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pdf_第1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pdf_第2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pdf_第3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pdf_第4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作业与习题作业与习题作业与习题作业与习题 一一一一、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 1小地区控制测量中导线的主要布置形式有( )。 视距导线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平板仪导线 支导线 测距仪导线 A B C D 2若九边形各内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为20,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则九边 形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 A40; B120; C90。 3 丈量了两段距离, 最后结果分别是 l1=814 53m0 05m, l2=540 60m0 05m, 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 Al1比 l2高; Bl1比 l2低; C相等。 4观测了两个角度,其结果分别是A=1465015,B=254115,则该两个 角度的精度是( )。 A A 比B 高; B A 比B 低; C 相等。 5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 )。 A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B坐标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 C坐标增量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 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坐标增量计算。 6导线测量中,若有一边长测错,则全长闭和差的方向与错误边长的方向 ( )。 A垂直; B平行; C无关。 7导线测量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设标志、边长丈量、转折角测量和( )测量。 A定向 B连接边和连接角 C高差 D定位 8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将闭合差按与导线长度成( )的关系求 得改正数,以改正有关的坐标增量。 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 9边长 DMN73.469m,方位角MN1151812,则XMN与YMN分别为 ( )。 A31.401m, 66.420m B31.401m,66.420m 42 C31.401m, 66.420m D66.420m,31.401m 10三角高程测量中,高差计算公式 viDh+=tan ,式中 v 为( )。 A仪器高 B初算高差 C觇标高(中丝读数) D尺间隔 11 三等水准测量为削弱水准仪和转点下沉的影响, 分别采用( )的观测方法。 A后前前后、往返 B往返、后前前后 C后后前前、往返 D两次同向、后后前前 12一附合导线观测 5 个右角,方位角闭合差 f=20,则右角改正数为 ( )。 A20 B20 C4 D4 二二二二、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 1控制测量的作用是什么?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国家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是怎样布设的? 3 如何建立小区测图控制网?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小地区的独立控制网?图根控 制有哪些形式? 4铁路大比例尺测图控制有什么特点? 5布设导线有哪几种形式?对导线点布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6导线测量有哪些外业、内业工作?为什么导线点要与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 的方法有哪些? 7依据测距方法的不同,导线可以分为哪些形式? 8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 9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计算有哪些异同点? 10如何检查导线测量中的错误? 11测量平差的目的是什么?三角网严密平差与简易平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角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何处? 12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五等水准比较,在应用范围、观测方法、技术指标及 所用仪器方面有哪些差别? 13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采用什么观测方法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 响? 13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其优缺点如何? 14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 16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减弱其影响? 43 三三三三、计算题计算题计算题计算题 1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见表,试计算导线点的坐标。(见表 6-1) 2闭合导线各内角观测值见表,试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并画出草图(点 号按顺时针编排) 。(见表 6-2) 3附合导线各已知点坐标及导线观测右角值见表 6-3,试对该导线平差并计算 各导线点坐标。 4一附合导线如图,以 ABCD 为推进方向,观测的是左角,已知各左角观 测值、起终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起终 点坐标如下(计算表 6-4) : AB=1272030 CD=242645 XB=3509.58, YB=2675.89 XC=3536.06, YC=2990.80 各左角: B:2310230(连接角) 1:645200 2:1822900 C:1384230(连接角) 各边长: 1 12 2 123.45 200.16 145.58 B C Dm Dm Dm = = = 5下图为一大地四边形,试对该大地四边形作近似平差,并计算各边长及三角 点的坐标(利用表 6-5-1、6-5-2 及 6-5-3 进行计算) 。 已知数据如下: 基线长角度 AB=123.456m,B 点坐 标 XB=500.000m, YB=500.000m, 假定 BC 边坐标方位角BC=000000;各角观测 值如见表 6-5-1。 6 如图是两端有基线的独立二级小 三 角 锁 , 已 知 基 线 D0=424.100m, D4=195.705m,AB 边 坐标方位角 AB=350000, A 点坐 标xA=1000.00m , N N 2 A 1 B C D AB CD 44 yA=1000.00m, 各观测角如下表所示, 试做近似平差, 并计算各小三角点的坐标。 (计 算表见 6-6-12) 三角形 编号 观测角值 三角形 编号 观测角值 a1 30 42 06 a3 60 33 22 b1 91 52 44 b3 41 33 10 c1 57 25 22 c3 77 53 31 a2 53 21 43 a4 43 29 43 b2 64 59 20 b4 62 20 08 c2 61 38 48 c4 74 10 07 7下图为前方交会示意图,已知数据如表,求待定点 P 的坐标。 坐标 X(米) Y(米) A 3646.35 1054.54 B 3873.96 1772.68 C 4538.45 1982.57 观测角 1 640330 594640 2 553036 724447 8已知后方交会定点的下列数据,求待定点 P 的坐标(如图) 。 =921228 =553010 =1271330 坐标 X(米) Y(米) A 68961.78 55065.35 B 72784.12 52676.47 C 71880.36 50177.26 D 66740.13 51314.95 班级: 姓名: 日期: 68 1 题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表 6-1) 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m) 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 (m) 坐坐坐坐 标标标标 (m) 点点点点 号号号号 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 (右右右右) 改改改改 正正正正 数数数数 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距离距离距离距离 D (m) x x y y x y X Y A 500.00 500.00 40 48 00 78.16 B 89 33 48 129.34 C 73 00 12 80.18 D 107 48 30 105.22 A 89 36 30 500.00 500.00 B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计算 = = = = n f nf f 改正数 容 理 40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 = = = i x x i x x y x D D f D D f f f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 = += D f K fff D yxD 22 草 图 B A C D N 班级: 姓名: 日期: 69 2 题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表 6-2) 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m) 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 (m) 坐坐坐坐 标标标标 (m) 点点点点 号号号号 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 (右右右右) 改改改改 正正正正 数数数数 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距离距离距离距离 D (m) x x y y x y X Y 1 600.00 600.00 143 07 15 155.55 2 156 00 45 25.77 3 88 58 00 123.68 4 95 23 30 76.57 5 139 05 00 111.09 1 60 33 15 600.00 600.00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计算 = = = = n f nf f 改正数 容 理 40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 = = = i x x i x x y x D D f D D f f f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 = += D f K fff D yxD 22 草 图 班级: 姓名: 日期: 70 3 题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表 6-3) 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m) 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 (m) 坐坐坐坐 标标标标 (m) 点点点点 号号号号 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 (右右右右) 改改改改 正正正正 数数数数 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 坐标坐标坐标坐标方位角方位角方位角方位角 距离距离距离距离 D (m) x x y y x y X Y B 123.920 869.570 A 102 29 00 55.690 256.290 107.310 1 190 12 00 81.460 2 180 48 00 85.260 C 79 13 00 302.490 139.710 D 491.040 686.320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计算 = = = = n f nf f 改正数 容 理 40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 = = = i x x i x x y x D D f D D f f f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 = += D f K fff D yxD 22 草 图 班级: 姓名: 日期: 71 4 题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表 6-4) 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改正数(m) 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 (m) 坐坐坐坐 标标标标 (m) 点点点点 号号号号 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 (左左左左) 改改改改 正正正正 数数数数 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距离距离距离距离 D (m) x x y y x y X Y 角度闭合差改正数计算 = = = = n f nf f 改正数 容 理 40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 = = = i x x i x x y x D D f D D f f f 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 = = += D f K fff D yxD 22 草 图 班级: 姓名: 日期: 72 5 题 大地四边形近似平差计算表 表 6-5-1 第一次改正值第一次改正值第一次改正值第一次改正值( ( ( () ) ) ) 角度角度角度角度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 角度观测值角度观测值角度观测值角度观测值 -f1 1 1 18 8 8 8 4/ 4/ 3 2 f f 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 改正后的角改正后的角改正后的角改正后的角 值值值值 ( ) 第一次改正第一次改正第一次改正第一次改正 后角的正弦后角的正弦后角的正弦后角的正弦 第一次改正后第一次改正后第一次改正后第一次改正后 角的余切角的余切角的余切角的余切 第二第二第二第二 次改次改次改次改 正值正值正值正值 ( ( ( () ) ) ) 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 改正后的角值改正后的角值改正后的角值改正后的角值 ( ) 第二次改正后第二次改正后第二次改正后第二次改正后 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 a1 43 14 19 b1 39 38 36 a2 48 43 15 b2 48 23 18 a3 43 08 48 b3 39 44 39 a4 43 55 42 b4 53 10 33 总和 360 00 00 第一次改正值 ()() ()()=+= =+= =+= 44223 33112 1 360 babaf babaf baf 第一次改正值 () = + = = = = ba W vv a b W ba cotcot 1 sin sin 边 边 草 图 班级: 姓名: 日期: 73 5 题大地四边形边长计算表 表 6-5-2 三角形编号三角形编号三角形编号三角形编号 角度编号角度编号角度编号角度编号 平差后角值平差后角值平差后角值平差后角值 对应边长对应边长对应边长对应边长 m a1 b1+a2 b2 123.456 ABC a2 b2+a3 b3 BCD a4 123.456 b3+a4 b4 DAC 5 题大地四边形坐标计算表 表 6-5-3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坐标增量坐标增量 坐坐坐坐 标标标标 点点点点 号号号号 平差后平差后平差后平差后 右右右右 角角角角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m) x(m) y(m) X(m) Y(m) B 500.000 500.000 000000 C D A B 500.000 500.000 C 班级: 姓名: 日期: 74 6 题题题题 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表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表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表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表 表 6-6-1 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编编编编 号号号号 角号角号角号角号 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观测角 ( ) 首首首首次次次次 改正数改正数改正数改正数 () 首次改正后的首次改正后的首次改正后的首次改正后的 角角角角 度度度度 ( ( ( ( ) ) ) ) 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 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 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首次改正后 角的余切角的余切角的余切角的余切 二次二次二次二次 改正数改正数改正数改正数 () 二次改正后的二次改正后的二次改正后的二次改正后的 角角角角 度度度度 改正后改正后改正后改正后 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角的正弦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m m m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