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符号系统性在汉字构形理论中的体现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200101班:乔瑾 指导教师:王卯根摘要 本文在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普通语言学中关于语言符号系统性的理论,将二者进行归纳整合,分别从汉字构形系统中的层级体系、汉字构形系统中的组合关系、汉字构形系统中的聚合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释汉字构形系统的体系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关键词 汉字构形 层级体系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从汉代的“小学”开始,一直到今天,中国的汉字研究已经走过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分支,即汉字构形学、汉字字体学、汉字字源学以及汉字文化学。其中,汉字构形学主要“探讨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包括个体字符的构成方式和汉字构形的总体系统中所包含的规律”。1它要涵盖汉字构形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具特色的诸多现象,从而为研究各阶段汉字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因此,它是其他三个分支的枢纽和基础,不论研究汉字的字体风格、最初形源、还是汉字所携带的文化信息,都必须先把汉字的构形规律搞清楚,这样,才能使汉字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历史上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关于汉字构形的理论莫过于“六书”,它一直为历代学者所秉承,至今仍在汉字学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自从“六书”理论产生以来,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解释补充,如徐锴的“六书三偶说”、戴震的“四体二用说”等等,使“六书”理论研究进入了具体化、深入化的阶段,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有的学者对它提出探讨质疑,像唐兰的“三书说”、裘锡圭的“新三书说”等等,使汉字构形研究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束缚,同时也开启了现代学者新的构形理论相继产生的局面。但是,它们又各有弊端:传统的“六书”定义简略,分界不明,适用面也相对比较窄;而“三书说”又过于笼统,系统层次繁琐,分类标准也未能一致。总之,二者都不易掌握且不便操作,这就要求建立新的理论以适应人们的需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王宁先生立足于“字形”这一汉字的本体,在全面测查说文解字小篆和抽样测查各个历史层面汉字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提出了别具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汉字构形系统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汉字构形系统是由有限的基础元素带着某种功能,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有层次有布局地组合起来的有序的网络,个体汉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内部呈现出有序性的有机整体。这样,汉字构形的体系性就被描写出来。众所周知,汉语是人类社会众多语言中的一种,具有人类社会所有语言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它是一个符号系统,而这个符号系统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汉语符号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上。作为标记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一种信息载体,一种被社会创建又被社会共同使用的符号,也同样具有系统性,同样具有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尤其是对于除去由汉语那儿承袭过来的音和义之外的汉字的本体字形,也同样如此。下面,我想就汉字构形系统中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拙见。一、汉字构形系统中的层级体系汉字从产生一直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了五六万的数量,而实际上,组成如此庞大数量汉字的笔画和构形单位却是为数不多的。