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关于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反思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二十世纪俄罗斯研究在我国已经具有很长的,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也产生过 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几乎全部进程,都始终伴随着同时期俄罗斯 -苏联文学的影响。因此,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丰饶实绩之中,就有着中国俄罗斯文 学、研究、教学和出版工作者的披荆斩棘之功。回望我国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 的历程,我们深感几代研究者洒下的辛勤汗水,已经浇灌出了一批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 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为以后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进一 步深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是完美无缺的。事实上,目 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问题。如有的研究者在逐渐看到了苏联文 学发展中的某些局限、缺失和弊端之后,缺乏足够的耐心重新面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 ,基本上把它作为一种“左”的文学在总体上予以排斥。有位长期从事俄苏文学研究的 高校教师在退休以后感叹道:如果我是学、从事研究的,或者早些时候改 换研究方向,无论是从事文艺理论研究还是中国文学研究,恐怕早就不像今天这 样默默无闻了。言外之意,似乎他研究俄苏文学是吃了亏,上了当,因为研究对象本身 就是一种极左的、没有思想和价值的文学。与此相对应,一些从事其他语种文学研 究的研究者,在庆幸自己没有误入俄苏文学研究“歧途”,因而产生一种或明或暗的优 越感的同时,更以自己不太丰富的俄苏文学史知识为依据,把它视为一种缺乏艺术性的 公式化、概念化文学的标本。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对俄苏文学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这一文学是他们毕生的事业和 追求所在,曾经维系着他们的青春、理想和无数难以忘却的美好时光。现在,当他们看 到像王蒙所说的那样,苏联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呈急剧衰落的趋势”(注:王蒙:苏 联文学的光明梦,读书,1993年第7期。),不免感到十分痛心。当他们发现有人 要对俄苏文学进行重新评价,或根据某些他们不熟悉的新资料对他们所熟悉的文学现象 进行重新阐释时,他们感到实在是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重新评价俄苏文学,和把苏 联文学看成是一种极左的文学,并从总体上加以排斥,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他们自己 则热衷于继续对苏联文学进行一种理想化的描述和阐释,将这种文学视为具有高度思想 性和艺术性的“新质”文学,并希望广大读者也能像他们一样热爱俄苏文学。作为对这 种理想化的描述和阐释的一种支撑,在他们的有关言说中,往往伴有对当年阅读苏联文 学作品的动人情景的深情回忆,伴有苏联文学曾经给几代人以良好的和影响的生动 例证。以上两类研究者的观点,应当说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他们也拥有相同的东西,即他们 从总体上予以排斥、否定或竭力进行肯定、推崇的对象,其实都是一致的,基本上都是 以往的苏联文学史著作所论述的那些作品,或者说,至多是半部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与上述研究者的视角和方法不同的是,有一些研究者似乎是根据一种“想当然”的逻 辑推理方式,或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出某种缺乏依据的描述,或对某些文学现象与 问题作出某些违背史实的评说。例如,北大中文系的一位教授在他的一本专著中写道: 苏联文学中存在着一个“由叶赛宁、布宁、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等 所代表的传统,一个关心人性、人的精神境遇的传统”(注:百花时代,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这种不确切的描述,可能是既缺乏对所列举的作家的 文学成就、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的深入了解,又没有顾及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完整进 程,因而给人以似是而非之感。在对某些具体文学现象的评说中,情况也与此相似,如 山东大学的一位家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拉普”提出所谓“辩证唯物主义创作 方法”,曾经“得到高尔基等人的认同”(注: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艺报 ,1988年10月15日。)。这一说法其实是缺乏根据的。高尔基没有在任何场合、以任何 形式“认同”过“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相反,他倒是多次严肃批评过“拉普”的 霸道作风和庸俗学观点,他自己也不止一次受到“拉普”的攻击。另外,还有些人 对高尔基的“晚节”、“人格”提出这样那样的责难,在一次“中青年文学评论家座谈 会”上,有位学者甚至说什么“高尔基阻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大有予以彻底否定之 势。这同样是出于对高尔基的晚期思想、境遇和创作缺乏真正的了解。类似的情况,也 出现在对二十世纪其他一些俄罗斯作家的评说中。还有一些评论者乐意采取简单颠倒的观照方式,在解构旧有“神话”的同时试图建构 某种新的“神话”。如有位先生在他编的重读大师一书序言中写道:“被某一代人 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显得尴尬而可笑。这样讲 可能极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师们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难免。比如高尔基、索尔仁 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注:祝 勇:重读大师:一种谎言的真诚说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在这 位编者看来,所谓“重读大师”、“重构经典”、“重写文学史”,似乎就是顺应这种 “季节性”变化,像烤烧饼那样把一切都翻个个儿,对一系列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 行一次“换位”手术,就完成任务了。饶有趣味的是,某些今天竭力否定和贬低二十世 纪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作家的人们,恰恰是过去充分赞美和颂扬过这些作家的人们。遗 憾的是,在前后两种情况下,他们都没有甘于寂寞,坐下来认真阅读他们赞颂和指责的 作家。无庸赘言,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情况,只是目前我国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存在 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问题,而不是对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状况的概括。对于这 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我们尝试着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 进一步讨论。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是否应该在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进程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 解之后,再对这一文学作出总体评价,再去评说其中的某些重要文学现象和问题,再来 决定是否应当予以排斥。例如,我们是否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以及它的几大板块有 比较清楚的认识?是否了解绵延近三十年的白银时代文学,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先后兴 起的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三次浪潮,以及苏联时期受批判、遭查禁、被搁置的作品?应当 看到,以别尔嘉耶夫、谢布尔加科夫、罗赞诺夫和舍斯托夫为代表的那一代思想家的 文学批评建树,作为巴赫金的直接前驱的维伊凡诺夫的文学理论贡献,被称为“俄国 象征主义集大成者”的安德烈别雷从理论批评到诗歌文创作的多方面的成就,布宁以 及和布宁一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梅列日科夫斯基、什梅廖夫的创作,等等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处于我们的接受视野之外。对于安德列耶夫、阿尔志跋绥 夫、扎米亚京、皮里尼亚克等作家的接受和理解,今天的研究者甚至落后于鲁迅、周作 人那一代学者,他们很早就译介过这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并受到其影响。还有,我们 对二十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了解、认识程度如何?我们对一些似乎早有定论的文学理 论、文学政策、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事行政部员工满意度提升计划
- 2025年儿童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 租房协议到哪里签订合同
- 露天游乐场租赁合同范本
- 订了预售协议多久签合同
- 未交付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衢州市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专项供货合同协议范本
- 禁毒知识进校园公益计划
- 转租培训班协议合同范本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愈见倾听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首诊负责制试题及答案
- 渐进片试题及答案
- 2024浙江遂昌农商银行新员工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学校篮球共建协议书
- 文件销毁保密协议书
- 高考英语必背688个高频词汇清单
- 2025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口腔助理医师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