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第一讲 科技论文写作 概 论 n概念与分类、科技论文发表的意义、科技 论文的基本特点 撰写格式 n科技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写法 1. 概 论 简单定义: 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 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 1.1 科技论文的定义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 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 它是通过运用 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 手段, 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 研究成果的。 关于“科技论文”比较详实的定义 从论文的内容角度来定义 v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 述; v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 科学记录; v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 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 1.2 科技论文的分类 科技论文根据其发挥的作用可分为四类 n学术性论文 n技术性论文 n学位论文 n其 他 学术性论文 研究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 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它以报道学术研究 成果为主要内容。 技术性论文 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 果而提交的论文,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 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 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学位论文 指学位申请者提交的论文。依学位的 高低又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和博士学位论文三种。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或设计应反映出作者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具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 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但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创 新性,强调作者的独立思考作用。通过答辩的硕士论 文,应该说基本上达到了发表水平。 它可以是一篇论文,亦可以是相互关联 的若干篇论文的总和。博士论文应反映出作 者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 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技术研 究工作的能力,应反映出该科学技术领域最 前沿的独创性成果;因此,博士论文被视为 重要的科技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要经过考核和答辩, 因此, 无论 是论述还是文献综述, 还是介绍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都要比较详尽, 而学术性或技术性 论文是写给同专业的人员看的, 总要力求简 洁。除此之外, 学位论文与学术性论文和技 术性论文之间并无其他严格的区别。 其 他 供在一定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阅 读的内部科技资料 博士后出站报告 科技工作者之间以通信形式进行学术交流 科技论文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可作 如下分类 n实 (试) 验研究报告 n理论推导 n理论分析 n设计计算 n综合论述 实 (试) 验研究报告型论文 这类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实(试)验报告,其写 作重点应放在“研究”上。它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 依据,先进的实(试)验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 测试手段,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及科学、严密 的分析与论证。 理论推导型论文 主要是对提出的新的假说通过数学推导和 逻辑推理,从而得到新的理论,包括定理、定 律和法则。 写作要求:数学推导要科学、准确,逻辑 推理要严密,并准确地使用定义和概念,力求 得到无懈可击的结论。 理论分析型论文 主要是对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机 构、材料、工艺、样品等进行理论分析,对 过去的理论分析加以完善、补充或修正。 写作要求:论证分析要严谨,数学运算 要正确,资料数据要可靠,结论除了要准确 之外,一般还须经实(试)验验证。 设计型论文 设计型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新工程、新产品 的设计,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新的设计文件最佳 方案或是实物进行全面论证,从而得出某种结 论或引出某些规律。 对论文总的要求是相对要“新”,数学模型 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要合理,编制的程序要能 正常运行,计算结果要合理、准确;设计的产 品或调、配制的物质要经试验证实。 综合论述型论文 是在作者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介绍、 分析、评述该学科(专业)领域里国内外的研究 新成果、发展新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作出发展的科学预测,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 性意见和建议。 另一类写法: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 注释,客观而较少评述。 1.3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 的重要手段。 科技论文的发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 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有利于科学积累。 科技论文的发表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 是考核科 技工作者业务成绩的重要依据。 科技论文的发表可能也是各位毕业前的一个不得 不完成的神圣使命 v国外的调查表明:在美英等国科研人员投稿动机 中,33.1% 是为了与同行交流,22.1% 是为了职业 晋升,8.1%是为了个人声望,7.3%是为了获得资 助。 v国内尚未进行作者投稿动机问卷调查。但是从国 内一些期刊日常投稿处理来看,研究生毕业前投 稿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前投稿比例近年有所增大 ,同时这部分投稿的被录用比例却相对较低。 与投稿有关的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做法 v为了各种实际的利益而将不成熟的研究结果匆匆 成文 v职称晋升、申请经费 v学生毕业:毕业前学生着急,毕业后编辑着急 v经济和名誉的诱惑 v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 v 移花接木 v译作变成著作、改写变成自创 v实验数据东拼西凑 1.4 科技论文的特点 科技论文同一般的科技文章有共同之处, 具有 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但作为科技论文, 它又有 自身的特殊属性。 科技论文的特点:I, 创新性 科技论文报道的主要研究成果应 是前人 (或他人) 所没有的。没有新的 观点、见解和结论, 就不称其为科技论 文。 