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国考吉林市农林技术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5题,每题0.8分,共4分)1.吉林市属于哪种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种作物是吉林市的主要经济作物?A.玉米B.大豆C.甜菜D.水稻3.《吉林省森林保护条例》中规定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包括以下哪种?A.紫貂B.丹顶鹤C.东北虎D.貂熊4.林业技术中,“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涉及吉林市的哪个区域?A.长春地区B.四平地区C.白城地区D.吉林市下辖的永吉县5.吉林市常见的森林病虫害中,哪种属于检疫性害虫?A.松毛虫B.杨树天牛C.蚜虫D.蛾类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0题,每题0.8分,共8分)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该地区的农作物大面积减产。B.为了提高林业生产效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C.吉林市的森林覆盖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过度砍伐和森林火灾所致。D.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7.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吉林市的森林资源尤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_________,森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质量逐步改善。A.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B.民众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C.林业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D.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8.下列句子中,与“科技创新是推动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意思最接近的是:A.林业发展依赖于政策支持B.人才是林业发展的核心要素C.技术进步对林业影响有限D.林业现代化需要科技支撑9.下列词语中,与“可持续林业”意思最相近的是:A.生态农业B.绿色发展C.资源节约D.粮食安全10.下列句子中,表达最严谨的一项是:A.吉林市的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B.吉林市的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存在过度开发的隐患。C.森林防火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D.吉林市的森林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11.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_________,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A.注重生态平衡B.强调资源节约C.依赖机械化作业D.侧重规模化生产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该地区的玉米亩产实现了显著提高。B.由于森林防火措施不到位,导致去年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C.吉林市的林业科研机构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D.为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需要进一步扩大采伐量。13.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_,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问题,粮食产量有所波动。A.历史上以种植大豆为主B.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C.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发展D.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14.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客观的一项是:A.吉林市的林业政策过于严格,不利于产业发展。B.林业技术的进步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C.过度依赖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退化。D.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15.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_________,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执法力度。A.政府应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投入B.社会公众需提高环保意识C.林业企业应转变发展模式D.科技创新应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5题,每题0.8分,共4分)16.某林场计划在5年内将森林覆盖率从35%提高到45%,年均增长率为多少?A.3%B.4%C.5%D.6%17.一片树林中,松树占总树木的60%,桦树占30%,其余为其他树种。如果桦树有1200棵,这片树林共有多少棵树木?A.2000棵B.2400棵C.3000棵D.3600棵18.某农场种植大豆和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为800亩,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大豆的1.5倍。如果大豆的亩产为200公斤,玉米的亩产为150公斤,这两种作物总产量为多少吨?A.300吨B.360吨C.420吨D.480吨19.某林场计划每年砍伐森林面积不超过总森林面积的5%,如果当前森林面积为10万公顷,10年后森林面积将减少多少?A.40%B.50%C.60%D.70%20.某实验田种植两种作物,第一种作物的种植成本为每亩1000元,第二种作物的种植成本为每亩800元。如果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之比为2:3,总成本为12万元,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为多少亩?A.第一种作物200亩,第二种作物300亩B.第一种作物250亩,第二种作物375亩C.第一种作物300亩,第二种作物450亩D.第一种作物350亩,第二种作物525亩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10题,每题0.8分,共8分)21.调查显示,经常参加森林防火培训的林场工人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森林防火培训能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森林防火培训能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B.未参加培训的工人火灾事故率更高C.培训内容科学合理,能有效预防火灾D.森林火灾多由人为因素引起22.某研究指出,使用有机肥料种植的农作物比使用化学肥料的农作物营养价值更高。因此,有机农业比传统农业更环保。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B.化学肥料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C.