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 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报告书 项目单位:淮南市公路管理局项目单位:淮南市公路管理局 编制单位: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编制单位: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二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年五月十八日 项目名称: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 项目单位: 淮南市公路管理局 单位地址: 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西路 8 号 联 系 人: 沈舒生 电 话:送审时间: 2010 年 5 月 18 日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编 制 单 位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法 人 代 表方国成 联 系 人严建国联 系 电 话(0551)5377650 地 址合肥市绿城桂花园云栖苑 6 栋 405 室 资质证书 土地规划机构等级 证书 编 号027009 资质等级土地规划甲级发证机关中国土地学会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 名职 务职 称签 名 余东旭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张雪松总工高级工程师 严建国 副总经理、分公司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郭岭部门经理工程师 王现强技 术 员助理工程师 云超技 术 员助理工程师 陈大伟技 术 员助理工程师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i 目目 录录 1 总则总则2 1.1 编制目的2 1.2 编制原则 .2 1.3 编制依据 .3 1.4 目标4 1.5 服务年限6 1.6 主要计量单位6 2 项项目概述目概述7 2.1 项目简介7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9 2.3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11 2.4 项目施工工艺12 3 土地复土地复垦垦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16 3.1 已破坏土地现状16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16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1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25 3.5 复垦标准 .31 4 预预防控制与复防控制与复垦垦措施措施33 4.1 预防控制措施 .33 4.2 工程技术措施 .33 4.3 生物化学措施 .34 5 土地复土地复垦垦工程工程设计设计及工程量及工程量测测算算36 5.1 工程设计 .36 5.2.土地复垦工程量45 6 土地复土地复垦垦工程投工程投资资估算估算48 6.1 编制依据 .48 6.2 费用构成与费用计算标准 .48 6.3 投资结构 .52 6.4 动态投资 .67 7 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效益分析效益分析68 7.1 社会效益分析68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ii 7.2 经济效益分析68 7.3 生态效益分析68 8 土地复土地复垦垦工作工作计计划安排划安排69 9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70 9.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70 9.2 技术保障措施 .71 9.4 资金来源及管理措施 .72 9.5 监督保障 .73 9.6 竣工验收与监督管理73 9.7 公众参与情况 .74 附表:附表: 1、土地复垦工程计划安排表 2、复垦估算投资总表 3、复垦方案报告表 附件:附件: 1、 关于淮南淮上淮河公路大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交通函20081302 号) 2、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意见(全国土资房秘 201012 号) 3、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方案 评审表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 前前 言言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复垦有力地支持了 各项生产建设。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占压、工程施工等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 坏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及时地对破坏土地复垦利用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国 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于 2006 年 9 月 30 日下发了国土资发2006225 号文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 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国土资发200781 号文件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 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 土地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土地复垦规定等法律法规及土地复 垦技术标准(试行)等行业规范,结合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项目区自然环境概 况及临时用地破坏情况,依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写的内容和格式,淮南市 公路管理局委托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编制了淮南淮上 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编制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其意义在于:一为国土 管理部门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复垦资金提取使用监管协议提供参考依据;二是避 免复垦工作的盲目性,指导建设单位后期土地复垦工作,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三是明确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四 是保证土地复垦工作与公路建设工作协调进行,改善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是针对公路建设期及生产运 行期,把土地复垦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之中,有计划地逐片实施,做到破坏一片、 复垦一片、治理一片、恢复一片。