线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益的发挥,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是水源区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急迫和现实的问题。为此,本文有必要以渠首淅川县为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1 生态农业的概述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和现代化农业科技成就,因地制宜地将农、林、牧、副、渔、加工等进行科学组合,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1。发展生态农业是缓解土地、人口矛盾和主要农副产品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生态农业工程的实施,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当地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逐步完善发展的一种农业经济方式3。2 淅川县自然、经济概况 淅川全县总人口约为74万,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丹江口水库流域范围,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是渠首工程和干线工程所在地。母亲河丹江、淅水流经境域,淅川一侧的丹江口水库(又称丹阳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2.1 自然概况 淅川县地处南北过渡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2.1.1 区位优势2.1.1.1 地理位置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陕西、湖北省相邻。北纬3255-3323,东经11058-11153。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地理特征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2.1.1.2 气候特征 淅川县气候的基本特征:本县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强,日照长,历年平均总日照2046.7小时。年平均气温15.8度,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为2.4度,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4度,最高气温42.6度,极端最低气温-13.2度,无霜期228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历年平均降水量804.3毫米,夏季降水量平均360.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4.8%,冬季降水量少。累年平均46.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8%,秋季累年平均降水量20.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5%,春季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91.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3.3%,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和冰雹等4。 淅川县气候适宜发展的作物:县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牧草,林果,药材及家禽,鱼类的生长。如小麦,水稻,玉米,红薯,豆类,烟叶,辣椒等农作物和柑桔,胡桑,龙须草,油桐,红果等林产品及牛,羊,兔等畜类在我县已形成规模。2.1.1.3 河流湖泊淅川县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淅川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纵貫全境,丹江及其支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3.5。主要支流有淇河,滔河、老鹳河,分别在寺湾、金营、马蹬汇入丹江干流,控制流域面积均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属于唐白河水系的刁河,在县内流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5。 本县区内河流众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且该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水质良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1.2 资源优势2.1.2.1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为27.98万公顷,其中:耕地4.6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6.5%,水面积3.95万公顷,占14.1%;山区面积19.4万公顷,占69.4%。在山区面积中果园,茶园,桑柞坡面积7万亩,龙须草坡面积1.2万公顷,林地面积5.45万公顷,牧坡面积0.33万公顷,荒山荒坡面积9.41万公顷。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5 。 2.1.2.2 植物资源6,1 淅川县的植物,因受气候的影响,是南北差异的过渡地带,这种环境造就了多种的植被类型和丰富多采的植物资源。 (1)自然植物资源:主要包括用材树种,特种树种,药用植物,竹子和食用菌类。常见的木本植物有62个种类,126个属,461个品种。 (2)栽培植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次是谷子,大豆,绿豆等粗粮作物;经济作物有以烟叶,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尤以辣椒为主,目前面积以达30万亩,年产干椒5000万公斤。 (3)果树植物资源:该县果树种类繁多,但具有规模批量生产的不多,主要有大枣,柿子,葡萄,樱桃,苹果,梨,红果,栗子,核桃,杏,最为出色的是近年来发展的柑桔,板栗。2.1.2.3 动物资源6,2动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资源,饲养动物和鱼类资源三部分。野生动物有皮毛兽类,鸟类,爬行类。野生动物是珍贵毛皮,野味食品,名贵药材和装饰用品的主要来源,但经济价值较高的为数不多。饲养动物的条件良好,主要家禽的饲养量均列全区前三名,山绵羊,黄牛,鸡鸭等都有名气。鱼类也是河南省最多的生产区,特别是丹江水库的淡水鱼名扬全国,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鲫,鲤等20多种。2.2 农业经济概况淅川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建设“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主导产业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产、畜牧、林业,特色产品有食用菌、大枣、胡桑、烟叶,着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鱼、淅水鹅、淅川大灵枣四大品牌。近几年,淅川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培育了“双椒”、湖桑、林果、烟叶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对农业产值的贡献份额达75%以上。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以宝春源、丹江湖乳业、春雨葛业等为龙头的10余家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辐射能力增强,农产品名牌效应扩大。香花”辣椒和“丹水”鱼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和全省名牌农产品,香花“双椒”市场被商务部纳入全国“双百市场”建设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沼气池9600个、水利工程393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节水灌溉4万亩、旱保田2.3万亩。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加强,新农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据资料统计,2005年全县优势产业产值达到1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39元同比增长5,前7个月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到达850元7。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产值30.3亿元,比2002年净增9亿元8。