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三调研考分析及下阶段备考意见.docx_第1页
20XX年高三调研考分析及下阶段备考意见.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年高三调研考分析及下阶段备考意见特征码fikdkgrjnvrlpnvmalnh 20xx年高三调研考分析及下阶段备考意见 本次考试我市参加人数共xxxx人,其中应届xxxx人,往届xxx人;一本线xxx人,占xx市40%;二a以上共xxx人,占xx市39.5%;二b以上共xxxx人,占比39%;三批两条线占比分别为37.4%和35.4%。各批次比高二会考人数及比率均有明显增加。一、本次调研考情况分析(一)本次各批次人数(上线率)与高二会考对比情况1, 本次实考总人数为:14812人(高二会考为:13320人)。2,一本比高二会考的1144人增至1408人,增加人数264人,上线比率从高二会考的8.59%增至9.51%。3,二本比高二会考的4259人增至5308人,增加人数1049人,上线比率从高二会考的32%增至35.8%。4,三a比高二会考的2716人增至2976人,增加人数260人,上线比率从高二会考的20.4%降至20.1%。5,从本市内考生群体情况分析。在各批次上线人数上,揭阳市没有把应届与往届分开,我市虽在各批次上线人数上都增加了,但应看到:本次考试补习生一本上线298人、二本上线985人;如果除去补习生的话,应届一本反而减少34人;有些学校应届生一本、二本上线批次人数还出现下滑较多,这是个值得警醒信号,希各校要认真分析、查找问题之所在,做好防滑提升对策。 (二)各学校在本次调研考中情况 1,xx等在一批层次上贡献率较大,特别是华侨中学应届一本进步明显。2,xx等一本上线有良好势头。3,xx等学校有较佳表现。4,xx应采取措施,在高考备考上加大力度,想方没法提高备考水平。二、关于特尖、一本、二本临界培养1、关于特尖生情况及培养xx市文、理科前10名,xx市文科13人中我市分别占6人、理科的11人中我市5人,而且都占据较前位置;文、理前20名,xx市分别为38人和37人,我市各占18人和14人;文、理前30名,揭阳市分别为79人和74人,我市各占32人和29人;这个尖子群体有定优势。目前,作为特尖生培养,我们可放宽些,全市文、理前80名均有可能争得揭阳市前三名!特尖生培养建议:这类学生主要的特点是会学习,有思想,知道自己的强项、弱点,提出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还能将所做题目进行归纳整理,明晰这道题应该怎么解,自己以前是怎么解的,错在哪里,解了这个题目后有何体会或者从错误中能有什么经验教训。提问题也非常有针对性,且要求教师针对问题作答,绝不是要老师长篇大论将知识进行重新归纳和整理。1)理科生应注重文科成绩的稳定和提高!特别是语文科。文科生则应注重数学成绩稳定和提高。2)方法上应“放羊式”和“诊疗式”,所谓“放羊式”是指把更多时间还给特尖生,教师要少些填塞和干预,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觅食,自我发现和修补;所谓“诊疗式”是指适时与学生一起通过“问一问”、“听一听”、“查一查”、“找问题”、“出结症”“开处方”、“治好病”方式实施辅导。3)“细节决定成败”。高手之争往往赢在细节上。对特尖生关注应从他们试卷中去找问题,关注答题过程性,落实好答题的细节,向细节要分数。 华美文理尖子生有个很好群体,虽文理第一名本次落在xx一中,但理科第一名是补习生,我们的优势还是明显的,文科同样有强势,希望华美演绎去年好势头,力争今年再夺双状元。二中、中英文等都有可造之材,也希望你们要切实做好尖子培养工作。 2、一本临界及培养由于一本扩招,目前各县区顶层教学质量量化主要是看一本生人数,按本次模拟划线,一本临界分数:文科540500之间,理科530495之间;就我市而言,理科从520分到522分,仅这3分就堆砌了83人,如果再往下5分,即515分至522分,这8分段中,我市理科就占有212人,文科84人,共296人。从表中统计看,我市本临界生十分厚实,其中xx和xx尤为突出,xx也很可观,xx也都不错。如果在后期各校能采可以切实有效措施,我市一本将会创下新高。建议:优科更优,短脚不短。即充分发挥优势科目(保优),千方百计补救短腿科目(扶短)。这类学生基础比较好,脑筋较灵活,缺少独立思考,特别是学习方法上和第一类学生有很大差距,学科学习上可能有偏科或是科目均等但不突出,对教师有一定依赖度。措施:采用“家教式”补短培优,利用“合作式”小组互研共进。做法:根据学生综合情况分层分类分科,利用课余进行辅导答疑。3、二本及临界及培养二本(二a和二b)分数区间大,学生学科基础不稳,成绩变数大,学生有一定学习能力,但更多的人需在教师带领下才能有效地复习,一轮及二轮复习对这层次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建议:以练带教!以考育智!方法:二本临界重在“训练归纳整合内化提升”。措施:二本临界重在80%的基础题。要把有限时间用在有效的学习上,不宜让这部分学生去做20%的难题,否则会适得其反,选题命题组卷务必要以中等题为主。这个层次的学生基础缺憾,学科往往有短腿,附予他们时间,加强磨练,他们的可塑性是较大的,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适合的措施,给予学生更多煅练机会增加训练次数,利用夜修,甚至周六或周日加以“圈养式”辅导。三、下阶段复习建议建议:撒开网夯实一轮,查漏网强化二轮,收渔网冲刺三轮。具体说明一下:1,一轮夯实基础踏实教材,拓展重难点建议:采取“讲、练、考、评、结”教学环节。