笔画,不具有区别造字意图的作用,也不能再行拆分,否则便无法进行描述,因此,可以说,它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目前,一般认为汉字的基本笔画为横、竖、撇、点、折五种,再加上捺、钩、提,便构成了八种主要笔画。这八种主要笔画又依据所处的部位和比例,发生不同的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派生笔画。但是,即使将所有的派生笔画统统加上,总数也不过二三十种,根本无法直接构成数量庞大的表达各种意义的汉字。因此,它必须借助一定的书写顺序和组合规则,才有可能先构成比笔画高一级的构形单位。在汉字具体的书写过程中,笔画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就是笔顺。它在人们长期书写汉字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7种基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后封口。除此之外,还产生了其他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如点在左上先写、点在右上后写、上左下包围结构先上内等等。人们在书写汉字时综合运用这些规则,统一了书写问题,使汉字书写能够准确美观,而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但是仅有笔顺规则又是不够的,笔画仍然无法进一步组合构形,仍是零零碎碎的,因此还需要依照一定的方式,先把笔画组合起来。汉字的笔画组合虽然千变万化,但概括起来,其组合方式也就只有相离(如“三、八”)、相接(如“人、工”)、相交(如“十、爻”)三种基本类型。仅这三种基本组合类型就可以使一个个彼此间毫无关联的笔画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之后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构成比笔画更高一级的汉字的构形单位。当我们对个体汉字进行依次拆分时,会出现一批最小的具有体现造字理据功能的有意义的形体单位,这些最小的形体单位就是汉字的基础构形元素,王宁先生称之为“形素”。所谓形素就是从汉字的个体字符中离析出来的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具有体现造字理据功能的最小形体单位。2例如:“解”,是由“角”、“刀”和“牛”组成的,“角”、“刀”、“牛”都是不能再进行拆分的有意义的最小形体结构单位,那么,“角”、“刀”、“牛”就是构成“解”字的形素。又如:“诺”,是由“讠”和“若”组成的,而“若”还可以继续进行拆分,拆分出“艹”和“右”,“右”也可以继续拆分出“”和“口”,因此,“讠”、“艹”、“”和“口”是构成“诺”字的形素,“若”和“右”由于可以继续进行拆分,而不是“诺”的形素。由此可见,形素不仅在形体上是相对独立的,而且还能够体现构意。例如“诺”中的“”,是“又”的变形,表示右手,它不能再拆成一和丿,因为这两个笔画在形体上没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也不具有示音、表义、表形和区别的构意功能,因此不是形素。不同时代、不同体制的汉字可以拆分出各式各样的形素,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同一体制的汉字,也会产生许多纷繁的写法,其中一些形素形体虽然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造字意图,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些形素进行划分归纳。而归纳出来的处于同一历史层面有相同造字意图的众多形素的形体代表,我们称之为“形位”。形位与形素不同的是,形素虽然有意义,能够体现造字理据,却没有区别造字意图的作用,而形位则既能够体现造字理据,又具有区别造字意图的功能,形素是形位在进入具体的汉字构形环境之后产生的异写变体。由此可见,形位与形素的关系就相当于语音中音位和音素的关系。所有的汉字基本上都是由形位根据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异写变体之后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依次组合而成的。据统计,在每个历史层面上,形位的数量都大致在250400个左右。例如,说文解字小篆中的形位共有414个,其中包括289个形、音、义具备的成字构件和125个有形而无音、义的非字构件。3形位的数量虽然比低一级的笔画要多得多,但距离成千上万的个体汉字总量仍相去甚远。这就需要形位与形位按照平面的或层次的组合方式依次进行组构,形成比形位更高一级的可以直接构成个体汉字的构形单位。个体汉字是形位的累积,每个汉字都可以拆分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形位。然而,在拆分过程中可以看出,形位累积成为汉字并不是平面的机械的堆积,而是依层次有序的进行的。这也同时说明,在形位和汉字之间还存在着一级形体结构单位,起桥梁作用,这就是构件。打个比方,如果把一个个形位看成是一块块砖瓦,而把一个个汉字看作是一间间已经盖好的房屋,那么构件就是房屋的墙壁和屋顶,砖瓦总是要先砌成墙壁和屋顶,然后才能由墙壁和屋顶直接构成房屋,汉字构形也是这样。形位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材料,几个形位经过组合之后,先构成已经进入构字、体现自身功能的构件,然后再由构件直接组构成字。这样,形位才借助构件这座桥梁,构成了一个个表达造字意图、记录汉语音义的汉字。