有机农业的生产成本更高D.传统农业的产量更大23.某林场发现,实施林下经济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所提高,同时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因此,林下经济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林下经济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B.林下经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C.林下经济需要较高的技术投入D.林下经济的市场前景广阔24.某地政府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但由于补偿标准较低,部分农民不愿参与。因此,提高补偿标准能有效推动退耕还林工作。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补偿标准提高后,农民的积极性增强B.退耕还林有利于生态保护C.补偿标准提高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D.退耕还林需要长期坚持25.某研究表明,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因此,保护森林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森林植被能固定土壤B.水土流失会降低土地生产力C.过度砍伐会破坏生态平衡D.森林火灾会加剧水土流失26.某农场发现,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后,农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因此,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节水灌溉能减少水资源浪费B.节水灌溉技术成本较高C.节水灌溉适用于所有农作物D.节水灌溉需要政府补贴27.某研究指出,生物防治技术能有效减少农田害虫数量,因此,生物防治是替代化学农药的重要手段。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生物防治能保护生态环境B.化学农药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生物防治技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D.生物防治的成本高于化学农药28.某林场发现,实施森林抚育后,林木的生长速度加快,林分结构得到优化。因此,森林抚育是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措施。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森林抚育能减少病虫害B.森林抚育需要投入大量人力C.森林抚育能提高木材产量D.森林抚育需要科学规划29.某研究指出,风力发电是清洁能源,因此,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风力发电不产生温室气体B.风力发电技术已成熟C.风力发电成本低于火电D.风力发电受天气影响较大30.某农场发现,采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监测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高。因此,无人机是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应用。以下哪项最能支持该结论?A.无人机能实时监测农田状况B.无人机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培训C.无人机成本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D.无人机监测数据比人工更准确第五部分:资料分析(共5题,每题0.8分,共4分)资料:根据2023年吉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吉林市森林总面积为150万公顷,其中天然林占70%,人工林占30%。森林覆盖率为42%。2023年,吉林市木材产量为120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采伐量为80万立方米,人工林采伐量为40万立方米。同年,吉林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5万公顷,主要病害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3万公顷;主要虫害为杨树天牛,发生面积为2万公顷。31.吉林市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面积分别为多少公顷?A.天然林105万公顷,人工林45万公顷B.天然林100万公顷,人工林50万公顷C.天然林95万公顷,人工林55万公顷D.天然林90万公顷,人工林60万公顷32.吉林市2023年森林采伐量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是多少?A.8%B.10%C.12%D.14%33.吉林市2023年松材线虫病和杨树天牛的发生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多少?A.松材线虫病3%,杨树天牛1.3%B.松材线虫病2%,杨树天牛1.3%C.松材线虫病3%,杨树天牛1.7%D.松材线虫病2%,杨树天牛1.7%34.如果吉林市计划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还需要增加多少公顷森林?A.15万公顷B.20万公顷C.25万公顷D.30万公顷35.吉林市2023年木材产量中,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产量比例为多少?A.2:1B.3:1C.4:1D.5:1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A(吉林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B(吉林市主要经济作物为大豆)3.D(貂熊不属于吉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C(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吉林市白城地区)5.B(杨树天牛属于检疫性害虫)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6.D(其他选项存在语病,如A缺主语,B缺宾语,C搭配不当)7.B(上下文强调环保意识提高)8.D(与题干意思最接近)9.B(与“可持续林业”意思最相近)10.C(表达最严谨)11.B(上下文强调资源节约)12.C(其他选项存在语病,如A缺主语,B缺主语,D搭配不当)13.D(上下文强调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14.C(表达最客观)15.B(上下文强调社会公众需提高环保意识)第三部分:数量关系16.B(年均增长率约为4%)17.B(总树木数为2400棵)18.B(总产量为360吨)19.A(10年后森林面积将减少40%)20.A(第一种作物200亩,第二种作物300亩)第四部分:判断推理21.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培训能有效预防火灾)22.B(支持结论的关键是化学肥料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23.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林下经济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24.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补偿标准提高后,农民的积极性增强)25.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森林植被能固定土壤)26.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节水灌溉能减少水资源浪费)27.A(支持结论的关键是生物防治能保护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