看看 Nature 对“创新”的说明 qNature 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 意 (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 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 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 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 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 再看看 Science 对“创新”的说明 qScience 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 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 ,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 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 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 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 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qNature 和 Science 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 界广泛的兴趣 (即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 q 显然这种要求是办刊人员的奋斗目标和期刊的最高标 准 (发行量大)。这一要求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即使是 在这两种刊物上己发表的论文,也并不是都能达到这 个要求,有1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相当不错 了。 q 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 与 Science 强调这一要求是应当 的,同时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 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 q Nature 发表科学和技术所有领域的论文。该杂志每星期收 到论文约 150 篇, 其中能够发表的只有约20 篇 q 国内期刊没有条件在创新性方面提出如此高要求。 看看国内的情况 v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 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 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 果。 v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要求。 vNature 与 Science 这样著名的科学周刊,全世界也只此两 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 东西 v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 慎重地对待“创新性” v随着国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项目的逐年增多,申请人可以 既根据个人的专长又根据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 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假以时日“创新性”的要求应该不难 达到。 创新不仅仅是 Nature 和 Science 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 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 独到的见解。 v科技论文的创新程度是相对于人类已有的 知识而言的。一篇论文的创新程度可能大 也可能小, 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 v“首次提出”或者“首次发现”当然是具有重大价值 的研究成果, 这毕竟为数不很多;在某一个问题 上有新意 v基本上重复他人的工作, 尽管确实是作者自 己“研究”所得的“成果”, 但也不属于创新之 列。 v 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创新? v引进、消化、移植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科学 技术以及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本地区本 行业本系统的实际问题, 只要对丰富理 论、促进生产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有效 果, 有作用, 报道这类成果的论文也应视为 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创新性对论文写作的要求 由于创新性的要求, 科技论文的写 作不应与教科书 (讲义) 和实验报告、 工作总结等等同。 v教科书是介绍和传授已有知识的, 主要读者是外行 人、初学者, 因此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写 法上要力求循序渐近, 深入浅出, 由浅入深。 v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等要求把实验过程和操作以及 数据资料, 或者做了哪些工作, 怎么做的, 有什么成 绩和缺点, 有什么经验和体会等比较详细地反映出 来, 即使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也可以写进去。(不否认 某些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等也具有新意) 科技论文报道的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 因 而与他人相重复的研究内容, 基础性的知识, 某 些一般性的、具体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或数学推 导, 以及比较浅显的分析等都应删去, 或者只作 简要的交待和说明, 同时应对原始材料有整理、 有取舍、有提高, 要形成新观点、新认识、新结 论。 与创新性有关的几个应该注意的细节 v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 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v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 主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v从会议到期刊 v一篇有一定创新性的论文至少会有一、两个其他研 究者去读,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论 文被引用的多寡是创新性程度的一种量度。 v切忌盲目自引 科技论文的特点:II, 学术性 学术性指一篇科技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 价值,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v对实验、观察或用其他方式所得到的结果, 要 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形成一定 的科学见解, 包括提出并解决一些有科学价值 的问题; v对自己提出的科学见解或问题, 要用事实和理 论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与分析或说明, 总之要 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v从实质而言, 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 本身就是作者在 认识上的深化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科学抽象的过 程。 