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毕业课程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1页
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毕业课程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2页
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毕业课程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3页
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毕业课程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4页
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毕业课程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译文标题 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原文标题 者 . 名 威廉姆 国 籍 美国 原文出处 要: 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 ,车内污染也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世界各国对汽车内的污染开展了不少研究 ,研究结论表明 :汽车行驶在尾气排放“隧道”的中央 ,车内的人受害最重 ,加之汽车内置材料可能释 放出的有害气体 ,内外夹击的车内污染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霉菌、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污染与汽车的型号、使用年限、燃料、交通拥挤状况、天气和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污染带来的危害 ,一些健康驾驶的建议被提出 关键词:汽车内部 空气污染 健康驾驶 1 各国对于空气污染研究的投入 参加车内污染研究的部门 ,从科研机构、大学 ,到政府环保、卫生健康机构 ;被考察的车辆从私人轿车、公共交通车、到学校专用车、交通警车 ;被考察的人群从路旁行人、骑自行车的人 ,到驾驶员、乘客 ,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 、终日在汽车上工作的人员 ;开展研究的地区从美国英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国家。 由于此项研究直接关系到广大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研究成果除了见诸于学术期刊、政府机构报告 ,也在因特网上广为传播。例如 :爱尔兰的汽车网站 加拿大网站 51美国环保局室内空气网站 美国加州环保局网站国生产催化转化器的 司网站 清洁驾驶横跨德克萨斯州网站 澳大利亚政府的环境与遗产部网站 美国联邦公路局的网站 站把家庭污染、学校污染、工作场所污染和车内污染单独列项 ,作为室内污染的内容。香港网站 介 绍汽车内污染时调侃 ,由于车内污染更为严重 ,在车 内不要忘记带防毒面具 ! 2 在澳大利亚 ,除了研究机构的参与 ,还有社会上个人的参入 ,例如在阿德莱德、悉尼、摩尔本、佩思有 50 名志愿者参加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污染的研究。另有 200 名参加者携带小型检测仪器进行夏天和冬天各 5 天的监测。 2001 年澳大利亚的研究机构 发表了他们两年的研究结果 ,国产的新车的可挥发有机物浓度严重超标 ,新车使用者出现各种病状。 由于巡警每天驾车时间长达 9 h ,2001 年由美国环保局、北卡罗莱那州高速公路巡 警队、教堂山市北卡罗莱那大学共同开展一个合作项目 ,在 12条高速公路上日常执勤的巡逻队进行一项为期 6周的污染物暴露情况的研究 ,并对其健康后果进行评估。科研人员还对 12 名正常执勤的巡警进行监测 ,以确定他们在执勤前、执勤过程中、及完成执勤任务后的心、肺功能及其他指标。 在美国环保局和汽车工业的资助下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所在新泽西州、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各地的城市进行了一项包括对 17 种羰基化合物在汽车内浓度分析的研究监测。 2001 年在柴油燃料新闻杂志上发表了“儿童乘坐柴油和天然气燃 料车时中毒的研究”的文章。加州空气资源署花费 50 万美元 ,研究孩子们在等车、乘坐校车时受到的污染。研究结果用于作为未来制定关于儿童的空气质量法规的依据。 在 2001年度日本室内环境研讨会上 ,吉田俊明报告了对一种日产的新车污染的检测结果。 2003 年加拿大 学的 究了街道角落、汽车内部、停车库顶部的微环境污染。两个公交车和两个义务小轿车被使用 ,在 2 月和 7月里 ,雇佣研究生和助教采样 ,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 2003 年香港大学 道了对于 3 种通风模式、 4 种不同路况 下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车内和车外浓度的关系 ,使用了一辆轻型货车 ,开展了为时 5 个月行驶 80 次的监测分析。 2003 年美国加州大学的 暴露分析和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汽车内可挥发有机物的最新研究结果。 2003 年国内首例车内环境污染案件在法院审理。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检测显示 ,新车甲醛超标严重 ,可达 10 倍以上。中科国环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对 2 000 辆车进行检测 , 9215 %的车辆都存在空气质量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在通过计量认证 ,取得 志后 ,随即开始了汽车污染的有关的研究。 2004 年 2 月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室内环境检测中心 ,对 52 辆新车和 54 辆旧车的甲醛、苯系物和其他可挥发有机物进行了检测。汽车内空气污染严重 ,检测的106 辆车中 ,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都不超标的车辆仅有 30 辆 ,超标的车辆占72 %。 3 2 研究的结论 : 内的人承受着更大的污染 在 1983 年 指出 ,无论在城镇或高速路上 ,汽车内污染是离公路50 100 m 处污染的 18 倍。 1989 年 研究人暴露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环境 中的文章里指出 ,来自英、欧、美的资料都显示 ,驾驶员和乘客受到比骑自行车和行人高 10 倍的污染。 1991 年 研究表明 ,一氧化碳和氮氧化 物值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值上限。一氧化碳值甚至超过了车外环境值的 8 倍。 1998 年加州环保局报告 ,洛杉矶地区车内可吸入颗粒物为 218 3616 公交车内浓度比固定监测站报道值高 3 5 倍。 1997 年英国 综述中指出 ,使用公路的人员都暴露在比城市本底空气污染更高的水平上。和一般的看法相左 ,对比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甚至乘坐公共交通车的人 ,小 轿车驾驶员和乘车者会接触更严重的污染。 