综上所述,汉字构形系统的底层是汉字的笔画,它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种,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汉字系统准备了形式的部分。汉字构形系统的上层是形义结合的汉字构形单位,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形位,不同形式的笔画组合在这里被赋予了造字意图,成了形义结合的最小的构形单位。第二级是由形位构成的构件,第三级是由构件组成的个体汉字。从笔画到形位,这是汉字构形系统中最关键的接合部,因为笔画只具有形式,而形位才是形式和造字意图结合的构形单位,因此从笔画到形位有性质上的飞跃;汉字笔画只有二三十种,而形位的数目则有数百个,几十种笔画的组合产生了数百个形位的形式,所以从笔画到形位同时又有数量上的飞跃。形位的数目虽然不少,但只依靠形位,并不能直接构成汉字,还需要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成千上万的构件。构件再进一步进行整合,组成数量庞大(五六万)的表达意义的个体汉字。笔画形位构件汉字,这就是汉字构形系统的层级体系;几千数百成千数万,这就是这个层级体系所提供的效能。在汉字构形系统的层级体系中,低一层的单位要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而高一层单位都是由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一级级地翻番增量,最终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汉字系统。二、汉字构形系统中的组合关系汉字构形系统作为一个体系,具有层级性,而它的层级性正是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种结构关系来体现的。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指语言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那么,相应地,汉字构形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就是汉字构形单位与单位组合起来的关系,从最低层的笔画到最高一级的汉字,都处于这个关系之中。有组合,便有了结构;有结构,便有了层级体系;有层级体系,才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笔画与笔画的组合关系,其实也就是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组合类型,这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这里需要详细说明的是形位与形位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前面已经提到,在每个历史层面上,形位的数量都大致在250个到400个左右,而汉字构形系统能够以这些数量有限的形位为基础,逐级组成数以万计的个体汉字,主要依靠两种不同的组合类型,即平面结构和层次结构。平面结构是指由形素一次性组合而成,它将形素一次性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分不出组合的先后层次,而字形的造字意图也由它们共同直接体现出来。因此,不论构字的形素数量有多少,只要是由形素在同一个平面上一次性组合而成,就都是平面结构。如“明”是由“日”和“月”两个形素组合而成,“解”由“角”、“刀”、“牛”三个形素一次性组合而成,“器”则是由“口”、“口”、“犬”、“口”和“口”五个形素一次性组合而成的,等等。与平面结构不同,层次结构则是由形素分作若干层次,逐步累加起来,它存在着组合的先后顺序,字形的造字意图也是逐层生成的。因此,在层次结构中,形素的功能只在自己加入的层次里起作用,每一个层次都生成一些功能,也可能消失一些功能,而整个字符的造字意图,便这样逐层地体现出来。例如:“歷”由两个“禾”作为组合的起点,生成“秝(l)”,当“匀称”讲,与表示山岩的“厂”组合为“厤(l)”,保留了“秝”的读音,同时产生了“经历”的意思,后来为了使“经历”之义表现得更为明确,又加上了表示脚的“止”,使造字意图完善。又如:“灏”由“日”和“京”先组成“景”,在“景”字里“京”是声符,但在下一个层次里,“景”与“页”组合读ho了,“京”的声符的功能便在这个层次上消失,而在下一个层次与“氵”组合时,“颢”承担了声符的功能。汉字中绝大部分由层次组合构成,少部分由平面组合构成,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汉字,是由平面组合和层次组合综合构成的,如小篆中的“(冠)”和“(瀑)”字便属于这一类型。“(冠)”字先由“(手)”和“(只是一种具有标示作用的构件,无音无义)”组合成为“(寸)”,表达“手”的意思,然后与“(帽子的形状)”和“(元,代表人的头)”合起来共同体现“给人戴帽子”的意义,同时,在这个层次上,“元”不仅有构形构意的作用,而且成了“冠”的声符,具有标示读音的作用。“(瀑)”字则是以“(左手)”和“(右手)”的组合为起点,形成“(双手)”,然后再将“(日)”、“(出)”、“(双手)”和“(米)”一次性地组合起来构成“暴(p)”,产生“曝晒”的意义,但是这一意义却在形成“瀑”的最后一个层次中消失了,只保留了它的读音p,承担声符的功能,与“氵”组合成为“瀑”。