在实施前要落实资金,在实施中要实行土地复 垦管理;对复垦后的土地要搞好巩固、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 1 总则总则 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本工程位于淮南市大通区和潘集区,沿线主要为淮河冲积平原,临时占地主 要为施工临时用地和取土场。工程建设将造成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功 能降低或改变,本方案主要是针对工程土地破坏的特点,提出各种预防措施和工 程措施,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本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编制的目的在于: (1)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贯彻落实“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明确建设单 位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计划等,为土地复垦工程实施、土地复垦 管理、监督检查、验收以及土地复垦费用的征收提供依据,确保土地复垦落到实 处。 (2)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 提出完善、可行的复垦方案,使土地复垦有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在复垦规划的 基础上,按各类土地复垦技术要求设计复垦方案、复垦工艺,明确要求达到的技 术标准和技术参数,计算复垦工程量,提出复垦工程的投资概算,为各项土地复 垦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使用的依据。 (3)提出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开展相应的土地复垦工 作提供技术依据,将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列入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 划,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 (4)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监督本项目建设中临时用地土地复 垦工作提供管理依据。 1.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从本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 济上可行、技术上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道路建设用 地特点和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3 (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在修建施工道路时,尽量运用现有的乡村道路,同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各 种施工场地用地面积,防止滥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破坏。预防措施和复垦相结 合,从源头上减少工程损坏土地,维持原生态。 (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工程沿线临时用地点多、分散,复垦方案设计对全线临时用地进行分类归纳, 采取同类用地典型设计的原则,以利于分类管理和节约投资。 (3)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和自然条件、土地破坏状态来确定,宜农则农、宜林则 林,尽量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原地貌,能复垦为耕地的必须复垦为耕地。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3.1 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3.1); 7、 土地复垦规定(1989.1.1);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 1.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划 1、 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2、 大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3、 潘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4、 潘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大纲; 5、 大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大纲。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4 1.3.3 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 1、 安徽省实施办法(2000.12); 2、 淮南市土地复垦整理暂行办法(淮政200319 号)。 1.3.4 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1、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 号 文); 2、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 号文); 3、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 1.3.5 有关规范、技术标准有关规范、技术标准 1、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 年 7 月); 2、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2002 年); 3、 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1.3.6 项目有关资料项目有关资料 1、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3、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4、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通航安全评估报告; 5、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6、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1.4 目标目标 (1)结合项目特点,经过对项目施工工艺设计和破坏土地分析,合理安排施 工便道、预制厂、拌合站、材料仓库、施工营地及取土场等临时用地的位置,通过 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减少破坏土地面积。