3 淅川县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成效近年来,淅川县农村经济工作以“生态示范县”建设为目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生态淅川建设,全县包括林、果、绿色工业、旅游等生态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态势、好气势、好趋势,初步探索出一系列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实现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3.1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依据淅川县水源区农业资源空间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区域化布局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空间布局区域化。3.1.1 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可以按地形地貌将小流域分类,不同类别应选用不同的利用、管理和整治模式。淅川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鹳河、淇河、滔河小流域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小流域自山顶到山麓分别为用材林薪炭林果树牧草鱼塘,显然,这种空间结构的布局并不是盲目的,是在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有规律的、有序的系统组合9。3.1.2 边缘效应型模式 利用河岸、水库边、池塘边、陆地上山脚与盆地的交界地带,农林交错地带的交界区,组成很有价值的发挥符合食物链关系的生态农业模式如河边或池塘边的鸭鱼联养。鸭在水域得到微小的植物和动物性饲料和活动场所,却又留下了鸭粪,使水体增加营养,并能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繁殖。3.1.3 城郊商品生产生态农业模式 利用资金、信息、市场、劳力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城郊适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场、蔬菜和花卉的集约化栽培,就近供应城市新鲜蔬菜、禽、蛋、肉、奶。3.1.4 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集约种植型(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利用家庭院落、宅前屋后等空闲地种植名优果树、精细蔬菜、名贵药材、时令花卉等。 种养立体型(巧用空间,多层经营)。在有限的庭院内集种植果树、蔬菜和养殖牛、羊、猪、鸡等于一体,空间上合理搭配,时间上巧妙安排,创造了一种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运转有序、效率较高的庭院经济生态系统。 生态循环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生产结构,是一种高技术支撑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常用的有: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肥田模式;饲料喂猪养鸡,猪、鸡粪投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气作能源,沼渣喂猪的循环模式等等。在淅川农业局普查和服务中发现,97%的农户沼气使用状况很好,农民对沼气在优化环境、节本增效、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感到十分满意10。该模式因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多在城郊农区有零星分布,但前景广阔。 上述各种庭院经济类型各有千秋,需因地制宜。通过庭院生态农业建设,可使生产、生活、生态更好地结合起来。3.1.5 山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坡改梯(梯田、梯地)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可发展特色农业。如淅川县境内多为比较缓和的低丘,该县非常注意水土保持,在格子型防护林的防护下,对所有的低丘上的无数侵蚀沟都进行了有效的治理,现在都已经被水土保持林所封闭。再加上坚持等高带状种植、用灌木作梯地埂等综合措施,使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得到控制。3.1.6 农林复合系统模式 实行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等。如在幼林地间作各种牧草,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生态环境,还可为畜牧业提供青饲料,为水产养殖业提供饵料,一举多得。3.1.7 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 围绕主导产业,以企业带动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种加养一条龙的格局。如淅川县依托县内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福森集团建立千亩金银花种植基地 ,围绕金银花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有关部门和农户,进行一体化经营。或者建立农副产品市场,提供交易场所,让农民和经销商直接见面洽谈等。3.2 成效经过这几年多的探索,淅川县生态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四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一是招商引资型。把荒山荒坡等适宜茶叶、金银花生长的土地资源包装成一个个项目,对外统一招商招租,企业自主投资建设,自主管理经营,自负盈亏。上海烨锋国际投资公司投资亿元,在上集镇白石崖公路沿线至蛮子营一带、金河镇蒿坪村至黑水村一带,承包2000公顷荒山,发展茶产业。平顶山果然出色公司在淅川成立丹江缘公司,已投资3000多万元,在库区乡镇租地533公顷,发展茶园127公顷,计划年内建成标准茶园1333公顷,其与福建正山堂茶叶公司联合开发的“丹江红”系列茶已经上市。郑州亿隆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在马蹬、老城等乡镇发展茶园273公顷。目前,共有30多家企业在淅川签订茶叶合同,合计面积6.7万公顷,已整地4.7万公顷,新建茶园1800公顷。二是龙头带动型。由淅川当地企业围绕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转型发展。在金银花产业发展上,福森药业公司与九重镇唐王桥村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建立示范基地,并对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去年以来,该企业累计投资3500多万元,建成金银花种植基地近400公顷,当地农民到基地打工,每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金戈利集团公司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规划建设万亩茶叶基地,已栽种龙井、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200公顷,并配套种植桂花、紫薇、玫瑰、月季等名贵花木万多株,打出“丹园绿”、“丹园红”品牌。三是股份合作型。有一定种植基础的地方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并投入一定的发展基金,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种植、统一管理,经营风险股东共同承担,投产见效后按股份分红。毛堂乡板山沟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当地农民183人入股,累计投资近1000万元,发展茶叶100多公顷,去年人均分红万元,最多的拿到10多万元。四是大户承包型。鼓励有实力的个人通过土地流转、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开展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已出现千亩以上生态农业经营大户家,发展面积超过267公顷11。4 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1 生态农业投入不足 从调查的村、户来看,农业投入水平偏低。绝大多数农户投人生产性资金低于1000元。从投入的生产领域来看,仍侧重于农田投资和粮食生产,从事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类型简单化,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支撑力有限。4.2 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低 多数农户仍以自给自足性经济循环,农产品以满足自用为主,用于市场出售的量很少,仅为10一15。特别是粮食作物种植,以仅仅满足农户的口粮需要为限。畜牧业产品的商品率相对较高,占70一80,但总量偏少。4.3 农业投资效益低下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仅限于农户家庭生活需求,缺乏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和市场牵动作用。农业生产的产值投入比率偏低,在13之间。由于商品化程度低,农业经营资本增值迟缓。许多农户靠外出务工、经商取得收入,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4.4 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 生态农业运作的最基础设施是农田温室栽培和沼气工程,前者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和植物生产量,后者可充分转化有机质的生物能,最终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但是,在调查中,具备这两大基础设施的农户比例很少,不足0.5。