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_第1页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_第2页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_第3页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_第4页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最新医学综述范文)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 吸道传染病。目前 ,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 危害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 ,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 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A 型流感病 毒属 ,病毒粒子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 感 ,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 为多节段的 毒 ,由 8 个片段组成 ,分别 编码 10 种蛋白质。猪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 的细胞上增殖 ,但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时 ,经常 采用鸡胚接种。病毒具有血凝活性 ,但不同毒株 的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由于病毒受到抗体的 压力很大 ,因此病毒的变异频繁 ,其机理涉及分 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文章对病毒的 理化、生物学特性、分子特性、病毒的蛋白和基 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分子特性 ;生物学特性 ;基 因重组 猪流感 (由猪流感病毒 (起的不同日 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 的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上以突发高热、咳嗽、呼吸困 难、衰竭和死亡为特征。除单独感染外 ,由于 损 害呼吸道上皮细胞 ,患病猪只容易继发和并发传染性胸 膜肺炎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副猪嗜 血杆菌 (巴氏杆菌和弓形虫等 ,使疫病更为复杂 , 死亡率增加 ,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918 年美国 首次报道了 暴发 ,1930 年 猪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 体中首次分 离到了 型猪流感病毒。目前 ,遍布美、欧、 亚、非等世界各地 1 1 理化特性 于正黏病毒科 A 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 多形态 ,多数呈球形 ,直径为 80120 些病毒在 初次分离时呈丝状 ,丝状体长短不一 ,长者可达数微米 . 鸡胚和细胞内反复传代繁殖后变为球形。病毒具有囊 膜 ,由双层类脂 膜、糖蛋白突起和基脂蛋白组成。囊膜表 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 ,即纤突和刺突 ,其长度为 1214 些排列无特征、形态不一的蛋白突起 ,分 别是柱状的 菇状的 膜上的 脂蛋 白。 为流感病毒亚型和株的主要依据 ,目 前发现 ,猪流感病毒的 15 个亚型 , 9 个亚 型 3。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 10 端具有环状结构 ,存在于病毒的囊膜内 . 其它有囊膜的病毒相似 ,对乙醚、丙酮等有 机溶剂敏感 ,一般的消毒药物即可使病毒灭活。病毒对 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 ,冻干或 可保存数年 , 6010 使病毒完全丧失活性 . 2 分子特性 于单股负链 毒 ,基因组大约为 大小不等的 8 个独立片段组成。所有的基因片段 中 ,5的前 13 个 核 苷 酸 都 相 似 , 序 列 为 3 端的 12 个核苷酸也高度保守 ,其序列 为).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 8 个基因片段中 ,片段 1 和片断 2 最大 ,为 2 341 个 核苷酸 ,分别编码不同长度的 断 36 分别编码 P 和 段 7 有 3 个读码框 ,编 码基脂蛋白 (逆转录出的 M2 5 端序列相同 ,并且共用翻译起始密 码 ,故 2的前 9个氨基酸是相同的。连续的小 译能力有限 ,目前人们还没有分离 到这一短肽。片断 8 最小 ,仅为 890 个核苷酸 ,该片段有 2个开放阅读框 ,分别编码 3 病毒蛋白 蛋白质是 毒粒子的主要成分 ,具有重要的 功能 ,其主要有以下 10 种蛋白质成分 . 