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青年聋人对中国手语使用状况的调查重庆市教育科学学院 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专业 2007级 锁轶 指导老师 郑璇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与盲聋哑学校等在校聋人,及社会聋人的问卷调查,从聋人生活、文化、心理、家庭、就业、社会交往参与等各方面,反映了聋人对于中国手语的使用状况:聋人在听觉功能上存在缺陷,文化素质不高,对中国手语中的大量词汇缺乏必要的理解,聋人的沟通语言中国手语文化在社会保障的体系上还未建全,对中国手语的推广和使用完善仍是聋人生存的主要依托,由于聋人自我封闭,与外界交往较少,心理压抑的情况比较普遍,手语的使用未得到全面的统一普及,沟通文化上的差异造成聋人在社会的地位不高,社会对聋人手语文化的认同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经过调查,他们对中国手语的使用和推广的满意度不太高。笔者统计、分析了调查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中国手语 聋人 使用状况 推广情况 调查Abstract: 一、引言(1) 调查背景中国手语通行于中国大陆,是聋人群体常用的手语。中国手语的本质是自然手语,自然语言。手语(sign language)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障人士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视觉语言。手语是一个大的概念,手势是组成手语的基本单位,单个手势又可以切分成更细小的部分。有学者认为,手势还可以分解成四个小的无意义的单位:手形,位置,动作和方向。我们用的中国手语主要是中国大陆这一带聋人使用的手势语言。中国手语是一本手语词汇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定,聋人用于沟通的手语里面有很多种手势,书里只收集一些常用的词汇汇集在里面,可以借用一些中国手语的手势打法。中国手语严格来说不应该叫中国手语,因为它只是手语词语的汇编,只有词语而没有手语句子的打法,因此而导致实际运用中只能用汉语来硬套,其结果把手语弄得似是而非。再一方面,聋人手语中,目前也没有总结出一个一定规范的语法,但严格来说应该是有一个总的框架的,不然也无法实现沟通与交流。所以研究聋人手语目前必须来研究它特有的语法现象,以其明白聋人手语的内在规律,找出其语法规则,而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定有其艺术性。聋人能不能接受中国手语,这当然不好说,因为:聋人自然手语统一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因为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1t想统一为使用中国手语也需要一段时间,通过推广中国手语, tKTe;uE这样能发展中国手语的统一普及程度,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手语受地方性的限制很大,有时同一个地方的手语也不同。一个聋人团体和另一个聋人团体之间的手语更是大为不同。当前,以手语为第一语言的聋人普遍不接受中国手语书中的词汇,是因为中国每个地区聋人使用手语不同,跟中国手语中手语的的拼打手势方式有些不同。中国手语是据全国地区手法不同采用不同的习惯的相似手法写化编出来的一本书,并非按照每一个地区习惯的方言编写。根据调查报告,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手语的现状和教学效果,为今后手语破除地域、因人而异局限性的统一和特殊教育事业做好铺垫。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聋人认为中国手语这本书不切合实际,不够贴近聋人的实际生活语言,因此常常表现出排斥和不接受的行为。有些同学认为:老师在教手语的时候应该自己能够解释清楚,各种手势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手语教学工作。理想的中国手语书应该是与自然手语通用的。调查结果辨明应当尊重聋人自己使用的语言,客观地反映聋人手语的现状,并且遵循形象性原则的手语更值得期待,而且,编辑组委会里应该尽可能的多让聋人自己来参与,让聋人自己来决定自己的沟通手势语言。(2) 调查目的为使中国手语的使用和推广更有实效性,需了解推广工作开展多年的状况,对中国手语进一步推广的意见,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聋人(包括学校聋人和社会聋人)对中国手语的使用状况,推广状况与接受状况,对中国手语的手势设计与编写原则进行总结,并对其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分析其优劣,针对手语使用实效和推广、设计上的缺憾进行阐述,提出聋人自己认可的手语手势应依据什么原则。内容包括对推广的主要对象和机构、推广的有效载体、推广效果及原因、手语新闻、聋校开设手语课等的看法。(3) 调查状况中国手语统一普及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因为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1t想统一为使用中国手语也需要一段时间,通过推广中国手语, tKTe;uE这样能发展中国手语的统一普及程度,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手语受地方性的限制很大,有时同一个地方的手语也不同。