v一篇论文如果仅仅是说明解决了某一实际问题讲述 了某一技术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从事科学研究, 特别是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应注意并学会 善于从理论上总结与提高, 争取写出既有创新性又 有理论价值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的特点:III, 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篇论文有了创新性和理论性还只能定性 地说它已经具备了一篇论文最主要的东西, 在 具体的研究及写作阶段还必须使论文具有科学 性和准确性。 v科技论文的科学性指的是:要正确地说明 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 并且要尊重 事实, 尊重科学。具体说来, 包括论点正 确、论据必要而充分、论证严密、推理符 合逻辑、数据可靠、处理合理、计算精 确、实验重复、结论客观等等。 v科技论文的准确性是指对客观事物即研究 对象的运动规律和性质表述的接近程度, 包 括概念、定义、判断、分析和结论要准确, 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估计要确切、恰当, 对他 人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做比较时) 的评价要 实事求是, 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 科技论文的特点:IV, 规范性和可读性 v撰写科技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科技 信息, 让他人利用, 因此, 科技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 写作, 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v在文字表达上,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论述严谨。 v在技术表达方面, 包括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 图 表的设计, 计量单位的使用, 文献的著录等都应符合规范 化要求。 v一篇科技论文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 将严重降低 它的价值, 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报道的研究成果 是否可靠。 规范性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典型问题 v有效数字的取舍 v计量单位的标准化:MPa (Mpa) v 名词术语的前后一致性 v文献的著录 v插图 :符号、线型、坐标 v. 看看 Nature 对可读性的要求 vNature在投稿指南对可读性是这样要求的: v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 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 v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 的。 v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最终文稿在清楚 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 v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 凡不符合可读性要求的稿件,毋需送审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 ,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 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 看看科学大师对可读性的解释 在上世纪之初,数学大师 Hilbert 由于提出 23 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问他何谓一个好的数 学选题,Hilbert 毫不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 ,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 10 分钟时问解释清 楚的数学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 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 决定可读性的几个因素 v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 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 v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 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 v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 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 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 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决定可读性的几个因素 v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 思维。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 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 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以期做到论文的 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 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决定可读性的几个因素 v论述上要做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 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 生动。 v文字与插图恰当配合。 v论文的体例格式。 v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 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 v虽然每一种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的体例要求,但是真正认真照着去做的作者却不多 科技论文的编排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 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 (标准): ISO: “文献工作科学报告编写格式” (1983年) 中国: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3-87) “文献编写规则” (GB6447-8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7714-87) 科技论文编排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 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 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n (1) 前置部分 n (2) 主体部分 封面、封二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前置 摘要 部分 关键词 目次页 插图或附表清单 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 (必要时) 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 8 个部分 题 名 引 言 前置 论文作者 主体 正 文 部分 摘 要 部分 结 论 关键词 参考文献 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基本上决定了论 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 趣。 v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物理快报) 一再申明: 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 高文章的引用率。 