汉字内部的结构由形素开始:平面结构中,形素之间直接发生关系,组构成字;而在层次结构中,先由形素依次组合为构件,再由构件组合成全字。4根据汉字的合成情况及构件在组构中的四种功能(表形功能、表义功能、示音功能和标示功能),可以将汉字归纳为11种构形模式,具体而言,分别为:全功能零合成由一个单独的成字构件也就是一个形素构成,它从一开始就无法再行拆分,组成它的形素必须既表形义又表音,所以是全功能的,如小篆的“(羊)”、“(水)”、“(象)”等。标形合成是由一个表形成字构件加上标示构件构成,以标示物体的位置或增加与形体相关的信息,如小篆中的“”(刃,由表形构件“”加标示符号“”构成,表明刀刃的位置)、“”(旦,在“”下加一横,表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甘,在“”中加标示符号“”,表示甘美的滋味)等。标义合成是由表义构件加标示构件构成的,以区别近义字,如小篆的“”(小,由“八”表分别,分则小,“丨”将“八”隔在两旁,起标示作用)、“”(音,在“言”中加“一”以示区别)等。会形合成由两个以上的表形构件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模式不但构件是以物象体现意义,而且按物象的实际状态来放置构件,即以形合的方式来组合,如小篆中的“”(北,以两个背靠背的人形表示“背立”的意义)、“”(益,象器皿中有水满溢之状)、“”(弄,用双手把玩玉)等。形义合成用表义与表形构件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它以表形构件为主体,表义构件为表形构件增添了意义信息,如小篆的“”(兴,有“起来”之义,四手相对,是表形构件,中间加“同”字表示“共同”,是表义构件)、“”(柬,有把捆在一起的东西分拣出来的意思,由“束”和“八”组成。“束”像枝叶被捆缚状,是表形构件,中间加有“分别”义的表义构件“八”)等。会义合成用两个以上的表义构件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个意义由表义构件所提供的诸多意义信息共同表示,如小篆中的“”(友,从两“又”,以一人之手外加一人之手,会“协助者为友”义)、“”(解,从“角”、从“牛”、从“刀”,用以刀剖解牛角表示“解析”的意思)等。无音综合合成是表形、表义与标示构件的一次合成,没有表音符号介入,其直接构件都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如小篆的“”(葬,由表示草的表形构件、表示“死”的表义构件和标示构件“一”组合而成)。标音合成是由示音构件加标示构件构成的,以区别同音字或近音字,如甲骨文的“”(少,它以“小”为示音构件,而在“小”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标示构件“”以区别)、 “”(千,从“十”,“人”声,“人”是它的示音构件,为了与“人”区别,便加上了具有标示功能的短横)等。形音合成是用表形构件与示音构件组合而成的,一些象形字,出于区别或更便于识别的原因,再加上一个示音构件,以增加字音的信息,便成为形音合成字。其中有些字的表形构件,本身就是一个字,拥有自己的读音,是音义形俱全的参构形体,能够独立运用这类构件就是成字构件,加上示音构件后,并没有增加新的意义因素,示音构件只是起强化与识别的作用,如甲骨文中的“”(鸡,原来的“”本来就是象形字“鸡”,有形、有义、有音,后来为了强化,又加上了示音构件“奚”);也有些字的表形构件,无音无义,只有形体,不能独立运用,没有独立的记录词语的职能这类构件是非字构件,它只有在加上示音构件后才可以组构成字,如甲骨文中的“”(星,它外部的“”是像星星的表形构件,但却无音无义,不能单独构字,只有加上示音构件“生”后才成了成字)等。义音合成用表义构件与示音构件组合,也就是典型的传统形声字,它以表义构件来体现义类,又以示音构件来提示读音,形成了同类字以音区别,近音字以义区别的格局,如“跳”、“洮”、“逃”、“桃”、“挑”、等字的字音都与“兆”相近,便分别用“(足)”、“氵(水)”、“辶(辵)”、“木”、“扌(手)”表示其义类进行区别;“语”、“议”、“论”、“证”、“试”等字的字义都与言语行为有关,用“讠(言)”充当它们共同的表义构件,便以“吾”、“义”、“仑”、“正”、“式”提示其声音而区别。有音综合合成是由多个表形、示音、表义、标示构件一次合成的,如甲骨文的“”(渔,从两手举网,鱼声)、“”(春,从草或木,从日,屯声)等。这11种构形模式就是构件的11种组合关系,是直接构件形成单字的11种组合关系。它与两种组合类型相互交叉,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组合关系,但都是汉字构形单位组构成单字的组合关系,可谓异曲而同工。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两种组合类型侧重于形位,而11种构形模式则侧重于直接构件。它们合起来,便足以生产出成千上万的汉字,形成一个汉字系统。三、汉字构形系统中的聚合关系对于聚合关系,我们先用机械表中的齿轮来作个比喻,每个齿轮虽然大小尺寸不同,但是它们却能够相互紧紧咬合,就像是组合关系,而作用、功能相同的两个齿轮之间,可以相互替换,这便是聚合关系了。可见,在某个部位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因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一样,聚合关系也体现在汉字构形系统的各个层级之中。处于底层的笔画,数量较少,只有二三十种,而且每种笔画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形态与名称。