血凝素 (病毒主要的表面糖蛋白 ,属于典型的 I 型糖 蛋白 ,分子量为万 ,大约由 562566 个氨基酸组 成。 有 4 个结构域 :信号肽、胞浆域、跨膜域和胞 外域。 单位组成 , 328 个 氨基酸组成 ,具有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的特性 ;221 个氨基酸组成 ,是参与和细胞融合的重要亚单位 . 利用 体 ,可以分析和观察 结构及其与受体 的结合。 三聚体的形式镶嵌在双层类脂膜上 ,每 个 体可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由 成的球形 头部 ,含有受体位点和抗原决定簇 ;另一部分为柄 ,由 插入囊膜。 受体 是位于细胞 膜上的唾液酸糖脂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 唾液酸糖蛋白 ,而 部最外面是半乳糖 ,半乳糖和细胞膜上的受体 相结合 ,从而使 染细胞。 染细胞后 , N 端 融 合 序 列(露出来并与细胞质 收稿日期 :2003者简介 :伍 锐 (1977-),男 ,四川人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膜发生融合 ,病毒基因组释放到细胞浆内 ,开始病毒复 制 5 合部位呈口袋状 ,其位点相当的 保守 ,如 98位上的 53 位的 83 位的 190 位的 94位的 外 ,这一位点周围的一 些氨基酸也比较保守 ,如99 位的 7 位的 47 位的 。如果受体位点上的某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 不仅能引起抗原性变异 ,还能改变受体和病毒的结合能 力 7. 神经氨酸酶 (是构成病毒囊膜纤突之一 ,与 反 ,它 属于 糖蛋白。 括 4 个结构域 :6 个氨基酸的 氨基端胞尾、大约 29 个氨基酸的非极性跨膜区、大约 28 个氨 基酸的茎部以及 390 个氨基酸的头部序列。 氨基酸端 胞 浆 尾 在 检 测 的 不 同 亚 型 中 , 都是一致的 , 即有一个疏水 区 ,其中6 个氨基酸比较保守 ,其余的氨基酸变异较大 . 非极性跨膜区靠近 其功能是将 定在双 层类脂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 膜上。 亚型的茎部氨基酸的长度和序列都 有差别 ,有些毒株可缺失 20 个氨基酸以上。 头部 相对的保守 ,不同亚型有很高的同原性 ,并且所有的病 毒中 部的 11 个保守氨基 酸在三维结构中构成了 酶活 性中心。 水解 红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 酸 ,使凝集到红细胞的病毒解脱下来 ,或从感染的细胞 中释放出来。另外 ,以阻止病毒粒子的吸附 ,并增 强病毒颗粒的释放 5。最近的研究表明 ,附的牢 固程度 ,以及 性的发挥 ,关系到病毒是否以最佳 的方式进行复制 8。关于 病毒生活周期中其他方 面的作用 ,目前仍不明确 9. 核蛋白 (病毒片段 5 编码 ,大约为 500 个氨基酸。病毒核蛋白 ,具有型特异性 ,主要决定宿主范围。 螺旋形核衣壳的主轴 ,与 段及各种聚合酶相 连 ,在感染的细胞或病毒体中以磷酸化形式存在 5。 少有 3 个互相重叠的抗原区 ,其中一个区在各型流感 病毒间均存在。针对这一区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病毒 说明 录过程中 起着开关作用。 核苷酸相对的保守 ,但也可发生 突变 . 基脂蛋白 (M) M 为疏水性蛋白 ,富含精氨酸 ,其编码基因为片段 7,具有 3 个读码框 ,由 250 个氨基酸组成 ,能诱导子代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 病毒的组装 ,具有型特异性抗原活性。 染细胞的 阶段不同 ,其作为结构蛋白所表现出的功能也有所差 异。 在成熟病毒中 ,病毒脱壳时 ,释放核糖核蛋白。在感 染细胞中 ,与核糖核蛋白结合 ,使其自细胞内转 移到核外。 97 个氨基酸组成 ,其核苷酸最保守 . 以四聚体形式组成寡聚体 , 大量存在感染细胞的表面 ,但在成熟病毒粒子内和囊膜 表面含量很少。 感染细胞内作为质子通道 ,一方 面控制高尔基体的 ,保证 过时的完整性 ; 另一方面在病毒粒子脱壳时 ,形成酸化环境 ,激活 融合功能。 14 个氨基酸组成 ,对其功能 ,目前 还不清楚 10. 聚合酶蛋白 ( 病毒片段 1、2 和 3 编码 ,分别由 720、 760 和 760 个氨基酸组成。 3 个聚合酶蛋白与核蛋 白和病毒相连接 ,构成病毒特异性的聚合酶复合体 ,具 有转录和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其中 别并裂解宿 主细胞 帽子结构 ,以此作为病毒转录的引物 ; 有使模板 病毒 断延长的作 用 ;功能未明 ,可能是一解链蛋白 ,或具有蛋白激 酶活性。通过对不同毒株间的 P 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 序列分析 ,发现大多数P 蛋白的氨基酸均高度保守 . 非结构蛋白 ( 两个阅 读框 ,分别编码 子量 为万和万。 线性 码产物 ,有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 202207 个氨基酸。 剪接的 录而来 , 有 121 个氨基酸。序列表明 , 70 个氨基 酸重叠。 白含有 2 个核定位信号区 ,其中 3438 氨基酸高度保守 ,即 2 个信号 区在 203207 位氨基酸处 . 要存在于感染细胞的核内 ,而 在于 感染细胞内。 子的氨基酸残基和磷酸基团共价 连接 ,磷酸化的白可调节病毒复制过程。 