v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 献的区别。 v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的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 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 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 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 决定可读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信息量 v信息量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 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 v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清或不确切的知识 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 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 信息量。 v当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 信息量就越大。 信息量与论文的篇幅 v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 格限制,从而促使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 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 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 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 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不能超 过460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 符合要求为止。 v限制篇幅的结果就是:论文内容充实了, 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质量 也相应提高了。 v限制论文篇幅隐含着对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 者认真对待,反复修攻,精练自己的叙述方式 ,就能够改善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增加信息 量。 v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 少则很难被编辑、申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 图表的设计与信息量 v 插图应尽可能丰富 v 表格与插图不要重复 2. 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 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 8 个部分 题 名 引 言 前置 论文作者 主体 正 文 部分 关键词 部分 结 论 摘 要 参考文献 一般说, 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为: 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 论 (和建议)、参考文献。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参考文献”之前列出“ 致谢”, 在“参考文献”之后列出“附录”。 下面对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写作要 求逐一进行讨论。 2.1 论文的前置部分 科技论文的前置部分包括四个内容:题名、作 者署名、摘要、关键词。 前面已经提到: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基 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 的兴趣。因此,前置部分写作对于一篇论文的质量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题目叫文题、题名、标题 (或称“总标题”, 以区 别于“层次标题”), 是论文的总纲, 是能反映论文最重 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 合。 科技论文的题目一般应符合以下一些要求:准 确得体、简短精练、便于检索、容易认读。 2.1.1 题目 题目的“准确得体”指的是:题名应能准确地表 达论文的中心内容,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 达到的深度, 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 和华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问题: (1) 题名反映的面大, 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 例如:仅仅是报道在 Si4N4 中加入了 SiC 晶须而使得材料韧 性大幅度提高这么一个实验结果的论文,却取了这样一个题 目 陶瓷材料的增韧研究 最好改为: SiC 晶须增韧 Si4N4 陶瓷的实验研究 摘要:选用低成本原料,以较低的烧成温度 (1300C) 研制出 一种性能良好的耐磨陶瓷材料。其坯体抗弯强度不低于 280 MPa, 磨损率低于0.20 g/kg.h,试制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能价 格比,适合工业化生产。 题目:低温烧结耐磨陶瓷的研制 问题:题目包含的面太宽以至于读者很难从题目了解论文的 具体内容。 (1) 从摘要中看只是研制了“一种”,所以可以考虑在题目 中加上“一种” (2) 从论文内容看,这种耐磨陶瓷是以氧化铝为主体原料 的,所以也可以考虑在题目中加上“氧化铝”字样 清华大学材料系一位博士生为一篇会议论文取了这么一个题 目 (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 长柱状氧化铝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 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首先,“长柱状氧化物陶瓷”准确、具体地描 述了所研究的对象; 其次,“摩擦磨损性能”恰如其分地给出了研 究的范围。 常见的问题: (2) 标题一般化, 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 摘要:以陶瓷坯体微波干燥实验为基础,着重说明了微波加 热技术应用在陶瓷坯体干燥上所具有的可能性、优越性,总 结出了微波干燥陶瓷坯体时,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及脱水率 之间的依存关系。 题目:陶瓷坯体快速干燥法研究 这个题目除了存在前面提到的“题目反映面大而 实际研究内容包括的面窄”这一问题外, 题目也显得一 般化,没有反映出文章内容中“微波干燥”这一特点。 “标题一般化, 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 这一问题是很多论文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也是 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看看 2003 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上发表的一些 论文的题目 (粉体制备与表征部分) q钴酸镍尖晶石的制备研究 q纳米多元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q钛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如果能在题目中加上几个字,说明 一下方法或者性能等方面的与众不 同,显然就更加吸引读者了。 摘要:针对材料在微纳米压痕硬度测试实验中出现的压痕尺 寸效应,通过对单晶硅实验得到。以残余面积和最 大压深为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硬度压痕尺寸效应的模型 残余面积最大压深模型,此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微 纳米压痕硬度的尺寸效应。 