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5 (2)通过复垦,恢复项目区原有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对复垦区田、水、 路、坎进行规划整治,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提高土地质量。拟通 过土地复垦恢复成耕地 27.9942 公顷,其它农用地 0.9059 公顷,土地复垦率为 100。详见表 1-1 和表 1-2。 表表 1-1 复复垦垦前后土地利用前后土地利用现现状状对对比表比表 单位:公顷 复垦前复垦后 地类名称地类代码 面积比例面积比例 面积增减 水田11122.686878.50%23.391880.94%0.705 望天田1120.93423.23%00.00%-0.9342耕地 旱地1144.685316.21%4.602415.93%-0.0829 农村道路1530.1050.36%0.35161.22%0.2466 其他农用地 农田水利1560.48881.69%0.55431.92%0.0655 合计28.9001100.00%28.9001100.00%0 表表 1-2 各地各地块块复复垦垦前后土地利用前后土地利用现现状状对对比表比表 单位:公顷 复垦前复垦后 地 块 编 号 地块用途总面积 耕地 农村道 路 农田水 利 耕地 农村道 路 农田水 利 1 1#预制厂、拌合 站 5.09884.966300.13254.93620.05860.104 2 2#预制厂、拌合 站 4.5694.50130.01230.05544.44720.04940.0724 3 3#预制厂、拌合 站 3.25943.19460.03650.02833.14950.08660.0233 44#拌合站1.49071.4907001.452900.0378 55#取土场13 12.682 4 0.0450.2726 12.546 1 0.1570.2969 66#预制厂1.48221.4710.011201.462300.0199 合计 28.900 1 28.306 3 0.1050.4888 27.994 2 0.35160.5543 (3)根据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等情况, 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完善项目区基础设备配套,使农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 高产稳产农田标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及防洪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 产环境,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配套、路相通的格局,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6 (4)合理安排复垦时间和资金,通过科学的时间安排把临时用地对当地经济、 环境、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1.5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 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工程计划 2010 年 7 月开工,2013 年 6 月竣工,建设 工期 3 年,本工程所需临时用地服务年限为 36 个月,复垦报告服务年限为 41 个 月。 1.6 主要计量单位主要计量单位 本方案所涉及到的主要计量单位具体见表 13。 表表 1-3 主要主要计计量量单单位表位表 序号名称计量名称计量符号 1面积公顷;平方公里 hm2;km2 2长度米;公里 m;km 3体积立方米 m3 4单价万元/公顷;元/吨;元/立方米;元/日万元/ hm2;元/t;元/ m3 5金额亿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7 2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2.1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淮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安徽省沿淮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随 着淮南市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的调整,各组团之间必须建立快速交通系统。根 据淮南市产业布局规划,在淮河以北地区建设煤电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煤炭开 采与采选、电力工业、煤化工等基础工业。淮河北部煤电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毕 将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如何解决煤炭的外运问题已经成为交通所面临的当务 之急。在淮南市下辖的各城市组团中,大通区、田家庵区、八公山、谢家集区、凤 台县等地区等交通联系必须绕经平圩淮河大桥。由于桥梁建设时间早,技术标准 较低,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产业布局和交通增长的要求。因为,为了加快淮河 北部煤电产业基地的建设,解决资源外运问题,加强潘集区和田家庵、大通和山 南新区等城市组团的衔接,加强淮南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衔接,淮上淮河大桥的 建设迫在眉睫。 2.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淮上淮河大桥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淮南市 建设单位:淮南市公路管理局 路线总长:26.861km 设计速度:80 公里小时。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荷载:公路-级 通航等级:采用(2)标准,常年可通航 1000t 级的船舶。最高通航水位 23.83m(频率 20 年一遇),最低通航水位 15.65m(保证率 98%),常水位受下游蚌 埠闸控制在 1718 米之间。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8 桥梁涵洞:小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 1/100。 出图标准:本设计文件内容、图表规格均按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 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 号)的要求编制。 建设工期:2010 年 7 月2013 年 6 月,总工期 36 个月 2.1.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路线走向:路线起于合徐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沿正在改建的上窑至曹庵 公路经淮南乳品公司、淮建新村,于 k6+900 与 g206 平交,跨淮河后经段岗、前 圩南、龚集南至终点陶圩,接省道 s225。 主要控制点:起点段与 g206 改建段的衔接、九龙岗互通、洛河互通、淮河大 桥。 主要被交道路:公路 x002、g206、s225。 主要河流湖泊:项目区域均属淮河流域。主要有淮河及其支流泥河等。 