一个聋人团体和另一个聋人团体之间的手语更是大为不同。当前,以手语为第一语言的聋人普遍不接受中国手语中的词汇,是因为中国每个地区聋人使用手语不同,跟中国手语中手语的的拼打手势方式有些不同。中国手语是据全国地区手法不同采用不同的习惯的相似手法写化编出来的一本书,并非按照每一个地区习惯的方言编写。 (四)选题意义聋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了做好聋人工作,缩小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开展区域性聋人生活状况调查,为聋人文化注入朝气,对中国手语一书完善实用和规范,为推广普及统一手语做出更多的贡献。 1、此次开展的调查,比较全面地调查了聋人的生存状况和基本需求,关注聋人的合法权益和心理状况,总结中国手语的使用状况和推广普及程度,这将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聋人这个弱势群体更真实、更深刻的了解和关注,完善对中国手语的推广普及和统一。 2、这些年来聋人的生存状况及中国手语的统一使用和推广普及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而对于多数聋人而言,我们只大体上知道他们是困难的,但对这种困难缺乏感性的认识,缺乏应有的重视,通过此次调查展示聋人的真实状况,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聋人广泛的、更深切的关注。 (五)调查和现实依据 1、调查依据 (1)依据调查统计结果。从聋人生活状况、就业、社会交往、心理状况等各方面真实展示聋人在生活中使用手语的状况。 (2)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成果。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聋人生存环境、社会地位,透视聋人的沟通方式“中国手语的使用和推广状况”这一社会问题,分析聋人现实状况与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3)依据调查统计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聋人群体对于推广中国手语的认知和普及效果,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对于中国手语的需求有何需要改善。 2、现实依据采取调查问卷形式,由本人对重庆市盲聋哑学校的学生和社会聋人进行调查,最后完成数据汇总。 (六)调查思路及方法1、问卷设计:本次聋人问卷调查,意图在于了解聋人的真实情况。调查内容涵盖聋人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问卷语言通俗易懂,备选答案全面,便于统计。 2、调查内容:一是聋人对于手语使用的基本情况。二是聋人对于使用手语教育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三是聋人的生活和就业中使用手语的状况。四是聋人对完善手语统一的需求。六是聋人的心理和社会交往状况。七是聋人使用手语沟通方式的状况。八是对中国手语的标准拼打法接受与实用性状况。九是对中国手语的使用及普及状况。3、具体问卷调查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导致有的学生及聋人无法完成问卷调查任务,如有些学生,问卷调查中看不懂的问题就干脆不回答。 (七)调查及统计分析1 调查对象问卷发放对象以重庆市区18岁到40岁之间的青年聋人为主,主要针对就读、就业、失业和在家待业等的聋人。根据上述目的做到了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2 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来自重庆市师范大学及重庆市聋哑学校满18岁以上的青年聋人。3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1日到2010年4月23日4 调查手段按调查方法不同,通过问卷、面谈、观察、短信息、网络(QQ、邮件)等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要的调查资料。在通常情况下,调查手段仍然以问卷填写为主。5 调查数据笔者发出问卷50份,回收50份。调查中,一些问卷有漏答、未答现象,反馈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调查对象文化素质偏低,不理解问题内容,难以作出判断;二是缺乏难以确定的因素,如对于中国手语中的词汇理解、接受程度等情况;三是情况不熟难以推算。但是问题性调查,只注重说明问题,不在乎精确,并不影响问题分析。本人选取问卷50份进行统计,无废卷。(八)调查结论及分析1 聋人基本概况2009年重庆市区常住人口约400万人,流动人口约400万人,共800万人。全重庆市人口大约3300万人。残疾人约156万人,其中市区有69.4 万残疾人,听力语言残疾人大概30万人。听力语言残疾人占市区总体的43%。接受调查的对象共有50名有听力障碍的重庆青年人。表1 聋人来自地区来自地区聋人数比重(%)重庆师范大学2040重庆市聋哑学校3060在地区结构上,调查发现重庆市聋哑学校聋人数量占了大多数,为60%。其中重庆市师范大学人数量占40%。表2 性别比 性 别100%100%男2868女2232性别比:在5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8%,女性占32%。