题目:单晶硅的微纳米压痕尺寸效应实验研究 常见的问题: (3) 不注意分寸, 有意无意拔高 有的作者, 其课题的研究深度并不大, 却常常把“ 的机理”、“的规律”一类词语用在题名上。比较客观 的做法是, 除确实弄清了“机理”、掌握了“规律”而外, 一般 地取名为“现象的(一种)解释”、“的一种机制”等 比较恰当, 比较慎重, 也留有余地。 对科技论文题目的第二点要求: 简短精练 v 题目应简明, 使读者印象鲜明, 便于记忆和引用 v GB7713-87 规定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v 应把这“20 字”视为上限, 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 的前提下, 题目字数越少越好 v国外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一般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 12 个词或 100 120 个书写符号 (包括间隔在内) 压缩题目字数的唯一途径: 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投稿指南中的一句话 q论文的题目 “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 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 (调 查),study (研究),discuss (讨论) 等词” 这句话事实上就是要求作者在确定 论文题目时要尽可能做到精简。 陶瓷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的投稿指南也有类似的内容 The title should be both brief and descriptive. Introductory words, such as “On, “Observations on,“ “Some,“ and “Study of are to be avoided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作者 (包括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 人物) 都很习惯地在论文题目中加上“研究”两个字,好像 没有这两个字论文就不是研究性的论文了。 2003 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陶瓷分会场出版的 论文集收录了 217 篇论文,其中以“研究”作为论文 题目的有 85 篇 (不完全统计),占39.1%。 试举几例 vAl2O3耐磨陶瓷冲蚀磨损性能的评价研究 v是“评价方法的研究”还是“评价与研究”? v钴酸镍尖晶石的制备研究 v怕没有了“研究”就成实验报告了? v制备高固相含量 -磷酸三钙悬浮体的研究 v“高固相含量 -磷酸三钙悬浮体的制备”也能说明问题的 v添加剂对提高燃烧合成 Al2O3 陶瓷涂层表面质量 的研究 v天啊!为了“研究”,连最基本的文法都不要了。 燃烧技术对高温陶瓷窑炉热工性能的影响及降低 NOx排放的作用分析 作为在陶瓷学术年会上发表的论文,“陶瓷”两 字这里似乎就有些多余了。另一方面,论文所 讨论的主体只是普通的工业窑炉,所以“高温” 二字似乎也可以略去。 压缩题目字数的唯一途径: 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 顺便指出,如果题目字数太多实在无 法精简,可以考虑采用副标题 (当然, 列副 题名不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 可以考虑采用副标题的几种情况 q单独采用主标题会使题目过于冗长; q主标题语意未尽, 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 内容 q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 或者是分阶段 的研究结果, 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q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对科技论文题目的第三点要求: 便于检索 v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 等二次文献, 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v题目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 关键词多一些 更好 v SCI 网络版检索中有一个选项就是“限定在题目中检索关键词” v 一般不能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科目作为题目组成部分 对科技论文题目的第四点要求: 容易认读 v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 字、字符、代号等 题名在文字表达上要比内容的行文要求更高, 即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 决不能出现语病, 同时还要尽量做到给人以美感。 主要包括: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 对题目的文字要求 保证题目的结构合理 (1) 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 而用以名词 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研究长柱状 Al2O3 陶瓷的力学性能 可以将这个动宾结构改为偏正结构: 长柱状Al2O3陶瓷力学性能的研究 考虑到题目精简原则,进一步改为: 长柱状Al2O3陶瓷的力学性能 保证题目的结构合理 (2) 注意定语词组的类型选择。不注意定 语词组类型的选择, 有时会产生歧义。 研究陶瓷材料烧结行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这个题目有两种可能的理解: (1)研究 问题 (2)研究时用到的几个理论问 题 可以考虑改为: 陶瓷材料烧结行为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 论问题 保证题目的结构合理 (3) 题名的语序不对, 有时造成语意混乱, 使人不知所云。 陶瓷刀具载能离子表面改性研究 (申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研 究 生:彭志坚 指导教师:苗赫濯 最初定的题目是:“载能离子陶瓷刀 具表面改性研究”。经学位委员会审 查后建议改为这个题目。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 ZnS 及其性能研究 这个题目中的“性能研究”的主体因次序不对而 变得不明确了 可以考虑改为: ZnS 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及其性能 研究 影响梭式窑内温度场的因素分析 可以考虑改为: 梭式窑内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题目要做到选词准确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活性处理 “表面活性”在这里似乎有点不合适。 作者摘要中第一句写道:“对生物材料表面进 行表面活化处理”。作者为什么不用 “表面 活化”呢? 热压烧结 Yb /-Sialon陶瓷及其压痕裂纹的研究 “压痕裂纹”在这里有点不合适。陶瓷本身不存 在压痕裂纹。 如果将“压痕裂纹”改为“压痕开裂行为”就比较 准确了。 题目要做到详略得当 保证题目的详略得当 (1) 避免“的”的多用或漏用 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 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 时, 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又 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 金红石复杂粉料体系的浓悬浮体制备 这个题目中的“的”似乎是可以省略的。 可见光激发的 TiO2 光催化剂 这个题目中的“的”如果省略了会不会产生歧义? 试比较以下几个题目 v 白云石粉体表面纳米化修饰 v 白云石粉体的表面纳米化修饰 v 白云石粉体表面的纳米化修饰 保证题目的详略得当 (2) 不能随便省略词语 省去了不该省的词语, 叫做苟简。题名中 出现苟简, 同样会造成语法和逻辑错误 低介堇青石粉体流延成型方法及工艺研究 从题目上看这篇论文有两个研究内容: (1) 流延成型方法 (2) 流延成型工艺 成型方法和成型工艺二者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是 相互重叠的。