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习题.pdf_第1页
第25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习题.pdf_第2页
第25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习题.pdf_第3页
第25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习题.pdf_第4页
第25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一、选择题 (一)A1 型题(标准型) 1.下列哪型超敏反应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 E. 型 2.下列哪型超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 E. 型 3.下列哪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 E. 型 4.下列哪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 E. 型 5.青霉素过敏属于几型变态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 E. 型 6.溶血反应属于哪一型变态反应 A. 型 B. 型 C. 型 D. 型 E. 型 7.下列哪种抗体的产生是引起型 变态反应的重要因素 A. IgG B. IgM C. IgE D. IgD E. IgA 8. 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哪一型变态反应 A. 型 B. 型 C. 型 D. 型 E. 型 9.IgE 吸附于什么细胞和什么细胞表面 A. 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C. 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 D.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0.型超敏反应是由哪几种抗体引起的 A. IgG、IgA B. IgM、IgA C. IgM、IgE D. IgG、IgE E. IgM、IgG 11.下列哪种是最严重的型变态反应 A.呼吸道过敏反应 B.皮肤过敏反应 C.过敏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消化道过敏反应 12.如对 Rh 阴性的产妇,产后多少小时内注射 Rh 抗体,及时清除进入母体内的 Rh 阳性红 细胞,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的新生儿溶血 A.72 B.84 C.96 D.24 E.48 13.目前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所致的疾病的临床特点将超敏反应分为几型 A.二 B.三 C.五 D.四 E.六 14.挑刺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哪一型超敏反应 A. B. C. D. E. 15.易发哪一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人多有遗传趋向 A. B. C. D. E. 16.皮试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是 A.变应原抗原性丧失 B.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患者近期内使用过大量抗组胺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等 D. 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E. 患者皮肤反应较高 17.结核菌素皮试是检测哪一型超敏反应的典型的例子 A. B. C. D. E. 18.迟发型皮试结果判定时,皮内试验仅有红肿的反应结果是 A.无反应() B 弱阳性() C.阳性(+) D.强阳性(+) E.强阳性(+) 19.斑帖试验阳性(+)症状是 A.无反应或小于对照 B.轻度红肿、瘙痒 C.明显红肿,时有红斑 D.红肿伴豆疹、水疱 E.红肿、水疱、溃疡 20.挑刺试验本卡针与皮肤呈什么角度进针点刺 A. 90 B.60 C.45 D.30 E.15 21. 型超敏反应靶细胞上抗原与相应抗体接合后,可通过几条途径破坏靶细胞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22.青霉素可以引起几种类型的超敏反应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E. 一 23.在哪一型超敏反应的防治中,避免接触变应原时其重要手段之一 A. B. C. D. E. 24. 属于呼吸道过敏反应的是 A. 鼻窦炎和过敏性哮喘 B. 鼻窦炎和鼻息肉 C.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 D. 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 25.引起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分几类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E. 六 26.下列哪种属于皮肤过敏反应的表现 A.恶心呕吐 B.腹痛腹泻 C. 休克 D.头晕 E. 血管神经性水肿 27.可引起机体发生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花粉 B. 真菌 C. 病毒 D.毛屑 E.尘螨 28.型超敏反应当抗体远多于抗原时易形成何种免疫复合物,它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被排 出体外 A.大分子可溶性 B.小分子可溶性 C.大分子不溶性 D.小分子不溶性 E.大分子和小分子 29. 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是局部造成以什么为主的炎症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浆细胞 30.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过敏的患者,其消化道、呼吸道的什么物质含量偏低,产生原因 与遗传有关 A. IgM B. IgE C. IgA D. 分泌型 IgA E. IgG 31.Arthus 反应是一种什么超敏反应 A.局部的型 B.全身的型 C.局部的型 D.全身的型 E.局部的型 32.血清病通常发生在一次大量注射抗生素(马血清)后几周 A. 01 周 B. 12 周 C. 23 周 D. 34 周 E. 45 周 (二)A1 型题(否定型) 1.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型变态反应 A.过敏性休克 B.皮肤过敏反应 C. 过敏性皮炎 D.消化道过敏反应 E.呼吸道过敏反应 2.下列哪种不能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 A.花粉 B.尘螨 C.真菌 D.毛屑 E.病毒 3. 型变态反应其主要的生物活性介质不包括 A.组胺 B.激胎原酶 C.白三烯 D. 血小板活化因子 E. 前列腺素 E1 4.不属于型变态反应皮试所用药物的是 A.OT B.PPD C.SD- SK D.TAT E.DNCB 5. 不属于型变态反应的特点的是 A.由抗体 IgE 引起 B.发生快,消失也快 C.引起效应器官的功能紊乱,无实质性病理损害 D.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趋向 E.由抗体 IgM 引起 6.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 静脉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7.