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概述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 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 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 等特点的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存 质量的重大环境问题。 受酸 雨伤 害的 水稻 杭 州 灵 隐 寺 石 刻 著名的 杭州灵 隐寺的 “摩崖 石刻” 近年经 酸雨侵 蚀,佛 像眼睛 、鼻子 、耳朵 等剥蚀 严重, 面目皆 非。 对于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 富,更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切望避免 ,当我们的后人需要了解藏羚羊时, 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 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 水土流失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 1.人为性2. 隐蔽性 3.巨害性 4.移动性 5.加速性6.可变性 三、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区域差异性 2区域集中性 3多灾区与国家 全球集中分布 国家内部集中分布 生态环境的集中分布 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 一、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二、臭氧层破坏 三、酸雨的形成与蔓延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 五、海洋污染 六、有毒有害化学物资污染与越境转移 七、水体污染水资源危机 八、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損失 九、森林减少 十、城市环境问题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2.温室效应 3.荒漠化 4.生物多样性锐减 5.酸雨蔓延 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影响及防治对策 2、温室效应的原因、影响及防治对策 3、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4、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5、酸雨蔓延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主要内容 (重点) : 目标与要求: Contents 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 1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2 荒漠化荒漠化 3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锐减 4 酸雨蔓延酸雨蔓延 5 第一节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的作用 1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2 臭氧层破坏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3 臭氧层破坏的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的防治对策 4 大气圈结构 一、臭氧层作用 臭氧性质: v氧的同素异性体。 臭氧层位置: v距地面2055公里处。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按照其波长的不 同,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 和UV-C(280nm以下)三个波段,特别是UV-B辐射对生 物有较大的伤害。而阻挡UV-B辐射的就是臭氧。 太阳光组成:红外光50%;可见光40%; 紫外光10%;其余部分1%; 一一 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的作用 1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 306.3m以 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 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 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 生物细胞的 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 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伞保护地 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 3 一一 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的作用 1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m以 下的 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 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 -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 伤害 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 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 2加热作用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 大气,由于这种作用 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 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 3温室气体的作用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 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 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 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 小知识 臭氧浓度的表示法:柱浓度法,单位用多布森来 表示(Dobson unit,简称D.U.)。 D.U.的含义:将0,一个大气压力下,10-5 m厚的臭氧定义为1个Dobson 单位。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D.U., 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地 区。 臭氧知识问答 1“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是哪一天 A 9月15日;B9月16日 (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臭氧在大气中的总含量 A 1ppm; B 2ppm (1ppm) 3 什么是ODS A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B Oxygen Degeneration Substances 4 北极没有产生大的臭氧空洞,是因为什么区别南极? A 气候; B 地貌 5 CFCs,俗称氟里昂是什么物质? A氟氯碳化合物;B氟溴碳化合物 6 哈龙(Halons)是什么物质? A含溴化合物 ;B 含氟化合物 7 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消耗多少个臭氧分子? A 100万;B 10万(10万) 1、英国住南极考察站的科学家法曼(Farman)等人报道了该 考察站自1975年起每年早春(10月份)的臭氧观测结果, 该地区的总臭氧在这一时期会减弱30%。 2、近几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仍在继续扩展,1998年臭氧洞 的持续时间超过了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 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也在扩大,几乎可以相当于3个澳大 利亚。 3、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一个相对周围地区浓度 较低的区域。 