即使位于不同汉字的不同位置,每种笔画从形态上看也都是一致的,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只不过是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有大小长短的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笔画与其他笔画之间都是各不相同的,不能任意地将任何两种笔画合并成为一种。因此,可以说,不同汉字不同位置的同一种笔画聚集成为一个群体,形成一个聚合类,而这个聚合类的名称就是已经固定的这种笔画的名称。换言之,笔画的数量总共有二三十种,而由笔画形成的聚合类的数量也就是这二三十种,一种笔画就是一个类,每个聚合类中的成员就是各个汉字中不同位置的同一形态的笔画。例如:“乚(竖弯钩)”这一笔画可以出现在“匕”、“指”、“也”、“乱”、“范”、“阅”、“览”等许多汉字当中,这些汉字中的“乚”不仅长短大小不同,还处于不同的位置:“匕”的第2画、“指”的第5画、“乱”的第7画、“阅”的第10画、“览”的第9画等等,但是无论它再怎么变形,都脱离不了最基本的“竖弯钩”这一形态,所有这些笔画都是“乚(竖弯钩)”这一笔画形成的聚合类的具体成员,而这个聚合类的名称就是“竖弯钩”。形位作为组构成字的最基本单位,与构件的功能和作用相同,它们都是为了组成个体汉字,所以,形位形成的聚合类,与构件形成的聚合类,基本上是重叠的,具有一致性。因此,构件形成的聚合类,可以涵盖由形位形成的聚合类。由于汉字是因义构形的文字体系,所以,构件在构字时都要体现一定的造字意图,具有体现一定造字意图的功能和作用,而根据构件在构字中所承担的体现造字意图的类别,可以将构件分为四个聚合类,分别为:表形构件、表义构件、示音构件、标示构件。表形构件在构字中用与物象相似的形体来体现造字意图,其意义的体现是形体的象形意义,如小篆“果()”字中表示果实的构件(),“齿()”字中表示牙齿的构件()等。表义构件是指构件以它在独用时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引申义或相关意义来体现造字意图的构件,它为造字意图提供的作用是概括的语义,如“打”字中的构件“扌”表示“打击”是一种用手去施行的行为动作,“森”字中的三个“木”表示“森”是众多树木的聚集,等等。示音构件体现的是示音功能,它用与所构字相同或相似的读音体现造字意图,如“榆”、“松”、“桃”、“梨”表示不同的树名,其中的构件“俞”、“公”、“兆”、“利”分别与全字的读音相近或相同,将全字所对应的树名提示出来,并与其他树名区别开来。标示构件不独立存在,而是附加在另一个构件上,起区别和指事的作用,因此标示构件一定是非字构件,如“本”和“末”字中的短横,就是起标示所指树木根部和树梢部位的作用。这四种构件各自形成一个个拥有众多功能和作用相同的成员的聚合类,同一聚合类中的每个构件在构成个体汉字时,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只要不改变这一构件的功能和作用即可。而汉字系统正是从这四种聚合类中任意挑选一个或几个构件,然后按照前面说到的11种构形模式依次组合成一个个的个体汉字。构件在形成单字时,由于其构形模式各不相同,于是,形成了11种彼此之间互不相同的聚合类,也就是:全功能零合成字、标形合成字、标义合成字、会形合成字、形义合成字、会义合成字、无音综合合成字、标音合成字、形音合成字、义音合成字、有音综合合成字等11个类型,每一个聚合类都是由许多个构形模式相同的单字聚集成的群体。这就是个体汉字形成的聚合类。综上所述,成千上万的个体汉字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由层级体系、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综合而成的汉字构形系统之中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这个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汉字构形系统的层级体系。其中,组合关系这样一种现实的、有顺序、可数的横向关系,就像几何中的横轴,而聚合关系作为一种联想的、无顺序、不易精确数出来的纵向关系,就是集合中的纵轴,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组成汉字构形系统的一个纲,而每个构形单位都可以在这个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同时处于既可以和别的构形单位组合,又可以被别的构形单位替换的两种关系之中。这样,汉字构形系统才可以由最简单、数量最少的笔画一级级地翻番增量,最终构成笔画繁多、总量在五六万的众多单字,汉字构形的层级体系也凭借这两种关系而得以运转。这就是在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系统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汉字构形的体系性。注释1引自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页)2关于形素的定义,引自汉字通论(潘玢洁著,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59页)。本文为了前后一致,且便于阐述,将“单元”改为同义的“单位”。3说文解字小篆形位的统计数据引自学术论文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王宁著,暨南学报,2000年第2期)4构件根据能否继续进行拆分这一标准,分为基础构件和复合构件。