2.1.3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项目路线全长 26.681 公里,特大桥宽 32 米,两端连接段路基宽 24.5 米。 工程总占地 146.8434 hm2,其中永久占地 117.9433hm2,临时用地 28.9001hm2:其 中取土场 13.0000hm2,施工临时用地 15.9001 hm2。工程总投资 22.07 亿元。 全线填挖方总量 178.18 万 m3(自然方),借方 88.79 万 m3:其中淮河退堤工程 取土 48.79m3,另设置取土场一处,取土 40.00 万 m3。 本项目共设淮河特大桥 1 座,全长 10.052m,接线部分设大、中桥共 2 座,共 长 180.16 米;涵洞 59 道,共长 2213.14 米,全线共平面交叉 9 处。全线设互通立 交 2 处,分别为九龙岗互通(k0+580),洛河互通(k7+255.390),本项目在淮河北 岸设主线收费站和管理处 1 处。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9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2.1 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 2.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和大通区(如图 2-1),项目建设区域内的地貌单元 属淮河冲积平原,微地貌单元属淮河漫滩及一级阶地。河漫滩由第四系全新统堆 积而成,地形平坦开阔, 地面标高为 1719m, 由于河道泛滥,近河谷 处较远离河谷处略高, 漫滩上分布有人工河堤, 标高分别为 23m 及 26m 左右。本桥跨越大 部分地段均为河漫滩。 一级阶地分布于桥梁起、 终点附近段,由第 图图 2-1 本本项项目地理位置目地理位置图图 四系上更新统堆积而成,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 1925m,阶地前缘与漫滩呈 23m 陡坎。 项目建设区域内地形较为平坦,河漫滩发育宽阔,地下水埋深较浅。淮河以北 地势向淮河缓倾,高差小于 5 米,构成缓倾斜平原。淮河以南岗坳相间,构成丘 陵和山前斜坡地,地形最高处海拔 242.6 米,最低处为淮河洪泛区,海拔约 15.5 米。 2.2.1.2 气候气候 项目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区内春暖、夏季热、秋凉、冬 冷,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 16.3。 多年平均降水量 939.4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在全年中分配不均,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0 6-9 月降水量较大,约占全年降水总量 60%,且多以暴雨式出现,11 月至翌年 2 月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总量 10%。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蒸发量为 1646.05mm,6 月份蒸发量最大为 228.168mm,最小为元月份 55.75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2%。平均无霜期 250 天。 全年以东北风为主,春末及盛夏有少数偏南风。年平均风速在 1.9-3.7m/s 之 间。 2.2.1.3 水文水文 项目所在地区水系比较发育,属淮河流域,公路沿线主要跨越河流有淮河 干流及汤鱼湖、洛河洼行洪区。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 231mm。径流的年 内分配也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次为红层孔隙裂隙水。 根据本桥水质分析资料,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表水可 直接作为工程用水。 2.2.1.4 土壤土壤与植被与植被 拟建项目区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水稻土、灰潮土,黄棕壤为晚更新黄土状沉 积物上发育的马肝土属,水稻土为发育在马肝土母质上的瀦育性马肝田土属。马 肝土质比较适中,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是本区的主要旱作土壤,易种 植蔬菜等旱作物;马干田系由马肝土上长期种植水稻发育而成,为良性水稻土, 潴育层较厚,剖面发育良好,可作为麦、稻、油菜耕作土壤。 拟建项目区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人工植被有栽培的树和农 作物,天然植被以草本为主。原生植被已经不存在。选线区域内树种繁多,道路 两旁以杨、柳为主,河堤多栽种泡桐,刺槐和柳树。村镇四周及房屋前后多栽种 泡桐、刺槐、柳树、楝、枣等树。农田植被以小麦为主,其次是大豆、山芋、玉米、 棉花,此外还种植油菜、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和各类瓜菜。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1 2.2.2 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 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东经 1162121“到 117 1159“与北纬 323245“到 330114“之间,东与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 长丰县、寿县接壤,西与颍上县交界,北与蒙城县、怀远县相交,总面积 2585.12 平方公里,下辖五区一县和一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区。2009 年,全市总人口 242.5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13.3 万人。 2009 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08.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1.8 亿元,增长 6.1%;第二产业增加值 319.4 亿元, 增长 15.8%;第三产业增加值 147.6 亿元,增长 11.6%。三次产业比例为 8.2:62.8:2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2169 元。 2.3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2.3.1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根据查询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现场踏勘和 统计资料可知,项目区内临时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项 目区及周边土地利用具有以下特点: (1)农用地以耕地为主,林地、园地和牧草地的比重小; (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3)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须进一步加强; (4)土地利用的生态压力逐渐增大。 2.3.2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本项目临时用地地块共计 6 个,总用地面积为 28.9001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为 28.3063 公顷,占区总面积的 97.95%;农村道路面积为 0.105 公顷,占总面积 的 0.36%;农田水利面积为面积为 0.4888 公顷,占总面积的 1.69%。