在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2 聋人使用手语的状况表3 聋人是否喜欢使用手语 频次频率喜欢2242%还可以2555%不喜欢22%说不清楚11%在调查对象中,调查发现对使用手语觉得还可以的聋人占了大多数,共为55%。其中喜欢的占42%,不喜欢的占2%,说不清楚的只占1%。能喜欢并接受使用手语交流的聋人数量不多,只占42%。虽然中国手语在聋人中已经基本普及,但仍有2%的人不喜欢使用。表4 聋人喜欢使用自然手语还是手势汉语 频次频率喜欢自然手语1010%喜欢手势汉语66%两者都喜欢2878%无所谓66%在“你喜欢使用自然手语还是手势汉语”一栏中,表示两者都喜欢的聋人数量占很大部分,为78%。其中喜欢手势汉语和无所谓的聋人各占6%,喜欢自然手语的占10%,可见在聋人群体中,对于融合两种手语的使用的聋人总数非常突出。表5 聋人每天使用手语的时间 频次频率随时都使用2747%需要时才使用1020%偶尔使用1121%使用的很少22%说不清楚0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时都使用手语的占47%,需要和偶尔使用的各占20%、21%,可见手语已经成为聋人群体生活和工作、交际、沟通表达的手势语言,但是中国手语在普及的过程当中,宣传和应用的群体范围不广,只限于在聋人群体中普及,造成部分与外界沟通的不便,同时,使用手语的环境也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知,加之聋人强烈的自尊心,造成不愿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手语,其中社会对聋人的歧视和聋人自卑心理的作用也是一大因素,从上表的使用的很少占2%,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表6 聋人一般跟谁使用手语的交流频次频率不介意对象1323%只限朋友和同学3666%老师和父母111%在“你一般跟谁使用手语交流”一栏中,接受熟悉的朋友和同学的聋人数量占了大多数,为66%。其中不介意对象的占23%,老师和父母只占11%。由此可以看出,聋人群体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更多的倾向于熟悉的朋友和同学,因为彼此之间沟通的比较多,比较有共同语言,手语的拼打方式都大致相同,更易理解,少数的聋人不介意交流的对象,和父母、老师沟通的极为少数,主要原因是父母和老师会拼打的手语有限,更主要的是他们都是有长辈的身份,在他们面前放不开也是一个因素,这是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状。表7 聋人每天使用手语的时间场合频次频率上课时间99%只在学校和家里33%随时都使用3686%说不清楚22%表8 聋人是否排斥除了手语之外的其他语言频次频率不排斥2272%很排斥11%一般1919%说不清楚88%从表7及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手语已经成为大多数聋人离不开的语言交流方式,随时都使用手语的占86%,不排斥除了手语之外的语言的占72%,可见手语是一种依赖的交流方式,还有唇语、笔谈、手机短信、肢体语言等等交流方式,这些交流方式的应用为聋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为大多数聋人的文化素质不高,经常出现理解力,对词语的领悟力低下的情况,这种文化素质低下的情况,让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表9 聋人面对听人使用手语时,感觉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频次频率有自信,愿意交流4282%不愿意主动818%没信心交流00%自卑,离开00%在“聋人面对听人使用手语时,感觉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一栏中,表示有自信,愿意交流的聋人数量占很大部分,为82%。其中不愿意主动去交流的聋人占18%,没信心交流和自卑离开的占0%,可见在聋人群体中,对于使用手语的心态逐渐趋为自信,愿意展现自己,表现自己,对于融入社会的需求日渐突出。表10 聋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哪种手语频次频率自然手语1121%手势汉语313%混合自然和手势手语3262%其他44%单一使用自然手语和手势汉语的人不多,比较喜欢使用混合的手语,占62%,可见将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混合使用,比使用单一的手语较为方便。表11 聋人面对听人使用手语时,感觉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频次频率有自信,愿意交流4282%不愿意主动818%没信心交流00%自卑,离开00%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聋人由原来的不自信的心态逐步调整,适应了社会异样的关注,也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听人使用手语交流沟通,但是,手语并不像普通话那样广泛普及,因此在交流和沟通时还存在很多障碍,这也成为需要关注的一种现实的问题。