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谈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我院 2005 2007 年对 96 例接受机械通气在 48过采取减少误吸,清洗口鼻腔,强化呼吸机装置的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减少了呼吸机相关肺炎 (发生。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 呼吸机相关肺炎 (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常见的肺部并发症 (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国外报道, 生率为 9 70。病死率达 5069;国内医院调查, 生 率为,病死率为。有研究发现 原菌主要来源于自身菌群,在采集的下呼吸道阳性标本中,与口咽部培养的菌株一致,菌株位移最直接的原因是误吸,同时与呼吸机装置的消毒管理及无菌技术操作和原发病严重等因素有关。我院 2005 2007 年对 96 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减少误吸,强化呼吸机装置的消毒管理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 发生。 1 临床资料 2005 2007 年我院呼吸科住院接受机械通气在 48h 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上的患者 96 例,无创性机械通气 32 例,有创机械通气 64例。其 中,男 69 例,女 27 例;年龄 65 82 岁;机械通气时间 4 28 d,平均 16d;原发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2 预防措施 减少误吸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支持肺通气,但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气管插管可使气管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膜 (成, 抵抗抗生素及宿主防御作用,而气管内气体和液体流动、吸痰时吸痰管的机械碰撞均可导致 位、堆积或脱落,使宿主直接接种高浓度细菌,导致 复发生和难治。因此,插管期间护士应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及固定情况 ,避免导管移位造成的单肺通气、声带受损、通气障碍或意外脱落。 减少肠内营养误吸 96 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均为鼻饲饮食,但接受胃肠营养的患者会出现容量过多、胃 升高、潜在病原微生物定植增多等问题,且胃管会减弱食管括约肌功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定值菌逆行和移位,容易引起误吸,诱发 此,胃内营养支持避免胃内容物过多 (每次注入量应 200每次间隔要大于 2h,并且每次鼻饲前检查胃内是否有残留,若残留量大于 100肠鸣音消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 失应停止鼻饲。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内感染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的指征:翻身前患者喉部有痰鸣音、气管有哕音;咳嗽时有痰鸣音;呼吸机导管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比原来下降 2左右。吸痰时要注意先吸痰鸣音多的部位,由浅至深边吸边提旋转吸引,最后吸口咽部,每次吸痰不应超过 15s,吸引压力一般不超过 25 清洗口鼻咽腔减少逆行感染 对口鼻咽腔分泌物多或呕吐、损伤后积血的患者进行口鼻咽腔冲洗。在气管导管气囊充盈下两名护士操作,一人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反复冲洗口鼻咽腔,另一人用吸引器吸出冲洗后的污液,直至口鼻咽部清 洁为止。对机械通气的患者每周做痰培养加药敏,根据其结果选择相应的冲洗液,如对脓血、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用双氧水、醋酸液;痰培养未出结果前用生理盐水;颅脑外伤至脑脊液口鼻漏者不能做冲洗。 患者体位管理 实验对比了相同患者取不同卧位时咽、胃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6 及气管内所分离出的同源微生物。 68均采集于患者平卧位时,仅 32采集于半卧位。后来的实验表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第一个 24h 取平卧位是感染 独立因素,也间接证明了取半卧位能减少胃肠道 反流及误吸。因此,半卧位也是预防 相对经济、有效、安全的措施。 强化呼吸机相关装置的消毒管理,防止医原性感染 呼吸机管道护理气管插管跨越咽喉部自然屏障,同时气道防御系统功能减弱,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等医原性感染。定期气管内滴入庆大霉素湿化液 (生理盐水100大霉素 4u),每 12 小时滴入 250释痰液预防感染,减少 危险因素。 20 世纪 60 年代研究报道了呼吸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且对呼吸机环路使用每 24小时与 48 小时更换消毒做了对比,结果是呼吸机环路 内的气体染菌及管道内卫生物定植方面无明显差别。而我院呼吸科对 96 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遵循一人一用一更换的原则,采用一次性的螺旋管、面罩、雾化器;每 4 周更换呼吸环路装置 (包括雾化器等 );呼吸机内部则采用环氧乙烷熏消;在断离管道、变换体位及处理冷凝水时,勿使冷凝水倒流以免造成误吸;人工气道、气管导管、吸引导管每次用后均高压灭菌:向雾化气内注入药液或湿化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吸引系统是墙壁开放导管系统,橡胶管每周高压灭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6 菌,做到一人一更换;吸引瓶每天清洁,每周高压灭菌。结果明显减少了 发生。 严格 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积极治疗原发病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病室清洁消毒制度;每月做好病室环境、物品、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谢绝探视;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每周做痰培养加药敏,根据其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促进原发病的恢复。 3 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指南,本组 96 例患者中,发生 9 例,死亡 5 例, 其中,男 6 例,女 3 例;年龄 65 82 岁:机械通气 4 28 d。考虑 发生与 误吸、呼吸机装置的消毒管理、基础病严重和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4 讨论 综上所述, 接收机械通气患者较为常见的肺部感染,误吸是 要的感染途径,病原体是通过气管插管外壁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