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肠杆菌科.ppt_第1页
第10章(1)肠杆菌科.ppt_第2页
第10章(1)肠杆菌科.ppt_第3页
第10章(1)肠杆菌科.ppt_第4页
第10章(1)肠杆菌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十章 肠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埃希菌 第二节 志贺菌 第三节 沙门菌 第四节 霍乱弧菌 第五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六节 幽门螺旋杆菌 第七节 弯曲菌 第八节 其他 *1 教学大纲 o熟悉 n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n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致病机制 o掌握 n大肠埃希菌的卫生细菌学检查及其意义 o了解 n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date2 问题? o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 o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date3 ,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o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o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 菌种。 o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o少数为致病菌,是人类肠 传染病的最重要病原菌。 date4 共同生物学特性 l形态与结构:-杆菌,无芽胞,多有菌毛、鞭毛 l培养:营养要求不高,常用培养基有、 、中国蓝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l生化反应:活泼,乳糖发酵试验 l抵抗力:弱,如:氯消毒饮水 l变异:如耐药性转移、毒素产生、 变异、变异等 date5 ki培养基 date6 抗原结构 o菌体抗原(抗原):位于层,属、种特异 性,失去后产生变异。刺激机体产生igm抗 体。 o鞭毛抗原(抗原):位于鞭毛蛋白,失去后运动 消失,外露(变异)。刺激机体产生igg 抗体。 o荚膜抗原(抗原):位于抗原外围,阻止凝集 。 date7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 埃希菌族埃希菌族 埃希菌属埃希菌属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志贺菌属志贺菌属 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 爱德华菌族爱德华菌族 爱德华菌属爱德华菌属 迟钝爱德华菌迟钝爱德华菌 沙门菌族沙门菌族 沙门菌属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 枸橼酸菌属枸橼酸菌属 佛劳第枸橼酸菌佛劳第枸橼酸菌 克雷伯菌族克雷伯菌族 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氏菌肺炎克氏菌 肠杆菌属肠杆菌属 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 哈夫尼亚菌属哈夫尼亚菌属 蜂窝哈夫尼亚菌蜂窝哈夫尼亚菌 沙雷菌属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粘质沙雷菌 变形杆菌族变形杆菌族 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摩根菌属摩根菌属 摩氏摩根菌属摩氏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斯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耶尔森菌族耶尔森菌族 耶尔森菌属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菌鼠疫耶尔菌 欧文菌族本欧文菌族本 欧文菌属欧文菌属 草原居民欧文菌草原居民欧文菌 菌族菌族 菌属(菌种数)菌属(菌种数) 代表种代表种 date8 第一节 埃希菌 (escherichia) o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o以大肠埃希氏菌(e.coli)最为重要; o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 o条件致病菌,可导致肠外感染,某些血清型 可导致腹泻; o常作为水源、饮水、食物粪便污染的指标; o是基因工程中的主要工程菌。 date9 形态染色 o0.4-0.7m 1-3m o短杆菌 o革兰染色阴性 o有鞭毛 o有菌毛 date10 date11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o兼性厌氧 o营养要求不高 o生化反应活泼,发酵多种 糖类 o绝大多数发酵乳糖 oimvic试验结果为+ + - - date12 e.coli在普通营养平板培养生长的菌落 date13 大肠埃希菌在emb和ss培养基生长 date14 抗原结构 oo抗原:菌体抗原 oh抗原:鞭毛抗原 ok抗原:荚膜抗原 o大肠杆菌血清型以 o:k:h表示 o111:k58:h2 date15 复杂的抗原构造 date16 致病物质 o黏附素 菌毛、定居因子抗原、 ok抗原 n与侵袭力有关 n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 o外毒素 n肠毒素及溶血毒素 o内毒素 n与感染特征和严重程度有关 date17 一、肠道外感染: 1. 泌尿系感染: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uropathogenic e.coli,upec; 2. 引起急性尿路感染的最常见病因,许多医源 性尿路脓血症; 3. 女性多于男性; 4. 导管、内镜检查应严格无菌; 5. 化脓性感染:新生儿脑膜炎; 二、腹泻:由某些血清型引起 所致疾病 date18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o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o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o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o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 o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 coli eaggec date19 date20 (1)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o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o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霍乱样腹泻 o致病物质:定植因子、肠毒素 定植因子: .具有高度专一性的菌毛粘附作用,失去定植因 子的菌株不引起腹泻。 .具有强免疫原性。 date21 肠毒素(lt、st) o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肠毒素lt -与人类致病无关,lt-结构上与霍乱毒素相关, 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对热不稳定,65 ,30min失活,亚单位是活性中心,单位是与肠上 皮细胞的结合单位。 o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可分为sta和 stb两型, stb与人类疾病无关, sta为低分子量多 肽,对热稳定,100,20min仍不失活。激活鸟 苷 酸环化酶,免疫原性差。 date22 肠毒素作用机制 olt:b亚单位与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a亚单位穿膜作用于ac腺苷酸环化酶 atp转化成camp, camp 水、电解质过度分泌,腹泻 olt与霍乱肠毒素氨基酸同源性达75% ost的中间产物为cgmp date23 date24 date25 date26 date27 (2)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o致病物质 n侵袭力:由编码侵袭性pinv基因的质粒编码, 该质粒与志贺菌的类似质粒高度同源。 n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溃疡。 o所致疾病 n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 n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诊断; neiec无动力,生化反应、抗原结构近似志贺菌 date28 (3)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o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o不产生毒素,无侵袭力,通过粘附于微绒毛,破 坏小肠刷状缘,微绒毛萎缩而导致腹泻。 bfp介导的疏松粘附 信号传导 紧密粘附素介导的紧密结合 肌动蛋白重排,微绒毛破坏 o有局限性粘附和弥散性粘附 date29 (4)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o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o致病物质 n菌毛:粘附作用 n毒素:vero毒素 o所致疾病 n出血性结肠炎 n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ate30 重要血清型:重要血清型:o157o157:h7h7 date31 intimate adherence of ehec to epithelial cells date32 the “life cycle” of e. coli o157:h7 5-10% prevalence in animals5-10% prevalence in animals 40% prevalence in farms40% prevalence in farms date33 (5)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ggec o致病物质 n肠集聚耐热毒素 n粘附素:凝聚性粘附菌毛 o所致疾病 n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 date34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大肠埃希菌 date35 微生物学检查法 o标本采集 o分离培养与鉴定: 1、肠外感染: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 *尿路感染需计数中段尿细菌总数, 10万/ml 2、肠内感染:ss、麦康凯培养基。 date36 麦康凯培养基(含山梨醇,o157为苍白菌落) date37 date38 (二) 卫生细菌学检查 o大肠菌群指数 n每1000(g)ml水中大肠菌群数 n大肠菌群 o细菌总数 n每1ml(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卫生标准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date39 防治原则 预防: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饮食的检查与监测。加强饮食的检查与监测。 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领域。如:合成疫苗:研究已进入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