表12 聋人和身边的朋友使用手语交流时,是否因手语不一致而遇到交流障碍频次频率没有问题515%问题不大,能解决1525%遇到问题,使用其他途径解决2747%遇到问题,无法解决00%没有问题,但有些方面无法表达313%表13 聋人对本地人的手语手势是否比较熟悉频次频率熟悉,能交流4272%部分交流828%多数看不懂00%表14 聋人打手语时更愿意按哪种方式表达频次频率自然手语方式2545%有声语言语序717%两种方式兼用1838%最后从这三表中可见聋人使用沟通的方式以自然手语为主,占45%。在沟通遇到问题时, 47%的聋人只好使用其他途径解决,比如书面语,肢体语言,手机或网络等等方式解决,有些问题无法解决的聋人占13%。聋人在与本地人的沟通上大多数比较熟悉,占72%。其中表达方式上,使用有声语言语序的只占17%,选用自然手语和有声语言语序两种方式兼用的占18%。总体来说在沟通方式上,喜欢手语的聋人占绝大多数。3 聋人使用手语的环境状况表15 聋人在学校或单位和师生或同事关系如何频次频率非常好717%好3060%一般1323%不好00%表16 聋人身边的朋友、老师或家人鼓励你打手语吗频次频率很鼓励1222%不太在意2242%没有鼓励414%不知道1222%表17 老师用手语讲课时,你大多数情况下怎么做频次频率认真的看717%看不懂,不想看3060%和同学说话1323%自己看书00%表18 聋人在学校或单位中经常使用手语和老师或同事沟通吗频次频率经常717%很少使用3060%不使用1323%不好00%从上表15、16、17、18四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手语在聋人中很普及,但在社会中并不普及。聋人沟通方式仍以手语为主。在和老师、同事或听人沟通不便的情况下,一般聋人选择书面语或手机、网络等其它信息工具。从整体上来说大多数关系一般的聋人主要是平时很少沟通,交流频繁不多。其原因主要是聋人文化程度低,读写能力差,接受信息的能力很慢。或者个人自身问题,如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和听人交流等。可见聋人与健听人交流存在障碍,而且极不方便。少数只能通过书写和手机短信、网络这些手段和听人交流。说明聋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视野的开阔程度不够,他们的交际圈子较狭窄。4 聋人对中国手语的使用实效与其他需求状况表19 聋人认为学校老师的手语拼打符合中国手语标准吗频次频率完全符合313%基本一般3454%会捎带地方手语1222%不符合111%上表中可以看出,觉得完全符合的只占13%,觉得不符合的占11%,学校教育的方式,教师对手语的精通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和改进教育的方式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表20 聋人对中国手语中的标准拼打法和手语词汇理解如何频次频率基本都会,能理解1222%基本都会,不能理解515%基本会一半,能理解2949%基本会一半,不能理解111%基本不会或很少使用33%表21 聋人最常用的是中国手语,还是地方手语频次频率中国手语515%地方手语919%两者都使用3161%说不清楚55%表22 聋人对中国手语中的标准使用效果如何,实用吗频次频率很好,很实用1929%一般,不觉得实用2454%不太好,也不实用313%不知道44%在对中国手语使用实效的问题上,调查发现认为中国手语觉得实用性一般的占61%,认为的不实用的占13%。中国手语和地方手语同时使用的占46%,对中国手语的拼打法和词汇能理解基本会一半的占49%。同时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文化素质偏低,沟通困难、对聋人文化教育做得不够好。表23 聋人在生活中是否感觉需要手语翻译的帮助频次频率非常需要1535%有时需要3252%不需要313%表24 聋人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向谁寻求帮助频次频率父母1020%老师414%健听朋友717%聋人朋友1929%不知道1020%表25 聋人在生活中是否感觉需要手语翻译的帮助频次频率非常需要1535%有时需要3252%不需要313%以上三表中所反映的,由于聋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有着学历太低、沟通不便与受歧视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社会歧视聋人、不重视聋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社会对聋人了解不够,认为大部分聋人文化程度很低,无法和健全人的水平相比,沟通交流技能普遍较低下。主观原因是聋人本身有听力残疾,大多数听不到声音,难以和听人沟通。对于生存问题上,大多数聋人选择依靠父母和聋人朋友,毕竟父母永远是孩子们的精神支柱。5 聋人对手语电视媒介的反映调查表26 你所在的省电视台是否有手语节目频次频率有2131%无2353%不知道616%表27 你所在的市电视台是否有手语节目频次频率有2030%无2151%不知道919%表28 你看电视手语节目吗频次频率经常看313%偶尔看3454%不看1333% 以上三表得出,经常看电视手语节目不多,只占13%,偶尔看的占54%,大多数省、市电视台的电视手语节目比较少,有些根本没有,通常只是新闻联播中偶尔出现手语翻译,省、市电视台没有手语节目的各占53%,51%。表29 电视新闻中的手语翻译能看懂吗?符合中国手语的标准吗?