详见表 2-1 和 2-2。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2 表表 2-1 项项目区目区临时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用地土地利用现现状表状表 单位:公顷 地类名称 其他农用地临时用地性质面积比例 耕地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 合计 面积12.68240.0450.272613 取土场 比例97.56%0.35%2.10%100.00% 面积15.62390.060.216215.9001 施工临时工地 比例98.26%0.38%1.36%100.00% 面积28.30630.1050.488828.9001 小计 比例97.95%0.36%1.69%100.00% 表表 2-2 项项目区目区临时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用地土地利用现现状表状表 单位:公顷 现状地类及面积 地块 编号 地块用途总面积 水田望天田旱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 11#预制厂、拌合站5.09884.03210.93420000.1325 22#预制厂、拌合站4.5694.5013000.012300.0554 33#预制厂、拌合站3.2594003.19460.036500.0283 44#拌合站1.4907001.4907000 55#取土场1312.6824000.04500.2726 66#预制厂1.48221.471000.011200 合计28.900122.68680.93424.68530.10500.4888 2.4 项目项目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2.4.1 项目工艺流程项目工艺流程 2.4.1.1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项目工程将于 2010 年 7 月开工,至 2013 年 6 月底建成通车,计划工期 36 个 月。在正式工程开工前完成改移道路,做好三通一平,临时房屋尽早修建,拟采 用钢架活动式临时房屋,材料厂应先行一步建成,为各类工程开工创造条件,此 外,沙石备料工作应提前安排进行。施工准备阶段主要逐步完成征地、拆迁、开 辟施工场地等。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3 图图 2-2 项项目工目工艺艺流程流程图图 2.4.1.2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1 1路基工程路基工程 包括路基土方填筑、开挖、调运、路基的排水、防护建设等,约 24 个月完成。 (1)土方工程 路基土方采用机械施工,时间自 2010 年 8 月至 2012 年 3 月底,计划安排 20 个月内完成。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要求进行,尤其要加 强分层检验,确保填土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2)防护、排水工程 防护工程主要包括植草皮、浸水护坡、桥头满铺等。由于本项目路基大多穿 越水塘段,浸水护坡的工程量较为繁重。可将护坡工程与路基土方工程结合安排, 穿插在土方工程中进行。时间安排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7 月底,计划工期 6 个月。 2 2、路面工程、路面工程 计划路面工期安排在 2012 年 6 月开工,2013 年 5 月底结束,计划 12 个月完 成。路面工程开工前,首先要验收路基修筑质量(包括标高、路拱度、压实度等), 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该项目施工。当大部分路基峻工后,可开始底基层施工。 本项目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 收标准要求进行。路面各结构层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要进行相应的 试验,并及时为施工现场提供数据,并随时检查工程质量,为保证路面基底层质 量,要求对水泥稳定类基层采用机械集中拌和的方法,然后用机械配合人工摊铺 碾压,面层采用大型机械摊铺成型设备,集中拌和,确保工程质量。 3 3、桥梁、涵洞、桥梁、涵洞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4 (1)特大桥 本项目有淮河特大桥 1 座。时间安排自 2010 年 7 月至 2013 年 6 月底,计划 工期 36 个月。 (2)大中桥 本项目有大桥和中桥各 1 座。时间安排自 2010 年 8 月至 2012 年 3 月底,计 划工期 20 个月。 4 4、交叉工程、交叉工程 本项目有平面交叉 9 处。工期安排自 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3 月底,计划安 排 12 个月完成。 5 5、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 (1)沿线设施 本项目的沿线设施包括安全、服务、管理设施中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 栏等。计划工期自 2009 年 4 月至 2013 年 6 月底。5 月底路面结束后进行交通标 志、标线施工。 (2)环境绿化 沿线绿化工程包括主线边坡绿化,绿化内容主要是按设计及实地情况,播散 草籽、栽植花卉、树木等。工期自 2013 年 4 月至 2013 年 6 月底,计划工期 3 个 月。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时应及时对边坡进行培土、整平、夯实绿化,以确保 防护工程质量,防止边坡冲刷。 通过以上线路施工工艺的分析,项目建设对土地的破坏主要环节是施工准 备阶段和路基工程阶段。 根据咨询项目设计单位,本项目纵向可以把施工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红线 范围以内,不需要另外设置施工便道;由于取土场离路基较近,横向便道不占用 耕地,部分较远的通过与当地、协调,有偿使用现有道路。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临时用地的设置和修建都将破坏土地;该部分土地破 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压占,在施工结束后,原有地表经过长期压占,已改变土壤的 紧密结构,耕作层已经被破坏。 在路基工程阶段,路基所需填土方将不可避免的从耕地中取土,以满足工程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5 施工的需要,该类临时用地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挖损。由于取土场挖取 了大量土方,取土后的取土场将形成深坑,部分表土裸露,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养 分流失的机会,改变了原有地貌和土地利用形态,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4.2 施工过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施工过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工程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在项目建设区内工程的 实施将可能对土地造成破坏,使其土地利用功能降低或改变。 (1)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属于新建工程,工程的路基、桥涵以及配套设施等公 路工程对土地是永久性压占,被占用地其土地利用功能将永久改变为道路用地。 (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道路沿线设置的施工临时用地,土地破坏形式主要 表现为压占,改变土壤的紧密结构,破坏耕作层,在复垦时主要解决土壤板结和 废弃物清理的问题,其次就是复原表土,恢复耕作层。 (3)取土场占用农用地等土地资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来土地的结构被 破坏,其土地利用功能发生改变,待工程结束后,对取土场进行土方回填,恢复 其土地利用功能。复垦时主要考虑改善环境及生态重建。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6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1 已破坏土地现状已破坏土地现状 (1)永久用地已破坏现状 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为新建工程,目前仍处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工 程并未施工,故不存在已破坏土地现象。在工程施工时,占地性质为永久占地的 工程主体及附属设施的修建届时将会对土地造成破坏。 工程主体及附属设施占地将被永久改变原土地利用功能。工程完工后,被占 用地其土地利用功能将永久改变为基础设施用地。 (2)临时用地已破坏现状 临时用地在工程施工准备时才开始使用,目前工程尚未开工建设,开工准备 后,临时占地将被压占和破坏,其土地利用功能暂时改变,待工程完工后,根据 其被破坏的情况及四周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其进行复垦。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拟破坏土地预测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地破坏,必将给建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一 定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合理准确的预测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破坏形式、强 度和空间分布,客观评价其造成的危害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土地复 垦方案的确定以及总体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监督部门正确合理的执法准备 充分的理由。 3.2.1土地破坏类型及分布土地破坏类型及分布 根据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次土地复垦涉及的土地破 坏年限预计为 2011 年2013 年,土地破坏的类型有压占和挖损,土地破坏主要 分布在取土场、施工临时用地等区域。 3.2.1.1 土地破坏类型土地破坏类型 在新建道路过程中,破坏土地的形式将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淮南淮上淮河 大桥建设对临时用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压占和挖损两个方面。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7 压占主要指征地外设置的预制厂、拌合站、材料仓库、施工营地等临时占用 土地。这部分临时用地会引起土壤的固化,因此会给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较 大的影响,会给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挖损主要指取土场的取土,破坏了土壤结构,改变了地形地貌,丧失了土壤 种植农作物的条件,而且增加了取土场四周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机会,若不及 时采取相应的复垦措施,将会形成废弃水坑,并且影响周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加快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速度。 3.2.1.2 土地破坏分布土地破坏分布 (1)施工临时用地)施工临时用地 施工临时用地主要是施工期间的占用,拌合站、预制厂在配合施工作业的同 时,造成了土地的压占,造成土壤板结,材料仓库和施工营地的使用,不可避免 的产生废弃物,侵蚀地表,改变了土壤的局部结构。该类临时用地主要占地地类 为水田、旱地、望天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等。 地块:地块:1# 该地块位于淮南牧场,面积 5.0988 公顷,其中耕地 4.9663 公顷,其他农用 地 0.1325 公顷。该地块南为农村居民点,西、北面为耕地,东面为淮上淮河大桥 工程,地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24.5m。 地块:地块:2# 该地块位于大通区洛河镇王庄村,面积 4.5690 公顷,其中耕地 4.5013 公顷, 其他农用地 0.0667 公顷。该地块东、北、南面为耕地,西面为淮上淮河大桥工程, 地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18.7m。 地块:地块:3# 该地块位于潘集区高皇镇闸口村,面积 3.2594 公顷,其中耕地 3.1946 公顷, 其他农用地 0.0648 公顷。该地块北、南面为耕地,西面为耕地和农村道路,东面 为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地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17.9m。 地块:地块:4#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8 该地块位于潘集区高皇镇赵岗村、前圩村,面积 1.4907 公顷,其中耕地 1.4907 公顷。该地块西为坑塘和农村道路,北面为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东、西、北 面为耕地,地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18.5m。 地块:地块:6# 该地块位于潘集区平圩镇李圩村,面积 1.4822 公顷,其中耕地 1.4710 公顷, 其他农用地 0.0112 公顷。该地块南为坑塘,北面为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东、西面 为耕地和农村道路,地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23.5m。 (2)取土场)取土场 取土场在施工期间,表土被剥离,周边及坑底土质疏松并裸露,这种占地彻 底破坏了原地表的土壤结构及多年形成的生态系统,改变了区域水文条件,如不 及时加以治理和改造,将使土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失去利用价值。根据相关资料 统计,沿线取土场主要占地地类为耕地,设取土场 1 个。 地块:地块:5# 该地块位于潘集区高皇镇,面积 13.000 公顷,其中耕地 12.6824 公顷,其他 农用地 0.3176 公顷。该地块西、南为渠,东、北面为耕地,计划取土 40 万 m3,地 块内平均高程分布约为 27.2m,取土后设计高程为 23.2m。 