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PPT课件.pptx_第1页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PPT课件.pptx_第2页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PPT课件.pptx_第3页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PPT课件.pptx_第4页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考: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中国大 地上同时有两股潮流在互相 激荡:人民群众不但与英夷 为仇,而且与官府对立。 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 以两广、湖南为中心的全国 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反清 起义,风起云涌。 1.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背景 广西桂平金田村远景 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军费与赔款转嫁; 银贵钱贱的压榨; 赋税徭役的重担; 失业流亡的游民。 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空前激化 了。 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各省的出口货物,都是先运来广州,然 后再转运运出外洋;外国的货物也是先运到广州,然后再 由广州运进各省。所以内陆到广州的传统商路沿线非常繁 荣热闹。 19世纪初期的清政府设在广州的粤海关。 鸦片战争后五口开放,广州失去了对欧贸易的垄断地位, 引起了传统商路的衰退,进而产生出大量的失业挑夫、船 工,这些失业者与失地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的存在,对 社会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清代的童工挑夫 商路上的纤夫 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 客家是中原汉民在历史上向南方迁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 民系,有着自己固定的方言和生活习俗。客家人迁徙到广西的历 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王朝更迭时期。 随着客民的大量涌入和分布地区的越来越广,土客之间的矛盾 和对立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土地问题上 ,这就是广西社会所特有的“来土之争”现象。双方因生存竞 争而引发出的磨擦则使这种隔阂和分界进一步明朗化、白热化 ,土客械斗便成为广西境内一大严重的社会问题。 1850年10月,贵县发生大规模的土客械斗,超过10 万多客家人几乎被杀光,适遇金田起义,数千幸存 下来的客家人即奔赴金田参加太平军起义。 借助于这种以地域和宗族关系所组成的客家网 络,同为客家人的洪秀全、冯云山才得以广西 客家人中发展自己的信徒,并最终组建起一个 拥有二千余人的宗教团体拜上帝会。客家 人构成了拜上帝会的中坚力量。 洪秀全个人因素洪秀全个人因素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后改名秀全。家里 拥有少量土地,勉强糊口,是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家庭。幼年入塾受 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未考上,升官 路被堵死,深感怀才不遇,并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懑情 绪。 广州市花都区 新华镇大布村 官禄布,是 洪秀全成长、 耕读 之地。 1843年5月,洪秀全认真阅读了劝世良言,深信他本人就是 拯救中国,使中国“回到敬拜真神上帝之路”的救世主,于是, 说服好友同乡李敬芳、冯云山、洪仁玕等人信奉上帝,并根据“ 只拜上帝,不敬邪神”的信条,把各自村塾中的孔子牌位除去, 从此走上了叛逆道路。 广西桂平 白石山圣 寿寺,拜 上帝教活 动旧址。 洪秀全为拜上帝教的核心 经过数年准备,洪秀全在教义理论、仪式方面获得成功, 而冯云山等人亦发展了几千信徒,而拜上帝教教众与官府 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终于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号太平天国。 洪秀全金田起义 2. 2.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与与资政新篇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 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 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 天朝田亩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 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 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它还规定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 等,都表现了明显的封建的等级关系。 太平天国发行的钱币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 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 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1852年9月太平天国进攻长沙时,东 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发布的诰谕。 太平天国承认土地私有的田凭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1859年到达天京后写出的,充满西方化 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这部书反映了他在香港耳濡目染欧风美雨 的成果,洪仁玕的治国思想已经和洪秀全他们具有天壤之别。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女装 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 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 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洋人笔下太平军将士 3. 3.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以及有关人员的个人过错,致使制度上的 日益封建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思想上的日益蜕变,1856年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天王府 1864年7月19日,湘军将城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 起义终归失败。 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洋枪队” 领队华尔。中外有关官吏在公祭华 尔。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 将领之一李秀成, 广西藤县人,1851 年,参加太平军。 曾国藩 曾国荃 1864年7月,曾国荃指挥湘 军攻破天京,血洗全城。 清政府与西方势力联合起来进行镇压,是太平天国起义失 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洋枪队“常胜军”的一支炮队 4. 4.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 代潮流。 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 谋划策、制定纲领。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 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 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甚至在狂 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5. 5.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 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 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颂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 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 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使用过的铁炮和炮弹。 炮身上写着“太平天国”字样。 太平天国末期的女囚 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 有力地打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