考虑到论文所论述的具体内容 (工 艺过程的设计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在“工艺”之 后加上“参数”二字似乎就明确一些了。 陶瓷坯体连接的环境扫描电镜原位观察 这篇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v 与陶瓷坯体连接在一起的环境扫描电镜? v 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陶瓷坯体的连接过程? 事实上,作者介绍的内容是:用电镜观察了两个 陶瓷坯体的连接界面处的显微结构。 论文题目中“连接”后省略了一个“界面”造 成了严重的歧义! 论文的题目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信息。题 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吸引读者、论文 内容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确定论 文题目时应该 “绞尽脑汁”、“千锤百炼”。 欣赏一个典范: “Ceramic Steel?” 通常, 学术性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方。 署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所有作者的姓名以及 为各位作者完成本论文工作提供条件的单位的名 称。 2.1.2 署 名 科技论文署名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科技论文署名的原则 v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 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 贡献, 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 同时对论 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v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 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 以及 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 均不 应署名, v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 段, 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科技论文署名的原则 v署名单位应该是本论文工作完成的所在单 位。 v在职研究生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在学校的导 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应该将学校作为署名单位 ;研究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如果确实提供了一定 的研究条件,也可以并列署名 v作者的联系地址与论文署名单位不一致时可以 以脚注形式给出通讯联系地址。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v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 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负责, 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 义务。 v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 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Baltimore 于 1986 年在 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 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 ,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 。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界出现了一次极不 公平的诺贝尔奖事件,当时著名的女物理学家莱丝梅特 娜对核裂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出身犹太民族受到迫 害而离开德国后,她曾通过大量书信促进 (实际上也指 导了) 奥托哈恩进行实验工作,遗憾的是哈恩为了独得 诺贝尔奖,未能向评委会提供这些内情,既未在论文中 署上梅特娜的名字,也未向她致谢,终于将梅特娜排斥 于诺贝尔奖之外,使科学界感到极大的震动,哈恩的品 行将永远受到谴责。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 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时的署名问题 v署导师的名字是一种义务? v考虑一下导师是不是发挥了实际的作用; v导师署名的论文至少在投稿前请导师过目 (当然导师是否 愿意过目另当别论) v修理一下导师? v师兄弟搭车? v想一下搭车的人准备冲击诺贝尔奖的时候,你的这篇论文 会不会有副作用 v署名千万不要将就哥们义气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 有二 : 2.1.3 摘 要 v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v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摘要的分类 I 报道性摘要 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向读者提供论文 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信息。尤其适用于 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 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 200300字为宜 指示性摘要 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 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 仅使 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 为宜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 其余 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v向学术性期刊投稿一般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 只有创新内 容较少的论文, 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 要。 v摘要形式选用不合适, 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论文若采用指示 性摘要形式, 往往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 可能失去较多的 读者, 将直接妨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v有人认为随文摘要可以写得“概括”或“简短”一些, 理由是“ 全文就在后边”。这是错误的 v随文摘要应根据论文价值的大小、刊发刊物的类型和论文中 有用信息的多少来决定, 否则摘要就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 。 摘要:以煤矸石和滑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进 行了低成本合成高纯堇青石的研究。利用XRD、SEM、热膨 胀分析测试等手段探讨了合成反应机理,分析了温度制度对 合成堇青石的结晶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用煤矸石和滑石合成堇青石的研究 这是一篇指示性摘要,只是概括地 标书了研究 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读者无法从中了解 到论文的主要新意。作为期刊论文或者会议论 文的摘要是不合适的。 摘要:研究了金属Al、Si 及 B4C、MgAlON化合物等为添加 剂对有希望作为无机耐火材料应用于洁净炼钢冶炼过程的 MgO/Si3N4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得出 4 种材料都 可以作为Si3N4的抗氧化剂,但金属Al、Si复合加入可以得到 更好的效果,因为它们可以同时起到抗氧化、助烧结、现成 致密层等提高材料性能的作用 添加剂对MgO/Si3N4复合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不考虑文笔方面的问题的话,这是一篇比较好 的报道性摘要,给出了该论文中最主要的研究 成果。 