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新能源技术.ppt_第1页
物理学与新能源技术.ppt_第2页
物理学与新能源技术.ppt_第3页
物理学与新能源技术.ppt_第4页
物理学与新能源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 一、引言一、引言 五、集成电路走向系统芯片五、集成电路走向系统芯片 三、三、基本元件结构基本元件结构 四、集成电路四、集成电路 张希清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六、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六、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二、二、晶圆晶圆 1 一、引一、引 言言 微电子技术: 微型电子电路技术 微电子: 微型的电子电路 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子线路 ,集中制造在一块小小的半导 体芯片上。 把 由 若 干 个 晶体管 电阻 电容等 器件组成 半 导 体 基 片 上 2 一、引一、引 言言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信息化的关键是计算机和通讯机,其基础都是微电子技术 。 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面极广,发 展微电子技术是当今高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 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的标志性产 品是CPU(即中央处理器);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科技、经济、军事 、金融、文教乃至家庭生活。 3 1 1、微电子技术应用、微电子技术应用 微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 l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辅相成,推动了信息 技术的高速度发展 l传统工业的行业改造和技术更新 l使商业领域的传统账册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l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和渗透发展成新的技术 l现代化的军事与国防也离不开微电子技术 l深刻地、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4 微电子无处不在:微电子无处不在: 公共汽车公共汽车ICIC卡、银行储蓄卡和信用卡、小区智卡、银行储蓄卡和信用卡、小区智 能卡、电子手表、语言贺卡和玩具、电子琴、手机能卡、电子手表、语言贺卡和玩具、电子琴、手机 、洗衣机、电视机、电话机等等日常生活用品中都、洗衣机、电视机、电话机等等日常生活用品中都 有芯片(微电子)。有芯片(微电子)。 5 1948年BELL实验室发明第一只晶体管微电子技术 第一个里程碑; 1959年硅平面工艺的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发明微电 子技术第二个里程碑; 1971年微机的问世微电子技术第三个里程碑。 2 2、微电子技术发展及现状、微电子技术发展及现状 6 人的头发100微米 Intel 80386 1.20微米工艺33MHz Intel 80486 0.80微米工艺100MHz Intel Pentium 0.60微米工艺200MHz Intel P II 0.35微米工艺500MHz Intel P III 0.25微米工艺800MHz 最近已经达到0.13微米2 GMHz 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商进军0.1微米工艺 电子元器件和线路越来越小、细,集成度越来越高,芯 片运行的速度越来越高快。 摩尔定律 :集成度(容量)每1、2、1.5年(65、97年、媒体 )翻一番,而价格保持不变甚至下降。 大规模芯片生产已达到0.25微米工艺 ,0.06微米已应用于显示, 目前最窄:32纳米。 7 3 3、向微米工艺的极限挑战、向微米工艺的极限挑战 目前,由目前,由IntelIntel为代表的多家公司正在开发为代表的多家公司正在开发“ “极极 端紫外端紫外” ”光刻技术,光刻技术,用氙灯将波长降至用氙灯将波长降至0.010.01微米;微米; IBMIBM则致力于则致力于0.0050.005微米波长的微米波长的X X射线光刻技术射线光刻技术研究研究 工作。工作。 光刻技术光刻技术 l l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是微电子技术的重要标志;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是微电子技术的重要标志; l l 单晶片的尺寸已经从原来的单晶片的尺寸已经从原来的5 5英寸发展到了今天的英寸发展到了今天的8 8英寸、英寸、 1212英寸。英寸。 8 l电子管 l晶体管 l场效应管(厚膜) l薄膜晶体管 二、二、基本元件结构基本元件结构 9 l电子管又称“真空管”(Vacuum Tube) l电子管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极 阴极(Cathode, K):释放出电子流 屏极(Plate,P) :吸引和收集阴极发射的电子 (集极) 栅极(Gird, G):控制电子流的流量 l电子管的放大作用 l直热式三极管灯丝(Filament)的制作材料 钨丝 钍钨合金 氧化硷土 1 1电子管电子管 10 11 12 2 2晶体管晶体管 l半导体是制造晶体管的基本材料 l本征半导体、自由电子和空穴 l共价电子与 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lp-n结 l二极管和三极管极其工作原理 13 14 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区别 1. 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2. 晶体管参与导电的是电子空穴,因此称其为双极型器件;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参与导电的只有一种载流子, 因此称其为单级型器件。 3. 