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年福州中考及质检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02-13年福州中考及质检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02-13年福州中考及质检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02-13年福州中考及质检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02-13年福州中考及质检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02-12年文言文中考阅读(02年福州中考)阅读阅读陈涉世家片段,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1)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 (2)乃 诈 称 公 子 扶 苏、 项 燕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吴广素爱人( ) (2)尉果笞广( )(3)并杀两尉( ) (4)召令徒属( )8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9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3分)(二)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4分)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参考答案: 6(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2分,每小题1分) 7(1)平时(平常、平素、向来) (2)用竹板打 (3)一共 (4)召集(4分,每小题1分)8C(3分)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分)10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里人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2分)11你凭着什么去(南海)(2分)(03年福州中考)(一)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6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7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宋无罪而攻之8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 )9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B. C. D. 10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体现了墨子_的主张。(4分)11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4分)答:_(二)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12无他,但手熟尔。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参考答案:7(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宋无罪而攻之(2分,每小题1分)8(1)出发(动身)(2)解释(3)制造(4)明白事理(4分,每小题1分)9C(2分)10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11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4分,意思对即可)12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手熟罢了。(2分)1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05年福州课改区)(05年福州课改区)阅读唐唯不辱使命,完成6-9题。(16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l)虽千里不敢易也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4)非若是也( )(5)长跪而谢之曰( )(6)寡人谕矣( )8.本文讲述了一毗事,表现唐雎 的精神。(4分)9.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表现了秦王 和 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6. (1)虽千里不敢易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分)7.(1)交换(2)通“措”,置(3)扩充(4)这,这样(5)道歉(6)明白,懂得(6分)8.唐睢出使秦国,维护国家利益唐睢不辱使命)不畏强暴(忠贞爱国)(4分)9.怫然怒 色挠 骄横凶暴 色厉内茬(4分)(06年福州课改区)(06年福州课改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20分)(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711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7、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臣之妻私臣 (2)皆以美于徐公(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 时时而间进9、汉语中许多成语都源自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这样的成语,它是 (2分)10、文中的邹忌先以自身的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一个“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4分)11、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法对我们今天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4分) (二)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参考答案: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偏爱 比 指责 偶而9、门庭若市 10、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11、用委婉的语气,尊重被劝说者,才能容易让人愉快地接受。用身边的小事设喻说理,由已及人,以小见大,既能让人感到亲切,又能有很强说服力。(须言之有理)(07年福州中考) 选 择 题 部 分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监狱)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士兵)C京中有善口技者。(善良)D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带着妻子和同乡来到这绝境C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日行千里的才能不被外面的人看见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天空的北斗星曲曲折折,地上的蛇蜿蜒爬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3题。童趣(8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本文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丰富想像:_ 仔细观察:_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分)_ _参考答案:B DA丰富想像的语句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仔细观察的语句如:见二虫斗草间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每空2分,共4分。观蚊如鹤 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每空2分,共4分。(概括合理均可)(08年福州中考) 选 择 题 部 分7朗读下面文言语句,句中语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人则无法家拂士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8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媵人持汤(热水)沃灌 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 B.果如鹤唳(鸟鸣)云端 子墨子日:“胡不见(看见)我于王?” C.食(吃)之不能尽其材 但(但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质恶劣)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10下面对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率领妻子和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地方。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译: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如道这一点啊。 D.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 翻译: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4一l5题。(9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岳犹昏;疏条史映,有时见日。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山之、山之,让人们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5分)1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7B 8 D 9A l0B1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 高险(峻;峭;陡) (每空l分,共5分。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15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每空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09年福州中考) (一)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9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9用“”为第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 是进亦忧,退亦忧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 微斯人,吾谁与归?1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13第段运用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和_的两种心情。14第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分)10(1)放晴 (2)日光 (3)一起 (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每句2分,共4分)12(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13对比 悲喜(每空l分,共3分)14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2分)(10年福州中考)【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4分)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年福州中考)(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10.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3.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14.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来源:学+科+网 10.(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11.(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2.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13.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1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12年福州中考(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 _ _,略写_ 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分)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一)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13.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13年福州中考(一)阅读公输选段,完成7-11题。(16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2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2)荆之地方五千里( ) (3)公输盘诎( )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为何若人? (2)虽杀臣,不能绝也。10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文轩”“锦绣”“粱肉”比喻楚国 ,将“敝舆”“短褐”“糠糟”比喻宋国 ,通过对比,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2分)11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 ”“ ”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 ”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 ”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4分)(一)(16分)7(2分)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来源:学&科&网8(4分)(1)破 (2)方圆(面积)(3)通“屈”,理屈 (4)入侵9(4分)(1)这是什么样的人呢?(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10(2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面积狭小、物产贫乏11(4分)九设 九距 公输盘诎(公输盘之攻械尽) 吾请无攻宋矣09质检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10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 夫 战 勇 气 也 一 鼓 作 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彼 竭 我 盈 故 克 之。1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4分) 何以战() 小惠未徧() 神弗福也() 既克,公问其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_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_1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_ 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_ 第三自然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_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_14在作战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_15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三国时期的_其中典型的战例。(1分)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1凭、靠通“遍”,遍及,普遍赐福,保佑已经1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既克,公问其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4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或: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2010福州质检(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10、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 然 而 禽 鸟 知 山 林 之 乐 而 不 知 人 之 乐 人 知 从 太 守 游 而 乐 而 不 知 太 守 之 乐 其 乐 也醉 能 同 其 乐 醒 能 述 以 文 者 太 守 也。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l)微斯人,吾谁与归( ) (2)云归而岩穴暝( ) (3)至若春和景明( ) (4)四时之景不同(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13、请从甲 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对偶句。(2分)甲: 乙: 14、甲段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与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15、联系乙文,写出下联。(宽对即可 2分) 上联: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下联: 10.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1.(1)归依(2)聚拢(3)日光(4)景色12.(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2)山上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的酒宴啊。13. 答案示例:【甲】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等14.【甲】段中的“乐”超越了个人的忧乐,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乙】段中的“乐”,表现了欧阳修的山水之乐。也含有寄情山水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意思对即可)15.欧阳修醉翁亭里(中)与民同乐2011福州质检(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3题。(15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9用/标示下面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l)我 孰 与 徐 公 美 (2)吾 与 徐 公 孰 美 10解释加点词语。(4 分) (1)朝服衣冠( ) 入朝见威王( )(2)吾孰与徐公美( ) 孰视之( ) (3)燕赵韩魏闻之( ) 闻寡人之耳者( )(4) 吾妻之美我者(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11下面语句。(4分) (1)王之蔽甚矣 (2)战胜于朝廷l2、本文第一段的三问三答三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写,使文章富于形式美。请任意从二、三段中找出一处排比的内容。(3分)13、文中的邹忌是一位 的谋士;齐王是一位 的君主。(2分)(一)9.(1)我/孰与徐公美 (2)吾与徐公/孰美 (每题1分,共2分)10.(1)早晨;朝廷 (2)谁;仔细 (3)听说;使听到 (4)认为美;漂亮(每空0.5分,共4分) 11.(1)大王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2)在朝廷上战胜敌国(不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每题2分,共4分) 12.第二段的内容有: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第三段的内容有:面刺寡人,上书谏寡人,谤讥于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3分) 13.善于劝谏(自知之明、心系国家);勇于纳谏(从善如流,富有魄力) (概括一点即可。每空1分,共2分)2012福州质检(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9一13题。(15分)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苔 痕 上 阶 绿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犊之劳形( ) (3)香远益清( ) (4)陶后鲜有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句: 12.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作者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了 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赞美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