一篇好的摘要中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是 :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而 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的写作要求 v用第三人称 v摘要一般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v简短精练, 明确具体 v简短指篇幅短, 一般要求50 300字 (依摘要类型而定) v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 无多余的话 v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 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v格式要规范 v尽可能用规范术语, 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 v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 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 考文献序号 v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 v语言通顺, 结构严谨, 标点符号准确 3.1.4 关键词 v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 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v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两个部分 v 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 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 v 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v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 8个关键词, 它们应能反映论 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 2.2 论文的主体部分 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引言、正文、 结论和参考文献。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参考文 献”之前列出“致谢”, 在“参考文献”之后列出“附录” 。 引 言 (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材料与方法 (你怎样做的) 结 果 (你发现了什么?) 讨 论 (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 结 论 (由结果得出的结论) 致 谢 (如果有人帮助了你,在这里表示一下) 参考文献 附 录 (必要的情况下给出) 主体结构中应该包括的内容 2.2.1 引 言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 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 其作用在于 唤起读者的注意, 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 体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v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v包括问题的提出,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前人对这一问题做 了哪些工作, 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该问题的解 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v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v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 只需提及一笔, 或注出 有关的文献。 v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 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v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1) 言简意赅, 突出重点 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 而篇幅有限, 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 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 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 期结果, 意思要明确, 语言要简练 。 引言的写作要求 (2) 开门见山, 不绕圈子 注意一起笔就切题, 不能铺垫太远 。 引言的写作要求 (3)尊重科学, 不落俗套 “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 时间仓促”, “不足或错 误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字句应该杜绝 第一, 这本身是客套话, 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 第二, 既是论文, 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责任感表现在自 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 投稿, 不要发表。 第三, 水平高低, 质量好坏, 应让读者去评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4)如实评述, 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了什么级先进水平”、“前人 从未研究过”等字句应该杜绝。 当然,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确实“前人从未”的前提下也 可以谦虚地吹嘘一下:“以往相关报道较为少见”、“据作者 所知前人很少涉及”。但是一定要注意语气,万一呢? 中文期刊论文与英文期刊论文在“引言” 写作方面的差异 v英文期刊论文的“引言”篇幅一般较长,对研 究背景的介绍比较详实。在很多情况下, 阅读引言就相当于阅读了一个压缩的综 述。 v中文期刊论文的“引言”一般较短且信息量不 大。 2.2.2 正 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 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 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的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 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 大, 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 总 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 通过论据 (事实 和 (或) 数据) 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正文的写作要求 v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论证合理 v事实准确, 数据准确, 计算准确, 语言准确 v内容丰富, 文字简练, 避免重复、繁琐 v条理清楚, 逻辑性强, 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v不泄密, 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的两条基本原则: I, 抓住基本观点 v 正文部分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 要用事实 或数据说明观点, 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v 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 并加以严密论 证, 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 说服不了审 稿人和读者; v 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 对与基本 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 哪怕只有一 句一字 关于事实或数据 “材料” 在论文写作中, 为表现论文主题而收集到的各种事 实、数据和观点等称为“材料”。