方法:太多学校一轮复习大约至一模前10天左右完成,本轮复习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全面性,重在夯实基础、垫定根基,不宜抛开教材,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参照点,对教材既要做细又要做实,并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提练考点、热点以强化训练。(现在太多学校教师在轮复习时完全抛开教材,这是错误的)。同时,各校务必要根据自己实际,认真做好的有效性研究(避免课堂上满堂灌,特别是电灌采用放映式教学,名义是增大课堂密度,实则是一种低效复习),扎扎实实打好一轮,为高考后发成功奠定基础。2,二轮考点专题分块整合,查漏补缺 一般在一模之后就进入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是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提高至关重要。 建议:以“建网补漏整合突破训练拓展”方式教学。方式:以教师问题式引导为主,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师生共构知识网,力求在知识串联织网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切莫利用媒体把知识投影,这种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是无效的教学。教师要注重生成性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针对重点、难点、考点,选配典型例题、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适时训练,让学生在联系知识、编织网络同时,其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也得以提升。3,三轮仿真模拟纲举目张,收网捕渔这一轮复习般是在考前一个月进行,主要是:磨枪上瞠,仿真实战,回归基础,巩固既得,建立信心!要求:本轮备考务必针对校实际,筛选合适学生层次的试题,切莫拿来主义。备考到这个阶段,各地市模拟题、仿真题、冲刺题满天飞,如果不加选择都发给学生,结果只能让学生乱了方寸,甚至失去信心和斗志。方式:限时训练讲评或学生互评注重答题技巧、方法、细节下功夫。4,关于复习的主轴“考、练、评”下阶段,考试的次数会很多,考后的讲评才是真正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关键。各校要特别注意合理安排考、练的次数。有人说,学生的成绩是“考出来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适应于所有层次学生,对中等或以下学生(二b临界、三a),多考的确对提高他们的成绩很有帮助,但对特尖生和上层生就行不通了。建议:每考必评。讲评要讲究方法,可以是教师的重点讲评,也可以是学生的互评,还有专项知识问题串联讲评等等,讲评时要:评出知识的迁移性、应用性,评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学生练习和试卷中问题归类建立个人错题库我们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大到一模、二模,小到月考、普通测试。其中的错题十个手指也要数上好一会儿了,高三过来人打趣道:“高三就是一场与错题斗争到底的比赛,谁能赢,就看谁能上去。”建议:翻“新”错题集:搜集错题、重做错题,最后自己出题。搜集:是为了反思。要在每道题下面记下自己当时做错的原因,或者当时的思路,再与正确解法一一对比,哪里没掌握也就一目了然。 重做:从中知道什么。很多时候的失分就是因为这些一错再错的题,不加以重视就会在同样的地方跌倒。拉开成绩差距的,就是一些方法和技巧。重做一次错题,能让学生从中学得更好更多,比引导他们去练很多很多的题效果要好得多,即所谓效益定律:11001001(1个问题重做中思考100遍比100个问题草率马虎思考一遍效益要大得多)。 出题:举一反三。可以试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点改动,或者让学生设定相同难度举一反三的题目,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编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知识漏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别人容易犯的错误也会是我容易犯的错误”。错题共享,能让学生彼此交换思路,让学生避免了犯下同样错误。同时,这也是促进同学交流,增强学习氛围的好途径。 6,关于文综和理综分卷与合卷问题建议:综合科一轮前以分科考为主、综合为辅,有利于强化基础知识学习;二轮中增加综合性训练为主、分科为辅,有利于知识联系与整合;三轮则以综合性合卷进行,限时训练,仿真模拟,近于实战,提高应方式能力。7,关注学生考试技巧与细节的演练减少非智力失分每场考试完成之后,一问学生便知道,他们每人无谓失分平均不少于20分,多者失达30多分,少则也有10多分。减少这种无谓失分,需要我们教师去搜集各科中学生考方试的非智力失误,并集成专项,让学生传阅,以警醒自己,避免错误的重犯。8,开展同类学生合作互助互学小组活动各校要引导班科教师,组建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