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考点分解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一、 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及相关术语。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一)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1. 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春望。2.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短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又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 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闺中怀人 如:李 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5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 ;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苏轼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6. 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三、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A描写了什么形象B构成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表现了什么人格四、鉴赏举例1. 病 牛 (宋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答:借牛写人,以牛自况。表现了诗人的失落隐忍、委屈愤懑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2.陇西行 (唐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答: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烈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三四句把现实与梦境虚实对比,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3.下列诗词中都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1)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2)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答案:1、 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 3、报国无门之愁。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思路一、基本要求1.记住考查内容要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2.审查题干,锁定关键词。3.按图索骥,寻找答题语。二、具体方法1.问答型:认真审题 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2.综述型: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3对比型:(1)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注意:1.对作品理解、品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2.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3.要重点突出,围绕题旨展开论述附:诗歌鉴赏公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三、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1分) 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1分)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2分)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解题指导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情感主旨的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1-2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和第三中的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2分)(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4分)解题指导此题主要也是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思想情感的认识(1)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什么气氛?“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贴。(2)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物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志,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2分)“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2分)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鉴赏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二、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三、鉴赏练习:分析下列诗歌的艺术手法1.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答: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2.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答: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3.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答: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一、了解常见思想情感。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寄钋子眩?br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二、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三、古人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 月、雁、笛、柳因梦寄情: 例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例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四、方法明确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五、鉴赏练习: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另见题例解读(一)(三) (五)(七)(九)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一、鉴赏语言的基本要求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二、推敲字词 。古人有“一字师”之说,一字用好,全诗皆活。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 。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三、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四、体会语言风格(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五、熟悉作家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六、鉴赏举例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答:1.“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2.“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3.“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一、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二、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 2.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3.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三、鉴赏举例 1. 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2. 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3.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边塞诗鉴赏一、边塞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蛲侗蚀尤郑蛑蒙砟桓蚨鱿至舜罅康谋呷秸獠牡淖髌罚纬闪颂拼滴彻鄣谋呷伞殖莆案哚伞薄?br 二、边塞诗派举例: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三、边塞诗的特征(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 风格雄壮豪迈。(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三、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豪迈 豪气 豪情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四、分析举例(另见题例十)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山水田园诗鉴赏一、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二椭谐玫降氖跤?br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三、鉴赏练习,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 酬张少府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另见题例四2. 鹿柴 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1)这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 景色。(2)这首写景诗的绝妙之处在哪里?试作分析。答:这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 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 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 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3.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 、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长啸:长声呼啸。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4.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解】: 、杳杳:深远貌。 、荷:负。试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美及所表达的感情。 答: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 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 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 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一、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二、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三、鉴赏练习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答: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贯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16088: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mputer graphics,image processing and environmental representation - Constructs for 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s in mixed a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1-17:2024/Amd 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PEG systems technologies - Part 17: Carriage of uncompressed video and images in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 A
- 【正版授权】 ISO 29461-4:2025 EN Air intake filter systems for rotary machinery - Part 4: Test methods for static filter systems in coastal and offshore environments
- 【正版授权】 ISO 8168:2025 EN Aerospace - Bolts,with MJ threads,made of heat and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strength class 1 100 MPa -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 【正版授权】 ISO 5059-1:2025 EN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Dimensional measuring equipment - Part 1: Design and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point inside micromete
- 【正版授权】 ISO 12234-1:2025 EN Digital imaging - Image storage - Part 1: Reference model
- 【正版授权】 IEC 61035-2-2:1993 EN-D Specification for conduit fitting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 Particular specifications - Section 2: Conduit fittings of insulating mater
- 北方大棚种植知识培训课件
- 出纳实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高尔夫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实践与思考
- 路面注浆打孔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无答案)
- 资产收购方案(3篇)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63课件
-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讲座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规范大件运输管理制度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