材料按来源可以分 为三类: v直接材料:作者通过亲自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的材料 v间接材料:作者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或由他人提供的 材料 v发展材料:作者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加以整理、分 析、研究而形成的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必要而充分 v必要即必不可少, 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 抓住这类材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 则不论来得多么 不容易也不要采用, 一时用了修改时也应割爱 v充分即量要足够, 必要的材料若没有一定的数量, 有 时难以论证清楚问题, 即所谓“证据不足”。有了足够 的量, 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真实而准确 v真实即不虚假, 材料应该直接来自客观实际, 而不是 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 v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 对, 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 避免断 章取义, 更不能歪曲原意;形成发展材料时, 要保持 原有材料的客观性, 力求避免由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 失真。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典型而新颖 v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 使道理具体化, 描述形象化, 有极强的说服力。 v要获得典型的材料, 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 否则难以捕 获事物的本质; v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 而将一般性 的材料不吝舍去。 v新颖即新鲜, 不陈旧。 v要使材料新颖, 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 不断获得创新性成 果; v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 量要大, 并多作分析、比较, 从中选取 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 而摒弃过时的陈旧材料。 正文写作的两条基本原则: II, 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 v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绝不能弄虚作假, 也不能粗心大 意。 v遣词造句要准确, 力求避免含混不清, 模棱两可, 词不达 意。 v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 无误, 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 郭沫若 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 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像一块 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 。 意大利作家 康 图 16 篇论文造假,“天才科学家”被解雇 贝尔实验室揪出大骗子 2002 年 9 月 25 日,美国朗 讯公司所属的著名科研机构贝 尔实验室证实,该实验室物理 学家亨德里克舍恩 1998 年至 今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 的学术论文中,相当数量的数 据和图表是虚构的。因此,他 们决定立即解雇舍恩。 舍恩 (32岁, 德裔美国物理学家),1998 2001年期间先后 在Science、Nature等权威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了80多篇论 文。2001年舍恩平均每八天就发表一篇科学论文。一些业内 人士曾预计,照此趋势,舍恩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 但当一些物理学界同行们他们试图以舍恩在论文中所述方 法重复这些实验时却没有一次能做成功。科学家们还发现, 舍恩一些论文中的图表和曲线图简直完美无缺,不太可能是 真正在实验室里产生的,因为科学实验总要受到各种客观条 件的影响而出现波动。 舍恩在2001年10月在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跟两个月 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引用的数据 和图表居然一模一样。在遭到同行质疑时,舍恩声称,他只 是碰巧拿错了资料而已,并随即补上了一张图表。 2002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保尔麦克尤恩 又发现,舍恩的一系列论文数据看上去大同小异。尤其令人 怀疑的是,在不同的论文中,有一个关于噪音的图形完全相 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时变化的,不同实验得出相同结果 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就陶瓷领域的学术论文而言,论文的正文部分 一般分为实验和结果与讨论两章。在某些特定情况 下,也可以把结果和讨论分为两章来写。而对于偏 重于理论推导或理论分析的论文,可能也会把“理论 背景”、“理论分析”等作为单独一章来处理。 “实验”的写法 v这一章节应阐明的内容包括: v实验材料 (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崇左龙州县第一中学宿舍生活辅导员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安徽芜湖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招聘编外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装配式住宅快速建造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方正县事业单位引才招聘9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人民医院招聘中医医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北中核二四劳务有限公司招聘2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贵州罗甸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申办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14项管理制度清单
- 为什么篮球可以弹起来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 鱼池净化系统施工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册语法汇总
- 流化床粉尘分级机持料量的控制
- 第八届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职级职务管理办法RL
- 《环境化学》(第二版)全书教学课件
- 红光镇商业市调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