3.2.2拟破坏土地预测拟破坏土地预测 3.2.2.1 预测单元划分原则预测单元划分原则 根据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建设特点和建设时序,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概况、社 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复垦方向,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预测单元。预测单元的划分, 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现状相似原则; (2)破坏土地方式一致性原则; (3)原始土地立地条件相似性原则; (4)复垦方向一致性原则; (5)便于复垦措施统筹安排,分区复垦原则。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19 3.2.2.2 预测单元划分预测单元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将项目区分为施工临时用地区、取土场区 2 个预测分区。 3.2.2.3 预测内容预测内容 根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土地 破坏预测内容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预测分区土地破坏方式; (2)预测分区破坏土地面积; (3)预测分区破坏土地类型; (4)预测分区土地破坏程度。 表表 3-1 压压占地破坏等占地破坏等级标级标准表准表 评价等级 评价因子 轻度破坏中度破坏重度破坏 压占面积5 公顷 边坡坡度 35 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表表 3-2 挖挖损损地破坏等地破坏等级标级标准表准表 评价等级评价因子 轻度破坏中度破坏重度破坏 挖掘深度0.5 米0.52.0 米2.0 米 挖掘面积0.5 公顷0.51.0 公顷1.0 公顷 挖损土层厚度0.2 米0.2-0.5 米0.5 米 3.2.2.4 预测方法预测方法 本工程建设线路长,地形复杂,土地破坏类型多样,对于工程建设扰动原地 貌、破坏临时用地土地面积预测,采用实地调查测量与设计资料统计相结合的方 法。 3.2.2.5 预测过程预测过程 (1)施工临时用地 项目全线约 26.681 公里,结合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施工 临时用地主要用于拌合站、预制厂、施工营地、材料仓库等。根据复垦设计,在拌 合站、预制厂、材料仓库、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占用前,需要对地表进行表土剥 离和存放,剥离厚度为 0.3m,用于后期的复垦,剥离表土后就近堆放,堆高 3m。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0 各施工用地情况为见表 3-3。具体位置见图册(图 3: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临时 用地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 表表 3-3 施工施工临时临时用地用地预测预测破坏表破坏表 单位:hm2 编号面积 表土存放区破坏方式破坏程度 破坏类型 1# 5.09880.5099 压占 中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2# 4.5690.4569 压占 中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3# 3.25940.3259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4# 1.49070.149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6# 1.48220.1482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合计15.9001 1.5899 - (2)取土场 本项目位于淮南冲积平原区,结合冲积平原区及其工程地质特点,采用沿线 路侧取土方案,全线设取土场 1 个,具体情况见表 3-4。具体位置见图册(图 3:淮 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临时用地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 表表 3-4 取土取土场场破坏破坏预测预测表表 单位:hm2 编号面积 表土存放区破坏方式破坏程度 破坏类型 5# 13.00001.3000 挖损 重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3.2.3.6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淮南淮上淮河大桥拌合站、预制厂等施工用地压占土地 15.9001 公顷、取土场挖损土地 13.0000 公顷,临时用地总面积为 28.9001 公顷。各地块预 测情况见表 3-5。具体位置见图册(图 2: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临时用地破坏预 测图)。 表表 3-5 临时临时用地占地用地占地预测预测表表 单位:hm2 地块编号地块用途总面积 破坏方式破坏程度 破坏类型 1# 施工临时用地 5.0988 压占 中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2# 施工临时用地 4.569 压占 中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3# 施工临时用地 3.2594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4# 施工临时用地 1.4907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5# 取土场 13.0000 挖损 重度破坏 耕地、其它农用地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1 6# 施工临时用地 1.4822 压占轻度破坏耕地、其它农用地 合计 28.9001- 3.2.3.7 减少土地破坏的对策减少土地破坏的对策 根据土地破坏的预测,结合项目施工工艺,参照同类项目的相关技术经验和 复垦经验,方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1)减少和避免施工便道的压占措施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农村道路和未施工的路基作为施工便道,最大限度的减 少施工便道对土地的临时压占。 (2)取土破坏土地的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文明施工、合理调配,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业,禁止乱取土。 在取土场、施工场地的周边设置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环境。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3)预防水土污染 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化学品等不得堆放在沿线河流、灌渠、鱼塘、 水井等水体附近。堆放点应设蓬加盖,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水体和土壤。 拌合站、混凝土养生的生产废水,以及砂、石骨料洗涤废水,不得随意排 放。