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一)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物质 氟氯碳化物:含氯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CFCs) CFC-11:CCl3F ; CFC-12:CCl2F2 哈龙(Halons):含溴化合物 , ,灭火器 ( CFCS 于193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投入生产,二战后 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等) 臭氧层中存在着O、O2、O3的动态平衡, CFCS非同 寻常的稳定性使NOX、Cl、Br活性物质很容易在臭氧层 中聚集,使平衡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 O来源于: X+O3XO+O2 XO+OX+O2 O+O3O2+O2 NO2+hNO+O O2+hO+O O3+hO2+O 一个氯原子能 破坏近10万个 臭氧分子 卤原子主要来源于: 在太阳辐射下可分解成活性卤原子 (二)臭氧层的破坏过程 南极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1、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过三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南极臭氧洞的发生是因为对流层的低臭氧浓度的空 气传输到达平流层,稀释了平流层臭氧的浓度; 第二种解释:南极臭氧洞是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在高空生成氮氧 化物的结果; 第三种解释:美国科学家莫里纳(Molina) 和罗兰德(Rowland ) 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 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溴 化合物哈龙(Halons)。 科学家们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臭氧洞 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以及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造 成的。 三、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免疫系统紊乱 平流层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 约增加2% 破坏DNA,皮肤病,白内障等 (二)对植物的影响 紫外线辐射使植物叶片变小,因而使获取阳 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减小; 影响种子的质量;使作物减产 (三)对水生系统的影响 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导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幼体鱼类、幼体虾以及其它水生食物链中重 要生物的破坏。 研究表明,臭氧层厚度减小25%可导致水面附 近的初级生物产量降低35%。 主要是控制CFCS的使用。 目前各国都在加紧替代物品的开发,从长远看,采用 生物圈中固有的、对环境不起任何破坏作用的物质 是制冷剂发展的方向。 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9年11月29日北京宣言 四、臭氧层的保护 第二节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效应的概念 1 温室效应的成因温室效应的成因 2 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的危害 3 温室效应的防治温室效应的防治 4 (一)温室气体 n 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 的长波辐射的气体-温室效应 n 作用: 1对地球辐射热量的收支平衡起重要作用。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CFC11、 CFC12、四氯化碳、一氧化碳 大气中CO2浓度: 工业化以前 270ppm 1988年 350ppm 大气中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人类消耗的矿物燃料迅速增加,燃烧产生的CO2释放 进入大气层,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大片森林的毁坏一方面使森林吸收的CO2大量减少, 另一方面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CO2 含量增多。 1、二氧化碳(CO2) n 甲烷:温室效应比CO2大20倍,0.7ppm1.65ppm n 氟氯烃:CFC-11(0.23ppb),CFC-12(0.4ppb) n N2O:0.3ppm n 臭氧:大气中浓度仅次于CO2的温室气体,0.02- 10ppm 这些微量气体的吸收带在7500-13000nm,一旦 这些微量气体大量增多,在7500-13000nm谱段 的地球长波辐射也将被大量吸收,即地球赖以 散失辐射热量的大气窗被关闭,温室效应就会 加剧。 2、其他温室气体 二、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一)使海水平面上升 若全球增暖1.5-4.5,海水平面可能上升20-165cm。 l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增暖0.6 ,海水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cm 。 l 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未来海平面变化的预测 预测者 预测年份 上升(cm) 世界气象组织(WMO) 2025 20140 Mercer 2030 500 日本环境厅 2030 26165 Bloom 2030 100 欧洲共同体21世纪 20165 Barth&Titus 2025 135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 21世纪末 65 (二)气候带移动 l引起温度带北移 l引起全球降水量的变化 l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 (三)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u全球升温,植物种将会向北(北半球)推移。 (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u有利影响:全年生长期延长,热带、亚热带的 经济作物将北移,有利于一年多熟制。 u不利影响:CO2浓度增加,作物产量增加,但 质量下降。 (五)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n气候变暖使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 n海水平面上升使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受到威胁 n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中国生物多样化产生影响 三、减缓全球变暖的对策 主要是控 制CO2 1、排放控制对策:控制化石燃料消耗,以抑制CO2的排放; 2、固定化对策:使已生成的CO2变为其他物质,以防止其向 大气中排放; 3、适应对策:在已发生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采取相适应的 对策以使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三节 荒漠化 荒漠化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 2 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危害 3 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 4 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世界性灾难。全世界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有 4500多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每年还以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 ,全世界有10亿人口的生产、生活直接受沙漠威胁,2/3的国家和地区 饱尝土壤沙化之苦。土壤沙化已被列为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中国1996年普查结果 荒漠化土地面积 (104km2) 262.2 占国土面积 (%) 27.3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 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 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 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广义荒漠化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 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 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 一 荒漠化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 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 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 二 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因素 1基本条件-干旱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 用。