白 结合共存在于病毒体内 ,其具体的作用还不明 确 . 4 生物学特性 血凝特性 血凝特性是 一个重要的生物活性 ,其血凝 谱相当的广泛。在一定的条件下 ,凝集鸡、豚鼠、 大鼠、小鼠、兔、牛、人等红细胞。在实际的病毒分离过程 中发现 ,病毒的血凝活性并不一致。同一亚型不同毒株 , 同一代次病毒的血凝价相差很大。 血凝活性容易 破坏 ,大多数情 况下 ,血凝素均为 热不稳定性 ,6010 可被灭活 11. 抗原性 根据表面和内部抗原 ,流感病毒可分为 A、 B 和 C 三个亚型。 于 A 型流感病毒 属。 A 型和 B 型病毒 的内部抗原为核蛋白 (基脂蛋白 (M),其性质很 稳定 ,可用血清学方法区分。表面抗原为血凝素 (和神经氨酸酶 (容易变异 5。在 A 型流感病毒中 各亚型之间交叉保护力弱 ,B 型流感病毒的 容易变异 ,且无亚型之分。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 1981 年 ,郭元吉却从猪群 中意外的分离到了无神经氨酸酶的 C 型猪流感病 毒 12。据资料报道 ,国外也从猪群中分离到了 C 型猪流 感病毒。虽然 不同毒株血凝特性具有明显的差 别 ,但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 抗原性较强 ,自然或 人工感染的动物一般都能 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 . 增殖特性 多种动物细胞 感受性都很高 ,这些细胞包 括狗肾细胞 (犊牛肾细胞、胎猪肺细胞、猪肾 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等。通过研究 ,鸡 26 动物医学进展 2004年 第 25卷 第 1期 (总第 129期 )胚对 此 ,分离病毒时 ,病料 通常接种于 911 日龄的鸡胚。病毒接种细胞 ,也能产 生细胞病变 (表现为圆缩和脱落。然而连续传代 , 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性会降低 ,故流感疫苗的生产 ,通常 都采用鸡胚培养 . 5 病毒的变异 多的血 清型是其遗传变异频繁的有力证据 , 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由于表面 蛋白受到抗体的压力很大 ,编码它们的基因很容易发生 变异。由于基因自发的点突变引起小幅度的变异 ,导致 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或 好使抗原决定簇 改变 ,引起的抗原变异称为抗原漂移。 因组中 , 变异频率最高。每个核苷酸在复制周期 中 ,变异率可达210 原转变只限于 A 型 流感病毒 ,是指大幅度的变异导致新的亚型出现。 抗原变异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 面 :一方面是 合酶缺乏校正功能 ,病毒基 因组复制时容易出现差错 ; 另一方面是 基因组是分散的 ,当不同的毒株同 时感染同一细胞时 ,其核苷酸片段就有可能发生同源交 换 ,从而导致抗原的改变 13 由于 到的免疫压力较大 ,8 个基因片段的氨 基酸变化不断积累 ,其抗原变异明显。在孤立的地理环 境中 ,可持续存在并保持相对的遗传稳定性 . 1930 年分离的第一株古典 流感病毒的 原在近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相当的保守性 15,其 因漂移发生频率估计在每年 %15,在大 多数情况下 ,变异速度很快。通过 对 A/(株的研究表明 ,针对古典 克隆抗体已不能应用此毒株的检测 ,与 3年前最初的 A/726/88(比较 ,其 发生了 16 个氨基酸的突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包括蛋 白糖基化在内的 3 个抗原位点发生了改变 15 1998 年美国猪群中 ,分离到的 型猪流感 ,与 1995 年 人 其 因至少发生了 12 个氨基酸的变异 17. 通过 态学和分子进化的研究 ,表明了 因重组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基因重组是指 2 个或 2 个以上的不同毒粒子同时感染一个宿主时 ,在 病毒的繁殖中 ,不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 病毒的 8 个基因片段随时的互相交 换 ,从而发生核酸水平的重新组合。 1978 年日本爆发的 流感病毒是由 3因重组而产 生的新亚型 18。而 1994 年英国出现的 能来源 于人 型和猪 型 19。这种重组现象同 样也发生在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之间 ,1979 年以 后在欧洲分离的 同于古典 毒 ,是由禽 源 猪 组产生的新 亚型 20. 研究表明 ,猪流感和人流感病毒之间也可以发生交 叉感染和传播。 1978 年 ,从台湾的一个猪群中分离到了 型猪流感病毒 ,通过测序发现 ,此病毒发生了 人流感和猪流感基因片段的重组 20。 1998 年 ,美国加利 福利亚等州暴发了几起猪流感 ,通过种系发生分析 ,此 次的 其来源分别 为人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 ( M)和禽流感病毒 (21。而1999年美国猪群中 流行的 却是三重 流感病毒的再次重组 21. 一般而言 ,流感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 ,从一种动物 传到另一种动物是相当困难的。