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宣传相关词语为中心浅谈中韩同形语 摘 要:同作为亚洲国家语言,汉语和韩语至今都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韩语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曾经是学习并使用汉字来记录着国家的历史,但从中又出现了汉字使用上有所相同和不同的同形语。本文将以宣传相关词语为中心浅谈中韩同形语,并考察影响韩语学习者误用的原因,来初步探讨中韩用词的区别性研究。通过本次比较,期望以后在各类场合的同形语比较分析中打下研究基础。 关键词:宣传语 广告 新闻 同形语 误用 一、同形语的误用及本研究的考察对象 中国与韩国之间,因为文化和社会体制的差异,产生着众多不同的语言、习惯与生活方式。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想,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相同点。其中一点,便是将现象及事态抽象化的语言,与文字可表现为汉字。据此,作为学习韩语的中国人来说,恰恰是因为同样的汉字表现,故会产生一种“韩语学习很容易”的先入之见。但是,在使用的途中就是因为自身感觉其意思或用法是一样的,所以会产生各种情况下的误用。 本文中所涉及的中韩同形语并非指向全体的研究对象。关于韩语学习者经常误用的中韩同形语,已有众多研究者进行过指摘,其中也有一些同形语的误用被韩语学习者作为常识来学习。 本文将以以下两个宣传媒体相关词语为中心进行研究: 同形同义语“广告” 同形异义语“新闻” 在以两国语言来解释其意思的基础上,使用相关例文来解释两个词语是以何种文脉来使用,并持有何种语感。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记载两个词语的由来,并以收集的例文和使用事例来进行考察。 二、中韩同形语的概念以及分类 1. 中韩同形语的概念 中文和韩文中以同样的构造出现的单词称为“中韩同形语”,在现代中文中也称为“中韩同形词”。为何中文和韩文中出现众多的同形语,其中的基本原因在于汉字。汉字为典型的表意文字。对于汉字的记录职能,根据温敏(2015)的调查,3500个常用文字中,能够记录单词的个体文字有2005个,占常用文字的57.3%。其中记录音素意义的文字有1399个,占常用文字的39.9%。而只记录音节的文字仅有96个,占常用文字的2.8%。从中可以查看出,单一文字在使用感觉上是音素结合体的自由因子,有着可自由运用和组合的特征。 2.中韩同形语的分类 中韩同形语的数量非常之多,其分类方法也及其复杂。曾经有曾根博隆(1988)对中日同形语进行过分类研究,在研究中对于中日同形语进行了如下的方式分类,并得到了比较明确的区别。从中的部分分类方法也适用于中韩同形语。 与汉字的构造和意思相同的词语,指定为“同形同义语”。 与汉字的构造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指定为“同形异义语”。 与汉字的构造相同,但意思只有部分相同的词语,指定为“同形类义语”。其中,的“同形同义语”在意思上完全相同。并且,在西洋的历史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等方面上,其知识与专业用语中有众多“同形同义”的词语。此种同形同义在理解韩语时有着较大的帮助。的“同形异义语”中,虽然在汉字的表现上相同,但在意思和用法上却有着很大不同。在中韩语言对比中理解好同形异义的词语的真实意思,对于韩语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的“同形类义语”,是在意思和用法上部分相同,并其中一方还有着其他的意思。此种“同形类义语”的使用范围非常之广,对于韩语学习者来说,很多情况下有着只会理解成中文字面意思的倾向。其结果便是不能够准确把握韩语中的意思,直接影响着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交流。 三、宣传媒体相关词语的由来与例文 1. 同形同义语“广告” 首先,对于同形同义语“广告”的由来进行了调查,其中汉语和韩语的解释分别如下。 广告,即广而告之之意。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义的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 “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我国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殷商时期,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售给一个叫棚先的人。这笔交易以铭文的形式记录在专门为刻铭而铸造的青铜器上。周礼记载,凡做交易都要“告于士”。到了宋代,我国就已出现了图记广告,即商标。 (摘自中国广告用于词典) 广告(Advertisement)是以人民大众为对象来进行公开告知的行为的总称。通常在电视或影像媒体中所看到的广告称为CF(Commercial Film)。国外也将其称作CF。 广告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5千年前,其内容是庆祝埃及法老获得胜利的一副壁画。除此之外还有古希腊雅典娜的遗址中发现的,被认定为是大约公元前1千年前制作的悬?p通缉令。这些可以称之为是当今广告的始祖。 韩国最初的广告是在1886年的汉城周报上记载的德国贸易公司“世昌洋行”的广告,其中有写着“德商世昌洋行告白”一文。而“广告”一词是在1896年4月份的“独立新闻”中首次出现。 (摘自韩国维基韩国,作者译) 如以上的调查结果,在中国开始使用“广告”一词的是从1872年到1887年之间,而韩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使用“广告”一词,并且都是以“广而告之”的意思来使用。 2. 同形异义语“新闻” 汉语与韩语的同形异义语,指的是汉字的形状和写法相同,却有不同意思的词语。在宣传媒体相关的词语中此种类型并不多见,而“新闻”一词则最具代表性。 在中国和韩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新闻”一词有如下的区别。汉语例文:早上一起床就看新闻。韩语例文:请给我一张新闻(报纸)。 由此可看出,韩语中的“新闻”其实指的便是“报纸”。其实“新闻”一词在中国唐代,最初出现在记载当地地方所发生的事件的读物南楚新闻中。其词语如文字之意,有着“新的见闻”。并且,在韩语的相关词典中记载的“新闻”还可以称之为“新闻纸”,1883年的“汉城旬报”是韩国最初的报纸。对于其中的原文解释如下。 新闻纸(报纸)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进行广范围告知的定期刊物。一般来说是每日进行社会上的各类报导,也有通过周刊、旬刊和月刊来发行的。1609年在德国初次发行了正规的报纸,而我国的正规报纸的始祖是1883年发行的汉城旬报。 (摘自NAVER国语辞典,作者译) 四、韩语学习者在学习韩语时影响着词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本文中以“广告”和“新闻”两个词语为中心,以分析例文的方式进行了考察。根据这些分析,本文中将整理韩语学习者在学习韩语时影响着词语误用的原因。 受汉语汉字的影响。 对于对应着韩语的词语理解成汉语的意思,会用母语(汉语的同形语)的汉字来代替。 汉字表现的背后所牵涉的历史、社会、文化的不同点,误用其语言习惯。 以上,在中韩同形语中的宣传相关词语中进行了小范围的分析。虽然没能对于韩语初学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但在以后的中韩语法研究中做了一些良好的基础。但是,关于众多同形语的分类与分析严密性以及语法的由来,还需要做更多相关的学习和探讨。今后,不仅在宣传相关词语,应该在更广范围下进行研究分析,并计划在中韩同形语的研究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考察。 参考文献 汉语教材和语法曾根博隆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87年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中韩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汇德科三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玻璃釉印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法溶出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风机操作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镁精炼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委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角塑考试题及答案
-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酸性水汽提装置操作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发改投资20252129号)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
- 绿化部门车辆管理制度
- 孤独症相关培训课件
- 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2025年导游证考试试题
- 延长劳动合同期限协议书
- 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 汽车贴膜合同协议书
- 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测量与评估方法研究
- 学前教育自然科学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