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485-2010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_第1页
DB61∕T 485-2010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_第2页
DB61∕T 485-2010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_第3页
DB61∕T 485-2010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97.195 Y 87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T4852010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 2010 - 03 - 30 发布 2010 - 05 - 01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 T485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陕西省蒲城县兴文麦草工艺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军战、贺兴文、李五建、刘勇、王玉芳、贺西春、简会贤、贺昊、贺翠、贺 小媛。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61/ T4852010 1 麦草工艺品制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麦草工艺制品的选料、麦秆加工、制作、装帧、产品外观、艺术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民间麦草工艺品的制作。 2 术语和定义 2.1 麦草工艺品 以麦秆为原料,经剪、贴、烙、染、熏、漆、绘、镶、嵌等工序,制作成的用于观赏和装饰的艺术 品。 3 工艺流程 3.1 选料 3.1.1 适期 在农历小满节令后的 15 天内选择麦秆。 3.1.2 一致性 在灰塿土地的冬小麦选择秆壮、节长、厚度适中的麦秆。所选材料长度、分节度(即麦秆节结)相 一致。 3.2 麦秆加工 3.2.1 泡制 采用中草药制汤浸泡麦秆,使麦秆达到防腐蚀,保持天然芳香。 3.2.2 熏蒸 用硫磺熏蒸漂白。每公斤麦秆用块状硫磺小于等于12 g,蒸制过程中适量喷洒蒸馏水,熏蒸后自然 晾晒,避免阳光直射,相对湿度低于50%。 3.2.3 煮染 以本色天然植物或矿物颜料作汤煮染,主色调为红、黄、绿三原色,也可用七彩色配色。着色火候 掌握恰当,以色标为准。着色后阴干晾晒。 3.2.4 破篾 DB61/ T4852010 2 用破篾刀对麦秆破成二刀,三刀、七刀、九刀,细如发丝,均匀度直,刀面无茬。 3.2.5 打磨 用200目砂纸对麦秆进行打磨,做到内刮瓤、外去节,打磨平整,光泽鲜亮。 3.3 制作 根据图案造型要求,用打磨好的材料表达物体的凸凹转折,阴阳背向。按中心确定纹理方向,麦秆 的排列应与图案的笔触、肌理或动物毛发生长方向一致。 3.3.1 图纸粘贴 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将打磨好的麦秆篾进行拼粘成片,不同色度分解粘贴。粘贴平整无缝,使麦秆 纹理与图样要求一致。粘贴后,用熨斗熨平、熨干(温度65 70 )。检查有无漏缝,填补到位。 3.3.2 烫画雏型 用电烙铁进行高温烫画,采用“划、涂、搓、点”等不同技法,烙出不同色度,形成画面雏形。 3.3.3 组合熨烫 按粘贴组合,组合成图(或文字)的整体画面,用电烙铁对细部刻画,进行整体熨烫干燥、平整处 理,使其浑然一体。 3.4 装帧 3.4.1 上板装潢 将作品粘贴到面板或画布上,辅以必要的装饰,如图案、文字等,最后加注题名、落款、印章。 3.4.2 框架装帧 按照画面形状配置不同框架进行装帧,框架漆面要求“匀、净、亮”,框架造型要求“精、雅”, 框角无漏缝。 4 产品要求 4.1 产品外观 无污染、无胶痕、无划伤,美观整洁,符合平、齐、细、光、匀、顺的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