下列哪项不属于型变态反应的特点 A.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膜上 B. 后果是靶细胞表皮破坏 C.介导的抗体是 IgG 和 IgM D.有补体、吞噬细胞、MK 细胞参与 E. 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趋向 (三)B 型题(配伍型) 问题 15 A.无反应() B.弱阳性() C.阳性(+) D.强阳性(+) E. 强阳性(+) 1.迟发型皮内试验无反应或小于对照为 2. 迟发型皮内试验仅出现红肿为 3. 迟发型皮内试验出现红肿伴硬结为 4. 迟发型皮内试验出现红肿、硬结、水疱为 5. 迟发型皮内试验出现大疱或(和)溃疡为 问题 610 A.变应原浸液浓度为 1:10W/V B.变应原浸液浓度为 1:100W/V C.变应原浸液浓度为 1:100001:1000W/V D.变应原浸液浓度为 0.001mg 总氮量 E.变应原浸液浓度为 0. 1mg 总氮量 6.羽毛做变应原试验时 7.牛奶、蛋类、肉类、鱼虾、蟹等变应原试验时 8.蒿草、花粉、豚草花粉等变应原试验时 9.动物皮屑变应原试验时 10.屋尘、动物皮毛、尘螨等变应原试验时 问题 1115 A.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强度为 B.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强度为 C.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强度为 D.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强度为 + E.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强度为 + 12.红晕0.5cm,风团0.5cm, 13.红晕 2.13.0cm,风团 0.51.0cm 14.红晕 0.51.0cm,风团 0.51.0cm 15.红晕 1.12.0cm,风团 0.51.0cm 11.红晕 3.14.0cm,风团大 1.11.5cm,或有伪足 E 二、填空题 1.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目前多采用_。 2 _试验可用于检测抗红细胞抗原的不完全抗体。 3.在 Rh 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症中,母亲为 Rh_血型,但体内产生了抗 Rh 抗体。 三、判断题 1.临床上青霉素皮试是型超敏反应皮试的最好的实例。 2.接触性皮炎是型超敏反应。 四、名词解释题 1. CIC(循环免疫复合物) 2. 型超敏反应 五、简答题 1. 诊断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应作哪些检测? 2. 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哪些? 3. 简述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 4. 何谓过敏原皮肤试验? 5. 简述临床上 OT 皮试的目的。 六、论述题 1.试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试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 型题(标准型) 1.A 2. B 3.C 4.D 5.A 6.B 7. C 8. A 9.D 10.E 11.C 12. A 13.D 14.A 15.A 16.D 17.D 18.B 19.C 20.C 21.C 22.B 23.A 24.D 25.A 26.E 27.C 28.B 29.C 30.D 31.A 32.B (二)A1 型题(否定型) 1.C 2.E 3.D 4.D 5.E 6.C 7.E (三)B 型题(配伍型) 1.A 2.D 3.C 4.B 5.D 6.E 7.A 8.C 9.D 10.B 11.A12.D 13.B 14. C 15.E 二、填空题 1.直接计数法 2. .直接 Coobs 3.阴性 三、判断题 1. 2. 四、名词解释题 1. 当循环中的抗原略多于抗体时,可形成中等大小分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它长期存在 于循环中,又称循环免疫复合物,简称 CIC。 2. 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 T 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 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此种超敏反应发生较慢, 当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 通常需 24 72 小时才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五、简答题 1.答: 1) 过敏原皮肤试验 2) 血清 IgE 检测 3)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2. 答: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 答:1)寻找变应原。 2)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3)传染病的诊断。 4)评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4.答:过敏原皮肤试验简称皮试,即在皮肤上进行的体内免疫学试验。其原理是将一种物质 (可疑的过敏原)注入机体的皮肤中或敷贴于皮肤上,经过一定时间,观察皮肤反应,从而 判断该物质对测试者是否可引起超敏反应。 5. 答:1)了解是否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及 BCG 接种后效果观察。 2)排除结核菌感染。 3)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六、论述题 1. 答: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型超敏反应是由于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后引发的超敏反应,其发生通常分两个阶段: 1)致敏阶段 在此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特异的 B 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 胞分泌产生针对特异变应原的 IgE 抗体, 此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 使机体 处于致敏状态。常见的变应原有:鱼虾、蟹贝、牛奶、鸡蛋;花粉、尘螨及其排泄物;动物 皮毛或羽毛;真菌或其孢子;昆虫或其毒液;青霉素、磺氨类及化学物品等。 2)发敏阶段 当有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 IgE Fab 段超变区特异性结合,触发 靶细胞的细胞膜活化, 使其脱颗粒及合成新的生物活性介质。 颗粒中的生物活性介质及新合 成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相应的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病理改变。 2. 答: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型超敏反应是抗原、抗体(主要是 IgG、IgM,也可以是 IgA)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循环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的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其发生过程如下: 1)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