基础构件,就是形素,它不可再行拆分,但却可以出现在构字过程的任何一个层次之中;而复合构件可以继续进行拆分,却不能出现在最低的构字层次之中。本文中提到“构件”时,多指复合构件,当需要提到“基础构件”时,文中尽量用“形素”或“形位”代替。参考文献1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2潘玢洁 汉字通论 沈阳出版社 2004年3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岑运强 语言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5王宁 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 暨南学报 2000年第2期6郑振峰 “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郑振峰 从汉字构形的发展看汉字的性质 古汉语研究 2002年第3期8王应龙 汉字构形研究述评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杨同用 浅谈汉字构形的系统性 汉字文化 1998年第2期10王宁 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 语文建设 1997年第3期11王立军 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2朱志平 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年第4期13王贵元 汉字构形系统及其发展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4黄德宽 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5黄德宽 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6林钦娟 论汉字构形与传统思维模式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17赵光 原始思维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 语言研究 2002年S1期18江学旺 从西周金文看汉字构形方式的演化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2期19段沫 汉字构形中的文化精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0黄德宽 常森 关于汉字构形功能的确定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之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The embodiment of language symbol system in Chinese characters formation theory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 200101: QiaoJin Tutor: WangMaogenAbstract: Based on WangNings Chinese characters formation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borrows the theory of language symbol system in general l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白山长白县联考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力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馆美术教师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执法迎检方案范本
- 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协议书5篇
- 纺织行业离职员工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保密协议
- 离婚时子女抚养保险权益分割协议
- 标准化离婚协议范本:共同财产与债务处理方案
- 复杂离婚彩礼退还及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协议范本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锂电池实验室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患者出院健康指导
- 校本研修教学课件
- 物业客服部日常工作
- 宫颈癌的个案护理
- 一例外周静脉炎的护理个案讲课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数字成瘾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慢性便秘病人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