以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 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2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3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二 荒漠化的成因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草原牧 区,干旱绿洲 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 化进程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及 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 生盐渍化 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末 ,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相当于北京市行政区 划大小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 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 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 ,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7厘米,每公 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 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 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 产量的9.5倍。 三 荒漠化的危害 自然灾害加剧还有一个最能让人类有直接感受的危害,那就是导致自 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 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 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 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 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 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 的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 大。 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 程逆转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 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 漠化的直接原因。 四 荒漠化的防治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 提高人口素质。 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 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 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 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 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 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四 荒漠化的防治 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 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 坏。 做好国际履约工作的同时,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争取资金与外援。 第四节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锐减 现状现状 防治防治成因 危害危害 那些已灭绝的,曾经灵动一时 的生命 当这些生命永远不在,我们得 到的不止是遗憾,而更多是灾 难 然而,我们还没有觉醒 大海雀 安哥拉红羚 袋狼 卡卡啄羊鹦鹉 粉头鸭 卡罗莱纳鹦鹉 毛里求斯蓝鸽 索罗门冕鸽 无齿海牛 夏威夷秧鸡 当这些生命永远不在, 我们得到的不止是遗憾 ,而更多是灾难 偷捕频临灭绝的生物 为了象牙、犀牛角、偷猎者至今仍然在非洲大陆 举起猎枪,致使非洲大陆大型野生生物不断减少。 研究表明,在今后20年至30年内,约有四分之一的 现存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减少的 速度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偷捕频临灭绝的生物 有关专家断言:如果再不注意保护,不出50年, 长江江豚便不再与人类为伍。其它亚种江豚数量 也呈逐年锐减趋势。 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 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 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 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 行、迫在眉睫。 一 生物多样性锐减现状 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 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 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 物209种,鱼类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我国的大熊猫 ,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猩、非洲黑 犀牛、北美石龟,北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从1950年到1992年, 非洲的象牙海岸大象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如果偷猎活动不加 禁止,到下世纪初,非洲大象将灭绝。 据科学家估测:目前已有 50 海洋类物种, 78 两栖类, 81 爬虫类消失。 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造成生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超 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到2000年,全世界15%-33%的野生生 物已经灭绝。 地球上所有生物存在着不同、差异 、或者不相似而形成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 Know-what 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 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 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 富性,它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 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 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 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 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1)直接使用价值 药用价值、工业价值 (2)间接使用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1.药用价值 来源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 生在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lir)的幼虫上的子 座(子实体)和幼虫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四川、青海、西藏、 甘肃、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本品由虫体及头部长出的子实体相连而成,虫体形如蚕,长35厘米,粗 约0306厘米;外表上黄色至黄棕色,偶棕褐色,粗糙,环纹明显,近头部 环纹较细,共有2030条;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三对。