一般应在施工场地设临时沉淀池进行过滤,定期清理沉渣,施工结束及时覆 土掩埋。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量冲洗废水,必须经过隔油沉淀后,才能排入当地水体。 严禁施工机械漏油或化学物品进入水体和土壤,废弃的化学物品等有害 物质应分类收集处理,对保养机具的油抹布应单独收集进行焚烧处理。 生活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收集掩埋,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化粪池处理,用 作农家肥。施工期结束,清除化粪池及垃圾坑,并覆土掩埋。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2 3.3.1拟建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现状拟建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现状 拟建公路桥梁北接 225 省道,南接合徐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可与 206 省道、 合淮阜高速、合徐高速、拟建的蚌淮高速公路相通。途径淮南乳品公司、淮建新 村,穿越洛河洼行洪区、汤鱼湖行洪区、经前圩南、邵村南、龚集南、李圩南、于 陶圩子,路线长 26.861 公里。本项目沿线经过淮南平原区,沿线景观主要由农田、 河流、村落构成;本项目沿线水系较发育,沿线为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完善, 基本无工业污染。 3.3.2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施工临时用地中预制厂压占土地使土壤硬化,不仅破坏了植被,而且对周边 生态环境也产生影响,土壤生产能力下降。 施工临时用地中拌合站对地表的影响最主要是材料的堆放压占土地,同时 会有部分的土地硬化。拌合站的机器工作也会产生噪音和一定的扬尘。同时拌合 站也是施工人员的临时生活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也会影响周边的 环境,但由于拌合站施工人员较少,且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容易被环境分解吸收, 因此这部分人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 取土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在施工期间取土场地表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 失,在施工行为的作用下,土壤易受降水的冲刷发生流失。取土场进行场地开挖 后改变原地表形态,造成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特别是在临近水体路段,如若处 理不当,将新增水土流失,导致局部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施工期必须 做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另外,应尽量避免工程取土产生扬尘及汽车运输的交通 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些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处理得当, 可以将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影响的时间降到最短,达到可接受的最低状态。 3.3.3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桥梁建设 淮南淮上淮河大桥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3 工程外借土石方量很大,其中部分土石将不可避免以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对当 地环境造成影响,他们主要产生于沿线路段和所用料场、拌合站附近,若不及时 妥善处置随意堆放,在当地强降雨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而进入周围水体, 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淤塞泄水通道及掩埋农田。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土、弃 石,其中部分土石将不可避免以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他 们主要产生于公路沿线路段和料场、拌合站附近;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 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堆料场、施 工工场、搅拌站等临时占地及桥梁等构筑物附近。若堆放、处置不当,将直接破 坏公路沿线的农作物、植被,堵塞农灌沟渠,妨碍农业生产。 3.3.4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公路桥梁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土石方运输 车辆行使和既有建筑物拆除产生扬尘。由于施工期地表植物被破坏,土层裸露, 水分蒸发,形成干松颗粒,使地表松散,在风力较大时或回填土方时均会产生粉 尘扬起。一部分粉尘浮于空气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在到附近的地面、植被及建 筑表面。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严重地影响施工 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 飘扬在植被和各种农作物枝叶上,影响其正常生长。 施工期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哈尔滨市国际合作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专题练习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燃气管网压力控制与调度技术方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防腐保温施工过程中温湿度控制方案
-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3 多彩的街道夜景第1课时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绿色金融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农村老年人重男轻女行为转变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山东省Y村为例
-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五五”规划-(2025-2025年)-根据学校十五五
- 保护环境的课件
- 华电集团就业协议书
- 拆旧建屋合同协议书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电信云网资源管理技能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600题)
-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