晶体管的输入电阻较低,一般102104; 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高,可达1091014 场效应管的分类 结型场效应管JFET MOS型场效应管JFET 3 3、场效应管、场效应管 15 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结构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 漏极D集电极C 源极S 发射极E 栅极G基极B 衬底B 电极金属 绝缘层氧化物 基体半导体 因此称之为MOS管 Sect 16 N沟道耗尽型MOS场效应管结构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 + + + + + + 耗尽型MOS管存在 原始导电沟道 Sect 17 结型场效应管(JFET)结构 P+P+ N G S D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导电沟道 结型场效应管 18 4 4、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 ( (TFT )TFT ) ATO= Al2O3/TiO2超晶格 19 Ga-doped ZnO 20 21 l“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 把由若干个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器件组成的、 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子线路,集中制造在一块 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 l集成度发展神速 1962:几个、 1965:近100个(IC ) 1967:1001000个(中规模IC ) 1967-1973:100010000个(LSIC) 1978:达10万100万个单元(VLSIC) 目前集成度已突破千万单元 三、集成电路三、集成电路 22 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1001000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 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称大规模集成电路 10万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3 第一代(以厘米为尺度的电子管)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第二代(以毫米为尺度的半导体)晶体管计算机 (1959-1964) 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 24 25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 Intel 386芯片 1.2微米、几十万个晶体管 v P4 0.09微米、4200万个晶体管 26 l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结构 阴极 阳极 集电极 基极 发射极 源极 栅极 漏极 N P N P N+ N+ 金属 N+ P型衬底 P型衬底 P型衬底 P型阱 PN结二极管 NPN晶体管 nMOS晶体管 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N+、P+,重掺杂 27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砷 注 入 SiO2 SiO2 p-Si 衬底 (a)埋层制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举例子举例子 28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N外延层 P衬底 N+ 埋层 (b) 外延层制备 半导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29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光致抗蚀剂 钝化层 N外延层 N+ P (c)隔离区窗口制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30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沟道隔断区硼离子注入 N N N+ P (d) 氧化物隔离区制备(1) 半导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31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N N SiO2 P+ N+ P+ 沟道隔断区 P (e) 氧化物隔离区制备(2)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32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基区硼离子注入 光致抗蚀剂 N SiO2 P基区 P+ N+埋层 (f)基区制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33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光致抗蚀剂 SiO2 P+ N+埋层 (g)基区引线孔制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34 l双极集成电路工艺 砷离子注入 发射区 基区 集电区 埋层 N+集电区 (h)发射区制备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35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主要包括: 1、原始硅片工艺 硅单晶拉制到最终形成作为IC衬底和有源区的硅片的一整 套工艺技术。 2、掺杂工艺: 包括各种扩散掺杂和离子注入掺杂技术。 3、微细图形加工工艺 : 包括图形的复印和刻蚀转移两个方面 。 4、介质薄膜工艺: 包括各种热生长技术和各种CVD技术。 5、金属薄膜工艺:包括真空蒸发技术、溅射技术和CVD技术。 36 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l设计和绘制电子线路图 l集成电路的线路图转绘成芯片布局图 l分解成与制造工艺对应的各个层次的布局图 l数字化成“掩膜(Mask)”图纸 l在半导体材料(例如硅晶片)上进行镀膜、光刻、酸洗、烧结 l芯片测试、切割、分档 、引脚焊接、封装 37 分 立 元 件 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