近尾部一 对,以中部4 对最明显;头部黄红色,尾如蚕尾;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色 白微黄;子实体深褐色至棕褐色,较细,约与虫体等长,圆柱形,粗约02厘米 ,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圆柱形,顶端有不孕尖端, 质柔韧,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气微腥,味淡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 外色黄亮、内白色、子座短者为佳。 功效性温,味甘,补肺益肾。 冬虫夏草 胖大海 别名大海、通大海、安南子。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 来西亚等国。以越南产的品种最佳。 采收 46月果实开裂时,采下成熟的种 子,晒干。 性状呈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略尖,长22.5cm,宽约1.21.7cm;表 面深黄棕或棕色,微有光泽,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基部具浅色的圆形种脐, 有时残留二柄;外层种皮质轻松,易剥层,遇水膨大成海绵状;内层种皮红 棕色至黑棕色,先端有一黄白色圆斑;剥去内层种皮后,可见胚乳肥厚,成 二片,暗棕色或灰棕色。子叶有二片,紧贴于胚乳,菲薄而大;气微,味微 甘,嚼之有粘性,种仁麻辣。 以个大、坚硬、外皮细、淡黄棕色、有细皱纹与光泽、不破皮、无虫蛀及霉 变、水浸膨胀强者为佳。 蛤蚧 来源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 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国内主产广西、南宁、龙津、宁明、百 色、田阳、保德等地,云南、广东亦产。进口 商品多来自泰国、印尼,柬埔寨等国。 性状全体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千长918cm, 尾长614cm:头稍扁,略呈三角,形似蛤蟆头,两眼凹陷窟窿,吻鳞不达 及鼻孔,口内角质齿细小密生的边缘处无大牙;背部灰黑或银灰色,有黄白 、灰绿色或橙红色(进口)斑点散在。脊椎骨及两侧肝骨突起;四足均有五 趾,趾间具蹼迹,除第1指,趾外均具钩状短爪,趾底面有褶纹,俗称“吸盘 ”;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上粗下细,中部微现骨节,颜色与背部相同, 有不甚明显的银灰色环带57条;全体密被圆形式多角形微有光泽细鳞;质 坚韧,气腥,味微咸。以体大、肥状、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特征:蛤蚧加工扁片形,蛤蟆头状眼凹深;吻鳞不与鼻孔切,口无大牙细齿 列;背部灰黑或银灰,黄红斑点其上嵌;足有吸盘及蹼瓜,七个银环细尾找 。 功效性微温。味咸。补肺益肾,定喘助阳。 2.工业价值 油棕(Elaeis guinensis), 英文名Oil palm,棕榈科 ,原产热带非洲。我国海 南、云南省有引种,果实 榨油,精炼后食用和工业 用;仁粕和果渣配饲料, 核壳烧制活性炭。 牛油果(Caryocar nuciferum),英 文名Butter nut, 油桃木科,原产 南美圭亚那。我 国海南省有引种,种子含油达60,可榨油、食 用;树姿美,花雅致,可作观赏树;材质坚硬, 可作舟船。 3.科学研究价值 从蝙蝠那儿我们学会了使用雷达,从乌龟身上我们得到了建筑的灵 感,其实从昆虫身上我们也学到了许多!萤火虫使我们发明了高效 的冷光源(左),屁步甲是化学武器的稻师(中),蝴蝶翅(右, 显微图片)不仅使我们懂得了迷采服的聚值,还为装潢材料谱写了 新篇。夜蛾的怪异飞行提高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最有名的就是蝇 眼 4.美学价值 二.间接使用价值 有的生物可能没有直 接的使用价值、但它 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这是因为生物多样 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 能。每一种生物在生 态系统中都有一定的 位置,各种不同的生 物之间,都有相互依 赖、相互 制约的关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数量 减少,就会影响互这个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稳定。 这充分体现了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三.潜在使用价值 有些生物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使 用价值,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对这些目前还没有什么使 用价值的生物重新认识,还会有 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叫潜在 使用价值。 (3)生态维持价值 食物链的长度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物种之间存 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一个物种的灭绝还可能影响约 50个物种的生存。 (4)选择价值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尽可能多的基因,可以为农作物 或家禽,家畜的育种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 (5)存在价值 有些物种,尽管其本身的直接价值很有限,但它的存 在能为该地区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6)科学价值 有些动植物物种在生物演化历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 位,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搞清生物演化的过程。如一 些孑遗物种(银杏)。 二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1 森林滥砍乱伐,碎裂分散 2草场超载过牧,退化严重 3对动植物资源过量开发利用及偷猎偷采珍稀濒危动植物 4不断发展的环境污染 5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变化 6外来物种的入侵 7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资源的衰退 8旅游、采矿、围垦湿地等其它活动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从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影响: 一是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 二是破坏了药物来源; 三是破坏了工农业资源; 四是破坏了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 五是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六是影响生物考古及科研等。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05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专技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湖南娄底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派人员选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黑河市孙吴县卫生健康局乡村医生公开招聘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二批公岗招聘1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雅安市市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8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旅游景点
- 统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导读课 课件
- DBJT15-147-2018 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检测与验收规范
- YY/T 0339-2024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 围手术期高血压专家管理共识
- 外科患者疼痛护理与管理
- 租金延迟缴纳申请书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内容
- 骨折康复护理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 泛影葡胺在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
- 2022年11月四川省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逐级遴选4名法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两江三镇说武汉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纺织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