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 , 猪作为流感病毒的 “ 混合器 ”, 在流感病毒跨种属障碍而 感染新宿主的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猪上皮细 胞具有唾液酸 2,6,3 人流感病毒可与前者结合 ,而禽流感病毒与后者结合 , 因此 ,猪上皮细胞就能够被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8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 染 ,而成为毒株间基因重组的活载体 22 基因重组 ,导致了新毒株的出现 ,从而对世 界养猪业造成了 严重的损失。由于 直接感染人 , 导致人们患病或死亡 25其公共卫生意义日渐凸现 . 对 研究 ,对减少世界的经济损失 ,提高人类的卫 生健康 ,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1 E,D , L,et of 8M999:2772 G. 996,3 ,et of a za 15:of 996,217:5084 N, M, M,et . 996:1397 5 A, M. he 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8 N, M, M,. 996:1353- 1395. 6 L, J, J,et of A 950 957 977 983:. 48:2757 J, G, W,of (H1 J981,31:4178 T,of to of to of 001,75:37669 , C, W,et a in or 995,69:109910 J, H,et 2 a 994,68: 155111 王连想 ,毕英佐 ,曹永长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8 定及其特性 J2003,33(2):17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M中国 农业出版社 ,1999:24813 R, G. B N, M, M,. 996:139714 , , et of in 992,(4):38015 M, W, S. to 1 . J 992,66:106616 W, W, J,et of a 1J993,54:163017 I, M, A,et 3N2 977000,68:71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8 18 ,et of in 1992,54(2):3527 伍 锐等 : 猪 流 感 病 毒 研 究 进 展 动 物 医 学 进展 ,2004,25(1):28氏杆菌研究进展 骆学农 ,曹晓瑜 综述 才学鹏 审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46)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04)01 要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 染病 ,主要由单核细胞 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 ,呈 世界性分布。文章回顾了李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培养、分型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其毒力有关的 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就该病诊断和 检测的重要性以及 测方法进 行了概述 ,同时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和今后的研 究重点进了探讨 . 关键词 :李氏杆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相关基因 ; 检测 ;疫苗 李氏杆菌病 (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 染病 ,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 (起。自 1926 年首次分离到本病 原后 ,现已呈 世界性分布 ,作为致病菌和腐生植物致病 菌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目前已证实可感染 40 多种动 物。在牛、绵羊、山羊、猪李氏杆菌最频繁的引起脑膜脑 炎、流产和急性败血病 ,家禽感染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8 可导致败血症和心肌 坏死 ,实验动物如兔子、小鼠等啮齿类也是主要的易感 动物 1。近年来国内有关动物李氏杆菌病例的报道很 多 ,波及全国十多个省市 ,涉及动物有绵羊、山羊、牛、 猪、鸡、兔、鸭、鹅、鹿、鹦鹉、北极狐等 ,平均死亡率达 32%以上 ,对畜牧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动物 L 美国、英国、保加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几乎每年都有发 生 ,主要集 中在绵羊和牛 ,疾病的发生多与青贮饲料有 密切关系 ,故又将本病称为 “ 青贮病 ”. 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