4.5 农业生态结构脆弱 从调查情况看,农业生产五业结构,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所占比例偏小。在所调查农户中分别占其农业总产值的87、7、2.5、2.3、1.2。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效率低,结构残缺不全。即使最简单的农作物种植,也没有充分实现秸杆还田和使用有机肥。农业生产工艺仍然是开环进行,远未实现闭环循环。一方面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大量的有机质流失,也使地表水污染加剧,可用于养殖的水面减少,富营养化严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恶化。4.6 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的商品集散仍然以小商小贩的小范围集镇自然交换为主,缺乏有组织的专业市场和远距离的商品集散渠道。农业科技服务网站建设不健全,农民获得技术服务的机会很少。农业科技人员浮在上层,深入农村第一线指导农业生产的热情不高,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农民获得过科技培训的人(户)数占调查总户数不足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不强,一些基本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还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村,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未发挥。乡镇企业发展迟缓,与农业生产系统的接口少且分散,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机制尚未形成。4.7 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基本上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缺乏有组织的大市场引导,生产经营组织散乱,规模种植和集约经营效益差,产业化水平低。由此可见,要使南阳市生态农业由点及面地全面发展,任务还非常艰巨。要实现生态农业的普及,首要的任务就是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农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在所调查的农户中,已涌现出了不少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必要加以总结推广12。5 改进措施5.1 提高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特色生态农业 要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富民增收,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各区域的主导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可通过以下措施:(1)围绕主导产业,实行产、销“一条龙”服务,规模经营,扩大竞争能力。(2)实行区域间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合作,可以建立网络联系,以统筹安排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以项目带动产业,提高科技的转化能力。(3)通过“集团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化示范形象,带动区域特色农业整体发展。5.2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化推动生态特色农业 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和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形成特色,使之成为水源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为水源区特色农产品外销提供便捷物流服务。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合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保证营销渠道畅通无阻。5.3 保护资源环境,实行生态农业 利用特有的资源环境条件,考虑水源地环境安全,发展生态农业。如利用广阔的水域资源发展特色生态水产养殖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业;大力推进生态林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根据海拔高度因地制宜发展多层次垂直分布生态农业,建立垂直特色生态产业带。5.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用科技支撑特色生态农业科技进步是增强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水源区发展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的根本出路。要强化科技兴农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使农业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组织农业科教人员深入农村、企业,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发展“品牌农业”,实现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参 考 文 献1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 时正新生态农业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3 杨德伟,陈治谏,廖晓勇,倪化勇.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杨家沟、戴家沟为例J.成都:山地学报,2006.4 陈剑桥,李虎. 淅川县气候特征N.南阳:淅川农业信息网.2005.5 刘国强.淅川县土地资源N.南阳:淅川农业信息网.2006.6 赵松鹏,李虎.淅川县生物资源N.南阳:淅川农业信息网.2007.7 黄飞,陈胜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提升优势产业效益淅川着力建设“生 态经济强县”J.上海:中国乡镇企业.2004.8 赵林,黄书豪.淅川县概况N.南阳:魅力城乡网.2011. 9 王书转,蒋国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J.南阳:南阳师院学报,2010.10 李虎,刘伟.淅川县农业局认真开展沼气普查与集中服务活动N.郑州:河南能源环保网. 2005.11 中共南阳市委政策研究室.问渠哪得清如许对南阳市淅川县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J.南阳:南阳日报.2012.12 李家虎,魏明卉,蒋国富,李瑞,宋松岩.南阳市生态农业调查、评价与模式研究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2006.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water source area of middle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Taking Xi-chuan Countr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Xi-chuan Country is feeding and the core of 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盗墓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汉语口语(一)知到智慧树答案
- 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管理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实务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版葡萄采摘园游乐设施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市场推广与销售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租赁及销售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品牌营销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 急救药品知识课件
- 设备搬迁调试协议合同书
- 中证信息技术笔试题库
- 监护学徒协议书范本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集团海外业务管理手册(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 高危儿培训计划和方案
- 2025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全套(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表格记录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