染的种类 车内污染包括可吸入颗粒物、数目繁多的有害气体和霉菌等 ,它们来源于新的仪表盘、密封胶、地毯、泡沫软垫、人造皮革等 ,材料老化或在加热时也会有气体释出 ;除臭剂、清洁剂等也可能造成污染 ;此外还有燃料的泄漏和来自引擎排放的气体和颗粒物。 美国联邦公路局的网站报道了来自引擎喷发和燃料挥发两种途径的污染。汽车在行程 1211 汽车冷启动产生 413 g 可挥发有机物 (, 行驶中尾气排放 613 在行驶过程和冷却时候 ,由于燃料挥发逸出 ,还有 213 放出来。 1995 年新泽西州的专题研讨会上 ,科学仪器公司报告在一辆全新的林肯 内发现了 100 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其中包括十二烷、苯乙 烯、苯酚等。两个月后 ,浓度虽然大幅度下降 ,但还是不难检测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保护会议 (认为汽车污染化合物品种太多 ,选择了 28 种化合物作为优先考虑的监测化合物 ,见表 2。总挥发有机物为一大类化合物 ,其中包括丙烯醛、丙烯腈、苯、甲乙酮、苯乙烯、四氯乙烷、三氯乙烷、甲苯、二甲苯、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等。 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燃料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如前所述 ,很多研究报道了一氧化碳的严重超标。 2004 年检测数据显示 ,北京内城街道路口的 标不严重 ,但是一氧化碳平均浓度超标一般可达 2 3倍 ,最高可达 7 倍。戴的文章还指出 ,由于呼吸造成 4 的二氧化碳的累计不可忽视。关闭的汽车内部数分钟后 ,二氧化碳就超过了 011 %的限量值。人数越多 ,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速率越快。几十分钟后二氧化碳甚至 超标数十倍。一个坐着工作的人 ,每小时可呼出 18 轿车内部体积通常约为 2 000 3 000 L。汽车处于长时间的封闭状态 ,二氧化碳严重超标 ,造成驾驶员的神志恍惚 ,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在较低温度下 ,人对于污浊空气的敏 感度降低 ,车内冷风开启时 ,有害气体的超标问题 ,更容易被忽视。 于可吸入颗粒物 对于直径在 10 m 以下的颗粒污染物质 ,1997年在加利福尼亚进行的研究中 ,测得的浓度在 2 110 间 ,低于美国环保局 150 标准。但是由技术评估国际中心于 1995 年在阿姆斯特丹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 测得的浓度水平却高达 194 1998 年加州环保局报告汽车内可 吸入颗粒物浓度为 218 3616靠近公路的浓度为 017 715 学校中浓度为 019 515 度和污染物的关系 车内污染物浓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 ,原因主要是车内材料有害气体的释放随温度而增加。 2004 年 告 ,从 26 上升到 63 时 , 倍。 2004 年戴的研究显示温度增加 10 ,污染物浓度近乎上升 1 倍。温度很高时 ,即使是使用多年的车辆中 ,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很高。 3 健康驾驶的建议 : 人们针对汽车的污染 ,提出了不少减少污染 的建议 ,例如 : 对于购买新车的人 ,除了通常的性能考虑外 ,对于出厂汽车的环保指标不可掉以轻心。 自己进行汽车的后装饰时 ,注意选择无污染材料。 新车或新装饰后的汽车 ,特别是在头半年内要注意通风换气 ,尽快使车内可挥发气体释放干净。必要时 ,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查。 合理地减少空调的使用 ,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 ,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 不在车内吸烟 ,如果吸烟了 ,要保证通风良好。 在车身冷的时候灌满油箱 ,以减少挥发。不要超量灌油 ,拧紧油箱盖 ,避免油的泄漏。 车轮调整平行 ,保持轮 胎充气压力合适。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和清理油路 ,修补车子的漏洞。 5 尽可能地平缓变速 , 快速加速和急促停车导致耗油多出 39 % ,节约时间仅为4 % ,应当避免野蛮驾驶。 在开一辆车时尽量多办几件事。合伙驾车 ,例如两人驾车节约燃料 30 % ,减少污染50 % 。不需要时 ,移走车顶行李架 ,拿出不必要的东西 ,以减少车的负载。 尽量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少驾车 ,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期和热天里。 参考文献 1 W. O , . 1983. 2 . of . s. l. : U S 1985. 58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年 6月 3 , , 6 Z . at 1986. 4 , . of CO Z . 7of s. l. ,1987. 5 C , , D , et to . 1991 ,25 (5) :964 - 972. 6 J . 06R . 1989. 7 C , S , I , et in . 1989. 8 C , D , . . J 1991a , (41) : 1594 - 1600. 9 C , , D , et to O2 . 1991b , (25) : 964 - 972. 10 . R . 1991. 11 P , J , J . to . J 1992 , 2 (1) : 79 - 96. 12 J , J , P. to in of of . J 1995 , 5 (4) : 511 - 531. 13 K, J . s to in an . J 1996 , (46) : 749 - 754. 14 7 R . 1998b. 15 K, H. of in J . J 1999 ,9 (3) :217 - 227. 16 A , , , et to a in . 3 2000. 17 of S . . s. l. : 2000. 18 , , , et . of ir 2001 , (51) : 809 - 847. 19 F , K. of . 2003 ,13 (1) :31 - 34. 20 T, C. in of . 2003 , (37) : 3795 - 3808. 8 附录: an in it is of to in of in to a of of in be to a a of is to as of In to by 1 in by n of to be to as in on to is to s of in of on 51of of 9 P in as a of HK in of to in ont to a in to 0 in 00 a of of of 001 of of up h 001 by a 2 on a of 2 to on on In of a 7 in 001, in of a on of in 500 to of as a of At 001 of a of a 10 003 of of of of of in in 003 of 4 of of a to 0 003, of in of in of 2003 of in up 0 of of 000 9215% of in to 004, 2 4 in 06 is 0, 2%. 2 in n 1983, of or 0 00 m 8 989 of to in in 0 1991 11 he of HO of 1998 of in 18 3616 of a In a 1997 of of to of at of to or of ar of or in be in to s of in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