频次频率能看懂,完全符合1323%半懂,勉强符合2545%不太懂,不符合1121%有待改进111%表30 如果你常看手语节目,最主要是因为什么频次频率对节目内容感兴趣2353%对电视上的手语感兴趣919%都感兴趣1828%表31 你认为目前各地开办电视手语节目的意义何在频次频率改善聋人获取信息的渠道2343%推广规范手语616%尊重聋人语言1525%政治需要616表32 你认为电视上的手语应该是怎样的频次频率以中国手语为标准的手势汉语1343%聋人自然手语1516%结合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1925%不知道316表33 你认为电视节目的手语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吗频次频率应该3243%不应该1816%表34 你认为谁可以评判手语节目的质量频次频率残联相关主管1323%聋人观众2333%会手语的听人观众515%电视手语翻译员313不知道616 从以上六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电视为媒介的手语节目,面向众主要是聋人观众,以及一些会手语的健听人观众,看手语电视节目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社会信息,也有对电视节目感兴趣的。手语拼打方式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占45%的聋人认为还能理解,勉强符合统一推广的手语标准。占43%的聋人认为应该将电视手语节目中的手语应该是全国统一的手语拼打方式,同时,33%的聋人认为评判手语翻译质量的好坏应该由聋人观众来评判,因为聋人才是电视手语节目的主要观众。6 中国手语的推广方式与建议调查表35 聋人是否赞成开设手语班,通过多种途径推广普及中国手语频次频率赞成,很有必要2848%赞成,无所谓1525%不赞成,没有必要414%不赞成,但有必要推广313%表36 如果认为有必要开设手语课,哪个比较合适频次频率每周一次3959%每月一次313%每学期一次111%每年一次717%表37 同意将中国手语作为全国统一规范的的手语标准加以推广吗频次频率同意3464%不同意313%不知道1323%表38 当前中国手语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频次频率聋人不喜欢1222%没有系统培训2050%宣传不足1828%表39 聋人认为推广中国手语最好的途径是什么频次频率办培训班2454%举办手语电视节目1424%编手语辅导书1121%制作电子读物11%表40 聋人觉得中国手语推广和普及方面工作做得如何频次频率做得很好818%做的不错,但需要改进1939%做得不好,希望能改善1525%无所谓,不太关心818%从以上表23、24、25、26、27、28表中得出,在推广的问题上,调查发现认为赞成并认为很有必要开设手语班的占48%,最好的途径是办培训班,占54%,推广工作做的不错,但还需要改进,占39%,认为有必要开设手语班,很有必要推广中国手语的聋人占48%。同意将中国手语作为手语标准推广的占64%,推广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系统培训的占50%,认为宣传不足的占28%。其中认为开设手语课最适合的是每周一次,占59%。7 其他问题表41 聋人认为应该怎样处理中国手语与地方手语的关系频次频率地方手语向中国手语靠拢2242%中国手语向地方手语靠拢1121%长期并存互不干涉717%不知道1020% 上表得出,认为地方手语向中国手语靠拢的占42%,认为可以并存的17%,其中有20%不知道如何处理。表42 聋人觉得中国手语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频次频率简便实用1434%美观大方1626%易记易学818%统一使用,使用的人多1222%表43 聋人觉得中国手语最大的劣势是什么频次频率聋人自己不接受1323%编写不科学616%打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1329-2025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规范
- 2025年阳江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滁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甘南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赤峰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建筑工程设计分包合同 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潮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二人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荆门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医学免疫文献汇报
- 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课件
- 绿色企业创建培训课件
- 家长课堂健康与饮食
- 骨科康复护理概述及康复功能评定
- 不确定条件下跨区域应急物资调度优化研究
- (高清版)DB12∕T 1444-2025 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导则
- 建筑工程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方案
- 腰椎骨折疑难病例讨论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乡风文明建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